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让我们的作品拥有更多读者(十)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9:29:11 体裁作文
让我们的作品拥有更多读者(十)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让我们的作品拥有更多读者(十)作文

 

带着梦想去流浪

                                                                                             陈楚舒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你刚会走路的时候,你的父母托着你,颤颤巍巍的,从房间这一端走向另一端。那样短短的距离,却要研磨一个长长的午后。

  当你渐渐长大,有了少年桀骜不驯的棱角,当初陪你一起慢慢走的父母目送你出门。有些路注定只能你一个人走,谁也无法替你完成。你渐行渐远,沿着铁轨流浪,只余一个背影在地平线。

   要坚信,你生来就是闪光的勇士,是这幕戏里唯一的主角。而主角,一开始都是一无所有,落魄的。你所要做的,是不断追寻,把最好的那个自己唤醒。

为自己确定一个目的地吧,你最终所抵达的目的地。它将会是你的信念,你的理想,支持你的源泉。它会很遥远,遥远到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到。就像夸父追日,旅人赴万水千山只为一处风景,你不惜在漫长光阴里为它奔跑。这是一场于深邃时光中的拾荒之旅,真正的意义,并非是否抵达,而在于追逐的旅途本身。

  炼造勇气吧,支持你去追逐的勇气。你可以在出门那一刻就作出改变,从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开始。其实就那么容易,你所要做的,就这些。你要有信心走下去,不要畏惧路有多荒芜,与肩头的星光一起去吧,去远方。明知无果,也要追行,唯有试过,才能心安。给自己力量,去毫无顾忌地追逐。无畏,无惧,继而无憾,无悔。

   学会平和吧,坦然与坎坷握手言欢。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胜固欣然,败也从容。不要害怕摔倒,它会教你怎样疗伤,让你更加缜密。这一路,本就是摔倒,爬起,等待着再摔倒,再爬起,把心灵武装得一次比一次强大。不同的是,有人倒地后再也没爬起,有人经历无数次后,破茧成蝶,浴火重生。宁静和淡然,需要经历太多才能懂得。

   你会遇见太多人,在这逼仄的人间,多得你根本不可能数得清。但你必然报得出其中几个的名字,不受大脑控制地脱口而出。他们于你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过客。爱与恨,生与死,共守与离别,信赖与背叛。没有不散之宴,不败之花,你们终要在某个路口说再见。但记忆不会被篡改,那些时年旧事,默然长存。去拥抱,去珍惜这最为千缠万转的悲欢。

   愿你能执着,不要质疑你所选择的路,你所坚持的信仰。

  愿你能坚强,明白软弱只能妥协,并非武器。

   愿你能渐渐成熟,像海那样浩大无澜。

   愿你无论蜕变成怎样的人,始终不忘初时的自己,那骄傲少年笑得无邪的模样。无论命运怎样以刻薄相欺,始终能共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

   你或许会放弃,当你觉得太累太累,再也走不下去的时候。

   你或许会一直走,一直走,直到流光泛滥,你永睡在路上的某个地方。

   你或许真的能到,到你念想着的那个地方,你会发现,哦,原来它是这样。

   但无论哪一种结局,相信你不悔你所走过的路,每一条,都有着你的气息,你的影子。不悔当初,十里桃花,以梦为马,明日天涯。那属于你一个人的朝圣。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有梦,并为之追逐的时候,是最美的时候。

   你会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孩子。他刚会走路的时候,陪他从房间这一端慢慢到另一端。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长大,有了少年桀骜不驯的棱角。你知道是时候了,就让他背上包,自己一个人去远方。

   他问你:包里装的是什么?

   你想起很久以前你也问过你的父亲,便学他的样子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他沿着铁轨渐行渐远,只余一个背景在地平线,像极了过去的你,决绝而彷徨。

   你知道这中间相隔的是一段无法跨越的时空。

   包里装的是梦想,让人去追逐的梦想。

   趁还年轻,趁还能不顾后果地疯狂爱,孩子——

   带着梦想去流浪吧。

    


篇一:试论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试论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摘要】课标中提出“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中必然要有“写给谁”的意识。本文从新课标要求出发,认为在当前学生写作中亟待培养写作者的读者意识。并从培养学生写作的对象感,改革作文批改的方式、扩大学生作文的交流面,加强对象感强的片段作文练习三方面进行分析,切实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者意识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如是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了达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我们不可能没有表达和交流对象的乱写一气。正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写作教学中难道可以不顾“写给谁看”的问题,直接就要求学生写、写、写吗?这种“写给谁看”的意识,正是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偏离了这种理念,几乎从不规定读者对象,学生作文的读者几乎只有语文教师一人,除了教师,学生再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意见和真正获得读者和作者意义上的沟通,更何况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常常较为简单、笼统,有时还不客观、不及时。面对只有一个并会使他们产生惧怕心理的特殊的读者——教师,学生缺乏写作的动力和写作的热情,养成不了认真为文的习惯,这直接助长了学生作文敷衍塞责,甚至为了投教师所好,胡编

乱造的风气。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缺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为此,提倡“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对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创设近似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拟定假想的读者,培养学生写作的对象感

让学生在作文前先思考“写给谁看”的问题,而不是“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也能很好地解决“作文开头难”的问题,而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拟定假想的倾诉对象。高中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训练较多,作文题中的材料是创设情境的很好的载体,教师可补充知识、运用多媒体、师生交流探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积累,让学生针对某人某事产生对话与倾诉的冲动和欲望,离写好作文也就不远了。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命题要求,虚拟几个差别较大的不同对象,以此为源头,分别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写作方案,然后仔细比较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差别,并谈谈这样设计的理由,让学生体会到对象不同,为文有别的道理。以命题作文《感恩》为例,如写给老师或亲人,可采用温情脉脉的笔调回忆受到关怀的感人经历,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如写给弟妹,则用深入浅出的说理语言殷切叮咛,提醒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馨,学会体会他人对自己所做一切的情意,教给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如对犯罪分子,可言辞犀利,摆事实

讲道理,把他人的付出和其人的妄为作对比,振聋发聩,触及灵魂。笔者在尝试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训练,不仅很快教会学生树立读者意识,产生写作的对象感,而且广辟写作思路,避免下笔无言的尴尬。

二、改革作文批改的方式,扩大学生作文的交流面

培养学生作文时的“读者意识”,必须改变阅读对象只有老师,评价者也只有教师的局面,必须改变以笼统的评语和单一的分数为主的作文评价方式,多渠道地“发表”学生的作文,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这里所讲的“发表”,有着广泛的外延。作文在报刊上登载,叫发表;在电台、电视台播发,叫发表;在学校文学社刊物上刊登,叫发表;在墙报上张贴,叫发表;在学生间互阅互评,叫发表;作为范文由教师朗读出来,也叫发表。可以这样说,学生作文一旦完成,也就意味着发表,便拥有了读者。这样多种方式地“发表”学生的作文,让尽量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写作者必定会关心来自读者的肯定或批评意见,激起作者的求胜心理和写作的欲望。同时,改变作文由老师这一批改方式,交给学生相互批改,在作文互批互改中加强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这样一来,写作时就会全力以赴,认真积极,去尽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这就是“读者效应”!

三、加强对象感强的片段作文练习,并力求形成常态

经常练习“某某,我想对你说”之类的片段作文,可以是身边的同学老师,自己喜爱的明星和电影电视中人物,也可结合新闻时事和课文中的人物;可以提意见、谈感想、抒情感等。譬如,以课文中人物为例,学了《离骚》可写屈原,学了《阿Q正传》可写阿Q,学了《品质》可写写鞋匠格斯拉等等。

结合语言运用题,编写手机短信和节日祝词等。逢年过节要求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好友写贺卡、信件、编短信,并评选出优秀信使。母亲节,编写感恩母亲短信;青年节,可让学生写对同学和自己的鼓励等。

课前5分钟讲演和组织小型辩论会。这也是不错的做法,为了能驳倒对方,为了几分钟的精彩,为了同学的接受与认可乃至喝彩,学生的兴致会很高,会字斟句酌、认真准备。

以上这些练习,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都特别强调交流与互动,是一种情景作文,对象感和针对性很强,有利于写作和生活实践的沟通,对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高作文水平有立竿见影之效。

围绕“读者意识”的培养,我向学生提出写作训练的新要求,动笔前要考虑四个问题:

1、谁是我的读者?读者知道这一主题的哪些知识?

2、读我的作文之前,读者会对我这一主题感兴趣吗?

3、读完我的作文之后,读者会对我这一主题有所思、有所感

吗?

4、我想让读者怎样看待我?

我还向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自己写作,为周围熟悉的读者写作,然后逐渐为不断抽象的读者写作,即写作要从面向已知的读者,逐步提升到面向未知的读者。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树立起了基本的“读者意识”,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写作,表面看起来,是作者一个人的事。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听了、看了或想到了某件事而有所感触,出于种种动机,想一吐为快,于是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搜集资料,提炼主题,谋篇布局,选词造句,最后写出作品。这中间仿佛没有读者的参与,其实不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会受到一种“潜在读者”的制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合作的产物。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多动脑、多实践,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和训练,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作文时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认真考虑读者的需求状况和接受机制,激发作文兴趣,养成认真为文的习惯,从而提高作文能力,我认为是突破当前作文教学瓶颈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下页

篇二:让博客与作文教学“牵手”

让博客与作文教学“牵手”

[内容摘要]:博客以其及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吸引着学生,架起了与作文教学的桥梁。博客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交流、学习写作技能的平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博客与作文的牵手,激起了学生们对写作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体会作文的快乐;拓展了学生写作的思维空间,发展了学生个性;让作文评改多元化,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能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关键词]:博客作文兴趣评改

如同绵绵春雨间柳绿点点,如同融融春风中桃红片片,悄悄地,校园里出现了“博客作文”。而通过“博客”中的交互功能,作文教学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老师看,只有好作文或典型作文才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思想的碰撞,更得不到同学间的评论和帮助。众所周知,写作的快乐,源于交流和欣赏。

而博客技术使这些成为现实,无形中,使写作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借用“博客”平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写自己的作文。写完之后发表在博客中,老师、同学和网民都可以马上欣赏,评论。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及时得到大家的评价建议;又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中老师单向评价,师生单一交流的弊病。这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能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一、利用博客在线发表功能,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乃“缘情”“言志”之物,是主体情感的自觉倾诉,其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人,也不屈从于外。学生不想写作文,主要受动机的影响。如果他们觉得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是为了老师家长而写,自然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而作文博客的出现,促使孩子们对写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可以在博客里“发表”自己满意的习作,一改往日只有教师做读者的格局,让更多的人欣赏自己的文字,这使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他们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博客上发表,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正如心理学家盖兹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文章一旦在博客上发布,所有能上网的读者都能浏览,还可以针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和回复。众多读者的浏览、评价,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价值,他们由此满足了写作时所渴求的认同感和成功感,从中找到了作文的快乐。阅读的人多了,评价的数量多了,就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每个学生都希望被别人肯定,点击率的多寡可以很好地看出别人对自己文章的态度,为了赢得更多的注意,学生会在每个字的选择上精益求精,越用心写,看的人越多,越会认真写。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作品发表在作文博客上,都希望大家来关注自己的作品。当学生有了这样的需求以后,他们就会主动去思考,去发现,把身边的资源及时利用起来,变成作文的材料。如此良性循环下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在博客上,有很多同学把自己的幼稚纯真的情感畅快淋漓地表达了出来。《炒鸡蛋》写出了“我”在做晚饭过程中的狼狈,“我把鸡蛋打成两半倒进碗里,流了我满手蛋清,还发现一片蛋壳‘跳水’进入了碗里,我费了‘牛’大的劲才把它‘打捞’上来。”学生那充满稚气的话语,让人看了也为之忍俊不禁。《撞车》写出了“我”对这次撞车事件的思考,学生们写作的题材也越来越广了。《我的好朋友》体现了学生对已转学同学的思念,让我感受到孩子间那纯真的心灵,真挚的友情。学生们不但提高了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还特意选择了图片和某些符号作为自己传达心意、表述思想的新工具。这时候,文字在他们的眼里显得更亲切,更加有亲和力了。看着这一篇篇洋溢着童趣的文章,我感受到孩子们那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那欢欣鼓舞的童心童真。一位家长欣喜万分地说:“我的孩子现在一有时间就写日记,争取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呢!”

二、依托博客的个性化,拓展思维空间

谁都不会否认现在是个张扬个性的时代,而博客正是展示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正是博客文体能够吸引博客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表达需求,不注意学生的表达内容,对一些从文学作品中引进的写作技法和章法却非常重视,在作文课上给学生讲方法、说套路、授技巧,将学生的思路局限在“写作公式”里,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事与

愿违,这样的作文教学只会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导致作文内容雷同、形式单一、毫无新意。

基于博客的作文教学,打破了教师“一语定乾坤”的单一局面,给每个学生享有平等地位与自由时空。作文博客是一个平等的舞台,在这里,没有学者与平民的区分,没有什么范文,更没有什么权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因此,在这里看不到自卑和胆怯,而是真正地写“真自我”。不管是多少幼稚的心灵故事,还是对人生、对父母,对学习所发的一些不平、抱怨、失望和抗争,都是自已的体验与心声。在每一个博客里,学生完全拥有自己的文字控制权。坦坦然然的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在真情实感中学会怎样表达。同时,一些不正确的,过激的的想法,一些负面的心情,也会在博友的评议中,而使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成熟。

有了作文博客,学生们能经常在上面看到自己和同学的习作,从另一种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作品,从而打开习作的思路。他们会随时去寻找习作素材,有学校里的事情,有家里的事情,有快乐的,有烦心的??当他们用心去阅读生活,去观察思考的时候,原来作文单一题材格局就会打破,内容自然就变得丰富多彩。由于写作时间不像课堂作文一样受限定,可以随时发送,篇目也不受限定,有多少发多少。这样,留给学生们更多空间去思考,去写作。此外,体裁也变得丰富起来。课堂作文侧重的是写人记事状物的记叙文,而作文博客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他们可以去欣赏更多的作品,同样也产生了更多创作欲望,童谣,诗歌,童话??

三、巧借博客的开放性,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

1、作文评改更加及时、便捷

作文难,写作文难,批作文更难。我们不妨算一笔小账:一学期一般说来“大作文”(课堂作文)至少有8篇,加上单元测试、期中与期末考的就是10篇,还有每周一次的“小练笔”。就算一个老师带一个班,每班平均40人,一篇文章算300字,一位语文老师一学期仅作文一项的“批阅”量就不少于45万字!

尽管老师非常“卖力”,但仍常常无法进行及时反馈。学生费尽心思将作文写出来,是多么渴望老师能及时给一个评价。如果我们将作文放上两三天,甚至一个礼拜才批好发下去,那时学生早将作文忘记了,已经不知道当时写作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了,连作文写的什么可能都不知道了。等到作文本发到手,学生大多是看看发回文章的分数了事,分数高的沾沾自喜一番,对于后面的老师沥血之作的评语,通常是择优选择,表扬的陶醉一下,不好的话引

以为辱,根本就没想过如何就此以后再下工夫。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苦心修改的文章是“漠不关心”,甚者可以是“置之不理”。

学生想随时提问、随时置疑、随时表达、随时修改,老师想随时解惑、随时点拨、随时评价、随时鼓励,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博客却给它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和场景。当学生把作文发表在博客之后,学生能在

师如果没有某方面的涉猎,就有可能埋没这些。

例如一位学生在写心湖公园时,一些网友用一种充满赞赏的眼光阅读作文,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他的评价是:“水灵灵的小叶片透着嫩红,浅浅的红晕向叶片的四周渗去。”这一句中一“透”一“渗”,绝了!仿佛我看到的是你用水彩笔画的画!而另两位网友的评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心湖公园就像一幅画。读你的作文,我心情十分愉快。如果把你当时愉快心情也写上,是不是更佳?”“这次作文语言上行文活泼、流畅,看得出思路很奔放。但由于是边想边写,因而结构太散,有些虎头蛇尾;内容虽不少,但因没有组织好,中心就显得模糊了;建议以后写作时列个提纲,这和盖房子要搭个架子一样。古人云:写作要有章法,即此意,望考虑。”等等。这种批语,富有启发性,也不失指导性,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学生改起作文,方向更明确,效果更明显。

“多一把种子,多一个标准,多一个天才”,评价主体多元化后,就可以实现对作文进行多方位的评价。评价角度也可扩大到从“标题”“选材”“结构”“语句”“标点”“修辞”等方面,写一篇文章,就可获得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评价得越全面,学生就能清楚得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知根知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多元评改鲜活生动,孩子们从中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

3、作文评改方式更为“开放”

作文评改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学生通过多种反馈对自己的文章作出较为正确审视的一个过程。因此,作文评改的方式应是开放的。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一般写完作文后,往往是把笔往旁边一搁,不作任何修改就上交。等下次老师批改后下发作文本时,除把错别字修改修改,内容上几乎不改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可能把对每一篇文章的看法都详细地写出来,也不可能有多余的时候来进行面批、详批,没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探讨,而学生也不知道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知如何修改,于是再修改便成了空话。

而博客作文,只要一经上传,同班同学、教师,甚至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发表看法,评价之后可以再评价,大家进行集体探讨,教师也可以及时矫正,学生在别人评价的基础上经过提问、释惑之后修改。经过一次次的讨论和修改,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关注度也会提升,那一篇作文再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而是经过大家和自己认真斟酌集大家智慧之后的作品了。

下页

篇三:2010年《读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点滴)

2010年《读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点滴

一朵午荷作者:洛夫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总387期)

勇敢的消防队

油田失火,公司经理叫来了消防队。可是由于火势太大,消防队员无法靠近,只能在两千英尺以外活动。公司管理员请的一支业余消防队这时也赶来了,消防车突突突突勇敢地一直开到离大火只有五十英尺的地方才停下,消防队员迅速抓起水枪,动手救火,很快就把火扑灭了。

公司经理给这支业余消防队发了两千元奖金。

有人问那队长,两千元如何安排?队长不加思索地回答说:“首先要办的是把消防车的刹车修好。真他妈的见鬼,昨天差点把我们送到火里去了!”(总61期)

没有“以后”作者:李明博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

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

要让母亲做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

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光凭想象也让我非常快乐幸福。

但那时我不知道,

其实没有”以后”。

(总466期)

提供选择

争吵得很厉害时,妻子便提出建议:“我有两个方案可以结束这场争吵。一个是,要么我们都承认是我对了。”

“另一个呢?”丈夫问。

“要么我们都承认是你错了。”妻子说了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

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他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

(总436期)

多此一举

有些人故作谦虚,间接表示其优越感。有位大科学家对他一位过于谦虚的同事就有过这样的评语:“他还没有伟大到应该那样谦虚。

(总18期)

自己的路作者:罗兰

挤的地方或许是康庄道,但是为了怕挤,我宁取两旁不设道路的旷野。它可以允许我横冲直撞,也更可以允许我逍遥徜徉。反正天广地阔,“路”可以由我“走出来”。这样的路,无论通往何方,至少是自己走出来的路。它的好处即使不多,但至少避开了亲历人与人之间无情的挤抢的悲哀。

(总155期)

批评的权力

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

“岂有此理!”厨师反驳道,“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总15期)

傻瓜们的定律作者:韩亚平

1.埃特勒就业现象:别的行业都比所在行业发展快,一旦改行,那么原来所在行业就飞速发展了

2.康普特准则:人容易犯错误,但要想把事情彻底弄得一塌糊涂还得依靠计算机

3.历史学家定律:任何事件只要发生过就会让老资格的历史学家说成是不可避免的

4.克里斯托尔定律:遭到失败是件麻烦事,但获得成功时,真正的祸患就开始了

5.帕金森定律:时间充裕时,工作随之膨胀;收入增加时,花销随之增长

6.考克兰定律:存着的报纸一张都用不着,真到要处理时又哪张都不能扔

7.道格拉斯实用飞行定律:当设计图纸的重量等于飞机时,飞机就能飞行了

8.贝克定律:如果你认为受教育太花钱,就可以试试无知的滋味

9.鲁尼恩定律: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

10.福克兰定律:没有必要做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做决定

11.

12.伊夫现象:你最感合适最喜欢的商品仅供陈列

13.卡德宁定律:你得到最多的是你最不需要的东西

14.马歇尔广义冰山定律:任何事物只能了解到它的1/3

15.琼斯定律:朋友或来或走,敌人只来不走

16.艾格尼斯·艾伦定律:万事易进不易出(总44期)

新“经济理论”

一个山区小部落的人编得一手好草席,在全国市场上可以卖很高的价。于是,一家美国公司的代表前往该部落,试图做一笔交易。他对部落首领声称,他的公司愿意订购几千条草席。

经过慎重考虑,部落首领意外地宣布,大量订购美国人问。每条草席的单价要比少量订购的单价高。

“为什么?”美国人问。

“因为反复做同样一件东西是很令人厌倦的。”部落首领回答道。

(总42期)

倾听作者:张曼娟

走过芦荻丛生的草原,我总觉得听见了悠扬的笛声。

是风笛。你说。

风是有声音的,只是我们没有留心细听。于是,你教我听,风借着山岳、草叶或是屋檐上的风铃,流转出低吟浅唱或是澎湃激昂。

今年夏天,我留宿在这座多风的农场里,在风中睡去,在风中醒来,我的双耳,我的心灵,都被丰盈充满了。

当我离开,回到城里,高耸的建筑物把风都截断了,只剩下我惯听风声的双耳。

仍在倾听。

(总140期)

花缘作者:阿浓

林边草丛中,寂寞开无主。本不曾企盼,这灿烂会带来谁的惊讶。

既然来了,见了,便是有缘。

请和我们在一起,把我们当作属于你的,你也属于我们的,于是我们都同时有主了。至少在这一刻,大家是不寂寞的。

我们是天生沉默的,泪眼也好,笑眼也好,不论问我们什么,我们总是微笑不语。你看得出我们在微笑吗?请仔细看看吧,我的确是在微笑着。

只要你喜欢,你可以在这里呆一个晨,呆一个午。你可以在我们身边小眠,去做一个奇异的梦:梦中你也变成一朵花儿了,于是我们可以交谈,用一种无声的语言。

只要你喜欢,你也可以带我们之中的一朵归去,依附在你的襟,依附在你的鬓,伴你走一段路,伴你守一室的静,完成这一段缘。

(总274期)

温语如春

温语如春我走得比平常慢些,因为我在欣赏一条带路狗引领它的失明女主人走向街角人

行道的倾斜路旁,但这却使我能够听到下面这段温馨的对白:

老年人:“金太太!,你好?今天的风可不小啊,是不是?”失明妇人:“是的,史老先生,今天的风确实很大。”老年人:“可是,你的头发一点也没有散乱,依然很美。”(总100期)

自我只是一种知觉作者:傅佩荣

休谟讲过一个“嗜好”的例子。两兄弟擅长品酒,某日受邀参加酒会,主人特地打开一桶酒。哥哥先品尝,说:“酒是不错,但有皮带味。”众宾客大笑。弟弟接着品尝,说:“还有锈铁的味道。”笑声更大了。但是最后是谁在笑呢?一桶酒倒光之后,赫然发现里面有一条皮带,上面的铁环生锈了。

类似的例子都是休谟津津乐道的,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趣味。从中可以看出知觉判断的不可靠性,我们亲眼看到的也可能是靠不住的。休谟曾说,即便在火焰和热之间,也许并不存在某种必然联系。(总429期)

语丝作者:范昌德

老人用鬼狐吓唬未成年人,蒲松龄用鬼狐诱惑成年人。孩子需要吓唬,大人需要诱惑,此法长盛不衰。

好事多磨。比如面粉是磨的,豆腐是磨的,咖啡是磨的,墨汁是磨的。磨是品味,磨是享受,磨是审美。后来,面粉、豆腐、咖啡、墨汁都变得速成,不再磨了,自然就失去了品味、享受和审美。

人与人相处的最佳境界有时是互相淡忘。说明谁也不亏欠谁,谁也对得起谁。如果互相感恩或牵挂,就说明相互有亏欠,或者相互有对不起的地方。

(总459期)

曙光中的祷告作者:程乃珊

祖母于清晨去世,曙光中我默默祷告。我的祷告没有文字,只有思想。

人们来到世界时,都是热热闹闹挥舞着拳头,准备大干一场;但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却安安静静的,摊开一双手。这世界上“物”的东西,我们一样都带不走。当我们的灵魂通过那窄长漆黑的生命通道向另一个未知之处飞去时,人世折磨得我们痛苦不堪的一切恩怨是非都释然超脱了。

我想起有这么一句歌词:昨天的太阳,照不到今天的树叶。每一个属于我们生命的太阳是多么好呀!珍惜生命,不在乎得多少钱财和权势,而是生命有没有充分燃烧。

爱我们的人总有一日要离去,为了令这份爱在人世永不消失,我们要爱他人。(总135期)

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总19期)

找工作

一个大学毕业生,急于寻找工作,几乎是冲进加州一家报馆,对经理说:”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这个大学生从公事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结果,这个年轻人被留下来干该公司的宣传工作。(总95期)

书情书色作者:胡洪侠

冬天到了,城市仍被敌人包围着,城内已无电、无煤、无燃气。-对学者夫妇决定烧书做饭、取暖,他们郑重地思考出一个焚书的顺序:先烧掉大学课本,再烧掉有复本的书。可是烧着烧着,就越来越难做决定了:是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还是烧普鲁斯特的书?劫后学者曾感叹说:“有时候,看着那些书,然后决定干脆饿肚子好了。”

作家爱喝酒的居多,原因大概是写作的本质是孤独,寂寞焦虑往往找不到出路,只好借酒抒怀。傅月庵在一篇文章中引用福克纳的话:

“我饮了一杯马丁尼酒后,便会觉得大了-些,高了-些,聪明了一些。喝下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试论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试论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摘要】课标中提出“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中必然要有“写给谁”的意识。本文从新课标要求出发,认为在当前学生写作中亟待培养写作者的读者意识。并从培养学生写作的对象感,改革作文批改的方式、扩大学生作文的交流面,加强对象感强的片段作文练习三方面进行分析,切实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者意识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如是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了达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我们不可能没有表达和交流对象的乱写一气。正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写作教学中难道可以不顾“写给谁看”的问题,直接就要求学生写、写、写吗?这种“写给谁看”的意识,正是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偏离了这种理念,几乎从不规定读者对象,学生作文的读者几乎只有语文教师一人,除了教师,学生再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意见和真正获得读者和作者意义上的沟通,更何况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常常较为简单、笼统,有时还不客观、不及时。面对只有一个并会使他们产生惧怕心理的特殊的读者——教师,学生缺乏写作的动力和写作的热情,养成不了认真为文的习惯,这直接助长了学生作文敷衍塞责,甚至为了投教师所好,胡编乱造的风气。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缺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为此,提倡“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对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创设近似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拟定假想的读者,培养学生写作的对象感

让学生在作文前先思考“写给谁看”的问题,而不是“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也能很好地解决“作文开头难”的问题,而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拟定假想的倾诉对象。高中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训练较多,作文题中的材料是创设情境的很好的载体,教师可补充知识、运用多媒体、师生交流探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积累,让学生针对某人某事产生对话与倾诉的冲动和欲望,离写好作文也就不远了。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命题要求,虚拟几个差别较大的不同对象,以此为源头,分别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写作方案,然后仔细比较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差别,并谈谈这样设计的理由,让学生体会到对象不同,为文有别的道理。以命题作文《感恩》为例,如写给老师或亲人,可采用温情脉脉的笔调回忆受到关怀的感人经历,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如写给弟妹,则用深入浅出的说理语言殷切叮咛,提醒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馨,学会体会他人对自己所做一切的情意,教给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如对犯罪分子,可言辞犀利,摆事实讲道理,把他人的付出和其人的妄为作对比,振聋发聩,触及灵魂。笔者在尝试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训练,不仅很快教会学生树立读者意识,产生写作的对象感,而且广辟写作思路,避免下笔无言的尴尬。

二、改革作文批改的方式,扩大学生作文的交流面

培养学生作文时的“读者意识”,必须改变阅读对象只有老师,评价者也只有教师的局面,必须改变以笼统的评语和单一的分数为主的作文评价方式,多渠道地“发表”学生的作文,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这里所讲的“发表”,有着广泛的外延。作文在报刊上登载,叫发表;在电台、电视台播发,叫发表;在学校文学社刊物上刊登,叫发表;在墙报上张贴,叫发表;在学生间互阅互评,叫发表;作为范文由教师朗读出来,也叫发表。可以这样说,学生作文一旦完成,也就意味着发表,便拥有了读者。这样多种方式地“发表”学生的作文,让尽量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写作者必定会关心来自读者的肯定或批评意见,激起作者的求胜心理和写作的欲望。同时,改变作文由老师这一批改方式,交给学生相互批改,在作文互批互改中加强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这样一来,写作时就会全力以赴,认真积极,去尽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这就是“读者效应”!

三、加强对象感强的片段作文练习,并力求形成常态

经常练习“某某,我想对你说”之类的片段作文,可以是身边的同学老师,自己喜爱的明星和电影电视中人物,也可结合新闻时事和课文中的人物;可以提意见、谈感想、抒情感等。譬如,以课文中人物为例,学了《离骚》可写屈原,学了《阿Q正传》可写阿Q,学了《品质》可写写鞋匠格斯拉等等。

结合语言运用题,编写手机短信和节日祝词等。逢年过节要求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好友写贺卡、信件、编短信,并评选出优秀信使。母亲节,编写感恩母亲短信;青年节,可让学生写对同学和自己的鼓励等。

课前5分钟讲演和组织小型辩论会。这也是不错的做法,为了能驳倒对方,为了几分钟的精彩,为了同学的接受与认可乃至喝彩,学生的兴致会很高,会字斟句酌、认真准备。

以上这些练习,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都特别强调交流与互动,是一种情景作文,对象感和针对性很强,有利于写作和生活实践的沟通,对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高作文水平有立竿见影之效。

围绕“读者意识”的培养,我向学生提出写作训练的新要求,动笔前要考虑四个问题:

1、谁是我的读者?读者知道这一主题的哪些知识?

2、读我的作文之前,读者会对我这一主题感兴趣吗?

3、读完我的作文之后,读者会对我这一主题有所思、有所感吗?

4、我想让读者怎样看待我?

我还向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自己写作,为周围熟悉的读者写作,然后逐渐为不断抽象的读者写作,即写作要从面向已知的读者,逐步提升到面向未知的读者。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树立起了基本的“读者意识”,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写作,表面看起来,是作者一个人的事。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听了、看了或想到了某件事而有所感触,出于种种动机,想一吐为快,于是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搜集资料,提炼主题,谋篇布局,选词造句,最后写出作品。这中间?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鹈挥卸琳叩牟斡耄涫挡蝗唬髡咴谛醋鞴讨惺贾栈崾艿揭恢帧扒痹诙琳摺钡闹圃迹髌肥亲髡吆投琳吆献鞯牟铩T谧魑慕萄е校淌Χ喽浴⒍嗍导ü嘀址绞降囊己脱盗罚厥硬⑴ε嘌魑氖钡摹岸琳咭馐丁保醚谛醋魑氖比险婵悸嵌琳叩男枨笞纯龊徒邮芑疲し⒆魑男巳ぃ扇险嫖牡南肮撸佣岣咦魑哪芰Γ胰衔峭黄频鼻白魑慕萄烤钡囊桓龊芎玫耐黄瓶凇?/p>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P.17[2]潘新和.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祝新华.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