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9:48:35
绝句是什么意思
xZn#Iv4P6ڰ1 L)%[%J"%j!%T\sOO >7"2Kp{ B܈/vN/gylo1ˋx9ׯ|,b!E?_ml 7F,č}{oj,ki^^v YL[Z[K%ڙݕ{nd콥fj~ƙ.혜]R>9{ʭ gs͎[i/sg Þ8E[6ƕκf΂]?i΂}1N6g_gG'V k<~d=Ϊs:N)k}?X!V&evRm5./Yk`8e~u5~{oj?b,[K7f{${4=X>-=~ XFdKܙfWV2U,֪2ESp歫 ?\42k<9-6 =YY8/fYdV쐕25+ѱr }s̈mv[yu7JD++9Stga.?aK~Cr'=]g [b VeU6,Gq~׌ 3jד4~i7,dB3P{þj5xcvNƐ./+-bn]!b c k؃+{jW4bkI #?:'[z$jdl}7 5z/GBU|7L8=,h 啥3`.%!,cc74y,1:?L䨓w]Ɛrz߾TB8%ukۻ^5`#[&9^g7 f/'avC;7ؾS:NeYu )ޫ-kHC]xB  ص!X=gC~wxgڬQ~G"^I܉Y"U@i>rȩc{E(( AY FanAu"jF@L6D쎉,}\l[;,v~hiTG f_Z'S(vph(훝CK~ӵ*5@Bhekٱ8NL)O ˘MV]|4{ 1)qyTѠoMߛy\Ix@d in@f5ם# og',9x]6P;iI.zzU5c>k ̯v ؀$^A`+HJҀ gǶ;p eݺ~3f;KW67K IY;7;%^)ŝ}Ҧ`N<Ė,X[:uJwY2"/{7f eAJSWvL>)ҏPB0~Cr=wPB R% WhD|&}J!m.Uڢ؁Kd"mܪ[ÉBVYF×lo@TaĨnXf>܀/@h̉kZěE0)-ۭ8@i/E{E kփ_  A|+'/Mp f+R)1Hg, 3:qEr 0_a-d:v PbNXz?!fgY<<[C)#Vh}a6`'}*W,qHkv‰=h+Ty0{ik3f5%FQ9]$MfH*VHEWi0Id4Sri"aY%4b83DG%pm7d'[v󆒃\6a GBF.Gt(o,}mj/ _{p@3/!ۛ%^]G@bԼxE-Ce$ؗd"Cc{|32)ԚNjF֭JLÓ mOE4:!EQeoIܰ>HnTYYJK (M ely'aq!f'P15 Ӥj;&*Ag8+v~!s*b/Sf {uvBaˣ2yAS΍H[8<@lX[{cmBa決I_=Z%\Ceۀe#Pmz HVU?yح"d=ށgB nόLlBig;X0M*L/mi4@PȚ[|vC*^z(J g''n0'TetUt@9ӻ]p29*B$<ăK:^rvY{.qFᲇķOPB+VFw7ڂ$V k(AȼpcXK\?va*Ճj7z7^M\0vgix+?9;ՈyXuˠ\ {.lRz3p&/;Ð9}4bG'2H@Yxsɺx2qK^]*:h8o. BhG/3f%t @*Jȏc _F6@=3{XQ͹=Ly6ؔQ=Y%Vw >'| ',}@m4M2Jc?ݿxׯW.o~/|˿?-|~|?}~J \x^ʘĀs7)C$kवpR8=<) P9#t/Os>+}2_IP |&|IA@7Kbqf NڴrFIãцChV;#y }bxƓ)þa"61H&ϳ$3MƐ5aCbbQrhXXcsIA(B$cGӉƢP "pL cx~:x4')7ђ)z8,y #!hȺT ?=ӑi+ABNdAJ2i4HJҒ+Zbr`6-5=w&D "0A^Lu<$e'JS1NuTqk{]Yt4DY7e =%.tph~.yY J_xL>0%1˄3 ̴ Y\%3{O3jo"YS(RBj|>]F|faөYOnOћiDp&H6L뙇;.ќ%XGtg^0uLѝqj QT3YtJvhϴ yt0,J7D32HQIѝhд:}B ;J<-,Q>') QZh &SG':r4 G+!Hk'Q^$HI ґ3Re񈤪lХr.Lo2zc%L[ំ8MQCm yZo }:2?Z\j("ZXF4"gP)}&L&xZ.uvJ5 Z2Q3ReG{^8 ֣kGZ,)$ko4kߵh=Tk9l5:utɄkR4ʵ( >zciRt>'\"Bjx?ZHآ$ɬo-Uԕ)B `"dd 6 ő"f'Լ7|" F4 &rBsu⴫q({'L<*{Xe1%$X\4%ڜDmݻZF!CXS $E#37$*B@GsG\OGTY ud4PӼ) e$\#>/2ggȃ Ydb?WdlQE|X# nd6'wDF刌$/U?!y " |;DPfᆄ aFfH x!>pi!͇gw2/'ď?$%D3"-eu dty `4 G 2t"HM6s ȕ\q:$$8cx=~x3KD!Ezs0֥&$}x:ʇa%|g^G>=>0û!'RPP=pKя@P7yN/!@ǭk@S<TYj!s o}n'?i]djG`3;|-#:>Coԡ pC_@n9B2ˡDrȜDW>Dۜ,yΜߏpO'~y鸟AM.Ogo?#

绝句是什么意思
绝句是什么意思

绝句是什么意思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③泊,入声.烟,平声.④比,上声.西,平声.⑤恐,上声.天,平声.⑥不,客,入声.何,平声.⑦看,平声.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另外一种说法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 绝句的定格仅为四句,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叫五言绝句,七言叫七言绝句。唐代律诗形成之前,已有绝句。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

全部展开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另外一种说法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 绝句的定格仅为四句,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叫五言绝句,七言叫七言绝句。唐代律诗形成之前,已有绝句。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特少。

收起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来源于汉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源于南朝。在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两句。
这一诗体灵活轻便,适意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为诗人普遍使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万首之多...

全部展开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来源于汉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源于南朝。在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两句。
这一诗体灵活轻便,适意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为诗人普遍使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总数五分之一。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556892.html?fr=qrl3

收起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全部展开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③泊,入声。烟,平声。④比,上声。西,平声。⑤恐,上声。天,平声。⑥不,客,入声。何,平声。⑦看,平声。

收起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全部展开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③泊,入声。烟,平声。④比,上声。西,平声。⑤恐,上声。天,平声。⑥不,客,入声。何,平声。⑦看,平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