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8:32:3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x}Ys[I_ jkk'U-DUϨk"~5~zOAAE\Da#0AwNf޼=N JEm,/Qѿ?Ӊ׋Nc:vƽو$zs n=Ohf493xwv}T踛/-h` ۫ƾsAdD0~F ]8.Qr-9KqVL9;eu[N],c=Bh)Ko[+\ҨS套'Y8kmUTىS[~˞~׸&haRPbŚZhzMxmj#L0auBMqi˛Na]:sg(<ʒ\Ϝ8%V>GPjQ"nUO9TrwBISI`HԅfH߹EfՋ-M;D,1o~P19+IuRoИlp)tyxSu')ruN._Q1MWڄ _=8Ep.ʜn;ũ{7T)fbIu_,qC4YuܿJM=`>|g?(BdGuj/GHlzOSڣ#DNa]O@=۰M j)dWB>H gA8Z:]B䐐r0lLӌנ2a}FR &(w݄Vy>N-?sy^ޑt>n{FDw2 ?X*y 6TB2Q<ٴEowbxwgn@'p`վSTc7$ȩT4)X$JյAi,㏦eGcgxW5;WvGpI (9pEg{:Yg^MNK-:' qA\ooS2ڼwMjNOڧL|.sYNDr;uNuzq-&I|sLbI6l7D0\j:nbn9fsdK?$Z"dش#l:ofau jz D\Wo7ne0g,aEUgjg)Ō@@dzS.ȟD:[$#2#fIv΄O#-3םkcn>9J晠8˝%yfT85!NI $Ж%r&ID_9}ЧfHF?ҖY9!È2p0Gйvvp;nQrVV 2xŁDlƭ>C܍cwjcy~G?</7(}B!5bxܥ#@p*FۇôIp*wi'{J$Y:%wog?Cɧ*Mik k}swH$;.cF5DaKa̦H=A{"x 3Z&lԋ#ar[ .gJ Tuary#'qpK|_s@B(tRSjf*6 yO"JC54=+BG`+F _9K (m<ݽcNF}PogґBUdQSNwBZN#4"!9{8id P^z)>*oڒYwEUMԚTEijXh%mi&+vWQD ?!1\׎h dI~$݋m#Ak;";SZg6zxTsHZȰ /ܤ-G"q> qC*Z.msL)6/ߖ,.QEqR_bГ ЋZ>O>r:=,idSsJҢܓiSΫ;UwKݜZ*{7}E?yYAu tGʲ=@ߪy{qBeBZ2:_ܺWP h ډ &9.t5=Wf%N8vrtA, nj14t޸T^@/gW{/9uCiBjD!m]y3-L}xHr}FK.?MnFsܽ;iɜҧf5]~ĥ JS?˱DTOwu^mCy"@vgd}tr"i]k wnt-( @sC\+kn'hs*2`%yjɇ(,J$>t!g]AaZI%wzQZ8K`Ct2ҍ4gp=ݪ^t2D}`7:! ,0Xvsraq`4lp%VXz`kђqՉubJ aF"ZΓ0e槱;zYp5ҽM~k%1m~8K{t̊rm-3q)f6 lX`nsuL?N䔩$GI"Fȥ0DnE2;'А7q')|%"DVYRt0NF ]k3'Od$Nr,/w/qk IJI^i- hʈbyNsob3@5@dn_ӫl:$Ai#66Ct`` I*dJ+Ta{ +PlG#rH[&^H %Nܩ)(~i@U_'h1Z@tqC=!}ԣlQhSd0a/f&P䑋o rIX檓Sof>I|H8HՆv, c=$~CRQҁfO3Դzܗfć:aբٿNR'A:cA3 KR->{D.Mi[Zш^Jۡ$  P4t'ECf2u |eA H1w`˰2ez5#tvf]%2 iTc><<]PxSXd>$:K1Ȃ)Qj[jC('hڅqXۥ K%$lF1$䰥BjklS(͔Y>V8-JBW`x.NS9mVXer{KxI̧Ry,'Xb3 u]ibRB$C{+1?c~ΛA@}ƛM X,x{"TQu .w .FTRdKKW8CI-v-бBΰks w`ػ9'"{up/¬:L?b[ylUq$SXXX* E IL/ NĘ; έYnY[0L)Z{4EM^Q&/UhU3} K*=q K1P ?w/G&06 qaԇTNONٹan>4(԰x>lFߣ͸]-NؠŏmsdnZAdQx)b8)WiwN=/+WS-hMB(96cqϩ]R/qO-2C}YێRt L8&Y EJY'^wK~k8[v`Zz!R].,O|,L˄&:'N u.Uºsq2(n(h &Dž׻@ש0+cO;9poojbTNmUX[ aObʇ{pDT*p@+$==m*?ng5{/Lo h]Զ40Y6(BLɃE# 57$/ƆDm]aJ~@Ÿ"Q%qbjvU>1uP(j>F.:Qrt_՝H+cb~<󅮗u=X!ѡ&()I S{˭aۡh(d9VC)Aє a`LpJ?y6gPt /|jy5`Xk\:aLfNiErehb-Dd_gpMXzS~I?ӑ95jUYgSgz@oƫbt]T}cZYU_NBx+K_ֈ8-: ] ţVaN5$r1C[s'~:!@ᅕsi 1|͝)4$!\>Tmi4h19J$K4nϾ7!Λ;yI<*~gkߣX}%"~`X#nZi5tI:<{#h6^a%4Xc)=RV{Q㞾FiLyd~^vS-uN^{6w|=_HȔ-ˑ,r<ƺqO }EL=l'`#RoŞ .GK,拓-+XULL%f F$MI*I%|D5 9yXOMS]?$>}{X }|K5ܰۈ]'ԮiPcƮ1j(/;0.|ujޛq:U2W-x2 8n9kDv jd6-*=i_M=~͙糛D*nRF_{Ljj dRD]YR  ~l<|B!]cSQѹF O*#G͢*SNFFdWB"kpKU3XΞ4Աj@hC凷z+p/bpNŸg Q  LVN*֋+6qlo0ӽP%T;4Y'{09fA;3evxzs<+Q~h݅ET0q2֫U9Q3lkkec+s&VP"Rp+NKLĽy_Ai/՝ܭ8ui2 Ac!pn Ѧ^Rw%F/2eg̢%Mg(&{0"/;Jwc}کm[n )M=xaD3w"g_ڒ҇_ !{dObFFe(0*fU#xR#(!8w!<ް[0Jl(FV=\.%|A@ }BXgF͝}<:ߴsC48QFiRvrj*ڰ7K '8Jylۗ{56xLrK߄^C(>(J[Mk4zmWnH4]*L?\_Rb4ꙻw$q`,kXONacImBhɭB#ۋS m* w?[#6ZbIr̦SrA]> *o$;ܠ0#+,%K6Pǝl$C%TB.ckW>1CJ)uS2vڍۣok(fCnqQ >TC.$ \`y.K)gU"EIܽ%!*Sh%'iZ:TAB IVۣ,A+]PV|>aY C#ْ3._jmJ{q!mm<.Lbƅ)&|o)?23V$ϋ,5qft?9^J<8 `XW|&0j(s$C!`r|?n<[Qqb]o" +vgco:^1^w5qqT*&OgsTVZ]RQ"#.5 7AR L 0qc e=h.xr*ܰ%))#~!MC~`Eni_C!.Dq6B,B?SXj)k-.=^]ؿk/4U SYV;0].srWsL("6 nKY&q4\7;\ʸ2zuaD(ZsJtyB0,]AUpzQ4% оn + V !cc3"Ĩl\=R#]D5YsY'e(6*@6 q^LD m:,`\2ԔB#yOBPϺuۺVocȴ) ИC1'bmѼ%/9 Q'['B ji8l+ m.&^UYBJp  76pvID%U{mJ#Vg%D>F[?T›+SaS?(ovΌT7/$S8+ WP/6‰NHpmӏ ,3הt!)$<HǙU;obkjr6q&oFe^7dz*| |W~\)Xޓ}Z!s|U.e*KA<!vPi8b$.ڢs.Gwメq[h1ԉ *R'IXI.xB_$`.±??@Wߓ՝P~AS <-Mo~E&/~79).*7&^sכN^njwӱmȱN宪Q6ճ2ԩ| r!)mUf/gX") (_~;3pH4^KU}{6ZuTTs:2T,=􀿞<ު>5%.ڒ}+rmVH,ɭ M?8+ױocoׯp:g(taln~._E޷ol;aRꅕc12,{z8<2F,(E&~F? ıKYq :<+W3_o {v|{%9c06ݝ\` FPϥ9Z|èp 7+<RR܊{-) u"?yh]>6G ݸWM uF -!uabgMc%V?8mc= [nٸ4B8d7y] x-fI8)w]:W3LV8C^ R.bTs? ɳxk`/O.y5 c_KmZnG=L4L4a )9Y}&wDM=ۜSX!w(@'lXbO"l]פ.ȣ' "I#e WcA]ʂZ>CDN$#6Y?5pNUJͪbU6&5_=Ŧ !\˜*{(KwlLh b1kt^I&40by7mT*Eb %13D9jaDވL-͞ߘwt|%¦kG_E-0Tc IFCɓ CR8%  M"0Q+%jLtiZ:ZK,9w:]-DTo?":Ṱ D G{Vj'{}td joZ~WS#^I{w3?x;6n`<}#і/ȴ:7ߟEXJ=S4N)faݾIBAswl_P~Tŀ^;-xM}-m79oDh^؇Pʋ>-4A"nAwyM@:ߑ9q"_+8fn7KzƄcH$#qHrJ=Ev(ɬ.1۬Oy$Dj^\ ?-%p(0NA#BӁZ鮾)KᲬ9l~UJ ` SfqY3 g<\v,+IG#hecB+hL-ש>֐pb:.7{u.4Lo?|ǽ1S]K-Ś,{}{E$ NJh9Xv.5k@\4&WcqPNClp}6N#!ޢO~u#?`mw+wɥyzx*t'+&Q85iߓz+x`?-/D]@l$\ȟpuRV*B>xʹ% J.؛T whX_ë452莻$*+WV X({"( B`؟ڮ5.4><t0й>JfuO㪻3;\N%(V A}Xy86RLx6 !#Û pbn/|:.G=^] C +7;dF̮;KY6alP)(փJ\ߥ;9zjZ|Twp-\"¯* $Pk,Boտ\h7*vsH [k]rMhԭN3:ծRs74N}9$`m;oiּ=sRjKb XW_@ Q>Grqq#u sgUzR]a^O0$fհ_Z"&wN&O D!a (QT楲ܭ5,1h&+* ߦ昇"z%OԹp_ H}wjnFTzHl=Qo PgE qߓf'VzMr\STyT&zubU:OL5סOއ1QUțpQr-y+BC Yy6qA%J"%ӣbLnܴ&oPΉa--^j斖JA%z.l G-eKS.eZR,^6JPx CNf>LY<lmta$Ɠ2Jp/e Rwwе{>V5;VW-:>7|~wy^IuX:sw;.dvCv. /!֏9tM~N+E͂%8w$=*"[\bTa'+R3 ͘s]FBS9C?)QO;N/vba]߲vVW7zaT9W貪@&.2tQ}b-V#\K}~V.CF^\1{gZb% ٌ^^CZ4hzm^!k. Ǘ瘥N-QJJI_| -<vQeDte" ܉Pp3B@e`Z@S0A?e#cAcOmk(2JS0XR?B3h@xnL-8BTp! e4SJ)],^ Z!ۻE:q~Oz2r@l<CM."Ca=j7-2Dt^YR-},aj J'ߦ@R J^LR5q]vZcG*棻}3l71'/ƨmebH u.yxWP k$+ {/U- sK"4E!XPOkU,ʞJ76mʥQ1#ZβYZ|ognX{;IIbzվS!B,iݽ5ªnz *mD"Ɣw -ɥ廄H vC6eCu}TIg_#)#}zUZIG)<DNCeĥ"B.h.Kj D|o;wY ut+ZkfڠO z&U\U*y6k!-'kY }4YfeW";)_ԑ?#vAkfE97x2tѶ EFp0itBeR~2B)fuhzjN!ر9Oٰŀ<3#(R)V)΍j00o#4o~R @vQvvv:W-˓&!As1J܇4:kD?20-'K̔H.Wǻ:K)c`E'GI^vRfǍ^,=LժDh-s8N%HX[A̔2:*J!WRc%f/hǪn(=&4K544-,HvYC@o{ap T WV6]wnӔ~i^P%]<Y%DTg}r*gs_ύE,k3f5a%L^2kcFM yKU,U ?p%0Cbž,XQQ\x ?1[id/OV]<zo `jGpp"\d0(;YmYQ6u ]^_wn$-Zw?*Uy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要点有哪些?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 2. 摄氏温度(℃):单位1摄氏度的规定:
3.常见的温度计有
体温计:
4. 温度计使用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 7. 凝固:8. 熔点和凝固点: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 汽化 12. 蒸发 13. 沸腾: 14.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5. 液化16. 升华和凝华: 17. 水循环: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 2. 太阳光是 3太阳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5.特点:
6.平面镜成像特点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 3.长度的单位还有 4刻度尺测量 5.误差: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3)替代法 (4)估测法: 7. 机械运动: 8. 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10. 匀速直线运动:11. 速度: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 13. 变速运动: 14. 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5.天平的正确使用 6.使用天平应注意: 7. 密度: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0.重力: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 14.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 2.压强:
3.压强公式: 4.增大压强方法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14.沸点与气压关系: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 4.阿基米德原理: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 (2)潜水艇: (3)气球和飞艇: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杠杆平衡的条件 4.三种杠杆: 5.定滑轮特点:6.动滑轮特点: 7.滑轮组: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功的计算:. 功的公式 4.功的原理: 5.斜面: 6.机械效率 7.功率(P): 计算公式: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 5.重力势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9.机械能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3.热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
8.热量 9.比热(c ):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 12.水的比热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3.热量的计算:
1.热值(q ):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5.热机的效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4. 导体: 5. 绝缘体: 6. 电路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 8. 电路图: 9. 串联:10. 并联: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它的使用规则是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1.电压(U): 2.电压U的单位是: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它的使用规则是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 2.公式 3.公式的理解 4.欧姆定律的应用: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
④ 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第十六章 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9. 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0.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1. 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3. 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 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5.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 线方向有关.
26. 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 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7.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8.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求会正确排序)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例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④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7.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λ. v=——=λf T
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①发送电子邮件;②召开视频会议;③网上发布新闻;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
12.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1. 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
2.能源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等.
3.核能获取的途径有两条: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聚变也叫热核反应).原子弹和目前人类制造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能量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的.
4.核电站主要组成包括: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5.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的所有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是: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7.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输出的有用能量
转换的能量
8.能量转换装置的效率= ——————————×100%
输入的总能量.
2009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
F浮=G – F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F浮=G
 
压强公式:
p=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帕斯卡原理:∵p1=p2 ∴ 或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滑轮组:
F =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
机械效率: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第一章,声,声音传播的要素,速度,特性
第二章,光,光的传播要素,反射,折射,色散。
第三章,透镜。透镜的成像规律,重点
第四章,物态变化,物态转化会就可以,简单
第五章,电路和电流,重难点,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电路图,实验原理,串联并联
6/7/8三章都是关于电路,重难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电阻公式,了解变阻器,其次侧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实...

全部展开

第一章,声,声音传播的要素,速度,特性
第二章,光,光的传播要素,反射,折射,色散。
第三章,透镜。透镜的成像规律,重点
第四章,物态变化,物态转化会就可以,简单
第五章,电路和电流,重难点,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电路图,实验原理,串联并联
6/7/8三章都是关于电路,重难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电阻公式,了解变阻器,其次侧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实验经常考,给你图让i分析,或者给你题目你画图。电热,电能,好学,简单。
第九章,磁电没什么难点,要记住的东西多。
第十章,了解

收起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
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疑点: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

全部展开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
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疑点: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重点定义:
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要点:
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3 真空不能传声
重点: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重点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
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
2 回声的作用:
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3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怎样听到声音
重点定义: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要点:
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难点:
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拓展:
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④有传播的介质
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重点定义: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
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
重点:
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
①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②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③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重点定义:
1 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2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3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
疑点: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不是声音的大小,也不是声音的音色。
2 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拓展: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响度
重点定义:
1 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2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要点:
1 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2 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重点:
1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2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
三:音色
重点定义:
1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2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点: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
拓展:
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重点定义:
1 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 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
难点:
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
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
重点定义:
1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
2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
拓展:
噪声的危害可分为哪几类?
造声的危害可分为生理危害,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厌烦;比较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刺耳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还会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症状;更强的噪声,几分钟时间就会使人头晕,恶心,呕吐,像晕船似的;极强的噪声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
三:控制噪声
重点定义: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
消声(从声源出);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要点:
1 回声定位
2 声纳测距,探测鱼群
疑点:
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次声等;声音则指人而能够感受到的声
重点: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难点:
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就是“B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这一点不同于“X光”
二:声与能量
要点: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
重点: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 基础知识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 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
①热作用:加热食物 热谱图诊病 ②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③遥控:电视机、空调等
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①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②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③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 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
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
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
6.
u>2f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
fu=f 不 成 像
u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25cm。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
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眼镜的度数=100×焦度 焦度=1/f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 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时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
3. 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
5. 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
6.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7.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单A) 1A=1000 m A 1m A=1000uA
8. 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还应该注意:①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先调零②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个支
望采纳,米米感激不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