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3:43:10
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
xWYrXJ-@K:27 bf `06 $T[s0vgGE{¦iFXm*,SvxWDoJ?V}_=-le젦"]g<}nҍ_D^* je)jc5T!,ECNs1&NN,UxpAhYXV:?cfhh֦LPk*ւCxsuyΈ +ؾ Lch@dAC p|b:bmATy1t6 9ѨZQ^<:rхnR94+yq:Bdі%f&fMk=S <|s¡f]nCIW$|d yKY#iQxf܁ڱڀu!C j5?WZjѠ+ޔ a 14լ6 QǹhO-kúM4HޞA\I?~YJ@Sc 3?awxL"NhLLVze|5dg7ۨa4 X^?ڼo,1O4sSEn5w11+=2Hau}IAqwu$C6 m1Darղthq"5!arXAxk{`< o~t2>m *st?#UN0n➵BI"uyՔMS++eɅҋDdj'<c:)@>q/Tpqr1p-s"Xu4#0ȶS9hl-h$ѐNFhz ef6QLWʊC(.eڜkT'^Ȯ[ԽwmN',Budc<`h]o,ꞰlO9Tc͘awZrX1yQyҪP1x@#Ku@[mx7xv~ҺUp5'Er\Dnf{Nf ɽc GJ9"Բ}]c3! u)k8)=`eI6guDnZdo 2f+IU -_:lJn o[b+ 4M]M'{ }q-qЇފ]:a{ZtFĘwKAL -v7u]*he A{Jw/pZ

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
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

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
雪灾让我们学会居安思危 丁刚 无论你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总会感受到气候变化的诡谲莫测,如同最近这场袭击了中国南方的雪灾一样,大自然以声东击西的方式寻找我们的软肋下手.气候变化不仅是我们在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面对的问题,更是我们今天早上醒来就要面对的问题.不久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发出这样的警告,“世界正处在巨大灾难的边缘”,“包括纽约、孟买、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将被淹没”.潘基文的文的警告有些危言耸听,让我们想起电影《后天》里排山倒海般的巨浪将高楼大厦吞没的恐怖镜头.好莱坞的科幻片向来都是以危言耸听来吸引眼球的,但潘基文却不是杞人忧天.当大自然的脾气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时,当最先进的仪器、最有经验的科学家也很难估计灾难会以什么形式发生时,危言很可能就是忠告.没有人事先估计到印度洋大海啸的发生,也没有人估计到卡特里娜飓风的巨大危害,很多人也没有想到,今年的暴风雪会出现在中国的南方而不是北方,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交通、供电问题.对于人类生存了几千年的这个地球,我们知道得还太少.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防灾能力、预警系统十分先进,但面对卡特里娜飓风依然是手足无措,几天之间,一座城市竟被海水淹没,上千人死亡;地处北欧的瑞典原本以暴风雪为家常便饭,又有着世界一流的应对机制,但前年的一场暴风雪,却造成了大面积停电,座机、手机全部失灵,40多万户居民陷入黑暗之中.而就在我们应对南方的雪灾时,欧洲多国暴雪成灾,美国中部地区遭到狂风和冰雹的突然袭击,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得当地大部分电力设施受损,居民无法取暖,没有照明用电.在中东,许多国家遭遇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雪.雪灾也让各国措手不及,即使有抗雪经验的国家也不例外.这再一次告诉我们,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仍十分有限.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依然是个小学生,还需要交很多学费.学者们喜欢使用“不确定性”这个词来描述未来的国际关系,其实,人类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来自于生态.自然灾害就像一个躲在黑暗中的敌手,用狡黠的目光寻找着复仇的机会,它对人类的出手已经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富有野性.它并不会格外关照中国人,而且它不早不晚,偏偏是在中国的现代化刚刚起步,也正是最需要稳定的时候,猖狂地活动了起来.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2050年,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现在起到那时,还有40多年时间,这无疑是生态危机愈加严重的时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违反常态的自然灾害,并由此引发许多我们可能会意想不到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过程,会有很多来自环境、生态、社会发展等诸方面的新问题、新考验和新挑战,这场大雪灾又给我们上了一堂居安思危之课.危言有时会令人恐惧,但它也会让那些富有智慧、奋发向上的人具有一种忧患意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往往是在其变化之后,而不是在变化之前,甚至不是伴随其产生的,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最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变化,才可能在遭遇灾害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高盛公司的风险分析师李兹伯格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一直试图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是,风险管理不能完全依靠历史,你必须对前所未有的事件做出假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我们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我们只能把困难和问题预计得更充分一些,做最坏的打算,制定最详细的预案,以更多的努力来改善生态环境,以更多的努力为应对自然灾害踏踏实实地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