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强盗》的诗,雨果写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05:07:46
《两个强盗》的诗,雨果写的,
xXn"}?b%˳$i`n-}HݕtrXީ <xbH߈zyTf^nii8\3L`q?yc s&qs 84Xb."we_p&'g{@ڀxGTcp<R1>- ]v9,J>E>E_]N-{5uQç0Yi obLhwHʰ+3L]9YLH-b<5x% Fr\aSVDG|D.UdqF)3:tTHIZ>⑝yk1pkbe!߇9p3F"h\ m2"]bzSiMtJďgT.s8ˢtRzl6q3) >ZɄm9cK" P>\/ub۪d<D } ,r=ק삲Q8f_*IܳSdޠbR%=U\CjnG8Rdw5]"мr!;VP I<!t8ͪb1c%vʔD 6Q++ˌy_d"E@, qU?qxl,xzbVL aDžVWk @'ZYwblG~ENAPEnaK'NJ\n5R4p@{fZrxå1QgfF]893,w`=݆p0xJv+o{/WbqPvH k| L cL4bpeUmLxܲFGlOJYL3iL+kFy-< |)8|mX''sխ]|8J,򮯇4Cdr"c'39C>]f995%Ae%/' WݘSm0}v:@9FMf։ހ\30K'OG)N7vG:~FEsaj|0͚T`aPJC% 죜lw^|SËc|HpڴxC))T8MZ 

《两个强盗》的诗,雨果写的,
《两个强盗》的诗,雨果写的,

《两个强盗》的诗,雨果写的,
1961年,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从比利时返回暂居的盖纳西岛后,获悉英法联军焚掠北京皇家御苑圆明园,愤概不已.在回答常通信的巴特勒上尉有关提问时,他严斥“两个强盗”对这一人类文明奇迹所犯下的罪行.您所说的《两个强盗》正是其中的一段.以下是全文.
  先生:
  关于英法两国对华军事远征,您问我有何看法.您认为这次征战显赫而荣耀;并怀善意看重我对此的评价.依您之见,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进行的这场远征,可为两国共享的战功.您很想知道,我对这种胜利究竟持多大赞同意见.
  既然您要了解我的看法,那对此就答复如下:
  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曾有着一个人间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本原:观念和想象;前者产生欧洲艺术,后者产生东方艺术.北京圆明园是基于想象基础上的艺术,而雅典巴特农神庙则是基于观念基础上的艺术,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近乎超凡之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皆汇集于这座宫殿中.这非巴特农神庙那样单一而无双之作;幻想若有模式,那夏宫便是其巨型的样板.不妨设想一下,这座用尽笔墨也难以言状的建筑,尤如神奇的月宫,就是圆明园.那用大理石、玉石、青铜和瓷器建造这一梦想吧!用雪松把它架设起来,并饰之以宝石,裹之以丝绸;把它变成庙宇、闺房、城堡,并供奉诸神与鬼怪;将殿阁楼台涂彩、上釉、镀金,粉饰一新.调集那些具有诗人想象力的建筑师,把这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梦都体现出来吧!周围还要有各种花园、湖池、喷泉与泡石,伴以天鹅、朱鹭和孔雀嬉戏.一句话,尽量使之变成以宫殿和庙宇为代表、充分体现人类想象力那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境界,正是这一宏大建筑之所在!.为了创造圆明园这个奇迹,数代人付出何其漫长的辛勤劳动.这座大得象城市的建筑物,历经数百年营造,究竟为谁而建?为人民而建,因为凡时间所创造的一切,皆属于人类.艺术家、诗人和哲学家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曾提到过它.人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不曾见过圆明园,梦中也会想象它.这堪为无可比拟、令人震撼的皇苑代表作;它远远呈现在神秘的暮色中,宛如欧洲文明地平线上那隐约可见的亚洲文明之轮廓.
  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一个烧.得胜原来可成盗贼.赢者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对半分赃.而这一切所作所为,无不与额尔金相牵连,这个名字不免使人联想起抢巴特农神庙的情形.当年在巴特农神庙干的,如今又在圆明园重演,而且干得更彻底,一扫而光,什么也不拉下.我们所有教堂的全部宝物加起来,那能比得上这座巍峨壮丽的东方大博物馆.那里不仅藏有众多艺术珍品,而且堆积着无数金银器…….可谓战功赫赫,且又大发横财!一个得胜者把腰包塞得鼓鼓囊囊,另一个也把箱子装得满满当当.而两个人,手挽着手,笑逐颜开,返回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总把自己看作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都是野蛮人.看!文明对野蛮就是这样.
  在历史面前,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然而,我要抗议,感谢您给我提供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不是被统治者的过错;政府有时做强盗,而人民从不那样.
  法兰西帝国把这次掠夺财宝的一半据为己有,如今竟又以拥有者的天真把圆明园极为华美的古物拿来炫耀.我希望终有一天,解放了、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抢来之物归还给遭受掠夺的中国.
  在期待之中,我要证实,两个强盗确实大抢了一次.
  先生,这就是本人对这次远征中国所给予的应有评价.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
  于奥特维尔豪斯
  您好,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