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原文及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02:52:26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原文及翻译
x\r"I0ueV[/fݟ=62f062 - ZX$$`yeGSœ!PV)kn2 {ﹾ_L gtJne}Eݸ&/⯿3Z|!#SDq_C1[v";UiPd1?i<4NwEV y~!̘A1) c!_]ȫߔ{M)yP;ݓ;~B OuYHwg }E }&EfJ ]#$+VZޞWҨQ{-D.FւĻWSytvK<9yp4D.ź\#шlH1:m Q>nPy()&EmyXt D;t[EaE.D^``x_eju7D/?s`8բs%*v@>+({֦ͱ$di{ o/d!"E$O3hi\WP*`D,Bd &%&{bܰC/4=H3/XWc$- m%at]GзkٖaL18pp08T>ޯyW, Da@Sfk(a0nωܥۣ k3@w6; m;@Q8IP$Tu;=_6| wpȘBn}X!&0Nmqf^K^wYvбa cT(!1P#)spB@JߝݼWlVNam~?32`ȭ=ܒf./_1/￟Eoԗ/~걕a(RT`?Kke8[я }xKCyX ["CNӰ-D O7^9<}"+gcoB$'ahϽ_=7o nr-:P~.!?g{_얡E4dڰʛ[ ԲAdX|QҺq<3hN}uvΰ5u&碚ݪ s/Iw5xY 9}{j,zl Ì(0:e~5 ZS1\܋'~xgj !zwbX殛b [ed,0{:CMN~vF2zx!CM%q@R^g覑 pnBn8d"z2Sd"CS)%+87-ɩ{bK{W~s{w&!b]_rġ1BnD^׀ |>v.NОk6pί|Q6i{Fu}% OedzϘ+m;P)ىy=ej0-x;&4`^-1?~|^bOJYd`%\M P;X'uY35xe\e\2Xz FS3Kd8,WԿx{|vB1r/'LN.fθ @5زIwVntez2u=G܋A$1&n)9ct NtDyG=&.(#h_WGayİd xi! 8uPЈN ,g)l̼Cox1zDXE],Dn[SyPak8וu 9{Yqʰn5!ćNCZQ0Q ėcDmf*: ړI b߶;rD+96x{-.le!pОLe2[§:vHoKE{ƻM*@[NR!Sq 'Z}BtDruq#D֔ =w_z1跉3q>ڈ P#Z8hPB}׃c+ wn$ew35"}Rݷf -#Q`)qrjx\ݶO1264ܗ{G\ N ,L%S"{2 {xA]"v+ wa4;R FXɉ66|D4l,;1%\r%ڰu&C Dy)r s+AdnVޜMz ?4ƕ4se@Z:|ǃZ> ټg|^AF{2ˣJ5p *\350J5U'+tOҌ LS *!G8*1ci`"j`3ِf{5R`ovCDoI5SE*BIW =Aj<-sZUj]3dա\cj}0 F_sp̟tKw5s]??{`= q 1قGΔ4u'yH%wzZOoZh%lZχт/̺[IЇR }ȟ>Ӣ׀{ĒN􎹅+wP|R+w1į?]tGU騇U949)(蘾8IosgӲy?9gsyN^biNZ '3ђKͧ:TG[{Y RK1Ӭ !N[e'I-;Єs$tqr&@yB2V"e%U!P_ݗwsRS=\ |卝*缸>.ΗBN^6!?w_ڗixAG,N QՌ!;{rvXmLurNԩ_3/"y&kgEsLM3$k;H a6);tHޔ ۑw!L0.)3ɫE2RzF"-Nj*FsJCU,M+8j b56 ƙkLY%?Nj@rGEC.+=P(32VlLDŽZ 6۞qDF^<4ZBZngaqG 2GD<9W+4DЍ%[:jAZ!Y.4b^FxbaB7BP\(AZZ +R1:O&AI٫ڃJ{3ZYFxdC i4 (HX ^rȚJRzHy=Vwq>ףe2C|Z-.]+몧]@9 &(jpwXv}iDed~4AWzR~H;=xrŝe30HNt^H~$ʟc-*^MXYVPct΂Y*m.=WT<%O3~ ؈DC0 c u)S-B#WH˴fiTyn71*GetY1 >؅l*N>z5o|U:XĪcOAH=zeMndkzxx:=e Q'dR:W\{ӹ)"{7 ETb̕`m]0RKQ5)!nʤeC2Z9 "eH&HI<' ݕeHwCLdԝ+Fe"3"" ]`PyPE~a%q@Ft\.HhyQ,]gTJ8bUj&UV5 u$ [:("r&hy$f;Yp[&89z,%[+w T=F7(>`[dHX4H@W~(bnu:coA%6\Iiڮ҉)H *4kj7ڑ'Qn1L).wMb@ӫFѫw+VY Fι24[4I2u ZGłJGD(TL~R<{}&2H6ॅn#[QL*;Rީ0,w< U!Q"♷7!* i&cKbkdӲ8D@dL,^$$؎L0>*-WKpH^GKEۊ)﹡Ӑ rgN 6LaP{O.l:z/iE"oq_?fye'2ۚ@HavT-qӌ.IŲR2Tנ,Fvyuݹ;ukNo'JO?OY_Ws]}է6CLUA eǫDbQ9*8[Ţ5A!I;>EV[%F1]uE'jS8PR{S?#P+],j"ϏXv]hr[*:2,g[b:f2`iZ'SeCpRNg\y"i6us {wѭv%rrY*IUfa=d[dpY%-lVKq7\N-EjGu-rҷʆ<%l8 &``b3!Cs zA)Itv'Qm/mh LU,}Aos~sh#a~-2B4\$k-)#bl6Zu[}YS$*㿢)=4²|EJ>khP-߲3o[WG}hͪDХlID[ sa3>}g=j]fV QQMxU$`I<'O{͇f~ ^6ژjHw5ZO|9fO2%;io955d!,.'(.gߺP;? ~EnZz}+Av?Q5<1iF`>9?:~ncL7%@XOoaQh3[X ? ~⅔<1>wźr d2W!? iS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原文及翻译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原文及翻译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原文及翻译
登岳阳楼①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②不动夕阳迟③.
登临吴蜀横分地④,徙倚⑤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⑥更凭危⑦.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译文】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其二)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 ,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希望我的回答 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作品简介】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

全部展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作品简介】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注释】
⒈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⒉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⒊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⒋徙倚:徘徊。
⒌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
⒍凭危:只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
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收起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作品简介】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

全部展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作品简介】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注释】
⒈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⒉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⒊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⒋徙倚:徘徊。
⒌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
⒍凭危:只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
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 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收起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注释】
⒈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⒉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⒊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

全部展开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注释】
⒈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⒉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⒊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⒋徙倚:徘徊。
⒌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
6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7.乾坤:指日、月。
8.戎马:指战争。
9.关山北:北方边境。
10.凭轩:靠着窗户。
⒍凭危:只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
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收起

基本信息  【名称】登岳阳楼
  【年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体裁】七言律诗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①。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湖山欲暮时③。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④。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全部展开

基本信息  【名称】登岳阳楼
  【年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体裁】七言律诗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①。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湖山欲暮时③。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④。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③徙倚:徘徊。
  ④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⑤选自《陈与义集》
  【译文】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其二)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公元1127年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1]
  整体理解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问题研究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之所以如此,除了刻意模仿追求,生活中的相似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杜甫逃难,一直逃到成都,再也没能返回北方的故土,伤心惨目,少有匹之者。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也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虽然受苦受难的严重程度不及杜甫,而且“预后”很好——他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位居宰辅,可是他对离乱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却与杜甫有共同之处,发而为诗,就不能不有杜甫的影子。前人论及此诗,多认为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至论。即与我们刚学过的《杜甫诗三首》比较,也能看出陈诗的杜诗风格。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然而,仅凭单纯的模仿,成就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即以本诗而论,其中布控之精巧,运作之轻灵,情思之绵邈,在杜诗中也是找不到相同“案例”的。不能说杜甫不屑于此,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陈与义
  (1090—1138)宋代文学家。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公元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任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后贬为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后,避乱在襄阳、汉阳和湖南一带。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召为兵部员外郎。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后任礼部侍郎。公元1134年任湖州知府,第二年召为给事中,因病告辞后,提举江州太平观,不久复任中书舍人。后来又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并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湖州知府,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2]
  本文主旨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收起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
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

全部展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
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收起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①。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湖山欲暮时③。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④。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2]

全部展开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①。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湖山欲暮时③。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④。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字词注释
①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③徙(xǐ)倚(yǐ):徘徊。
④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1]
文章译文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1]
(其二)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1]

收起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作品简介】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

全部展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作品简介】
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注释】
⒈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⒉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⒊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⒋徙倚:徘徊。
⒌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
⒍凭危:只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
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