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花非花》的诗词鉴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5:15:29
白居易《花非花》的诗词鉴赏
xZnGm*\|r`d08F&'F`0oMQ7]I-hI)x]OYERMIlǙ fj׾ڻV_; -fN6֒4I+2/Oqc^|%ǩo[>1ƽZ!We"KxW/no4Bdpuvz;Bzj6fM!s5ASeKfAObsCx7GykCqTXey1w /eHeԍ⹆øF&v1kTh 7ŏUnf6zHJ L.5<6f'[_*QbF (\V =@6DegZm tE, ?+ K7[(/P!.XO"+`K 3uņb&@[-Yw9jz wX,B_ϳKm?\͖5̳LYZ$NZIʣ[ ]^A/'*lWxȚ%˰IjG*L:U(W]퍞Ma%^;7:b8\[HUK+֐'Hau\^EjBFk!0=4q8BJ +y`bn,]~E*c8[d4KH#ZkVCz;£#\ &ƑZM5N)Z^"|i6O)RI,+3?0)Ju!L6O7V(CItdI4WhuzF>-;$s-1m3i^ m >b-ޱjЧu{*tHs' "7~N @Jʥ(qڑ#0Xy) hbK\ L줁~(Z{+Qɀ)@/FE&ŞB7uؤ@olFˆ1ZesPWTյVjVTDdPȓW%#X6QvX9ehgej -J[-0 #*U6V"*܂,K2ahk[`ygIBb,Y&66q!m3Q+C6rqU! \hb@ˤ\iN6V8oܔ_\dy&$Lj{D"P("sex>-UL.rL\UTRI2@XqD5Y`k q*)fv4g%N=]tj#M+{sĶhk+*ГPPz:`%Xfmex~Et'ݐ6 r ›2r@Av!TI?T `ly JV~\iˬchj⪬q+J;*yyRrfLSx,5b̲No.-38\b7kVn .+~MvoTi)hkMO4|d]"MG;RAe! šg(bt]GPnUJjDwU,4{F&jݔM׻;2ܨJ##*PG٠&*l%ȅbe,NɔPr$3jt[Vbi}sqmȼL̝jJD[:oȁQےڜt_FP}TQ#$ uU)Yр.h}t7Dnͥ9 ;IZb٘و BT{6{4oIMI%7 6(3NG-w(C R8vP^ܕ=cUH,Rfs'Hmk?Mz tVF"z˪S'7z}!ߦFn@ݦ՚iW񓺽*Aikp؁*?_mlj0nQA`2* 4FVă-Ip%] c8n m2Y\P s0sQ$La5 mJ:~Mj@)10"-)9!y-ao>6Xe5NEc #S ;ކ5`hcH^8V\ $SBXR*vx}Y -+uB 落Pݮ_C N b: *@3eR9<3VH(eEWY#YlixW趀-%{24Yȳn'@j:؇cK(>|/auUcɆvQ WA$%I ŕJEh誱va6J4.E˪vڛ5WTeG"vp^o~> 3OM(9IVv>+|̀}4V1GA15 VicU#r "X"奖h<^SY ~3ölW Z L{p:PʄёSUÊM32v2T@;qD.j/=nl[0@P丿U^)oཁu|슂ۯ{`S^ )<e(( f@X#|b tY qMstQm>rpS:Go 0E͟kOGjFGGp#{=+Xf,(k#~LQ0F' Bh 2H{'v.eNιnr*UXLFg΄b+P(!wl̨WXo 0⊔a@]s*{VuO7*$>σT@d[hjK[X,NFx\,^as:E a`b['Gqi8Qb{v**ήXl~? ߿g?|<ÏyO??>z?,|g_O}go{w俟< ?ȧuH& 'ܐ:j8g|/{Gbo I@^$dK/^kEߵo?CM$.ZK)5Xy:;7vT7?O =g~f ^]j.l\/ݗDywOkSOw<ciK-/Q0d]>SM]iy"/b)rt8ta%nm̿ܽ^Xσw.OH;gYOh3OdhW89&q"pBɁB?Wy#?;!O(s>?y09;$#%{ b8bDEɂD湞-2=] ü/){4xسpi=N|Ҽ|.Mfo=;g5ש^>[΋eWˤs~{p.7?q]Y owvE ?(2mӯN3/,"e .{$Lfx8/Q!h@x6~76D Q~],{zWqLۊFC0_E_bMY덳H Ɯ9~&,~bYx r3ކ8%0:=||]_k(~ I =ϠROűPtM>ɯRG;>#`PpG%=gҿG#>lm=(eǶ+%ͭfRRN;BL9a #ôʃ)鐛0(!7MkDd"EEEEhy9B2I|Xz aHb$ U{$E!Jd ,HP(e2ꕄ}l>'}ILl>eTO$V

白居易《花非花》的诗词鉴赏
白居易《花非花》的诗词鉴赏

白居易《花非花》的诗词鉴赏
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廖隽嘉(Elise)的第二支单曲《花非花》还是由自己作词作曲,她正努力向创作歌手之列迈向,这是一首和第一支单曲迥然不同风格的歌曲,更像一首民谣,更能打动我们心灵深处那根亲情弦的一首歌曲.这首根据白居易诗词改编的歌曲,是嘉嘉送给母亲的礼物.因为入行后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只能通过打电话和发短信来保持联络,现在长大了,更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想到这些,嘉嘉常常偷偷落泪,深深感到自己身上有一种强烈而巨大的责任感要回报父母.嘉嘉想起小时候妈妈曾经教过的一首儿歌,这是妈妈和外婆都会有共鸣的一首歌,她想用音乐送给妈妈表达自己的那份思念与爱.静静地聆听这首歌,嘉嘉用一种最为质朴、轻盈、细致的手法去演绎歌中的故事,声音里带出一份简简单单而又满室温馨的感觉,就好象一出感动人心的亲情小品,温情而富电影感的一种情怀.
妈妈说丑小鸭 有天会变成天鹅
美不美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快乐
如今丑小鸭长大天天忙碌
忙碌后独自徘徊在天鹅湖
想要的留不住 不想要的挡不住
白天害怕糊涂 夜里害怕太清楚
小时候妈妈唱歌 哄我入梦
那首歌此刻在我脑海 不停重复
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妈妈说灰姑娘有天会变成公主
住平方或皇宫重要的是要知足
如今灰姑娘勤劳不辞辛苦
辛苦后找不到王子的保护
下面是这首歌的地址http://mp3.91.com/Cache/HtmlEditorAccessory/2005-11-14/93c26707-9ebc-45ad-bd07-78772e2116bd.wma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品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 “ 花非花 ” 却颇有些 “ 朦胧 ” 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 “ 无题 ” 。首二句应读作 “ 花 —— 非花,雾 —— 非雾 ” ,先就给人一种捉摸...

全部展开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品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 “ 花非花 ” 却颇有些 “ 朦胧 ” 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 “ 无题 ” 。首二句应读作 “ 花 —— 非花,雾 —— 非雾 ” ,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 “ 非花 ” 、 “ 非雾 ” 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 (《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 “ 夜半来,天明去 ” 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 “ 夜半来,天明去 ” ,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 “ 来如春梦 ” 四字,可见又不然了。 “ 梦 ” 原来也是一比。这里 “ 来 ” 、 “ 去 ” 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 “ 夜半来 ” 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 “ 来如春梦几多时? ”“ 天明 ” 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 “ 去似朝云无觅处 ” 。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 “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贺铸《青玉案》的 “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 “ 嘘名复何益 ” ;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 “ 借问闲悉都几许 ” ,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 “ 朦胧 ” 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 “ 感伤 ” 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 “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 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 “ 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 ” , “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 ,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 “ 易销歇 ” 的 “ 塞北花 ” 和 “ 易散 ” 的 “ 彩云 ” ,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 “ 花非花 ” 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 “ 诗似小词 ” 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收起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

全部展开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收起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

全部展开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