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建文化的理论文章要围绕着党建文化来写,包括:党建文化的历史;创新;做法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6:24:41
关于党建文化的理论文章要围绕着党建文化来写,包括:党建文化的历史;创新;做法等
x\Yn#Yv]MؙYU@ [`4 P%)QRJI)%QD36_Ds}|A*ˆ @BI2"ps_Le/̩M}印EuT 8Kg7f3aJϿ+&[r?˿+w/Lw۶fgwcZ~liaXo0þͅi's32~p1#?SvM7w.L+셝i77 z+aዟݙpY\!\L7;q#g2)]Kp=v^]?Z 72 0otߺ㭘M`P_溎kӔw/2;O;&S^,Lk7G>Ogp`O<;6ӶiWga+}M7 ՒBjo )z TRM~oIiؽLr? M77>^]_veJÿfk虓vZܖ:37WK1eO76 LþPPzb2ή6˚65Z5Ohu)>9.9 onʴo kGΎ5gXҡ>]}Y2gµɒ^fR0Gݙ-lVCyPl;H\[@APpR%Ej\ZY]txE0ٱt9)Ab̗l V-UpD;5ibNiTJ{vT]wᔂ< Rؔ/f<~^V _|-}7r3ΩCQ(ʲՠd֦3:2ppWӸ a}݌-R[%՘l.TxUAy͔C35?s&{/o725ꚳS{%݅[?.S{Gu=A,G`T6Oo:Yڨnka m>7;-xDVV1l:*P„x4l\On?|=~CQZ<,lf%x<$'Hkp/prɼQC¦~B0|x&5wAbRT(X~Ůh>d&݅4іN( SIxis9o8[yXZ-E@;&iQZ~7XvuӞЎLp>K̨e0cEWT UY7a|;P@ `+^2|{Q% 8WxV1>n=Dj}KmT-]Tj aѭ 2vZ']~>.grk&{B\Z ؟>P " a Wqlݱj}Z{jjϣ*},rrNg\k~^HL<,G7/:D~O-~B %2$e%U͎\MЯ+=bCJI_xT9DaD-ô?bw8MPR?2ϣA]+R>l{?cHb 0/?~ O?xk &-8>}H?ش[.9/S|+"ӾK">c?XP F2 [ )pqۃ6R`^ظ*ݛ/i^C "QR]%>FV ,VbAݏrF&tRJMފP=wnF%h\"WEqPɠL^yv m*d Y&h|jKTu#i2y9U1ЙH11y<7#@#mK5d %'gj]`62 l "W"M = ];G %R a(3.5AJ:7t“|]X)KZ_tW! ݑ(/'HX*fiWaVc>)m:sFW٣[Jgew› c@bMzUX5wo\UM/S?b.T~ƄG@oW$^y :j9חe*X]F"G0g gsf5bi *QٱjC[6.GSSyW]'Y=pPG^iF& -SChR/r.s7%0)2R6<ϰ}tn䷯l?[z.Kj5;}GX@FPNxO6w1 \rћpw~(aTDg SWpbjr;m X>_a9c8X\т tF_?(/Gz Qe)uBw.!ziov ګg숑\ ֡K_deޛ-VЄ ;ۧ5EN]Wb3K"8`~ջ]Ol" R:.߲ {p萭.M_[XŴ{lK;wWR8n.4]jvv6MFWf'4cKi.bAar*hWE6\HmVh$t@8^cRѡψ"Q-R>fZtQ7;ZD27Kac@ٻŠ\62~ TIZr.2^`'Tw pweݐ M?bMz|[ .lud/?00'in>~kHE>`O4/k, ,oU"@a?a-֫ g26 G}\H&r곬Hl @ P4=}XoAJ,F/[9&E`t>L,n4l4t&?JjyzvuΟ՚>3]uzKJʡJ&ZlBg!,L$NHK*RNP͖j 03ؗ?}H\r%c|D/kO?#_ZKH7ʣP+%BSfx:N,TZ[MOf %ThZ-[d'2ۏb4 o15ЉZ5cܫ~qE(صʚԜg>?6aϓdKZAl!NtSh1:\y$u"%Q C3x %I/l]}c:Լ/$32B{ n_& "o֜ )yȀuw]>я%< 9<$BQ )e-z7S5UHMh@+ct%V $Tn#ֳ^roe,tDl>0gX_5=gyS#W!McDs8 X-*7?@OifYm|-d92wW@j"@g2YB,r7Gnz ?𴈂}1 Zx% PkϰYѤdDA涵>oj`~\pqMR\nKV~e: [e"2aCz *ZrR:b ,^_`KOP7ܼ`=[wR[PЛ Qa77CɸWK-f†[,E'qŶ2J{*ElV H߷1WΩ:Fa~-$' apswÕ`- )62|-U3I6L_qZL1[)@"tBg[ 56FOS EPiE5bLEP*X˦\~8W 402ܼ}2w|J.|CI* D0IeI( ܇yp;0 V5ig +4@l{ ZbY Oҳ#+{Zd`{Ϥ=ڐ^=Yf^76װqg]!|3As)ҥĬc$Q6"T;_ !ȴzๆ!HyuYb["ܣvYJFpІP/eQl.@,}ʡq-vh8 0b12 (UIhd)fC)Z sMӹM~!+|lfuS<ޢ2M&X\\瑚y!ikm\[c)]*An= zk}3#=67O#o;Z.,ص섛?on#NxnM[\˄ZyT#e%+\&jR-Y RAf%0u9\WJR?kgXhhZن6zz) au tn͔kM~?Ch֋_YtKT`Km\ <ߔ0f%+=0RM|=%@'kD?=6sn4w>R96q2A[gjG<›CStD(R1}{Qaftrp{iFOݢa΀\|-`(גv,e4d'V +o~2̔6S^lEWy_%_uz[tY!ݘA.LXLm1{ԺLlWt85X_]l{O>sqƥVQ1u[K2;v[+/h;ζދ-"iN{6LY~8q:mtT֚u增r'=/h'~VRg^1٦ ~|A"Cn#Jjly6uTF5 2zn a;*EaznXCHKk \^$46lwz wB )S$Kw\\umx@e߰m[qj'MeR:v#x3xq+ψwp;B|eʦ F N,mEgi X;A[ S=yj:|YÖeJ8.==OGmi@n[K;de'AebW=I~:]"kfD9d"uRi+ń7UJr4Gyl) . K#ʶ,O5fgяU oءϧY6 _<)`IVѢsVQB|%Gx' d] te~%v1H˂a'FmDJl!v9A>rY*sMLu:6{-25kINj3 XϚbW;1\mL. n\43X%`\ &3ekk70 M 9ӑ~2֪pI! EXP -#.G/GUyf,XgRS`oQߙEyMGdrV&lwdI+tcΆ:{zy /e 2v o< ݴXz E8ɜU#]Pz4e} փf1!RّsKjnL=(O(C'~]n*̶r.T 76wDWb*m#N>3O:b?{3~<}L~?_m:M

关于党建文化的理论文章要围绕着党建文化来写,包括:党建文化的历史;创新;做法等
关于党建文化的理论文章
要围绕着党建文化来写,包括:党建文化的历史;创新;做法等

关于党建文化的理论文章要围绕着党建文化来写,包括:党建文化的历史;创新;做法等
文化改革发展成就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良好基础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重要任务,强调了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
  可以预期,通过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和各项任务,将进一步兴起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对夺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改革发展成就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精神活动的成果和精髓,是人类最悠久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中国古代哲学就有“人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最早的具有环境保护、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哲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到要应对地球变暖、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更显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作用,发挥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了我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对文化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十七大报告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今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设“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为篇,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
  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通过政府主导,引导多元投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日趋多样化,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促进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超过1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9.3%.其中,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6%和226.1%,均已实现“翻一番”.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与2005年的133.82亿元相比,增幅达141.4%.通过增加投入,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随着各级财政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存在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文化事业费投入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有些地区把重点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服务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年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保证.
  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渐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使我国文化产业孕育着产生巨大财富的机遇,文化产业吸引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从过去基本上是以国有资金为主逐步转向多元投资机制的形成:
  一是政府资金以文化产业的投资基金、奖励性资金、扶持资金、专项资金等各种形式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如北京市每年有5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发展.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贷款力度加大.三是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四是各类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产业,包括有数十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多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文化产业的企业投资总规模上千亿元.五是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把文化产业列为支柱性产业,激发了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如企业出资投拍电视连续剧、电影通过创新型的金融工具进行融资等,文化产业吸引了各类产业如房地产、能源、矿山、服务业等领域企业的投资,大批民营资本纷纷参与挖掘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更多的民营资本涉足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对文化产业多元投融资机制的形成,使近年来文化产业投融资呈加速发展趋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国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领域基本完成全行业转制,22个省区市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络整合.
  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成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面向市场经济,面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着力点,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广电集团、电影集团、新闻出版集团等大型的国资集团,这些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企业使国有的文化事业单位从原有的条块分割、地域分割,走向了全国性经营;并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这些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肩负着繁荣国内文化市场的消费,促进文化产品走出国门,以及代表着国家面向世界,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核心力量.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降低促进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目前,出版物发行、电视剧制作、文艺演出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快速成长,
  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占GDP的比重达到2.75%.
  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国文化“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央电视台建成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洲、拉美、俄罗斯7大中心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建成64个境外整频率电台.对外合作交流的文化活动日益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时期,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00%;文化服务出口总额为11.8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55.6%.
  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这些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从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看.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持续发展,欧债危机和美国失业继续发酵,世界经济再度陷入困境.在美国,1200万失业人口,失业、丧失收入、还不起贷款以致丧失自己的住房,成千上万户住房止赎,使社会矛盾激化,由美国开始的“占领华尔街”不仅在美国数百城市“开花”,还扩展到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上千个城市.这反映了99%的民众对现行西方金融、财产、收入分配乃至社会制度的不满.因此,正如会议公报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以美国为例,“好莱坞”影片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美国年对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好莱坞”输出的影片不仅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向全世界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重视通过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美国等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美国的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游戏业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如近几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远超同期GDP增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据测算,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近1000亿元.同年北京的GDP中,12.6%是由文化创意产业所构成,这使北京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对的不仅是经济竞争,同时也面对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由于世界仍是西方文化处于主流地位的大环境,我国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在文化领域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甚为必要,具有紧迫性.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发展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由于文化建设的不足影响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诚信建设,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好逸恶劳、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道德沦丧、不知廉耻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近年来,一些匪夷所思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群众健康,增加社会纠纷,激化社会矛盾等.因此,迫切要求通过文化发展,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更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
  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实现这个目标,会议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要求完成以下重要任务:
  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贯穿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同时,要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大量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作品的创作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积极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对于文化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如文化创意产业属现代高新科技,是数字化支撑下的文化新业态和新的传播方式.文化创意产业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创意产业是具有很可观的创造财富、就业潜力的产业.创意产业对人才的依赖,从一个侧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批文化技术人才.因此,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