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戏曲,最常见的几个分类,还有创始年代,急用啊这是明天上交的作业!没有太多的悬赏,两种就行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22:54:29
中国的戏曲,最常见的几个分类,还有创始年代,急用啊这是明天上交的作业!没有太多的悬赏,两种就行了!
x}n#IݯyIp6i`0'?ُ~0 %QTDJԭ$RTDԕw)ӌS;22IUŀB̌˾_oa4g鎟'?K0dp䮖& &^hgoNɌ^Oڝ9*7*}9,.-<-?}sul=Uo9lo{??՟ok~K/-}}Ol:^ aZA)Amg}x;WG{ fNKg‹{z`Gaz6TNP4~P`|1,dnMS`ʮ>tYr4_.'m]L)eU9wйA7&7p4ٶv/˿и|~9,[A%ه G]0ݠG<$XHrZv7ᢒBOܒGh;>C )>w_&|5{]mѻRlL_K|vͣf͜in"W}ovrX̧`q嗿'Υ?:LӰ *_˵9Oa#9=sLbR~pp.{榏@p9Lu} Yb~ #ay7dztعBOsSƢ@f!͞|^p|^Y9R0%j{5 i=[֮>vû4,~5SK! io5"ʀ\rtK"2J[82@Ҙ1+x>m0P<\ JSaW}rg,Wi_ѫzVi%={r`G)(Wʐn&aNw—o^/0E|P7_C誹 ʅKl5DQ5D3S,da 8Ӯޞ<L04̿R.2vc#he}p"1[]w.xԘN S;lZ4Smi]qۣe̍m};c#%{94i^3.` U Ej9|y _1:sٮTi98wh0.g6 T|^ :\Nl:%nrH+YEόdFlЙOnV |*F;x73AV+&t&etj{sz9_ $4au&WrqRvO0E&^t ťj)l"J_*2YnjSf`֛m0ʄ*O")^Ʉ9`^k_Ͼ\HY1 s otMk?MV`ܡ\nF[޽gq-pgNmxB;=-&-x'u9|1gΈٸކb׎(#@"*^1E[)<8s[_~B` ЩA#__(?h>Vq9/XMv࿲_;?=<dܗ(J:N _pDi&ў(Gqu-{!mƟ(M!-%;*=Џ1>'ti>l 0&;\56"p9ӽ @)t}ӭ1Mmzyxh2m"8کl Å=\v]/`{],]ٺ fLS:`f'oѲvx1MNǩYm;['mC#8x"f"P2x8ߩ]}eT̪4@f`RU뙾EDڞ&B} qi*0m-j={J 9_2H?L;`! W?\wDU5FS;Lr Ѭ:3?0hkY:/g` reG :3 w GP;\_i F wa~$ u۵?=-a6@ۛ'#1o7gn+OaqS*]Aq+7nwP{۞i$&D__H@!x13j7\u߳k3z`9껴Opiuu꺞OH(EC@`ɭya0.k*UjQy]ktѐ$6qdFK`d1S_(Կ# !2 #C I>]"QypĈ!WwIm< J{@B)AVv2_~cՄAVX𬍬]/__Md^<FAd=OI~F$@~6 SL `w[b[\7@UPqR).>W|>7{l&G?O /N 0\f;P LZp"/U_#fZ Yw'bH b;CQX[ gEq$yYdblm(_CqfG _vfun*̽z 5hhܭR]qfr9,[Y ^""1Λrs0Szu0;ytպA.O.q%_Nu>+ =)A˄hȃmYNOʋ>xю-& eZR޷X-a\Ė1 guW-KD0#>'k)b_)R3V'G4ˤARZ8h0hM#/$ + HyALoU:6\MYw֜U[chKtB5}8hEIdk]tʩ-g \2ʩuM$gM)fPj -m+~4 bn?3g]$OvbGZ]"H)JGOAk pJ}ˉߨc N?ޠJ (EھS"~it{U>^#mEsEol rjO>Z)< ##,L'0A9?e jbm~ѯ=DGʨk PNR`SE ~@Bdvc6sS_j9:sFX=՘ nc ŝtEG6&; LdM젦Ew: ccD 견aw&b ήN8P0%61nPb[1ʧϱir#U#^F&f ܑD<@ O @6=MCR|1 N"mi_pԌwc;:yvJbUh@pҹ)]eB zp5@),~ԟ54X;%C#KXwA!dq9<JD`/'z/(4T+rY !phA-"ϾК`3 W;[ R,Iuvi29A:"\}ԱyVaB1bѿ|*QcuȅJ5h"j $#i(4ûANT=͑X2DAUSvE}GaX=ΉFv*wx x-?$)*p^jij3DIFW ˂Acނ71Q줦pGǠBL}r5݆I<(pILu)^r"ÀǦ_{͹ 92無OI 9$TtoϮ,lɦ iV2Jꃴg{3Ix\멨0-MU mr]<ܣ"? ʤ's/{O[1\VLWw`U*0xsfx1G-MǸf)iauؠYE΢' \^2zlZ[o'-_ͬ(_l=#DR:j(Bf**+Q+'|)|F*u`ߧMs@݂);wUfVaK*ZHzJ@TivR+,Ơ ( ϋbE$on1rKe LS5$hxBɭS aH*MJ-8ͣfˆ( ŽI|a?)uYg8UxpA %uVNm iVq'$ c/ȼwT>/Yz8B5KA|t > eS9eQb7r%(YC"E kjh#~EFhkp>fN0H0~ _A(#۪.Fl@$ө GuOm3B|6[΄Łɕ<< SQv9.1L4pC;7Y{YafߙҞGd wvtZtKkHIenj mR@;lz*,ީ;"z[kfS~QZ;$xH<(-I2SgCr$H2-Y^UQ!B!rި#t%R)UV*%+a"Q͘2! ' Cj σʎ9kj,m̓=-gwO^X*+ dsjf^$s#@{4`0/wipکXlՙ{5>=Wod_ZϟHnڹj͔# k$u-U3 BBy[Ŷq @YI*VĖm׃Crɿi3_Ln =N]9yl ͫe dARkQ[ȸJVcQj'&_u0F9{Ei!*h`m[Bf'HMLܔMV5ޯ{&}*ؚX-![;V`k4? ) /g_0,$:BIUFò#7muDqc,vX=(,*EchL)ETXd^!vPg`D2*F ]&)@3VD iKg]O8 E;p%%xIda]"zI}|]B)\K)g0wČT8/ -8UuRJ(~rXzp+@2fc[;e\6K 4+}&x9#~Q\Ezq 5ٱPmzXZ#JBLJmEg̡u _ΆCֆCrbwX{ &R0ü\%- &l4Q,w;:*~F #N]h^˩ݔ2)~fk ۊiHbzk:֌ ߀`ީ 'ÑtX[z59Da0䄩夤YSPor2rf"BHtp;/YKx?`:ߠZJG',:~:0FOk?_+FI3FKr#*i`R`Ia<± t@j2 J[./aoyK\7+\#()_Q"Q1k`o߃Z#"'cZ Ɋ5n$\c?&zOVC|K&^{faT94Oh P햦ƚɢO?&:έYO DA~ײzv*N˞RMP@]c3ҿ<4Ŧq>U2Weh8]8LSWIһtYm݂f8 YBԨeZp ;ڜKLfڅFyj0sӰ_"UZsԿ_~-$">iuɳwJjHi:TPK*|#|aܵnӢGW!P6cj-M3ɩOO1CtaLBPT A-#+Y+?aE@0Ն3Nzmlﭷc.&8nX3DZZ ӅP쐄bkH͠|9=`*W&"qn\KLӼ f@+erqkSt~* Qm3bSkZEh?{IӲ&Y$US44U]!(w"10za6Ҷ|*Rdܙv:cFMuJY.fR)URPPAڄGG%r8'E_ ~D1ݟѳ!`&gAX+R>W'xfSt1h/-iK>W!c0sME`Ù-$uWep۪#x*(!EqT%ځj=o}I#dM=ߍdYTG6}xZ- [u#z582Qy/=ij wwGmDv5o'Ui5.[D딺 <o5!')Vmj hj1{u~aCF8V !CUaTW_RΔz:(ZќL/ EyL=Ks(- \py*Y1(^)k[wngW0qв&V lA.qHΧ-cO %Sc2~:BVv$ahzP#_iFƐ[,dd&8V G$T̽w.mrj|+Rn+nH >J {l@Ure3 b-U$p<Z/y-L~ԝ^cb  zu%hu+׺#QKHAOEVj5b HmNҿp|Kڗ V~s)l.\4SZpB7&z\қ'ڄw(C̡VY!Ҽz7]8tlK@IRPy[ tda ᫓Gυ)DP3s X$wvdŃ[ R0D$YE)PMG ӛ wZ9^A+ ވ3슯D[+_ .ǻZC4 tQi>EjIܤ9{62mnDL%&{؊_9Vz OAmV7ɏ41%d EdY-Jg$)><@c&tLNh.3z6 9 a=G~6m#{h&kqYWH!ɧq6'v0i{ٖۄtNodMBW.5w$Ǽ $4-(Y&S.-Uw`1FvRdYj dkLmUn#@'38+[gƢu_,"0En}k"Ԇ:o0Tϳ W5 $mt TM֩i6Gw+QϏ`3+ 39憥X{7usrRMM64(KՋd/7h{C|i=7nBߔX\*tBͩ< b}FqJC)+U'[rbI@ՆZQњÖGE )`R8ۺ$hp*8Xc# J)rviNn!!r֗ITN1=Wv).ţSsW(׫>*5YSac}?'1Oa7u$g,Ǻ,5<ؕX=.̢FŞ[.6tXEǙ ۂ#J D7:'Bbw!sR*pNgƛ/U?ۺ G&SֈFf17$P,tHLDBʩYHߊ-;V\(} vyG"&fn}d={zq[N?2p~~ĨZLiI@Ր⮤0hZ#ihTFʈmv#3an'="LGxY-LEt zx3s|#Csc E_eSwK/׆}PZon JK*Y=xi{޺/lLqA7ٴ%XUeQ.LBi0ꅷbEV ҫ}Ϟ"RiÊhpT-gexGswc'xu$Fj蓛_++уc "Lψ\K" 8oK .Fꛏ)gQKln~MzחDc]B PW7Q[ [C?n),噾x1ks{jTUv $Dv }2 BrJ۔nBf-CgAGi/|6&+zɳ\w*LY|ΨnF,ps1[mδqOsUNZ)_;!W ;H)ebGIzA"zw,ɚTטC=BOy~1ظ|V!BF8 ̕J 1MMvĔ EKyDa-9(Usmu7nLa PwUG*G)S` 8 8.^$}wor+9( јHjaPԓdi=Rřip+h}7 RSSexlQy7Nu&OOѤ3wAy(}Lv1j) %{&"`znk'ztqcpB6[-ye֒-NM+g)咑`ic ߖJM-Hؤ9ϡMYNx9[LZ<]U0RqAAd'd5!a^/0)Lvl†VMO48<['=g&(rޛ=zc3c/|Q-뫭@rSI r*- -g~o`8OQfƵJXcn\>kKzox% TAK*uIVJ-\n+V6 H{(.D:mz1ȅ4"J9oS$O(1,ٺ-lNSOIqq4r#}sYl /<4$u?-m?b[uwDz}g6^81R{6~d]W:9낔CSDjDuXQFPyLnԞd $~?|Q3WPR,ZaFFvm#Ū? $g?9i"a-:)TVd>`cv^,#paɯJH%c ?zX۳r 4r/ 3X䈴OPCK&ZɸpZ͕Go lIyݍ#&vUYkdŤ~VUCr뗔jxI%b?YAɽX$]YE8m#YvlZ&z $8F[*`?oXG<~gʙu)9nw*T3®ڢx>]ߧyZ} fsªC6`kzL -L)ܤim0pKr%1+)FdP#

中国的戏曲,最常见的几个分类,还有创始年代,急用啊这是明天上交的作业!没有太多的悬赏,两种就行了!
中国的戏曲,最常见的几个分类,还有创始年代,急用啊这是明天上交的作业!
没有太多的悬赏,
两种就行了!

中国的戏曲,最常见的几个分类,还有创始年代,急用啊这是明天上交的作业!没有太多的悬赏,两种就行了!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电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响的剧目.
【汉剧】
汉剧,旧名“楚调”,也称“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而演变出来的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