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生物无籽西瓜实验报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21:29:16 字数作文
生物无籽西瓜实验报告字数作文

篇一:高中生物必修3 课外小资料 关于无籽西瓜

小资料:无籽西瓜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4N=44),这种4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4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3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籽!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绍了几种无籽果实,如无籽番茄、无籽西瓜和香蕉等。我们知道,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在子房发育成为果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一般来说,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幼嫩种子提供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根据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而来的。但是,无籽西瓜的发育仍然需要生长素,那么没有种子,生长素从何而来呢?

一般来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存在着与生长素合成有关的酶系。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氨基转换、脱羧作用和两个氧化步骤,最终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长素外,同样也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当二倍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四倍体植株的子房内并将自身合成生长素的酶体系转移到其中,从而在子房内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

无子西瓜是用种子种出来的,但这个种子不是无籽西瓜里的种子,而是自然的二倍体西瓜跟经过诱变产生的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里的种子.由于是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时期会发生紊乱,所以它本身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也没有种子. 打个比方,就好比骡子不能生骡子,只能由马和驴交配而产生是一样的道理。

篇二: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一、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成分及用法

成分: 0.1g/mL NaOH(甲液)和0.05 g/mL CuSO4(乙液)。

斐林试剂:

用法:

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出现砖红色沉淀。

班氏糖定性试剂: 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可保存) 双缩脲试剂: 成分: 0.1g/mL NaOH(A液)和0.01g/mL CuSO4(B液)

用法:

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 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苏丹Ⅲ: 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二苯胺: 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卡诺氏固定液: 用于细胞有丝分裂根尖的固定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检测染色体,红色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前者(浓度为0.01 g/mL)呈深蓝

色,后者(浓度为0.02 g/mL)呈红色

健那绿: 检测线粒体,专一性让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 碘液: 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20%的肝脏研磨液、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

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碘液: 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丙酮: 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 成分: 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

用途: 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SiO2 : 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CaCO3 : 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

的色素受破坏。

蔗糖溶液:

0.3 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 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MS固体培养基成分

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 mol/L、 0.015 mol/L 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 mol/L时,DNA溶解度最最低。

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秋水仙素: 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

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锤体的形成。 酒精

(1)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

洗去浮色。 (2)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作用:解离: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

酒精1∶1混合 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②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作用: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原因:DNA不溶于冷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 (3)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4)无水酒精

作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5)用于绿叶脱色(鉴定光合作用产物——淀粉时)

作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消毒杀菌

氯化钠溶液: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8% :

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HCl

15%: 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调节溶液pH

重铬酸钾溶液: 检测酒精,橙色→灰绿色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检测CO2,由蓝变绿再变黄

Ca(OH)2:甲基绿: 对DNA 进行染色(绿色) 吡罗红: 对 RNA进行染色(红色) 伊红美蓝: 鉴定有无大肠杆菌的存在 NaOH: 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

NaHCO3: 提供CO2

琼脂: 激素或其他物质的载体或培养基

亚甲基蓝:

用于检测污水的细菌含量

刚果红: 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

酚酞溶液: 酸碱指示剂,用于显示NaOH渗透入琼脂块的深度。 果胶酶:

水解植物细胞壁的果胶层,以增加果汁的产量和澄清度

检测CO2

【补充完善】

【补充完善】

【补充完善】

四、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篇三:最全的~高三生物实验总结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实验总结

一、生物实验中试剂的作用及实验方法总结

(一)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 (蓝色) ②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

③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乳酸——pH试纸 ⑤O2——余烬复然 ⑥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双缩脲试剂(紫色) ⑦脂肪——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苏丹Ⅳ染液 (红色)

⑧DNA——二苯胺(蓝色) ⑨染色体——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 (二)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氧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除去光合对呼吸干扰——给植株遮光

7、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8、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 9、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三)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度——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生成量 ◆水生植物可依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

◆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目;

◆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理后叶片颜色深浅。 ②呼吸速度——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③原子或分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植物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 ⑤甲状腺激素—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⑥生长激素—生长速度(体重、体长变化)⑦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四、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1、还原糖,DNA鉴定——沸水浴加热 2、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3、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4、细胞和组织培养——恒温箱培养 五、实验中常用器材和药品的使用

1、NaOH: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 2、Ca(OH)2:鉴定CO2 3、CaCl2:提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4、HCl:解离或改变溶液的pH 5、NaHCO3:提供CO2 6、NaCl:配制生理盐水或用于提取DNA 7、琼脂:激素或其他物质的载体或培养基的凝固剂 8、酒精:用于消毒、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 9、蔗糖: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10、滤纸:过滤或纸层析 11、纱布、尼龙布:过滤,遮光 1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 六、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⑴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4)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籽西瓜。

1

(5)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

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6)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

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7)植物杂交的方法

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 +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8)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测交; 该显性个体自交。 (9)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 ②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10)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出现。

11)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

工程育种;多倍体育种等。

12)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13)生态瓶的制作方法;瓶必须透明,且封闭 (14)测定细菌的数目---显微计数 七、实验技术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如细胞的结构,包括

光镜下可看到的各种细胞器。

2、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的制作技术: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

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要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等。

3、研磨和过滤技术: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研磨剂〈常用SiO2〉、提取液及其

他必要物质,充分研磨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滤渣,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

4、解离技术: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5、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根据题

目要求选用。

6、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分离。重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

液细线、层析分离。

7、根尖培养技术: 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 二、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一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年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三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

三、教材中实验总结

(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

((((

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方法步骤:第一步: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第二步: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第三步: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问(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提示: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水解 1.在小烧杯中加入30 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将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烘干的载玻片放入小烧杯中; 2.30 ℃水浴保温5 min。

色剂进入细胞,促进染色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被染色 洗去残留在外的盐酸

冲冼 染色

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1.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多余的水分;2.用吡罗红甲

基绿染色剂2滴染色5 min;3.吸去多余的染色4.盖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问(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提示: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问(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提示: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第四步: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①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②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实验材料用具: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蚕豆叶表皮,洋葱表皮,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实验方法步骤:

载玻片要洁净,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防止污迹干扰观察效果 取口腔上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皮细胞制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取细

消毒为防止感染, 片

漱口避免取材失败 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下烘干

固定装片

上盖玻片。

观察 先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使观察效果最佳 野中央,调节清晰后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实验结果 细胞核区域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染成红色。 实验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

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 ① 选用的实验材料既要容易获得,又要便于观察; ② 常用的观察材料由人的口

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避免原有颜色的干扰,不可使用紫色表皮细胞)

2.取材要点 ① 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

② 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

3.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

4.安全要点 ① 用酒精灯烘烤载玻片时,不要只集中于材料处,而应将载玻片在火焰上来回移动,使载玻片均匀受热,以免破裂; ② 烘烤后的载玻片不要马上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最好先自然冷却1分钟。

5.换用高倍镜观察材料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切不可动粗准焦螺旋。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实验材料: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3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实验步骤:1、还原性糖的鉴定:

(1)还原性糖: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4)结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

g/ml的 CuSO4 溶液)。

(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目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

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

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

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1)步骤: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

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2)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3)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含有单层细胞理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 →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3)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液(即0.1 g/ml的 NaOH 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即0.01

4

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

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实验目的:1.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

实验原理: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

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

方法步骤:1.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

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 3.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两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讨论: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答: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答: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答: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蔗糖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选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紫色较深的部位,用刀片划一个0.7cm见方的小块,用镊子尖插入平行

于根侧的一个边,紧紧捏住这侧整个边缘部分,然后稍用力慢慢撕取,将捏住的较厚的部分表皮用刀片切去,剩余部分展平于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即制成临时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还可以看到原生质层紧紧地贴着细胞壁。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用高倍镜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中央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开来。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清水中。用高倍镜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中央液泡逐渐胀大,原生质层又逐渐贴着细胞壁。

结论: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

篇四:2015新高三生物实验提分技巧

高三 年级 生物 科辅导讲义(第 讲)

实验类提分技巧

①取 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

②在上述试管中 。 ③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

④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少量液体(其它试管等量)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⑤ 。

⑥ 。

⑦将4张试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问题讨论

①某同学实验所得的4张试纸的现象没有很大区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②仅凭尿液样本还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诊断?

③除了用葡萄糖试纸检验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发现了卡尔文循环,他因此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柯一个开关,可以

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摔制光照的有无

(1)卡尔文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

(2)卡尔文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

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3)为了保持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某一状态,卡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热酒精中,其目的是使 ,导致化学反应停止,然后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 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

材料二、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种绿藻(这种绿藻具有呈螺旋状的叶绿体)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该种绿藻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41414

(4)请描述B情况下细菌的分布情况 。

(5)恩格尔曼进行装置C的实验,其目的是 。

(6)如果可使用水草、台灯、颜色滤光片及实验室常备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定量检测上题所得的结论是否正确,你将收集的数据是 。

3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同学认为是氧气自身抑制了酵母菌厌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需氧呼吸产生的某产物X抑制了酵母菌厌氧呼吸。请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厌氧呼吸的原因。

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酵母菌细胞(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溶胶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X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1)先给本设计作出假说 (2分)。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上图所示的装置四套,依次编号为a、b、c、d。其中每套装置的a锥形瓶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mL,c锥形瓶加入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10ml,b与d锥形瓶各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②首先完成表内空格的填空(在C锥形瓶中添加试剂、溶液和气体的处理),然后按表格完成实验操作。

(注:a、b、c、

d四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5min,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后按表格操作)

③将四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一段时间(8~10h)。

④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是否进行厌氧呼吸。

(3)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 ;

② ;

③ ;

④ ;

⑤a、b、c三套变浑浊,丁套不变浑浊,则酵母菌厌氧呼吸受X与氧气共同抑制。

4.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之一,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

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啤酒酵母的代谢类型是 。

(2)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 。

(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和调低pH,加

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倒置于 中培养。

步骤4:根据 筛选出突变菌。

(4)平板倒置的目的是 (5)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 5、(16分)下图甲是无籽西瓜育种的流程图,但无籽西瓜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空心果,科研人员发现这种现象与P基因有关(以P+表示正常果基因,p-表示空心果基因)。他们利用生物技术对此基因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 时,可诱导四倍体的产生,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可能有 。

(2)图甲中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依据的原理是 ;依据图甲所示过程培育二倍体西瓜制种过

程很烦琐,因此可以采取植物细胞工程中 技术进行培育。

(3)根据图乙分析,正常果基因成为空心果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已知限制酶X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X完全切割图乙中空心果的p-基因部分区域,那么空心果的基因则被切成长度为 对碱基和 对碱基的两种片断。

(4)若从某三倍体无籽西瓜正常果中分离出其中所含的各种P基因有关区域,经限制酶X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对碱基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基因型是 。 6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13分)

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赤霉素与生长素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协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现象)。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图: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培养液不加激素 培养液 一定浓度的IAA 培养液 一定浓度的GA 培养液 一定浓度的IAA 一定浓度的

GA

(1)实验假设是 。

(2)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 组; 第二步: ;

第三步: 。

(3)设计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试分析图中曲线:

(5)实验结论是

7.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发生部分交换。某

篇五:2016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1.1明确实验目的;1.2分析实验原理;1.3选择材料用具;1.4设计实验步骤;1.5预测实验结果;

1.6观察收集数据;1.7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生物无籽西瓜实验报告)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 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 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

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⑶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 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⑷科学性原则

3.实验设计的类型

⑴验证性实验

例1.构成细胞的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特点是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被选择的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不被选择的小分子和离子及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请根据提供的试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以验证活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新鲜的红色月季花 ②烧杯 ③玻璃铅笔 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⑤清水 ⑥量筒等

实验步骤:

(1) ;

(2) ;

(3) 。

预期结

果: 。

结果分

析: 。

[参考答案]

实验步骤:(1)用玻璃铅笔在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上分别标上A和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红色新鲜月季花瓣;

(2)分别用量筒量取等量清水和盐酸,分别加入到A、B两烧杯中;(3)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花瓣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预期结果:清水中的花瓣颜色不变,水呈无色;盐酸中的花瓣颜色逐渐变浅,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

结果分析:在盐酸溶液中,细胞膜的结构被破坏,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色素分子从细胞内进入外界溶液。

⑵探究性实验

例2.探究过了保质期的生长激素的活性。一批生长激素过了保质期,需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它是否还有使用价值。现给你一群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幼龄小白鼠和饲养它们的必需物品,正常的生长激素、过期的生长激素、生理盐水、注射器、酒精棉等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设计实验步骤时,

其实验组是 ; 对照组

是 。

2)预测可能的4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得结论:

① ; ② ;③ ; ④ 。

[答案]实验组:对一只小白鼠注射适量的过期的生长激素溶液

对照组:A组:对一只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正常生长激素溶液;B组:对另一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①若实验组个体和对照A组个体的大小(或体重)相同,则说明过期生长激素还具有完全正常的生物活性,可以使用;②若实验组个体比对照A组个体的小,但比对照B组的大,则说明过期生长激素还具有部分生物活性,可以使用;③若实验组个体和对照B组个体的大小相同,则说明过期生长激素丧失了生物活性,没有使用价值;④若实验组个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死亡或不良反应,则过期生长激素不能使用。

4 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⑴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淀粉+碘液(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等等

⑵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⑶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⑷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 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籽西瓜。

⑸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

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⑹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 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⑺植物杂交的方法

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 +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⑻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测交; 该显性个体自交。

⑼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 / 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⑽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即抗性接种实验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出现。

⑾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导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

⑿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

5.实验设计的具体方法

实验设计往往是解答实验题的难点,但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和突破口,也能化难为易。实验的设计可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进行。

(1)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理解透彻----------------是实验设计的依据

理解实验原理对实验设计的重要作用,每一个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的安排都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有其实验原理作为依据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依据实验原理而作出的。

(3)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在头脑中搜寻教材上或曾做过的实验模型,初步形成大致方案,实验设计大多与单因子变量和对照实验有关。

(4)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简便性原则),开始草拟具体步骤方案,设计具体步骤后,要顺藤摸瓜,通过实验结果(现象)的判断,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论。

(5) 回归检验。

看看自己设的实验是否存在科学性原则,紧扣实验原理来进行分析;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是否还有其它可能性存在,即检验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问题。实验设计的检验过程最终应该对照实验原理,回归实验目的。

(6)实验设计中反应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生物实验设计中,反应变量的确定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科学实验的结论都是从反应变量所表现出的数量、质量或状态的事实中推导或分析出来的。生物实验中很多反应变量就是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时,应该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确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反应变量。

同时,对其他无关变量或非研究变量应进行控制。对变量的控制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反应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照的建立,达到对变量的控制,这是生物实验设计的灵魂。

6.实验材料的选择

(1)“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都用洋葱,两者的取材部位分别

是 、 ,可否互换?为什么?

(2)“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对材料的要求

是 、 。

该实验可否选择小麦、甘蔗等含糖较多的植物组织?

(3)某生物学习小组对动物在空腹状态和进食后血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从一健康的成年狗身上采集了以下实验材料:

a:空腹时的血液 b:进食一小时后的血液

[注:材料a、b 都加入了柠檬酸钠(一种防凝剂)]

请问:材料a、b必须进行如何处理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为什么要进行该项处理?

[参考答案]

(1)根尖的分生区细胞、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不能互换,因为前者能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后者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含有大的液泡。(2)白色、无色或接近无色或白色 含有可溶性糖 不能选择,原因小麦、甘蔗内含有蔗糖,不是还原性糖。(3)两者都得离心(或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 血液呈红色,会影响还原性糖与婓林试剂发生反

7.实验步骤的书写 ———三步曲

(1)材料器具的准备:包括分组、编号、非条件处理等?????????②

取两套规格相同的器材(或取长势相同的某种生物材料随机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标记为A、B,并分别加入等量的??

本步骤强调分组的等量性原则(器材的规格、生物材料的长势、分组的数量和随机性等),编号可以针对实验器具,也可以针对实验材料,有的非条件处理需在条件处理之后,则需写在第二步。

(2)设置实验组(有单一变量)和对照组(无)????????????①

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

本步骤强调对照性原则、各对照组条件处理的等量性原则,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可用具体的量,如“在A组中加入2 ml??在B组中加入2 ml??”。需要注意的是:一组加入试剂时,如另一组不需加入试剂,则必须加等量的蒸馏水或相应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溶液;如果用试管做实验,实验中加入试管的各溶液的总量一般不超过10 mL。另外,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即本步处理的变量只能有一个。

(3)放在适宜的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和结果 ?????③

将两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或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