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结果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0:32:51 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过程与结果作文
一位老人静坐一整天,才钓到一条大鱼。临走时却将鱼儿全部放回了河里。他的解释是:“我钓的是一整天的轻松与宁静。”
过程与结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追求功利,往往只关注结果,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去体会过程的美好上。读书,只希望从文凭上得到肯定,弹琴,目的是拿到考级证书。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与大师沟通,如何在乐曲声中去感受前人的心路历程,去把握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你就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经历。可能你已到过黄山,但是你没有体会过登山时的激动;可能你已成为大师,但是你没有享受到在一级级台阶上取得进步的喜悦;可能你是个高人,但你不会有对小人物的同情、恻隐之心……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要让生命在不同的阶段上处处精彩,而不是只有结局辉煌,那么,你必须注重生命的过程。当然,如果生命的过程处处有精彩,那么结局一定的是精彩的。因为,那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篇一:高考作文素材:过程与结果
高考作文素材:过程与结果
名言
比赛的过程更重要。——孙继海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从一点一滴做起。——谢觉哉
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而应当对琐事妥为准备,好让它渐渐成熟。——培根
梯级不是为休息而设,它只是供人一足踏上使另一足更高而已。——赫胥黎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谚
经典素材
美国的愚公故事
(漫长过程缔造伟大结果)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当今,美国南达科他州也出现了一位“愚公”,他要把一座高183米的山变为世界最大的雕像。这虽然是为了实现一些印
思想素质教育让学生弄明白究竟怎样做人,身心素质让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学生有能力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综合文化底蕴,这样,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由知识上升为能力和素质,在学生身上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有潜力、有能力、有素质靠自己的力量长大和生存,谋求发展和有利于社会。
启功先生“文革”中一事
(把苦难看成人生的一段过程)
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文物鉴赏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启老已年过九旬,但精神依然矍铄,言谈之间充满乐观豁达的精神。他回忆起自己50多岁时处于劳改之中,妻子亡故,生活极度艰难,自己为自己做了一则墓志铭。但是尽管当时心境苍凉,墓志铭里却还是充满幽默。
启功先生的学生曾向外界提及启功先生“文革”时候扫厕所的事。那时很多文艺工作者和他一起被劳动改造。大部分人都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启功先生却依然乐观。有一次启功先生和另一个先生打扫公共厕所,启功先生一边打扫一边谈论起扫厕所的方法诀窍来,另一个先生深深叹服启功先生做任何事情都乐在其中的精神。
扫厕所而从中总结经验,这真是懂得重视过程的典型啊。
中医治病的过程需要明朗化
(过程很重要)
中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但是与西医相比,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还是太小了。究其不能被广泛接受的原因,就是因为过程太晦涩。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因此西医在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通过科普宣传和患者的自身感受,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本来治病是应该注重结果的,但关系到自身的生命安危时,人们也就多投入了几分精力,不但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这一看过程,西医就明显地占有了优势。检测手段,复杂仪器让患者感到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在支撑着他;高烧不退,频繁换药他心里都觉得踏实。因为他明白高烧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而不同的药是针对不同的菌群,细菌也具有耐药性,新药会杀灭耐药菌群,病毒还会变异,等等,不一而足。
看中医治病的过程就非常的难,难以科普宣传,难以让外行明了。而且简单的诊病手段也让患者感到忐忑不安。你能让一个接受过现代科技教育的人接受阴阳五行吗?你能让一个普通患者明白脉象的浮滑沉涩?我曾在医院里听一患者问医生:中医怎样消炎?医生回答:中医没有这个概念,比较相近的是清热。医生的回答应该说也没有错,可这样的解释患者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在向世界推广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医应该有一些调整,让过程变得明朗一些,便于理解一些。
爱迪生的发明过程
(任何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
爱迪生为了研制灯丝,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研制蓄电池整整花了9年的时间,试验了9000多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连他最好的助手也都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他却坚忍不拔,毫不动摇,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每项发明都有一个艰辛的、充满心血和汗水的过程。
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敢于面对漫长艰辛过程的精神。
杰出作品的形成过程
(过程是一种苦涩的历练)
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大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创作过程。
西汉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西晋左思写《三都赋》,写了10年。宋代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前后共用了19年。明代的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共花了30年。清代的孔尚任写《桃花扇》,前后花了15年,易稿5次。清代的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前后增删5次。
显微镜之父列文·虎克的故事
(过程可以多样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追寻成功的过程是多种多样的,事在人为,关键是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去走。经过不懈的努力过程,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发明显微镜从而发现细菌的列文·虎克在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不好,中途就辍学了,在荷兰一个市政府做看门人。
他没有受过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但他对生物学非常感兴趣。他喜欢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他觉得生物世界奥妙无穷,有一种巨大的魅力让他着迷。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他长期钻研,1665年,列文·虎克研制出了一台显微镜,对他来说,这无异于如虎添翼,仿佛有了一张走向微观世界的通行证。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一些肉眼很难看清楚的东西,比如苍蝇的翅膀、蜘蛛的脚爪、羊毛的纤维。微观世界的精彩令他兴奋不已,他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记录。
1673年,他将观察记录材料整理成《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一文,寄给英国皇家学会。这篇文章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许多人对文章中的内容抱怀疑态度。因为文中所述的微观世界谁也没有见过。列文·虎克并不气馁。他想只有更有力的证据,才能扫除权威们的偏见。他继续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动植物。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细菌。
1680年,列文·虎克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是对他20年来刻苦钻研的最好褒奖。
发现煤气的过程
(成功的过程是多样的)
今天,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已经普遍使用煤气作为能源。把煤变成煤气的实现,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与此同时,人类也将永远记住煤气的发现者,英国化学家威廉·梅尔道克。
威廉·梅尔道克小时候有一天,在山坡上挖到一些页岩。当地人都知道,这种石头可以用火点着。然而,小梅尔道克突发奇想,把这块石头带回了家。之后,他找来一个水壶,把页岩放进壶里,然后给水壶加热。
“把它加热后,会变成什么呢?还能点着吗?”小梅尔道克边想边认真观察水壶里的变化。
过了一会儿,水壶嘴里开始向外冒出气体。小梅尔道克打开了壶盖,然后划了一根火柴,想看看页岩还能不能点着。没想到燃烧的火柴刚一伸到水壶上面,火焰就猛地往上蹿了起来,气体燃烧了!
20年以后,1792年的一天,梅尔道克在研究煤矿物质时,想起了童年时代玩煤的游戏。他想:“能使火焰突然蹿高,说明气体燃烧了。这种气体也许有些利用价值。”就这样,人类运用煤气的时代开始了。
吴士宏:从小护士到董事长
(成长的过程)
吴士宏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每一次命运的转折给予她的都是沉重和收获并行,众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传奇,已经成为她人生中沉甸甸的财富。1985年,在获得高等自学考试英语专科文凭后,她从医院的小护士进入IBM中国公司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从办公勤务、销售员直至IBM公司华南分公司总经理,被同行称为“南天王”。1998年,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130%。1999年6月,“因事
业和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辞职,再次引起震动。1999年10月,出任大型国有企业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2001年,出任TCL为
从一无所有到身家显赫,一砖一瓦演绎着神奇传说??
登山的过程
有一个人看到一座山,他很想知道山的那一边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攀登那座山。但是,他慢慢开始怀疑:“山的那边,真的有我想要的东西吗?有许多山,我为什么偏要上这座?我真的能到达山顶吗?如果不能,我还有路可退吗?”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那人看到一只雄螳螂为了追逐雌螳螂,落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他不禁对着这奄奄一息的雄螳螂说:“难道你的爱就是为了粉身碎骨吗?”
螳螂用虚弱中透着坚定的语气答道:“不。我的粉身碎骨是为了爱。”
那人彻悟。释然。
自己在乎的原来并不是看到山的那边,而是体会登山的感觉。
跳龙门重在过程
鲤鱼们都想跳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它们就会从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了。
可是,龙门太高,它们一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摔打得鼻青眼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它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你把龙门降低一点吧!让我们都可以跳过去。如果连一个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吗?”
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它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它们的要求。
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松跳过了龙门,兴高采烈地变成了龙。
不久,变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什么两样。于是,它们又一起找到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龙王笑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们要想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只有在跳龙门的过程中,你们才会感觉到自己变成了真正的龙啊。”快乐在于忙碌的过程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过程与结果,哪个更美好
有两个人出去探险,目的是找到一种珍贵的史前动物化石。途中经过一个大山谷,谷中鲜花绽放,芬芳异常,鸟语清脆,清泉泠泠,简直是一个世外仙境。一人流连其中,行步缓缓,左顾右盼,诗情焕发。另一人不停地催促他,提醒他们的目标不是在这里,他们的目标在于那种化石。
这两个人,谁更正确呢?这两个人的矛盾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生活态度的矛盾。人生,为我们设置了这样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在于你认识的过程和结果,哪个对你而言更加美好。如果你喜欢成功的鲜花和掌声,喜欢鹤立鸡群的感觉,那么心无旁骛地去追求你的结果吧。然而,当你老了,回顾你的一生,你不要因为错过了路边的风景而遗憾!爱,重在过程
下页篇二:黄荣华的《关注作文教学的“过程化结果”》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的《关注作文教学的“过程化结果”》
一、黄荣华老师介绍
黄荣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1984年走上语文教育岗位。2001年始先后师从陈文高先生、黄玉峰先生、于漪先生。现任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在几十年的语文教育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育观:教育就是对生命进行文化约束的同时,唤醒、解放其生命力。这种对生命约束与解放的双重意义,也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意义。伴随这种语文教育观的形成,也逐步形成了“生命体验”和“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教学特色。
实践→总结,总结→实践??循环往复的探索,使语文教育始终处于行进状态。2000年和2003年发表的《语文学习的
家一致认为,要通过作文题的引导,把他们逐步引向生活深处,引向阳光地带,真正感受到“物质的诗意光辉向着我们微笑”(培根语)。于是,我决定给学生提供“世界,早安”这一题目,作为
只有
低呈现出来的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不是教师自己对学生作文给出的静态的分数或等
说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转化,是一个生命体的某种欲念、情趣、意志等等的表达,它带着作者可感可触的体温,响着作者或舒缓或急促的呼吸与心跳,展现着作者非常个人化的爱好与趣味??个体人生独特的酸甜苦辣哭笑悲喜爱恨情仇尽在文章之中显现。所以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清人叶燮论诗时说:诗中表现的“事”、“情”、“理”三种内容,全部紧贴诗人本身的人生,“事”反映诗人多种多样的生活经历和人际遭遇,“情”表现诗人各式各样的人生欲念和人生感慨,“理”述说诗人不尽相同的人生概念和人生哲学。其实,无论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还是一般的作者,他们作品中所述的“事”、“情”、“理”,都是作者对自我生命体验的开掘与把握。正是这种开掘和把握,使得文章有了作者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我们读懂了屈原;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我们认识了司马迁;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我们仰视苏东坡;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我们感喟柳三变??
如果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理解,我们可以给文章一个这样的定义:文章是借助特定的形式表达作者生意念的独立成篇的文字,经典文本都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个性化文本。
何为作文?它不等同于中考或高考的应试文章(目前中学作文训练基本上以近年高考作文题目隐含的写作方式为基本的训练方式,实际上是将作文等同于应试文章了)。它远不只是一般的应用文写作(一般应用文写作有固定的格式,复制即可,不需要长达十几年的学习)。它应当是学生表达自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它是学生表达的对世界的发现(发现的自我与他者),它是学生介入生活时表达的对生活的见解(对社会与生活的认识,对他者与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的缺点、缺陷)。
作文于学生有何意义?这一答案也许多种。在笔者看来,作文于学生的意义,是语文教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学生升学的必须,更是学生文化生命成长的必须。学生通过作文,通过整体性生成的作文过程,在逐步习得作文之法的同时,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困惑,解开一个个情感纠结,获得一次次思想启迪,成长为具有文化表现力的文化生命体。
这里用“文化”二字修饰“生命”,是想强调:人的生命体不是自然生命体,而是文化生命体。与其他动物比,人因为文化性而显示出他的卓尔不群。或者说,人因为有文化而区别于动物。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性即人性,人性即人的文化性。处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不由自主地降生在某种文化环境中,以某种文化方式生活着。这种文化方式由语言、习俗、道德等构成,它基本上规定了人的行走方向。就普遍性而言,人类几千年来形成了一些共通的生活准则,如诚实、担当、进取、友爱、仁德、悲悯、创新、追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写作者的个体特质而言,他既要传承共通的历史文化,张扬人类的基本生活信念,同时又要表达个体的生命意念,体现个体生命意念的独特性。
中学的作文教学应当看到“文化”二字的意义,也只有认识到了“文化”二字对学生文化生命成长的意义,才可能真正有一个整体性生成的“过程化结果”。
??
一位特级教师如是教,那么我们那些职初、中级或是已经高级的老师们的教学又是怎样的呢?
虽然这篇文章讲述了关注作文教学“过程化结果”,但是我倒想说,假如我们课堂教学有了过程化、有了反思与感悟,那么结果一定会是“良性”的。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