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二为什么被人叫做孔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22:28:43
孔老二为什么被人叫做孔子?
x[nǒ~89>"?v`P᝔xER%^dDIoy{{W^as9}/=U_U}U{1Fssz Û红x-b'VK?_6ϰ&Z// ㊷}6 iTa-.|_?lO3quK?xN gI1Do(sP36E AL2j8y:+16}0:9EiLH&s5H Dy-i]oTgXBqgmlhcZ6(ZD~??}~} 4 Oz#m2<{yi4բ-}Z;KA59Sa'XA36Xoq_; M‹<ʥחªX&2gķњx0^<#xπq,5XMgL`͊2YFylQ+ZsB,M=rPNuns!Dg>Մf8-&Ow~a/1$= Lrb IJN_ @U_g\TrUT5'EvJAQzaqJISUR'o AT'2 o̧mO|e f nch1Z IQEft <ېkm4 ^0!J)F A@Ktg={3fVӠ|MqpbZ#1Z] /oo^G~enN *P+ʇ`u_~MXH䚏,VUqi9~c3~ӪK4D ysRMTFWe:T7/t#r)LȺD`tGAsR>}w%xMqzy٦&?iLԥAkEN,AvYD:tnG_I,W?x24F,̨+mk!~o4/q 4DijK5gqƤG}%(s  W1~(Hnddz˝2DEE@7).ܬ!2+vU]wI4`b0p IHx߆J 5z~ 2g`ΚdMh p[O\V{W0a;#țPw]<}r;P&E.!#0yo$q ]3G8$F0mG$8652$9.osS>IԾUG4SZ}9ha=L-"Kcf3GRl2xAP?)pxoa,DYF)AP |ۣi  8˥@x̮gwLAs](M4CJ渼^ 3lTtn?I9)6 BdkDl,wڡQ46g.:ݢ6ښZBE1/dHN6]bHV.L.*/6QYjCـ@E%F%OQ8&E{aSVDSt!oq\-{m$O1 ؔiȞt{G4{S G}1TZzI *gq9"~V|xt+'f ?LWh ORĺG!<o5Z>lohJvT0mA:{Qt4Ֆ$%+*Μ>YViֈI >Sv-XuQd^LE7s]b '_QC"8w蹺D\#sQne93jKQ2tۇa;.7 ߸~9jL}#sNٷ w/fоnTYnۣJw?~X}C_3_-3

孔老二为什么被人叫做孔子?
孔老二为什么被人叫做孔子?

孔老二为什么被人叫做孔子?
因为孔老二(文言文叫孔仲,翻成现代话叫孔老二)勤奋好学,品行高,学问高,并且还带了一大批学生,所以大家尊称孔老二为孔子(也就是孔先生的意思),到了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时,孔老二被打倒了,所以没人尊称他为孔子了,重新叫他的小名:孔老二

孔老二是文革时期对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代称.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 ,武力绝伦。元配生有九个女儿,无子。妾虽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残障儿。于是在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才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是家里第二个男子,字亦为“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 因在孔父叔梁纥家的男孩里,孔子排行老二[注1]。始自1967年以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为打击目标的批孔,流行于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结束于1978年夏季以后...

全部展开

孔老二是文革时期对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代称.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 ,武力绝伦。元配生有九个女儿,无子。妾虽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残障儿。于是在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才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是家里第二个男子,字亦为“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 因在孔父叔梁纥家的男孩里,孔子排行老二[注1]。始自1967年以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为打击目标的批孔,流行于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结束于1978年夏季以后对把四人帮与孔子联系起来(《评“四人帮”的假批孔》论定“四人帮”是“按着孔丘的钟鼓,跳着林彪的舞步”)的反思。
用前缀“老”加于数词“一、二、三……”前作排行次序来称呼人,在家族内部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使用这样简化指称方法,有亲切感。但用于一般性称呼,含有轻慢意味。尤其与历来称“夫子”、“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礼数惟恐不周相比,直呼其名、字“孔丘”、“孔仲尼”,已经是不敬;称“孔老二”当然更加是带有强烈贬低、讥讽和否定色彩的侮蔑性称谓了。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后,孔子地位虽不复至高无上,但在民间影响变化不大。林彪被清除后一度批极左,毛泽东极为忌讳、不满;认定林是极右。从毛家湾找到“克己复礼”条幅为把林彪与孔子联系起来批判,提供了勉强的根据。毛泽东曾有《七律·读呈郭老》(1973年8月),诗中颔联说:“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用秕糠称孔子思想,评价之贬抑、尖刻,古来罕有其匹。写于1974年5月的一首五言更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以其地位至尊,这横扫一切的气派风尚,对当时影响自大。
通过妖魔化塑造,迂腐、愚昧、反动、呆板、专制、下流成为孔子的同义词,所以孔老二被当作当时对孔子的普遍称呼。如果谁要仍称孔子,就是无视时代进步、组织定论,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仅此一端,就足以致祸获咎。
时有歌谣:“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 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红小兵齐上阵,口诛笔伐狠狠批。嗨!”[注2]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流传极广。对于儿童来说,漫画和辱骂,当然比说理更容易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起到记忆作用。在有能力真正了解、认识孔子以前,无意识就被这样的儿歌定型,会形成不易纠正的刻板印象。中央党校唐晓文著有《柳下跖痛骂孔老二》。还有评法批儒的对口词、快板、评书故事等创作,被编为《工农兵狠批孔老二(曲艺集)》(32开,36页),由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
以此为题材,当时出版了多种普及性连环画(据称有数百种):人民美术出版社1975年出版有任梅编、鲁展美绘《历史上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的故事》(64开) ,2006年“夫人城旧书超市”以8成品相叫价4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顾炳鑫和贺友直绘制的连环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60开,84页),在“连趣网”上有9.2品旧书叫价155元。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有署名“本社通讯员编绘”的连环画《林彪与孔老二》(1974年3月),初印10万,在“红色收藏”网上叫价145元。
1980年代后,此一称呼迅速消亡。自现代新儒家盛行,孔子风光借伟大复兴再现矣。曲阜、浙江衢州、上海、广东德庆、台北、香港、旧金山等地祭孔香烟缭绕,读经(蒋庆)呼声不绝,并有专门网页推出,“全国各地区代理现正火热招商”。
[注1]老大名伯尼,又称孟皮;是残障儿(有脚疾)。为乃父所不喜。
[注2]何蜀版本末句为“大家都来狠狠批”。

收起

“子”是先秦时期对男性的尊称,孔子就是“孔先生”。
“孔老二”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批林批孔”的产物,对孔子有极大的污蔑性,楼主以后最好还是不要用这种称呼……毕竟孔子是我过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国后世儒学的祖师爷。

错了,是为孔子被人叫做孔老二。
子,是古代对老师的尊称;孔丘在家里排第二,所以叫做孔老二;但这是蔑称,不要乱用啊......

夫子得名于大夫(包括卿)。夫子者,夫,大夫,子,男子尊称,如孔子、孟子、墨子等先秦诸子皆之为子。春秋时代,凡大夫以上才可被敬称为夫子。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路问丈人话中所称的“夫子”实际上是指说他的老师孔丘。一般的理解是称呼孔子为老师。其实,这是误解。因为在孔子前,是没有人当老师而被称呼为夫子的。

...

全部展开

夫子得名于大夫(包括卿)。夫子者,夫,大夫,子,男子尊称,如孔子、孟子、墨子等先秦诸子皆之为子。春秋时代,凡大夫以上才可被敬称为夫子。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路问丈人话中所称的“夫子”实际上是指说他的老师孔丘。一般的理解是称呼孔子为老师。其实,这是误解。因为在孔子前,是没有人当老师而被称呼为夫子的。

《论语》之《季氏》,“夫子欲火,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里夫子指的是鲁大夫季孙。《宪问》,“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则指卫大夫公孙枝。孔子当过鲁司寇,也是一个大夫,故也被称为夫子。但是在孔子后,情况有了变化。

《论语》中,称夫子有近四十处之多,其中属于学生称呼孔子的地方有三十一次。由于《论语》中对孔子称呼为夫子实为多数,孔子以后则被神话的尊师形象也影响了后世。夫子首先成为了对孔子的专称,人称孔夫子比称孔丘更为人熟知。在后人及后世的衍用中,则成了对老师的敬称。在有的演变或文字运用中,有时相互之间并不是师生关系,但出于尊敬,同样的将年长的男性称为夫子。在更多的时候,夫子就成为对可以值得尊敬的男性的称呼。

收起

因为传说孔子刚出生的时候 已经长了牙齿 他父亲叔梁很害怕把它丢到后院假山的石孔里,可几天过去孔子因受到鹰的哺育依然活了下来,其父知道后认为是圣人取名:孔

孔老二是文革时期对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代称.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武力绝伦。元配生有九个女儿,无子。妾虽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残障儿。于是在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才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是家里第二个男子,字亦为“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因在孔父叔梁纥家的男孩里,孔子排行老二[注1]。始自1967年以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为打击目标的批孔,流行于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结束于 1978年夏季以后对...

全部展开

孔老二是文革时期对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代称.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武力绝伦。元配生有九个女儿,无子。妾虽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残障儿。于是在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才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是家里第二个男子,字亦为“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因在孔父叔梁纥家的男孩里,孔子排行老二[注1]。始自1967年以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为打击目标的批孔,流行于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结束于 1978年夏季以后对把四人帮与孔子联系起来(《评“四人帮”的假批孔》论定“四人帮”是“按着孔丘的钟鼓,跳着林彪的舞步”)的反思。
用前缀“老”加于数词“一、二、三……”前作排行次序来称呼人,在家族内部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使用这样简化指称方法,有亲切感。但用于一般性称呼,含有轻慢意味。尤其与历来称“夫子”、“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礼数惟恐不周相比,直呼其名、字“孔丘”、“孔仲尼”,已经是不敬;称“孔老二”当然更加是带有强烈贬低、讥讽和否定色彩的侮蔑性称谓了。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后,孔子地位虽不复至高无上,但在民间影响变化不大。林彪被清除后一度批极左,毛泽东极为忌讳、不满;认定林是极右。从毛家湾找到“克己复礼”条幅为把林彪与孔子联系起来批判,提供了勉强的根据。毛泽东曾有《七律·读呈郭老》(1973年8月),诗中颔联说:“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用秕糠称孔子思想,评价之贬抑、尖刻,古来罕有其匹。写于1974年5月的一首五言更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以其地位至尊,这横扫一切的气派风尚,对当时影响自大。
通过妖魔化塑造,迂腐、愚昧、反动、呆板、专制、下流成为孔子的同义词,所以孔老二被当作当时对孔子的普遍称呼。如果谁要仍称孔子,就是无视时代进步、组织定论,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仅此一端,就足以致祸获咎。
时有歌谣:“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红小兵齐上阵,口诛笔伐狠狠批。嗨!”[注2]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流传极广。对于儿童来说,漫画和辱骂,当然比说理更容易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起到记忆作用。在有能力真正了解、认识孔子以前,无意识就被这样的儿歌定型,会形成不易纠正的刻板印象。中央党校唐晓文著有《柳下跖痛骂孔老二》。还有评法批儒的对口词、快板、评书故事等创作,被编为《工农兵狠批孔老二(曲艺集)》(32开,36页),由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
以此为题材,当时出版了多种普及性连环画(据称有数百种):人民美术出版社1975年出版有任梅编、鲁展美绘《历史上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的故事》(64开),2006年“夫人城旧书超市”以8成品相叫价4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顾炳鑫和贺友直绘制的连环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60开,84 页),在“连趣网”上有9.2品旧书叫价155元。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有署名“本社通讯员编绘”的连环画《林彪与孔老二》(1974年3月),初印10 万,在“红色收藏”网上叫价145元。
1980年代后,此一称呼迅速消亡。自现代新儒家盛行,孔子风光借伟大复兴再现矣。曲阜、浙江衢州、上海、广东德庆、台北、香港、旧金山等地祭孔香烟缭绕,读经(蒋庆)呼声不绝,并有专门网页推出,“全国各地区代理现正火热招商”。
[注1]老大名伯尼,又称孟皮;是残障儿(有脚疾)。为乃父所不喜。
[注2]何蜀版本末句为“大家都来狠狠批”。

收起

文化大革命时才称孔老二

“子”是先秦时期对男性的尊称,孔子就是“孔先生”。

子是有文化的人的意思,加上姓氏就是孔子了

孔子原名叫孔丘,子是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故,孔子可以理解为就是孔先生的意思。自汉武大帝以后,历朝历代都对其极为敬重……直到本代文革期间,孔丘才遭政府的批斗,称其为孔老二(因为他还有一个哥哥)。孔丘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按照现在大学里的专业来说,可以理解为“教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综合体。...

全部展开

孔子原名叫孔丘,子是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故,孔子可以理解为就是孔先生的意思。自汉武大帝以后,历朝历代都对其极为敬重……直到本代文革期间,孔丘才遭政府的批斗,称其为孔老二(因为他还有一个哥哥)。孔丘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按照现在大学里的专业来说,可以理解为“教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综合体。

收起

孔老二是文革时期对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代称.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 ,武力绝伦。元配生有九个女儿,无子。妾虽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残障儿。于是在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才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是家里第二个男子,字亦为“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 因在孔父叔梁纥家的男孩里,孔子排行老二[注1]。始自1967年以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为打击目标的批孔,流行于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结束于1978年夏季以后...

全部展开

孔老二是文革时期对先秦思想家孔子的代称.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 ,武力绝伦。元配生有九个女儿,无子。妾虽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残障儿。于是在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才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是家里第二个男子,字亦为“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 因在孔父叔梁纥家的男孩里,孔子排行老二[注1]。始自1967年以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为打击目标的批孔,流行于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结束于1978年夏季以后对把四人帮与孔子联系起来(《评“四人帮”的假批孔》论定“四人帮”是“按着孔丘的钟鼓,跳着林彪的舞步”)的反思。
用前缀“老”加于数词“一、二、三……”前作排行次序来称呼人,在家族内部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使用这样简化指称方法,有亲切感。但用于一般性称呼,含有轻慢意味。尤其与历来称“夫子”、“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礼数惟恐不周相比,直呼其名、字“孔丘”、“孔仲尼”,已经是不敬;称“孔老二”当然更加是带有强烈贬低、讥讽和否定色彩的侮蔑性称谓了。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后,孔子地位虽不复至高无上,但在民间影响变化不大。林彪被清除后一度批极左,毛泽东极为忌讳、不满;认定林是极右。从毛家湾找到“克己复礼”条幅为把林彪与孔子联系起来批判,提供了勉强的根据。毛泽东曾有《七律·读呈郭老》(1973年8月),诗中颔联说:“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用秕糠称孔子思想,评价之贬抑、尖刻,古来罕有其匹。写于1974年5月的一首五言更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以其地位至尊,这横扫一切的气派风尚,对当时影响自大。
通过妖魔化塑造,迂腐、愚昧、反动、呆板、专制、下流成为孔子的同义词,所以孔老二被当作当时对孔子的普遍称呼。如果谁要仍称孔子,就是无视时代进步、组织定论,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仅此一端,就足以致祸获咎。
时有歌谣:“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 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红小兵齐上阵,口诛笔伐狠狠批。嗨!”[注2]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流传极广。对于儿童来说,漫画和辱骂,当然比说理更容易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起到记忆作用。在有能力真正了解、认识孔子以前,无意识就被这样的儿歌定型,会形成不易纠正的刻板印象。中央党校唐晓文著有《柳下跖痛骂孔老二》。还有评法批儒的对口词、快板、评书故事等创作,被编为《工农兵狠批孔老二(曲艺集)》(32开,36页),由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
以此为题材,当时出版了多种普及性连环画(据称有数百种):人民美术出版社1975年出版有任梅编、鲁展美绘《历史上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的故事》(64开) ,2006年“夫人城旧书超市”以8成品相叫价4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顾炳鑫和贺友直绘制的连环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60开,84页),在“连趣网”上有9.2品旧书叫价155元。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有署名“本社通讯员编绘”的连环画《林彪与孔老二》(1974年3月),初印10万,在“红色收藏”网上叫价145元。
1980年代后,此一称呼迅速消亡。自现代新儒家盛行,孔子风光借伟大复兴再现矣。曲阜、浙江衢州、上海、广东德庆、台北、香港、旧金山等地祭孔香烟缭绕,读经(蒋庆)呼声不绝,并有专门网页推出,“全国各地区代理现正火热招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