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以下典故:刀笔吏,韦编三绝,斧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3:37:38
解释以下典故:刀笔吏,韦编三绝,斧正
xWkR",ހ{s7P@(@A[Kidf-T"C7j°q_~d~[ޫ( SY,S^U\2n_jAs1Fm, S565.dYm,A^r!GcP[QFA!>`Wc;r .~Q}1y3sb$*:Z"ieT@:CKD ޷,A $85N\QɢzhFE^vO09m,X9w4ĴJCsy0Ț?t}*..zA/ySV9438Y":=]mHSɁT>Y ۰X-UPS)1{f,p̣0 }-qYP;TnĨ|9 Q”*kqdNLEv|09ui96' @4p KBϡ専s64Xph1|iYtRq5A#;JT6>V]ˠx,+[xYN{DxQǫ. ro}<eLje]Vfٰ[?} [/ T[U`sJV ׫ݛ6J0&k뺀CUe6l"4'Mx*ZSnSbpCbW4+>Zaxgc71ѯ|?`5,熊]:=d -˃jV[xN2G&E@iZ>XW_ֵzvOh[.-k9ۋe߯ѹnLiթhƟѻЯU:j^&勪wY?)|x _)~ַO `mH?vZ3Lgp|oú<'y1g$n!yY{aMҘ=%z-z

解释以下典故:刀笔吏,韦编三绝,斧正
解释以下典故:刀笔吏,韦编三绝,斧正

解释以下典故:刀笔吏,韦编三绝,斧正
刀笔吏:“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典出《史记·萧相国世家》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原来是秦国的刀笔吏,无所作为后来协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功.成了开国丞相.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斧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有一个叫宋元君的人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成语“运斤成风”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
如果是同学、水平相当人之间交流,那就使用“雅正”、“指正”
晚辈呈给长辈,学生呈老师,初学呈专家,作者呈编辑,使用“教正”、“赐教”
“斧正”一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学术专家双方之间的词,但是还没有一位真正理解其含意的人使用过,一般是第三方使用.

刀笔吏:“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典出《史记·萧相国世家》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原来是秦国的刀笔吏,...

全部展开

刀笔吏:“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典出《史记·萧相国世家》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原来是秦国的刀笔吏,无所作为后来协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功。成了开国丞相。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斧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有一个叫宋元君的人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