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08:54:08
孔子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x}R+ۖݯeG^u`w P:6@؀:HJ!)ŸrVf_s\JrٯcH͘cε?韘~4ӋpT7̛㇍'8_?_f0u|gu0^7Lwq_V%Ŭ '-:m{ =Njfev_T:f~K_pX _??v?Q砟xbF *~1?We%߼_/~8p*:_ ?֏.7?_ѮkFˊl|1}o( ΍4ꏎ ~ 6׆XfNLkn , V(U87wX ʦX27ZhۯTMVXv_~Mt"6|J&&b VK96g3zi,O۽#L'W6'7f>I`Z>HÍW4fD= s*yo?Wl?}BS+s$F0LZYvznM $&S +σ7N~Erø=|\KW!RqteM Y̍Ư}FBv OMcjz<:Nը*\06R>rGh-n'lPb)Xk,.xYy~*F俊ٿp3a8,L~D 2tMl96%7?C;':PXP&a; [^+a@X0Ձ/ 384D|{ʍ6 G=QSzS0>@^@QUgvݜc(>B] f'GKik*Fu4ǐ7 mr ڥmuu8.fV=R! b^`Nl)efYć)4Fz,> RSu1wԃ^o>mo2 abbTWftf)Qi</hb &͊BK{8\gMTm`&[Xp>'O wԺ16f {w3Ag'x݊SEl`[û?ma{/\c;q"t+?%O/"_ye* Y?s Dt6Oy?G{bfEn.ch8X]3ct' tY݀L=Yڬk -(0YWBN[x'c߬/M438A}. Fv'k 1] eGR\gSnp t&NI.K3Ϝ]Q!'WUA*L!R{XC>PT^PgP{CxD3*uDA u ?>._*{Be[ KfSYe.e H!(fA蔠Bw:HSxJ-r~!,O jKL3˖0Y;&@BuO4xYqmOc6}NYXxYK3q2mәݷԤ,.23ìZ}+>,GAcY-- ~RGG>>+F@>l"gK0u{0fߘO%饰f:0 Rqt_GPf&W{NB+0l&uo@R02X 'm~o[,1[ڗFHe/^SWtV*c`v"c{ Ͳ;v\/&\hU>b,hLi",qxTûRҼI0hLL%Z}FJf{R $P{Z;6Wr9MJ pBjGBkQ|HPY^`ڽ]0w"%S.Ę- W@Kne2ށ8 F@hP"Djl$WtB8A= (62Tr +ҟcWs Hdrz_J<4##!SςwEXC%+-MoL \EePt{ Pe+lb$D`bep= |4S"[iWM,GKa:^J|%'$.GVcsK]ƛxN3~de#!DO,& 0WLdFKsشdJ ,E&E8ϫ=Ϭ :x XqꃎFu@fk N`^=bte0 ,OeN8͒PldJBZ}3$ `;ƁB _Ĉ H$#U)?%tTǹù"|S92S\%1 l0C\gYx fCײ~GZ^F[P%5Vl~4jK%;-2⇪~Cçs[sݻܷ~F!E[xxȰ)i ޅe%X;צ9ڞW~"!tќJKES,6gEE œ~]bFXu(2va@1.-/=7/&Bn wX>+ BC}SL*~@'ù=ȷ`6ۓ"R7ѹwO2ۻ32 ڬ^MUC/DФb臾wDoQ‹YɁH;C?*<E;.,$3afc6[!E<}v;rClxPT:+Մ{!8ҏG!( ; ḍc`W/j\dnхwt! (_8~ GK֔I W%Ȓ_VT4b]V51ة2Bq K#$H&ȟw ;֟ .8фzW %o95ʴ[eȱĺWҔ.e$f?v'>OUi'$1)DI.[ {%k6D%YwǓ ,{8lZJCBH$&m. @_C?;~ҡ[ɴӃf1hdԆEy2e=CV;n,1eQ-`g ltq4 }eh.[=X\Q]8.au k}$7%bV<[$y-f:$Mq|AJNeB{%o_KKJ?2eVחz++`< 2:5RyqʟNU*J*g=IZK u$X3?Ē do~sHuz<[c1%>̼'qQ';rbв!M f,60$  '扸4 tʇu1mRCv|(Cstvhl$o_c {'ᰫ(Rϐp"Jc!*`S#F|u{Ⅹ) McdFR{rF!][_G@Vlk8dS Gr lHݬk19~c뚹}'P?aΩ_!HR,W{xOs-"jG"WGFAYpvڤϟ.E`˩Բ+~HStW#fh-0E<hOo8(@e@ˌ?omP5,R'*2BxTEY\M ooYCȝkJt5~" dyuSZN3BQƻc9H !WR-#ztJ܄oSjxSq7X! 2: 5)2D0-!jt&̊`?(|cE`Xі/0p$EOeܛqM߾?bnC-Ki=L,l`F]˗j|},y~pYF_YClMn\cuZ; 5\PSחf<$Lt)G(f ѵKMHS/tQ087G猴|j&RJ;IN&D۔4Z! `IoGh6av$`o:Hϡn}YGJ 1h,34 ̪?!tNbͲdG%U+T&1u,;Ҽ~eZd5E>¨/ArIR'Bg}?65]w qo,B<n:z.9!U|nCsvzzIIYT7+tڂ (HVjNÕ:Ixm q.̎$czʇ> RWVupO@_RXhLL֬I WD[ruyJ xL@S SF\UTU{&fښtS т*MjqE֕ЂQ f=32QS[=h2; 26(b"5w5wx#S(Gx"h8g3aA^VMi4f*TUGGeS;Z.Cl"\DᤃI+#NT`NQ J%mr wtAUJ? 0Ԥ'T_:|GĪAp9޳|6[q~f㝸Ę1X|/H\dbɇo05*LM2͘&K]LHm9.+s)Ax?a (ę.b6?|h0Ԏd$xE7SLӇfՖOdF3_*9u#<۟DoeV?MqgҢuq 7)L^(\-K MҬl5$ZM#*-e oWL{ҝH?HDl.Wಱ(d.-|%uJA@R0{P4 l &w р:!lnu\NU$[) Yu:l!. -Ht+lmPj{te B]QbE*3uRwU@EQmvYb?O/)6y{Y3Ka)4xRT0f*Ì :m7~hY&{#RhۋsxRR{ϻJlZ;-ʊ%e}'4mI5 IRIa>IUx_.^9wC^V*\-}.ˤW&`z cJN_^iuD Ej[L2y+C"֒r&Xtn>ormjhD_6dfн Rb_^J$Ob8>z3Sd?$ٹIFuL nya tz #o_Y;%4NbJQP E(nHsKu5I$ǡnGn/ZTee}lqt+B27Mlб-I~Qٲ_| 8Mxjk[h?``muAa5YfK=DTbˇԙv%!˖w/_iy9^F?,鬮ү_5e@"]x)$Pݴ$N!wpTR`đ"[:[!"ɭطcVǖxggZsƪJf r+ Ju)8IV@j[XmZOOк(mU$5a}}1.,-Pgr(mNwVͬ0'\\^xJrHR2 JxxSZiP5\M:Jو5M+%Tl 5-o\}FF~zE⏄r~Z2.Ue$+/K|EjDȦg@D4+Y,q[{}BvCQSƚhYtIF<^><,VWt*2Wέ9+_TuyO4Qβ=RGZ DޤRB ڃʏJ9u@|j-gb('V#!EԘ"͌9<Բ7]ڭۑ\>i,K8sG'M,Z\tOᙬHo [)" +YVpCaz"}r?5zbC^|œG"Q;5>be˦uf]|I{h\$ )vHI Sy@P e^99~Cg∅2J?P~Z+"_@@b&yB#_vA>ڵMrgI6vJzE.ܦg{gB+KPi׬XeHrrH7@ ]QRu@;J"G!B06ϭƬPp\}c Y<{.f=ֳq1+H-!d l*eh 8~[K(kzmmaO4>=Pq X#k륢r8S4bEęi(suHնo'3Ch*_w1; `8O@8e/:uZ3:VڵlEUR`-p*8; qnTJ'v9ٽKK| 剶gOə(t?`3 ~'I]P; 9=d:-6eX(XnO$ek(jn@p#ƸM@tb'Fi%#a HJ1{?]VVc9jWSp2FS bB̞8]:Y6|l.婻T!}>+9ӄ&kKY<ݩ$ZY͞TPf!wԮ.qn~=.*"p8QガWgg:b6K"H~]R=.gB-FWr(Mdj& sA`柹+KщnDCZ@\΅ :A%;I΋Naai_WIQbQz A &7M5%KؘOpwa:#%?YleJjGnҳYote}1[&Ug96,[8 jYOŸBw QaERQGT=nO64jެ&Z;zA,ϷKuU@'a*BON ]yhPdAS.}#j(QKc$pxYLRo]Ъ-K:#v=p$4'Kqj(M3:!73ZM n18CyNĕ-L]JX}Ggw"L't;*aFrJ3pb,0؝߳&8<5nKP!r*/\2 !Tdr6?Xv>#fOx,UhH%)D֙ʮһ17͙ 9:mf@䢵+iX)9O)B;t{U6 (O<)^b:zKpIv F#SW_ޜ)eaU̸ۓph> 4z<ͻdN-ђL0UrkSxz)gs< h67fvQwNZ*F=(.:3@pޣ.xmE>i ~~]of'F z e;h%$]{T@[.*(nuʾqp8NO\ Y-ߪfd2y#")޽Ֆd$ȼ;kWE y:[}R}a: <˛婔GG? _k-k̶wg>Uv2{Sg8MG=%UBNG6eW!? Ύh~$kV,3Vk]aj5O{zI_+1AgR'mMد`FJkƢk ax`.D*>RUdZY` = H3.4c,^۱4ugx%UK:-N'fnӷ$.H ,W5ο`;Rdsp*4L,1vCZ *bmCn .ܒ*$]1ˏ^IHY^SrPx}y*5 O)ߺ'OlK''zX&ȒޣO?DF?Z{x4l õTW <rdL-O>Oz޲o%v] y>c coK)ZX,LZݧs4HHV2-5;]]dϖjTТ,\M*Ooй 5_ht[$}%*]zF30 S7_n˵*YOR=,l;vraDѹfI-ԾxȤ5+^ W_Dl)ݗd-wJ^X)@R%ur|ܔtFrR fQJݿLM<#>5_Rc/Ԫ>^\ L[N ٝ";iZAtV.>^_!Uٞ# d.8U R&9\wYF@tLf>~8;ASLXortYלpyA$l re6reky݃Sz}uBƯK?40%WVqzaiGY g) ΃Fh%?nyNA̫^2U#qsu,:iMhl2T\qگbp|k^5qSԟeSobvWEu St LVO%Ww?i._}˒ q<=W3?ܴVe=w^(͖7Bx@?$4%&u8b׸j?(퍶7{Ά9/aQA|t WtEab:!^\t퀛ot١^rkF3m='1JJ-ϧ{<!,ȗ4aa·jpM/7<e?Rj$@Ө@El][^ۃ-\hTUͱ_K{rm,5B\j.{n~:f(V_k\\&y)a0"^1 .ed atA\!UѨNjb\/!#Ķ~2 Pll]fCD}Q eofW`Kt̚!\rlw aGi6MGcHiI5Z R@W~sRf6,7P8wG܎P}ɞb&7M34I &I]ʕ#MЫ3Zsk)l{I n=ªu o6À #J5;iRqtK -2a+7B,IBߌ۸=pGӸ7 _dz6W!*5P?8SִCp"~\zs97G/_{oxtT[eSyLHjZI6+ղLr8V\mǖT kcrbLꑣfDSprYNNiuݑw_("Mӟ!5vg9f!F٦<#{W7XhYX$o$ :i8%Co C25/WS}թov%k8Fo5z@]\Mw׳zZWIVey"l{ DgÏF>Jr| !z+e3+%Z)m|sݥٯH&imxL—  6Pjhh2R IO7K#ۑGE.bs|=HUuR9Vi(|W)ן K"Ds $CSW"k"g۬π>f,2av fyzGdJp!`3brjVk 6o[ؐ\Ů0*1z܌/%I}LOxkF ?}')> K!>d|狤$:4+$ 4O e8T>^(l57_I22X R'Q%qhT~rvJPK&(C 96Z]$Dk5yz߬BB'5/ i 7*pNZPR4W )Yh5&?h|BNJxt7~ ] n5Ӓ.}Wբc*ɇBA%]$9OOo̎ ;JҼԶJxbКoއJ<,.<=#mɮs#&JG: Cde:/TG9r |1}I\y'F3R񿮶9AAo"?蟼ϩc,

孔子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孔子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孔子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主张: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教育大量的弟子,整理了大量的古代书籍(《诗经》《易经》《尚书》等),将知识极大普及,形成了好的传统,打破了贵族教育,家族传承教育的桎梏

创建了杏坛,将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目的是为了培养成人到君子(质的飞跃哦)
整理了六经,最后还有个就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全部展开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一、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 。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 习 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大约在30岁( 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 ,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 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 ,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
三、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 、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 ,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 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 《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 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 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六、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孔子的理想就是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可是,他的方法却只有下面这样三种:第一种就是恢复礼制。依靠等级森严的仪式,来暗示大家这个社会要有等级分界,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第二种方法就是正名。他觉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认为,在一个等级身份的社会里面,名分一定要与实际相吻合。把名分规定得清清楚楚,他想象,也能够调整社会的等级和身份。可是,光靠这个也不行,因为这只是个外在的约束。所以,第三个方法叫“求仁”,就是追求仁爱之心,“仁者爱人”,在《国语》里面有一段话说,你要别人爱你,你就要先爱别人,你要让别人听你的,你也要先听别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归纳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教育思想简介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之前,贵族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权,平民阶级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仅仅是局限在最高统治阶层范围之内的事,办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统治者培养接班人。学校的贵族化,阻碍了文明的普及与发展,也扼杀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欲望。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自行束修(十条干肉)以上",他一律谆谆进行教育(《论语·述而》)。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南宫敬叔和司马牛外,其余多出身贫贱。
孔子从办学开始,直到73岁病逝,即使是在鲁国从政(任大司寇等职)和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他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发展私学,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谱写了成效卓著的教育事业的凯歌,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一个人几乎用了成年之后的所有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出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称得上诲人不倦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称颂,也是孔子高尚师德的主要内容。孔子经常以此来要求自己。当他的学生以"圣"和"仁"来称赞他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孔子教育学生,不但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因而赢得学生们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学生们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孝三年。子贡深得老师器重,师生之情胜过父子,他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有这样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曾对有的学生作过评价: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子路》)
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同上)
由此足见他对学生们的了解。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
以《论语》中孔子对学生请教"仁"的不同回答为例,就可说明这个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十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同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同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十七)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标准。五个学生请教这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而各不相同。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中对他的思想理解得最好的一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深刻、抽象,涉及到礼与仁的关系。仲弓即冉雍,有为政的才能,孔子认为他"可使南面"(《论语·雍也》,意即可以做一个地方的长官),所以当仲弓请教仁德时,孔子的回答就侧重于仁德在为政中的应用。司马牛"言多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告诫他仁德的人话不多,说起话来好像是迟钝的样子,以此来纠正他性格上的偏差。樊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具体,告诉他仁就是要爱别人。子张有时过于偏激,办事情好走极端,这种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则显得不厚道。所以当他请教仁德时,孔子讲得比较具体细致,告诉他如何与人相处。
再看一个事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这一章具体阐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宋朱熹对此注释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论语集注》)同一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针对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点,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他们的德业修养,为后人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因材施教的示范课。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把较为出色的学生分为四个专业: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收起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