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诗歌与东方诗歌的不同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7:26:53
西方诗歌与东方诗歌的不同点
xZn+rpp }$׈wyH^}DqIQ 7&R"9]e~Up49rB {k/wՍ8ﮋT7 yu?O1-^xi=P(er:?w>uϮm&íژ+yۊHccled&ʧE:&3 ^=8 mymEsi:8fJDz)#.A% ߢ-1+o64`h(u|;V/mx2fsW1yB]N$)bXM,ܒ'Vh [cN6!1yR3n D2!Z[UŜ&y2VWYYڋKrw>(my׳2emޗӊz:_D|v'>TѼKzV-- ɻ O׮SX)o >eM7B|Tu9 Ŀgf|aA|^b2O Qzھp`?|ޖHO.}u>"wd¢ӥ:Uy!!ν*qװSЃGn> 2J:IoPbvFY9訧$%& cx'F:Y/}GܒY"kg; d' #wSDH|tAAu͖aJkpw\eu"ۺ̼k"w1?\&'k-1>gw,NZdn*/|[5ϰ$ƿ*ȣ#-׎kz) Y2$2FG\{4 +E^!(!iq5)&q$+HlWV@|Ź2D:uuMu+]&obƹtf VB"O7yOR.‹Kjs&N!u萓xpVXn&i5<#*Uj!q1ɉv+ S+jK?=%lHlR`e%q>Ȭ"FiңfyBE!)ByZ(l7MG?pcX0%w h0)S XN/_?Da v>?֗}1c5΄~t@{#gaLM|G-촪E rރF-߁t:K^3 djJgl-҄|ݴ)Dlng/R~4Yzť[^L.U0p1l?p_*>Vo\PۛE?-.WHW@Uq+'%Oq/WU$݈ӍwyuD)B&!c$9<آB l-clȗrq{~ DA""cZepTuՖL 'u_tr8ĸ(fi=/ᇛwyl;pc93,drp>0c&_d'[}uB6feCJ" K1$kb dhd@tNf)ġiPN~H?>/i(FD$a+ŴCYؐf2Y:Ɔ l*?QNx"H q X^02H;/"B"Ө]%Q"CyJ,zICO _Ծ3NMr67%'J3,l9sE/fyv[\lD$r$ yp{}YIAfB>tGaq,C"() XdB9 A4zTkMH;%2v@w og1` wN怜>Ή\aLFg1ɗr(% P8祸%U(O;)7£FMFœbLJb6HG ַxps~[ bS.;D%%P>Dϰ. ޸$9b;D˗Pvp3RUf@ZIu.`f5ǟx@dgqç*d :h ؼ#%܋Lqw0)!єB2 N["1gBQgPcH ^;ꔚDTn>o a)Ҕ{ޣ<6*$^FضcDݦt4*P3IeXCn^t+ƻDU/F;BK-/i&L>pSdndL#th+{`N6UA7|\T䓛,opf[<JOgG'rY⇾`U{z֢ѓcR8Gʥ'§~CϚV\2E2Z @PH"݃sMO5Jd|2E0ɏ,FLv'U?ފ) Ev,d- t=C`r kâR>sY(n XŸ7ҡ|1nمZUKlBlfLӱȅBA=8$PPAs^^Ős:~drTc ؿ9V9 T(x/+,hCS>6 #rjNDʁIZ!A}Al`Tp㺹 {b)u"\#|9BF0L\hb~I'O[N͝X-3 rMHlߓ "w+&>a~Q#у?6ɾAE<хDy)fV@zU썶Ÿϒ0+#^1y:O "5jwnz(E #DDsLg8nE،1h <"_!P{!:"kVqFw{N TJyMKۖ> 然_6A}SUz7LB4~HM"ǢYF,S# M Iս,hYIaO Y9I9$Mt*Pv[3 1uW}?lK57+$TeRMSb6w}.|Ip쥎u* C=YS̀| b 6M*6WەOL)|{3m:b*$.JbNoVVd YBäX,pg+ c!{LBΧM3 s˻{8KS}YuUUy".kP)yxi*%Y ߴ`rb60M_-Tg" 8EvhVD vՆprׂ,ڈ4gQGwV~rwҙWv4x;F' էƝn͹%Az L8鵸.,\'N@|K ogr8"x\6vhZQgL5SQR7qxyo%R„xZ!O{!pD5#.M(` ymelѝSVN?r5ζ'vGK2va\և_( ڵ>l,Ax@}>PM"7o!K]cI` :3}z3E,؄AAhʟ&,; xCto1*,f\K}@ Y2ԒV,ɛ~!0E-P=%>'<:dz7jK~gqDl>憁VEtlZ|xyV2zr%`,̍AA&ow0,-e`Brޡ] KzO x"'EiS(\C3)Á;cyD9mxؼxI93T]u9̼xkb( |l 3y(j𝲛q6lƒv@ IEȘaa/yv8DM3*?A2#&fLkҧ:-zPh .BCZNΤUwoӿd)[e1z5䒄e x*DU>8

西方诗歌与东方诗歌的不同点
西方诗歌与东方诗歌的不同点

西方诗歌与东方诗歌的不同点
一、中西抒情诗的产生及传统.中西抒情诗的产生都是个人意识增强的结果.但其中的个人意识有所不同.西方古代抒情诗要求抒发个人主观的思想情感;中国古代抒情诗总是把个人价值蕴含于社会价值之中,即“小我”之中有“大我”.
  二、中西诗歌情趣.
  中西方诗个的不同品格,主要源于社会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建立在儒道的基础上.儒家重人事、伦理教化,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成为儒家的最高理想.这使中国诗歌亦强调诗的教化作用、使用价值.而追求人的精神超脱、回归自然的道家,归根结底仍是偏重人事——老子老于世故,庄子的超越精神走向的亦是齐生死、泯物我、一是非,而不是西方式的宗教世界.因而,对于中国诗人来说,他们不满现实之余,在寻求解脱之时,自然往往成为他们唯一的皈依,因而,中国诗人很少离开人事去穷尽宇宙的本源、精神的本质.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使西方文化一方面重感情、重现世享乐,另一方面又具有一种彼岸超越意识.这使得西方诗歌一方面在大力弘扬英雄主义、个人主义精神,渲染人之常情,另一方面在现实关注中又常常保持一种超越精神,寻求人的终极拯救,因而代表终极价值的寻求的宗教精神时时贯穿于诗歌之中,使不少诗歌往往有一个主宰宇宙的神明高居其上或蕴含其中.从《荷马史诗》、《神曲》、《浮士德》、华兹华斯、拜伦、雪莱、雨果到艾略、叶芝、瓦雷拉……莫不如此.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中国诗人更多致力于人与社会现实伦理的沟通,人与自然的默契;西方诗人则更偏重于揭示人与自我、人与神的关系.鉴于此,下面仅就爱情与自然两大主题,探讨中西抒情诗的差异.
  (一)、爱情抒情诗
  中西爱情诗都历史悠久,但情趣各异.
  中国爱情诗多写婚媾之后或之外,构建了一个“怨”之境界(如从先秦到汉唐甚至元宋均如此);而且羞于表达爱情.闺怨多出自男性,却偏偏要借女性之口诉说绵绵思念之情.不少诗歌本来是典型的爱情诗,也被后人解作忠君爱国之诗.如《诗经•卷耳》、《《诗经•蒹葭》等.
  西方爱情诗则大多数写于婚媾之前,爱情本身就成为诗人着力歌颂的对象,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十九世纪的彭斯、拜伦、雪莱、普希金、雨果、裴多菲等都如此).古希腊抒情诗人萨福的诗歌亦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而且非常热烈.如《相思》:
  妈呀,亲爱的妈呀!
  我哪有心织布 ,
  我心里已经充满了
  对那个人的爱慕.
  有时,这种对爱情的追慕甚至上升为人生永恒追求.20世纪法国诗人普列维尔的《公园里》就道尽了瞬间与人生之永恒的内在关联: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
  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在爱情被永恒化的同时,有时也被神性化了,构成从此岸走向永恒的彼岸之中介.如但丁的《新生》是献给他一生孜孜以求的贝娅特丽采,他把贝娅特丽采当作了从天国来又回归天国的天使.对她的追慕构成了对人生之永恒之美的追寻:
  看来你是一个神祇从天国来到大地
  显示神奇
  …………
  彼特拉克的《歌集》第七十二首也是如此:
  高雅可爱的夫人啊,
  从你闪动的眸子里,
  我窥见了指引我通向天国的温柔之光;
  你眼睛里映照的只有爱情和我,
  谁都知道,你这隐约闪现的光芒
  出自你那搏动的心房.
  这光芒引导我从善向上,
  使我走向光明荣耀的人生终极;
  …………
  (二)自然抒情诗
  自然情趣的兴起乃是诗歌发展中的大事,但自然真正入诗,中国是在魏晋(公元220—420)的山水田园诗,而西方则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此前诗歌中出现的自然,并非独立的主体,不过是背景、陪衬而已.中西诗人的自然抒情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把自然作为回避现实的精神皈依,但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又有区别.
  泯灭物我的界限,追求与自然的默契与欣合.这是中国诗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如中国魏晋时期的隐逸诗人陶渊明. 西方诗人对待自然则更多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移情,试图从自然山水中去追寻一个形而上的超越本体.如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湖畔派的代表华兹华斯,就是如此.他甚至将自然神化,把大自然看作“神圣的设计“,其中有不可思议之妙谛,构成了一种泛神主义的态度.
  这种不同就形成了中西方诗人与自然遇合的不同境界.禅宗中有一禅师谈到自己参禅的境界:
  老禅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
  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是见山只是山,见谁只是水.
  这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遇合的三种境界:第一种以无智之心感应山水,乃初民之诗.第二种,通过认识记忆的思维活动去感应山水.第三种回归物象,对山水自然的存在作无条件无条件的认可,从而进入禅的无语界.华兹华斯突出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照、意志投注,在感悟山水的同时作形而上意义的追寻,因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中国诗人则强调山水本身即是宇宙万物不息之道.山水是道,目击存道,回归自然物象本身,物各自然,于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乃是一种更高之境界.无论是陶渊明还是王维都是如此.
  自然山水作为自足的主体,呈现于诗人之前,人与自然相遇,又各自自足,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诗境同时也就成了禅境,这正构成了中国山水诗歌的独特境界.
  三、中西诗歌之表达
  中西诗歌由于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表情达意上同样具有各自的特点.
  1、抒情诗歌风格的不同.
  中国抒情诗具有委婉、含蓄、淡远、空灵的美学风格.这是因为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尚“空”与“无”,“无”为万物本体,“有之所始,认无为本”(王弼著•老子道德经注).禅宗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使得中国古典诗歌亦尚虚、重神、主情,尚“言外之意”,讲究“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唐司空图《诗品》),“但见性情,不赌文字,盖诗道之极也”(唐皎然《诗式》),“言有尽而意无穷”(宋严羽《沧浪诗话》).这就构成了中国诗委婉、含蓄、淡远、空灵的美学风格.写爱情,多含蓄蕴藉;描绘自然山水,多明溪淡柳、小桥流水、微风细雨之柔性美.
  西方抒情诗如同他们的叙事诗,由于受叙事传统的影响,重铺排篇幅大多长于中国诗.浪漫主义诗歌的直抒胸臆影响了许多诗人,构成了西方抒情诗尚直率、铺陈、情感浓烈、追求深刻的美学风格.其表达爱情的诗多率真之美,描绘自然多高山大海、狂风暴雨、峭崖荒谷之刚性美.
  中西诗歌在审美情趣上的这种差异,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曾作过生动的概括:
  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有节制,说话不唠叨,嗓门儿
  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 算是“浪漫”
  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得坦率的,比起西洋来,仍
  然是含蓄的;我们认为词华够浓艳的了,看惯粉红骇绿的他们 还欣赏着它的素淡;
  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不失为斯文温雅.同样,
  束缚从束缚在中国旧诗的人看来,西洋诗空灵的终嫌着痕迹,淡远的中嫌有火气,
  简净的不够惜墨如金.
  2、抒情诗表达上的不同.
  由于中西抒情诗在情趣、风格以及语言文字上的差异,造成了其表达方式的不同.总体说来,主要表现为简约描写与细致描写、起兴寄兴与赋形变形、客观化抒情与主观化抒情等差别由于时间关系,这里重点谈谈语言表达上各自的特点.
  在词语上,汉语诗歌尚写意,语序灵活,词语组合多变.印欧语言则具有繁复的变位、变格、形态变化,重视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上相对来说比较严谨而不如汉语灵活.
  在文字上,汉语作为象形文字,其本身就独具形象感,而印欧语言却没有这样的优势.
  在音节上,汉诗以字为单位(如四言、无烟、七言、绝句),并以汉字的声调、平仄构成抑扬顿挫;西语诗则以音节(词汇有多音节或多音节之差别)和音节的轻、重音来构成,分为抑扬格或扬抑格,扬扬抑格和抑抑扬格.
  参考文献:《比较文学教程》,《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