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态度对人行为的影响》的论文,字数3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11:48:59
组织行为学《态度对人行为的影响》的论文,字数3千,
x}Yo#ٕ_0AՀrt6zИn@n`. v YvҠJ$%RvRD"J\KoDIaw΍EJRK@!K$#zs~/ʄSr7geC8nGUyGϚ|Nھz!qwVy> 뭷3ViuLI+z.qkY 9z$OLXEh~cjM;Yh1r`OdUdT ϸjvNF&#*[ܪi^xHӷJy6tᵴs{t[d yOkTnDç1X,'#{fwZkk>6Iˠ"zm^i˄{/Kj O6k <ʔ_'#jFg^uu㘔G[{m~hgUy-nHDE'2GZ8nM,{F6V4mQ[MR:*h|mm2N[ I'XA W hby5-#7C@tPUt ]"ǷB'2,#BhBmmMlVWkK*[v])w鰢2]txh^: >jvNvυQPv&vRl `+E\,]. y끔+pYyRڬ,c3O'5nD˨٥_K(CKGfcY Nn~Fm D^ɉ1q8lV3WNDANϑiVߪٴڛ%i3d1lm(5R8%6omٱʶZWղVf ,nV7TJ0ǽr>8x=J3j6T= 8qƳ^ &QlYC!{pF-r;ٴ;D*nF_ѓԺ^P'yV4eg|X1Da+vHE!kk)TsoYj<Ԗբ;틻wʎqo>ƴ·z+ *BƪN͆ڱJfUz#ԬM Zk봹48ARtޯx4ZivyPPHvHoְE]skgQE4) ЋqDl"ۆ _Rv/G^~/wϞJ7ZdU4g/vx*VI  $f6=*\_ԐܭwD9$weya/(/Hp#3[\h'!v퉔JiE5TvHE/QvqP-jS*7aAZY'О<'Uy$,2bs/5G!*P[5iOH\x2t3}|"o6k MhYt-)nR[f Ełv;/3[7g< I5;AOu[S$iE{ ETV<>&E,f b˽~# CR5oC6Lǃ-JC_}7/gÏ=6 ێecjrLZpCT^KLRda I BB̛㴎i?A?~n'>ȟ>|q@zMcK!a bx7 }ujP>=y E b=w|ې;!mx m59|w/Wg_ wMDĂ+06|HIH t(ʩj?vſ<40z.(@Y4"f9j]f1g:?jًG~??Eo/șg6ro :aLm8Ѭ}՟t7/#NˉqYUHٹ-ȫ0.=cEEt~ZrU%rEIm1ƃ6UD.(S$= ǫ%%.*t a`3 CjLr! aOG#IW[Z$IA Xԥ kCjJD`k|m8$Lenc)”'W>on0}c];Sl$ۗ}Y1eB{kTD8imBW3rFu&x2gfJ`}hN,۵0iDž"H; ?Պc)E4+I/?-?ъ6?Թdmڈ砏yrNOۼrh-"ov-E,[u"`P[%vEkH>L<4""5;=٩2Bx)A+gf , [c "K%UHuȎ%DpRo!bZ 5 +y ~! UڀH¢kɛ圪!/e]ZYtVzS "-_xe6bXH2Bu5rq%Omza98Qv.V-͂+E$Үx⹍S֐I `&lr+]h5Qu MN=&% Y#:%L y^!ҧ \Ϧ/ ޳Vry1"N{i.8y&ZEHn5i2ӪΑ2Iڋ%7O%vE%3--WX&MIHR@+7KUjr%S#/ Å5Lٙo.3 SX0$F/!b}C,#|L#YcqT":9K*rZҕL<B eѧiN: 2}'[6;CHE$iNby8""-;RDkHh(MȳU&4iN]d弇?0Qr N& m~ϕg9vԪ@9+d%)Ӧh.̎R0 ,iU 59 {iD}8u 5k üoM;3L!Zm༼[$ uRŬ[(BH1I*[u7 V=X~I`Ig{K=*|m 2\žSG֙tZI4kIM[HDuj|8,Y0EKh2%Hj;8aZK8  *4IR+H%N%V9r*._o9:\fztΤ›:J&!mqmÖ A=~C;:"Z]۰'0N3fED!p-I^2WjPerQ-lB@EƼJ1쯋4'ӚDNjҙF޶Y /OcugOd:/^Cj-FCl A:;/N@̲ACI&[m݃,yPZ%PQM؋+8P\@0 y>nIo7_r0k4T$ڬ͂,$-25ä}"1* 1( 7 R'$<,#&I!7f(tJ靽GLR!߰cU=l&h(ow-}C+5ÑbYU 1賤 ,]PhHmd771Gw/^0hЋ {ZB!Zyi#L:6($uzMzk_lr xA !ҽ iʋ Ԓ ! @*T&zԥ &dM 3w]ҹK& eG6?E,iHEӀ8&颧}6REބ:QNQ.)"<&ms1u['? F$Ϋ"rv{{-S MŸ|&3K(L .w { qr5dP|Yuyqk$2 Xsډ@:OW ]_ɸ= ?;8^ IY<Yb x,@|eO0)| pHLB#% jK(IqgV8"8O;)2 [YFY`t5~ 9_nlfDK5EeBpDl"@ŠG׻R2cQ`Q7qczL5 I .CG;t! j9H!S&'#($2Bh@V& fBo9qKUBM|eHΫ{$\săĉp':B). =9 C%ZgjfΎ.KAQZ,eyW>cGBK2ZvƣƔ  ja%'e:0 9Cbuэt +M%!`D81bG\67C^7$Y<]}/uqT2qٛ:c(1fUɾ$+āû;}3b֧hBpaa"&/H~i^MV'ZmM2}% *DM7'?g!φxѩ 9'Q˴0zc(8.6d@,l7)HP7VkW{v91̅C[!O :Sz>I9H"u7̅'dZoI6UeK, gkiD`fJƫW!zau4b9$Zʷe0?xGHb0jZf%!mVh1h!`{&0I|V7+<6h5dR(!GKػj߽jldCCRjG:,)|go=ӳgȳߑ|sː'c#+hV&$r:+(=n;sKvIXm9Xxf`_q|ǯngO#/%xZz),.Ob 5ڧM0Rs 6vY)c!A^v#l_3bz*,:>Ȅ!LPxU(j28ğEQ7^ I@j(ȶ9d^Ҙ3@X Bz;x9ʱ]W9&KOvV ,ȏ;I8Z4NKy"zH-Ӕy񎘴dVɗ~Ei }FK]ɏha_ybp v zj8*vgLE+ZCyn%)88.-,\ĭwX Lʭقl=sc|FIL(:I>6GMe 9^zc3baL+۽II٫PZFogP#FېM> HY^8u}{ifZjOlMԢsyIw@z,Zw '8bV˖gdgRBg >P{rav7@&RpOxFw+Wm'usq= PCy  x˲3J3tGz=_} Wwߍr[KAݫoK8.ӈ1iT"(k|ScsW A\8`m瑥)s(J$j3UMدQWCN!o[G8gC`up`q!R`XU+nPs7Hy1 ə`/(:wߣ@S0Ӟї,#'*7%%hHiRlw#8Mcxۤ|VKY? WT_^'k"_@(M~^ <>eKf*tiT7I:VQ&'%4[KD|Ԇsu>O.}9uͮ슞 % 3Tsb Ҫ:oP8;B^)ld<GtivjTF 8n-4gI+(`.PxZNޓ 9EP9C)_F+" N 8C"QNB>r~M׌#V}B)7#?%KQU]2oߤӆҢu_ "C-5t2?y#M|!"'SD^j-Zu8!$5r` .s%lCྦྷ [% YTw˒Z?LWj.8A2Ɋ*VX] \xZT8Ob2No2|hӻ;3%}]Gvt)s r|>I^ųk~ЎB 8GR"f"l 8#E]MC'*gٌ;$cv!-(Qq9\WWc'YF0'.nH>HI xpG~(B[+}ȆYqwN@yGRb~Wg!v\$KmF3ZMвSu}׀MtZ싚Y%ms^\^my߄jQ#pw7̼8qv@@EG5r_WZܣcPTҬ,OELңoShxky;#͆=Ev G]ƗDx)1EEH mqjҸL/n :ߢ&WVwSr1,+dؙ?rkQҞ3!9ontC}NfXS#G+hG.bxTN ɟ@|Z o?zf€J%,@L7wmq-+=591LNTwh/p6SGKʼn+>#3{@c${10nty{Jܐ'ܣN٣/q]SRcdC <~JjЩD1R%SwN,jf'KsDe,J/޹zy51|t.'.t*!UݰdW=T2˷`mzL ~g~G۽C#/X͗LfАRCiUwݿ%n=?u GOhvͳY-e@AEC\Ggœk-MrӣR$YRd\Buzi-!lkax4U .zva-i/Y2$t [C6?5x?~tIN73d[;'K8&C[.OxuYN~CiŢ2Mmß ?|d =yDF[6"ڬcc gb aWykoNBB;?Gy,܋Y/fTWh.p1:tJ,tԣ;ac a"MhoKY邽1L\{LThABBK ӎwGG_bEbM .#yʸXJ.a,=1O׿?tӏ L媗Sk]OH*c?ej7x>P߲z7㻨ҫJ%%X:J@6+8']߁Ἒx_@w@x#>И~m>@#W=*vu= P~( \:mG@c`A`/e0! Q!ij_] oCso|n!p bD)P"38o){n+" Ë(b 1#jD@&nD0>r(`G`)/@O]{(XkH>$ kcI0P'ѹCעL F\*nW{ mX—iBe>p&dA0TO -76 s݅:ݵ+NK!O{s>^B} Pq6l(`v I7ZO, Lr4 ۭQ"R-.G[7.ƖƧA |s(E8jT!OU2 CQUtv})b&0+:۹ Bk+0Ůu+%}W`ad@?4bqM} lۀHݯ\eyhbB0-y9Dڕp-~Z(+mf!nx0. e8pA0~ ,W+s.`x5|s^HѧO{/0/|~9_Gu00 nC ` ǐ0ĥ6X&{ K0tO/D bbH"T"41din1Ϋپ1¿!ډrQ2|38:q 6hțAˀ$f SBr# ׏f=^7ZFv͏=Cckk0Wr,p4٣?$66 , ҷ!Q>44!{L њ=Q5L\ _2,7#d*\p7F :Άɽ~XA7 F\qC•17ĠA >#o0 B }C@0u9UpPwm68a݋8~B4cH59F!yFxr@_́. T:,Q:$ԁm1MauּZzxZY6bGc-.jyxڠ&'r`>(z};$!~1<$ 8[@)~12  v! xC a/1]G / 9QZH[xx!>BĐ  `!y qCዑC/A!] !5&qDCщ:_&/KP{!hQs'T=iYy"&E.o_F@71nM\&/~j'HGk6qgѾ1G PGqGˑG"d@sG M`ՁBpH$.^Ebs#$]D@$<6\ɨLr^&1$Ѓ4F(> FI`F)pJ8,#^X%WZ/pYrc(z\\>zaEK8y]q(&<.^d0o/Ip,7g# y97 窸&^{!0%M$Qtl&u17p"uHq;th!It D h q 1O. \ DBRZy]~2?ґ5#ŬFů#%8x|P`^ %Na֫a:nT~/\S{tPl?}hG !%C=p*8))\"v V.CBKR )&\Q oM1"h)򗡧z]?~S#

组织行为学《态度对人行为的影响》的论文,字数3千,
组织行为学《态度对人行为的影响》的论文,字数3千,

组织行为学《态度对人行为的影响》的论文,字数3千,
态度与行为
摘要: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研究从拉皮尔所做的那个“言行不一”实验开始已经有相当一段长时间了,社会心理学家最初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微弱相关感到惊奇,而转向研究内在态度在多大程度上,并在什么条件下,会影响我们的外在行为.本文综述了之前关于态度是否能预测行为的经典实验和社会学家据此得出的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态度对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内隐态度测量.根据这些理论设计出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的实验
关键词:态度;行为;行为预测
1 引言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研究理论,在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而态度对人类社会行为活动预测,或者说态度对我们行为活动的影响更是社会心理学家积极关注的焦点问题.最初,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人们的态度就是为了预测他们的行为.然而态度真能预测我们的行为吗?日常生活中,我们深信着这一观点.在某些行为上,我们却似乎表现得有些“伪君子” .如在一些许多颂扬以增强健康和体能为宣传口号的体育竞技赛背后,有很多卷烟等有害健康产品的广告,而且广告内容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又如我们知道也害怕巧克力的高热量,却总抵制不住美味的诱惑.这就像罗伯特•埃布而森所说,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2 关于态度的概述
2.1什么是态度
首先将态度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Spencer和B.bain,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把判断和思考导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先有倾向.这种看法被后来L.Langer的实验所证实,1888年,Langer发现,如果被试集中注意即将做出的反应,其反应时间比没有这种预先准备的情况要短.这种预先的准备状况就是所谓的态度.在此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态度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制约作用.
1919年,托马斯等人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了态度的内涵,首次使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要课题.态度概念的提出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支持.后来心理学家们对态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态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对态度的经典解释有三种.
奥尔波特 (G.Allport) (1935)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总结归纳了的各种有关态度定义,在此基础上出6个要素: ①结构(get).态度是人对于适应环境状况和对象的整体生命结构; ②行为的准备状态(readiness),态度是对于某种活动的准备状态; ③心理基础(psy-choligical basis),态度及其实际行为的准备状态是社会行为重要的心理意识因素; ④持续性(permanence),态度是人用特定方式对有关对象或状况给予持续性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 ⑤学习性(learned nature),态度是经验保持的结果,具有后天获得的倾向性; ⑥评价性(evaluative nature),态度是对于环境事物趋离行为的意向,因此它具有肯定或否定的价值评判性[4].基于上述,他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准备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者动力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奥尔波特把态度作为一种潜伏的内部准备状态,与神经过程统一起来,并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雷奇(Krech)等人在1948年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问题》一书中提出,态度是“一种和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这个定义既强调了态度构成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又强调了认知过程,强调了主动性,而不是对环境的被动反应.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做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弗里德曼(M.Fredman)在他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中,以一种概括的方式提出了态度的定义,认为人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
综合上面的定义的共同之处,我们认为所谓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1]对于态度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
首先,态度是一种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内在心理倾向.人们通常认为态度总是显露在外部表情、谈吐与举动中,这称为态度行为.其实态度也可以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藏于心中.而且态度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经过丰富社会实践才形成的,是一种人的后天心理反应倾向.态度不是与生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如民族、种族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民众.态度的对象指的是与态度主题相联系的、被主题所指向的具有社会性的人、事、物、关系、价值等.他们一旦成为态度的对象,就称作态度客体.任何一种态度总是对一定的客体而发生的,它反映了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
再有,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叫态度的抗变性.但并不意味着态度就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是随着人们社会互动的对象以及互动范围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里所说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是指它不易改变.
最后,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它在其它心理过程基础上综合而成,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过程.因此,态度作为“心理反应倾向”,会有不同的内容.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如社会理想,对某人的看法等;也有以意向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如赞成或反对的态度.[2]
2.2态度的构成因素
尽管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人都同意弗里德曼的态度组成理论: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等.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着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则指个体对态度对象企图表现出来的行为意图.
三种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除上述提及的三个结构成分之外,态度还被认为具有许多动机功能,包括知识经验(组织关于世界的信息)、工具性(获得奖励并避免惩罚)、自我防御(管理情绪冲突)、价值观体现(表达关于自我、个人价值观及自我身份的意识)、一致性(保持个人一致性观点)和独特性(将个体从相似的社会群体区分出来).
我们可以将态度功能概括为态度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并且在令人不愉快的现实中保护自己,向他人表达自己.
3 态度与行为预测
不用多说我们都知道态度与行为是紧密相连.通常,我们假定态度能够至少是部分决定人们的行为.对此,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西方学术界曾掀起以态度为中心的研究热潮.
3.1态度能预测行为吗
3.1.1经典实验
关于态度对行为预测的研究,可以说是始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在1934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不仅提供了看待人类社会行为的全新视角,还激起新的研究浪潮和许多后续研究.[3]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和歧视,并且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与那些为人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他的研究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这项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着重探讨真实的行为,第二部分是评估与其相关的假设性态度.
在真实行为阶段,拉皮尔与他的中国朋友开车两次沿太平洋海岸线周游美国,对这对中国夫妇所受到的礼遇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但并没有告诉这对中国夫妇.他解释说,如果他们知道了详细情况,就会变得不自然,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会降低研究的效度.在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拉皮尔给所有他们到过的地方寄了一份问卷,问卷与真实访问之间有6个月的时间间隔.他对于这种间隔的说明是:他希望让中国夫妇访问的影响得以消退.问卷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你愿意在自己的旅馆或餐厅接待中国客人吗?”餐馆、咖啡馆共返回81份问卷,旅馆返回了47份问卷,回收率为51%.为了进一步确保问卷的回答没有直接受到中国夫妇访问的影响,拉皮尔同时让另外32家旅馆和96家餐馆对同样的问卷作出回答,它们与中国夫妇访问过的餐馆、旅馆在同一地区.
在将近3年之后,拉皮尔终于有了确切的资料以对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进行比较.结果拉皮尔称,在251个他们曾光顾过的旅馆和餐馆中,他们只受到过一例由于他的这对同伴是异族所带来的冷遇.除了这次不愉快的经历外,他们在其他地方都受到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待遇,
6个月后,那些寄往他们曾经访问和未曾访问过的地方的调查问卷所得的结果.几乎所有的拉皮尔与中国夫妇到过的旅馆、餐馆、咖啡馆、旅行者之家(超过90%)都回答说他们将不会接待中国人.另外,来自于他们未到过的地区的回答,其分布状况实质上也是一样的.这就表明,研究结果并没有受旅行者最近造访的影响.
在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时,拉皮尔将焦点主要集中在调查个人真实态度的问卷缺乏效度.他提出:“直接比较对问卷回答的反应和对实际经历的反应是不可能的”.但他否认彻底排除问卷的有用性.他的建议是,在确定人们对假设性情景的假设性态度时,这些资料是有用的.因此他得出他的研究结论,如果你想预测一个人在面对某一真实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时将如何表现的话,对假设性情景的口头回答(即态度问卷)是远远不够的.他主张,只有通过研究真实社会情景中的人的行为,才能可*地测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3.1.2其他后续研究
拉皮尔的研究结果,立即引起了大量的批评意见.有的认为,以一封信中对简单的是非题的回答为基础,不能有效的测量个人对某一群体的态度.例如,答题人大脑中对“中国人”表象,也许与他们实际遇得到的这对中国夫妇完全不同,他自己也提到“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又或者说,这种态度外显量表测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诸如被试反应粗心、极端化、默认、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存在一些有关信、效度的争议.还有人认为,在他们3人访问过的地方的人中,只有半数对问卷做出了回答,也许那些花时间回答问卷的人正是对亚洲人有极端偏见的人.最后一种批评意见是,6个月后,对问卷题目做出回答的人也许已经不是他们曾经遇到的那些人了.
针对第一种批评意见,即测量技术上的缺陷,他们改良了测量技术,一种内隐(间接)测量技术随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早期的间接测量曾使用过不显眼的行为测量以及丢失的信件程序,而瞳孔反应、皮肤导电反应、面部肌电图等生理测量技术则一直延用至今[4].对于现今的态度测量特别是内隐态度的测量或者说态度的内隐测量来说,更多的是内隐联想测验,情感性启动等等技术.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人们是否会花更多的时间将积极词汇与黑人面孔联系起来(与将积极词汇与白人面孔联系的时间比较)以测量内隐的种族态度.
但其他后续研究仍然发现,态度和行为的相关系数很低,基本在0.30~0.50之间[5].与此同时同时,相关论的证据也不断出现.就在拉皮尔研究不久1936年美国人盖洛普运用抽样调查法,以预测投票率与实际投票率相差不到1%的准确性,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又比如Gibb等人的研究表明对自杀的态度直接导致行为的预想以及行为的发生.
研究结果似乎不尽如人意,于是研究者开始不完全否认态度和行为的直接关联,而转向对态度行为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一些影响因素得到很好的控制.社会心理学家Wicker(1969)曾就种族关系、工作满意和教室消磨时间等课题,进行了45次有关态度和行为联系的测量,只有9次落在此范围内.为此,Wicker得出结论:“作为一个整体,这些研究表明,与态度和行为密切有关这一说法相比,极有可能的情况是态度与外显行为没有联系或只有极少的联系”.
3.3.3启示
心理学家对皮拉尔德研究反应就像一名运动员在极富挑战性的比赛中的反应一样.他们有的对此进行强烈的批评,有的研究者开始试图解释为什么态度的评估不能预测个人的真实行为,还有的还有的研究者试图发现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很少有对这几个方向进行综合研究,一般的研究都是用方便的原则只用一种理论作为框架,至今还没有研究去探索究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理论,也许不同类型的态度行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预测,但这些尚无明确的定论[6].态度行为关系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消费,管理,犯罪,健康等等都会涉及到通过态度的转变来预测行为,多学科的研究往往是不同重点的,所以采用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差异[7].
对态度的一些理论而言,如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我认为这些理论未必是孤立存在的,也许它们之间有嵌套作用,比如态度的强度可以嵌套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而计划行为理论由可以嵌套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中.作理论比较分析,而不仅仅做相关分析,这也许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3.2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有较多方面的研究方向,我这里要讲的是态度何时能预测到行为.
Taylor, Peplau和Sears(1997)进行了一项研究,试图把导致态度与行为一致的因素概括为五类:态度的强度、态度的稳定性、行为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显著性、情景的压力等.
最近的一项研究是,H.A.Micher 和John.D.Delamater(1999)综合了在此之前的对态度与行为关系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考察三个变量:态度的激活、态度的特性、行为的情景界定[8].
(1)态度的激活:每个人有成千上万中态度.在多数时候,特定的态度并不进入我们的意识域,并且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也是无意识的或自发的,即我们无思而行.而某一态度要影响行为,它就一定要被激活,从记忆中进入意识域.态度要被激活的一种途径是安排一定的场景,呈现态度对象.当然不同的态度被激活的容易程度不一样,也就是它们有不同的态度可及性.一些态度如刻板类型可及性高,只要态度对象呈现即会被自动激活.而一个态度可及性越高,它对我们太度对象的分类、判断和我们的应为影响也就越大.态度的可及性通过激活速度来测量.
(2)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特性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①情绪-认知关系的一致性.态度的情绪性涉及对态度对象的情感评价,而认知成分指有关态度对象的一种信念.这两者之间一致性越强,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就越强.在面对队里说服信息时,高一致性态度持有者往往会贬低对立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态度的抗变性;②直接经验.在与行为的一致性上,直接经验的的态度往往比间接获得的态度一致性要高.这是因为直接经验的态度大多数根源于过去的行为,建立与过去行为体验基础上的态度在将来的重复发生的概率要高;③强度.建立在直接经验上的态度,其强度高,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紧密(也就是说,某态度的经验强度高,态度行为一致性高).一个态度的情绪度高,或与个体自身利益关系高导致态度的重要性和确定性提高(它们都是态度的结构强度变量),那么,它对行为的预测性就好.
(3)行为的情景界定:我们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态度所影响,而且受他人的行为、他人发现我们的行为动机的可能性、情景限定等影响.情景限定指的是他人了解你的行为并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的可能性.情景限定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再有他人互动的场合、群体压力场合或参照群体的场合,个体与他人对立态度尤其是弱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关系弱化.
另外,内在态度结构与行为预测也有密切关系.Millar和Tesser指出,内在态度被激活的结构层次没有必要与个体决定要怎样行动的结构层次一样,也就是说,在同一时点,态度评价和实际行为结构可以不一样.但只有两者结构一致,例如这两者的认知层面、情绪层面结构上是同质的,有态度的结构去预测行为的可*性才高.
3研究设计: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态度对学习成绩的预测及建议
3.1问题的提出
学习态度是态度中的一种,它必然具备上述关于态度的成分与特性,因此,我们可以从态度的定义中为学习态度下一个定义: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包括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活动的计划性以及从事学习活动的坚持性等方面[9].
小学一年级是可以说是我们正式进入学习生涯的一年.根据先前的研究,我们已尽知道学习的态度是影响学习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能产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反之,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使有较高的智商也难取得好的学习成绩[10].但这研究大都是针对一些大学生,中学生而言,对一年级小学这一特殊的群体是否如此?如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此时就开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将对将来的学习有着不可沽量的作用.
3.2研究设计
3.2.1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5个普通小学的一年级下半学期约500名左右的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施测.
3.2.2研究方法
从已有的一些学习态度自陈量表,选出一些题目,自编量表.量表的题目不仅要在信度、效度上符合要求,而且根据小学一年级识字不多的情况,要尽量选取简单易做的题目,便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必要时,也可在旁进行适当的辅导.
在此同时,结合观察法和访谈法.去旁听几节课程,在暗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反映做出记录,记录要全面、准确.尤其对上课特别不认真和特别认真的学生加以关注,进行访谈.访谈要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和家长几个方面.
根据量表得出的分数和观察法、访谈法中得出的结论,把学生根据学习态度分为即优、良、中和差.
最后把学生单元及期末考试试卷的考试得分进行相加,求取平均分.用SPSS进行数据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看学生学习态度是否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
4个人后记:让“好”态度成为行为,让“坏”态度不影响行动
我们大众对态度与行为的流行观点是态度在强烈的影响行为,但令人惊奇也让人困惑的是,态度这个通常被人认为是我们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感情的东西竟然经常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这个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常常言行不一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它们两者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着另一方.
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比方说投票;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被某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经验意识到这一点.这些情况下,我们所想所感与我们的行为会紧密相关.让我们下一个结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就像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态度行为的关系是:态度源于行为,态度高于行为,态度对行为有指导作用,同时,态度要接受行为的检验,也就是,态度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创新.也即: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这种 “扑朔迷离”关系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对于“好”的态度,赶紧去付之行动.例如说,我们在某个想在某个重要方面改变自己时,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去做就行了.对于“不好”态度,我们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克服它.如在一些我们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的时候,写那篇论文、打那个电话、见那个人等等,尽管非常不情愿那么做,但我们还是能克服自己.就实际应用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更有实际价值,良好的态度总是能带来良好的结局.这是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不断的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好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习惯、性格,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戴维.迈克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电邮出版社, 2006.98-102.
[2] 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北京:北京社会出版社, 2002.147-152.
[3] Roger.R.Hock著 白学军等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388-397.
[4] 张乐.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2008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2008:8-9.
[5] 李林.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因素考察. 闽江学院学报. 2006, 27(1):116.
[6] 张红涛,王二平.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66-167. [7] 刘鸣. 社会态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06):174-176.
[8] 乐国安.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70-71.
[9] 孙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8-9.
[10] 赵鹏程.小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形成的训练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12.

态度与行为
摘要: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研究从拉皮尔所做的那个“言行不一”实验开始已经有相当一段长时间了,社会心理学家最初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微弱相关感到惊奇,而转向研究内在态度在多大程度上,并在什么条件下,会影响我们的外在行为。本文综述了之前关于态度是否能预测行为的经典实验和社会学家据此得出的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态度对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内隐态度测量。根据这些...

全部展开

态度与行为
摘要: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研究从拉皮尔所做的那个“言行不一”实验开始已经有相当一段长时间了,社会心理学家最初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微弱相关感到惊奇,而转向研究内在态度在多大程度上,并在什么条件下,会影响我们的外在行为。本文综述了之前关于态度是否能预测行为的经典实验和社会学家据此得出的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态度对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内隐态度测量。根据这些理论设计出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的实验
关键词:态度;行为;行为预测
1 引言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研究理论,在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而态度对人类社会行为活动预测,或者说态度对我们行为活动的影响更是社会心理学家积极关注的焦点问题。最初,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人们的态度就是为了预测他们的行为。然而态度真能预测我们的行为吗?日常生活中,我们深信着这一观点。在某些行为上,我们却似乎表现得有些“伪君子” 。如在一些许多颂扬以增强健康和体能为宣传口号的体育竞技赛背后,有很多卷烟等有害健康产品的广告,而且广告内容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又如我们知道也害怕巧克力的高热量,却总抵制不住美味的诱惑。这就像罗伯特?埃布而森所说,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2 关于态度的概述
2.1什么是态度
首先将态度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Spencer和B.bain,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把判断和思考导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先有倾向。这种看法被后来L.Langer的实验所证实,1888年,Langer发现,如果被试集中注意即将做出的反应,其反应时间比没有这种预先准备的情况要短。这种预先的准备状况就是所谓的态度。在此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态度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制约作用。
1919年,托马斯等人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了态度的内涵,首次使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要课题。态度概念的提出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支持。后来心理学家们对态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态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对态度的经典解释有三种。
奥尔波特 (G.Allport) (1935)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总结归纳了的各种有关态度定义,在此基础上出6个要素: ①结构(get)。态度是人对于适应环境状况和对象的整体生命结构; ②行为的准备状态(readiness),态度是对于某种活动的准备状态; ③心理基础(psy-choligical basis),态度及其实际行为的准备状态是社会行为重要的心理意识因素; ④持续性(permanence),态度是人用特定方式对有关对象或状况给予持续性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 ⑤学习性(learned nature),态度是经验保持的结果,具有后天获得的倾向性; ⑥评价性(evaluative nature),态度是对于环境事物趋离行为的意向,因此它具有肯定或否定的价值评判性[4]。基于上述,他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准备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者动力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奥尔波特把态度作为一种潜伏的内部准备状态,与神经过程统一起来,并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雷奇(Krech)等人在1948年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问题》一书中提出,态度是“一种和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这个定义既强调了态度构成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又强调了认知过程,强调了主动性,而不是对环境的被动反应。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做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弗里德曼(M.Fredman)在他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中,以一种概括的方式提出了态度的定义,认为人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
综合上面的定义的共同之处,我们认为所谓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1]对于态度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
首先,态度是一种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内在心理倾向。人们通常认为态度总是显露在外部表情、谈吐与举动中,这称为态度行为。其实态度也可以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藏于心中。而且态度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经过丰富社会实践才形成的,是一种人的后天心理反应倾向。态度不是与生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如民族、种族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民众。态度的对象指的是与态度主题相联系的、被主题所指向的具有社会性的人、事、物、关系、价值等。他们一旦成为态度的对象,就称作态度客体。任何一种态度总是对一定的客体而发生的,它反映了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
再有,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叫态度的抗变性。但并不意味着态度就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是随着人们社会互动的对象以及互动范围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里所说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是指它不易改变。
最后,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它在其它心理过程基础上综合而成,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过程。因此,态度作为“心理反应倾向”,会有不同的内容。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如社会理想,对某人的看法等;也有以意向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如赞成或反对的态度。[2]
2.2态度的构成因素
尽管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人都同意弗里德曼的态度组成理论: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等。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着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则指个体对态度对象企图表现出来的行为意图。
三种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除上述提及的三个结构成分之外,态度还被认为具有许多动机功能,包括知识经验(组织关于世界的信息)、工具性(获得奖励并避免惩罚)、自我防御(管理情绪冲突)、价值观体现(表达关于自我、个人价值观及自我身份的意识)、一致性(保持个人一致性观点)和独特性(将个体从相似的社会群体区分出来)。
我们可以将态度功能概括为态度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并且在令人不愉快的现实中保护自己,向他人表达自己。
3 态度与行为预测
不用多说我们都知道态度与行为是紧密相连。通常,我们假定态度能够至少是部分决定人们的行为。对此,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西方学术界曾掀起以态度为中心的研究热潮。
3.1态度能预测行为吗
3.1.1经典实验
关于态度对行为预测的研究,可以说是始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在1934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不仅提供了看待人类社会行为的全新视角,还激起新的研究浪潮和许多后续研究。[3]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和歧视,并且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与那些为人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他的研究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这项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着重探讨真实的行为,第二部分是评估与其相关的假设性态度。
在真实行为阶段,拉皮尔与他的中国朋友开车两次沿太平洋海岸线周游美国,对这对中国夫妇所受到的礼遇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但并没有告诉这对中国夫妇。他解释说,如果他们知道了详细情况,就会变得不自然,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会降低研究的效度。在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拉皮尔给所有他们到过的地方寄了一份问卷,问卷与真实访问之间有6个月的时间间隔。他对于这种间隔的说明是:他希望让中国夫妇访问的影响得以消退。问卷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你愿意在自己的旅馆或餐厅接待中国客人吗?”餐馆、咖啡馆共返回81份问卷,旅馆返回了47份问卷,回收率为51%。为了进一步确保问卷的回答没有直接受到中国夫妇访问的影响,拉皮尔同时让另外32家旅馆和96家餐馆对同样的问卷作出回答,它们与中国夫妇访问过的餐馆、旅馆在同一地区。
在将近3年之后,拉皮尔终于有了确切的资料以对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进行比较。结果拉皮尔称,在251个他们曾光顾过的旅馆和餐馆中,他们只受到过一例由于他的这对同伴是异族所带来的冷遇。除了这次不愉快的经历外,他们在其他地方都受到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待遇,
6个月后,那些寄往他们曾经访问和未曾访问过的地方的调查问卷所得的结果。几乎所有的拉皮尔与中国夫妇到过的旅馆、餐馆、咖啡馆、旅行者之家(超过90%)都回答说他们将不会接待中国人。另外,来自于他们未到过的地区的回答,其分布状况实质上也是一样的。这就表明,研究结果并没有受旅行者最近造访的影响。
在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时,拉皮尔将焦点主要集中在调查个人真实态度的问卷缺乏效度。他提出:“直接比较对问卷回答的反应和对实际经历的反应是不可能的”。但他否认彻底排除问卷的有用性。他的建议是,在确定人们对假设性情景的假设性态度时,这些资料是有用的。因此他得出他的研究结论,如果你想预测一个人在面对某一真实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时将如何表现的话,对假设性情景的口头回答(即态度问卷)是远远不够的。他主张,只有通过研究真实社会情景中的人的行为,才能可*地测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3.1.2其他后续研究
拉皮尔的研究结果,立即引起了大量的批评意见。有的认为,以一封信中对简单的是非题的回答为基础,不能有效的测量个人对某一群体的态度。例如,答题人大脑中对“中国人”表象,也许与他们实际遇得到的这对中国夫妇完全不同,他自己也提到“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又或者说,这种态度外显量表测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诸如被试反应粗心、极端化、默认、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存在一些有关信、效度的争议。还有人认为,在他们3人访问过的地方的人中,只有半数对问卷做出了回答,也许那些花时间回答问卷的人正是对亚洲人有极端偏见的人。最后一种批评意见是,6个月后,对问卷题目做出回答的人也许已经不是他们曾经遇到的那些人了。
针对第一种批评意见,即测量技术上的缺陷,他们改良了测量技术,一种内隐(间接)测量技术随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早期的间接测量曾使用过不显眼的行为测量以及丢失的信件程序,而瞳孔反应、皮肤导电反应、面部肌电图等生理测量技术则一直延用至今[4]。对于现今的态度测量特别是内隐态度的测量或者说态度的内隐测量来说,更多的是内隐联想测验,情感性启动等等技术。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人们是否会花更多的时间将积极词汇与黑人面孔联系起来(与将积极词汇与白人面孔联系的时间比较)以测量内隐的种族态度。
但其他后续研究仍然发现,态度和行为的相关系数很低,基本在0.30~0.50之间[5]。与此同时同时,相关论的证据也不断出现。就在拉皮尔研究不久1936年美国人盖洛普运用抽样调查法,以预测投票率与实际投票率相差不到1%的准确性,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又比如Gibb等人的研究表明对自杀的态度直接导致行为的预想以及行为的发生。
研究结果似乎不尽如人意,于是研究者开始不完全否认态度和行为的直接关联,而转向对态度行为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一些影响因素得到很好的控制。社会心理学家Wicker(1969)曾就种族关系、工作满意和教室消磨时间等课题,进行了45次有关态度和行为联系的测量,只有9次落在此范围内。为此,Wicker得出结论:“作为一个整体,这些研究表明,与态度和行为密切有关这一说法相比,极有可能的情况是态度与外显行为没有联系或只有极少的联系”。
3.3.3启示
心理学家对皮拉尔德研究反应就像一名运动员在极富挑战性的比赛中的反应一样。他们有的对此进行强烈的批评,有的研究者开始试图解释为什么态度的评估不能预测个人的真实行为,还有的还有的研究者试图发现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很少有对这几个方向进行综合研究,一般的研究都是用方便的原则只用一种理论作为框架,至今还没有研究去探索究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理论,也许不同类型的态度行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预测,但这些尚无明确的定论[6]。态度行为关系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消费,管理,犯罪,健康等等都会涉及到通过态度的转变来预测行为,多学科的研究往往是不同重点的,所以采用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差异[7]。
对态度的一些理论而言,如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我认为这些理论未必是孤立存在的,也许它们之间有嵌套作用,比如态度的强度可以嵌套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而计划行为理论由可以嵌套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中。作理论比较分析,而不仅仅做相关分析,这也许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3.2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有较多方面的研究方向,我这里要讲的是态度何时能预测到行为。
Taylor, Peplau和Sears(1997)进行了一项研究,试图把导致态度与行为一致的因素概括为五类:态度的强度、态度的稳定性、行为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显著性、情景的压力等。
最近的一项研究是,H.A.Micher 和John.D.Delamater(1999)综合了在此之前的对态度与行为关系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考察三个变量:态度的激活、态度的特性、行为的情景界定[8]。
(1)态度的激活:每个人有成千上万中态度。在多数时候,特定的态度并不进入我们的意识域,并且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也是无意识的或自发的,即我们无思而行。而某一态度要影响行为,它就一定要被激活,从记忆中进入意识域。态度要被激活的一种途径是安排一定的场景,呈现态度对象。当然不同的态度被激活的容易程度不一样,也就是它们有不同的态度可及性。一些态度如刻板类型可及性高,只要态度对象呈现即会被自动激活。而一个态度可及性越高,它对我们太度对象的分类、判断和我们的应为影响也就越大。态度的可及性通过激活速度来测量。
(2)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特性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①情绪-认知关系的一致性。态度的情绪性涉及对态度对象的情感评价,而认知成分指有关态度对象的一种信念。这两者之间一致性越强,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就越强。在面对队里说服信息时,高一致性态度持有者往往会贬低对立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态度的抗变性;②直接经验。在与行为的一致性上,直接经验的的态度往往比间接获得的态度一致性要高。这是因为直接经验的态度大多数根源于过去的行为,建立与过去行为体验基础上的态度在将来的重复发生的概率要高;③强度。建立在直接经验上的态度,其强度高,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紧密(也就是说,某态度的经验强度高,态度行为一致性高)。一个态度的情绪度高,或与个体自身利益关系高导致态度的重要性和确定性提高(它们都是态度的结构强度变量),那么,它对行为的预测性就好。
(3)行为的情景界定:我们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态度所影响,而且受他人的行为、他人发现我们的行为动机的可能性、情景限定等影响。情景限定指的是他人了解你的行为并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的可能性。情景限定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再有他人互动的场合、群体压力场合或参照群体的场合,个体与他人对立态度尤其是弱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关系弱化。
另外,内在态度结构与行为预测也有密切关系。Millar和Tesser指出,内在态度被激活的结构层次没有必要与个体决定要怎样行动的结构层次一样,也就是说,在同一时点,态度评价和实际行为结构可以不一样。但只有两者结构一致,例如这两者的认知层面、情绪层面结构上是同质的,有态度的结构去预测行为的可*性才高。
3研究设计: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态度对学习成绩的预测及建议
3.1问题的提出
学习态度是态度中的一种,它必然具备上述关于态度的成分与特性,因此,我们可以从态度的定义中为学习态度下一个定义: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包括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活动的计划性以及从事学习活动的坚持性等方面[9]。
小学一年级是可以说是我们正式进入学习生涯的一年。根据先前的研究,我们已尽知道学习的态度是影响学习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能产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反之,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使有较高的智商也难取得好的学习成绩[10]。但这研究大都是针对一些大学生,中学生而言,对一年级小学这一特殊的群体是否如此?如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此时就开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将对将来的学习有着不可沽量的作用。
3.2研究设计
3.2.1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5个普通小学的一年级下半学期约500名左右的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施测。
3.2.2研究方法
从已有的一些学习态度自陈量表,选出一些题目,自编量表。量表的题目不仅要在信度、效度上符合要求,而且根据小学一年级识字不多的情况,要尽量选取简单易做的题目,便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必要时,也可在旁进行适当的辅导。
在此同时,结合观察法和访谈法。去旁听几节课程,在暗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反映做出记录,记录要全面、准确。尤其对上课特别不认真和特别认真的学生加以关注,进行访谈。访谈要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和家长几个方面。
根据量表得出的分数和观察法、访谈法中得出的结论,把学生根据学习态度分为即优、良、中和差。
最后把学生单元及期末考试试卷的考试得分进行相加,求取平均分。用SPSS进行数据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看学生学习态度是否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
4个人后记:让“好”态度成为行为,让“坏”态度不影响行动
我们大众对态度与行为的流行观点是态度在强烈的影响行为,但令人惊奇也让人困惑的是,态度这个通常被人认为是我们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感情的东西竟然经常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这个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常常言行不一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它们两者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着另一方。
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比方说投票;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被某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经验意识到这一点。这些情况下,我们所想所感与我们的行为会紧密相关。让我们下一个结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就像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态度行为的关系是:态度源于行为,态度高于行为,态度对行为有指导作用,同时,态度要接受行为的检验,也就是,态度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创新。也即: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这种 “扑朔迷离”关系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对于“好”的态度,赶紧去付之行动。例如说,我们在某个想在某个重要方面改变自己时,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去做就行了。对于“不好”态度,我们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克服它。如在一些我们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的时候,写那篇论文、打那个电话、见那个人等等,尽管非常不情愿那么做,但我们还是能克服自己。就实际应用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更有实际价值,良好的态度总是能带来良好的结局。这是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不断的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好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习惯、性格,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