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定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8:31:47
佛教的定义
x}|n#K寨޺ =υo=*nJ-DjE-EKJG3w 3Ľ"nnvy9kG7?[~돿|ǿOҴZ<.9.0R6s\5#z_J~Jcxr2Z0u2EG,&C2[V5GǧǺ `[].!Fc8{D>p7<+3;E aAGdCRi灩Ó7Ea9EQ@ >밐ocA p ks$v9{eUbWNz|n Cx:s]\dkFGOg\Tar,\a-ssTE^nD{? r눸PUS%AÈZ#y bu{vAG7漁ye`>jְ ށ0/R3>ˌMqpX(险M0ޜ Wq ]25y2%܍gņ)_Pк'xxA:ޝgUDnwJcPq5SQ8Au=lvn Rx+iͿx[wzY{2j_j'F/S|"gr÷%fݷfN:5#Q#ŚqxF3p aT/;k'+_6ꖩZe"ۻR$0Q`DuhQ쉨KNxd3$s8]&@>CEoz=3>""L⇼C`H@B @6F$(GmCEzx_lfMMVt@P973}9{L>حI̼1>v6)p>W_aAtGcr.NhR@~5f`WAv\)J4 Q0OjN-e-Q2ԚĽ`PU1bGH^LkfT e++}0ż>nU+l$.-67e@;߲ʬS9F3dZW ϖUɔh=IA z H_9¸BE fݒƋ6&@0$ Hv Ko&== UD91YԿ B.6C VUnG$`ƅsK[&6^ totS[%VSJ:&pn1 ^+`W"hzXӶL k ;wA}:T X =94x6( O]j} sIenq7OCu #c [^QVqԪI`[97b]ø7|\%޸V(vYΚp&Z`@ xhÖ}Z::tA)xx-m~ 87NœCrs)zٮOW&ϙ>: xqئAV-/q 2Ӕ(~]=֛ _x1`Nvm8nH󃔝QY#z;Ч3aԱsnaGyzVB6ԁ HC`pMY#f8qg=%"dF{qcr%3,)SP89IOmkb*~g Ǿ.vOS=cA0óx,8 ɘFKbw]U cV)&S -QAjW{Q9G)ax1+ޤBv,)UfA,V~Ib4wyseRiޯ4uA>H$Hl_4M^5_ң3?~-0VAR쐁 r+qcQzMq=02̅,lF4|ҷ:i1ƚm~od`"QQ2:7Y\JM4v=Ei\ꀍZTkx<5yi%˄anI%O!ݻLKD=ܽs拟P/ lPiڒ A+et][r Sf~H؄몰|lAY?af|o}i/54M l6:J'[(ۦH%y1@xcn2ݩ73{" ȭ'zN pPOO.z׬Sn0عpLW*`W秀^;:+w5Bn짷ί6c6=2Kl\sIAvAI%{ǧ17VxVeX,r2d>qѽ4#sMM풉ܧ+\m>}=‡40pSLZ\ oQQWKIpD~z)gڜ4P i u}qwg!i],[2OP[ufMti!oS֎!@\FSpm;Z6 firFU2/|}VRݴӰ`Miq )ۚfu6l)Ir:w>x_jBh~\d\CWN0LixCZjPf_(y ua]IiKxe~")qiKSGԠNxhZˍWe4] dJrWyG NoaJp7V(~O-iu0ͪp*^=QI(Ħ$"%7X`KXpBx{V 8fnDY(81z j}]3B:eꊙrYdE.L;YxUC+&ޕ"3$[e)󬟎]=59PڴO]Jj9%SM*+&φAh%ի_DX΍k~/>|jXNLD ' +)ֻ̋ Y$5OD 7.eG*f^-+ 3K/>4ԲU4yU)Y$%93Lٮ $~RV@vRB&\ @cLkJTK@Ki>bo(\Kg&M3 3to ʩdJVQp.# X?㢆LԖՎb$ )rb]ΪC|Mb(Y:!-4U*i;Ca:pK_4z´ a5ezkgU  ҟ%dX`Ƒ4[pmqؾ(fziz X9\(o;LBdwǘ.W2`&]цxrya"PK/+FP"جp3օzדZEװR\rV[*!zRQJd["yb>|{)N ȃ)g^u4MTCXw+ #'>Ys|Pc7wvB θ2lgOx%sL)9+[}vf;&zlEfHmz|c_ iY`є~AbIXJp}9:j7a;]SI"XLM/Vh\u /eqP'mw\ڄ3)YlMC22Idb5kYC8OY>c~OHټ0};iZf4Cψl:[bN&S(h7 !P&xևI͟qZK̛@Unf-H[6t]DV/88|ltjQ{'y^.#u^֮7%Cp%*Cl'miro&y#kS)ZscZAȇ̵U, m bǚK'ٔk=E|dE'UC9\NN&2u6lӼbom[䀰p|Zr>L>n E's}!)qP`] 3cjg-Ӳp3KRK qY~QQLW^ם wùBsi Mmx0%rMB0.<Nĥ6#p^M쿱~FGxgҒ_>8?%L(~lk:쿫uK<,˒?W!2T) ~o>la/Q:YSO(m+/iF ʰo]KiUՄɨۚck[1 IN Q g9y2|.{R XFk#2:UNbaĶz(*c|ٍ| Hγ d%df~Gg@kXu[Kxώ[)`Ooyٱ*'C Ai^0dufb{#TFmB,l\Z`|C<"z8 XeN u~4:Mo3Ŗg%Iٵ6+#}%6!<ǀkоd%G⻢4 ld iu=Z%D9K7!f#&Ǫ"Yl+9KSy#YrYCi-+q-sY[Fkg5bfV#;An~B~[3 oQ炅Q|cmMܕ)TVs:Z}>z)? 3 xTgM91͏j<5 w.U8>8AcOoz "~RvrG6]/lCoe$fZP]W뗮ONB4 gyENe$0q$NmiUt|yX- ,?_KUts[>8ހ?̫K-uQ$wj H8^*)錍vhЭ..)r"9wx­5#p>?CO,ڀ~nMSr|Lي>֦嵻;5xyf@lmϴf<x:v2B)Ro"GX(U,kw=db%.T Msnd|&!3UNIj)ku_/uK[^9ĭbT]]OENYL,`autG^`jmS bSp }f0e޹f=̍Ʋ66`uP|'d(_kx"UiL{ 'XmQ(D.RF@fq<6kVPQ8n "lJBlǗO-m*7IyAisN.ԙ{ G؄ͼɬ:K9RhFҢ,>tGOm g1Jr$E<w{FjxC/EڢviӢ$"iT*E)/iV!"'61=F ~C&q}um RpIsRAH-ACmpǯpFYY[%(y EqETOz-i},v3/ D() ^N$){p`Psi)ɩ uRIm9rzL^8/ !DkoE"D7SkhՁFћH;k jɥ$ƐYRDsj'WGRCz}ԼtIOC\Xk.E{[s-=瞆{oNگ!gN"M2?@/珜BZIJNK=~WkyiE8h\6wZt~ oeY.0M3Lm޿"BU3cɝީŠ;vJ`jҕFk|i` aIջ4zH}=<<0 i^9`{Afٻ1ؓWsа*ė}ދU \-{ۉunX QEǗ1KYaSuSoA ŗL[*?Lo 꺴7n@q_'~6!5vuˀPL݇i 3Mڨo7 ؛$ۯ۶歁wQԨNf51mf3fB{_9鉫E#sopa#[e#ֻ2bR%yˁi-AU-R&Yb/TJQ^%>Q6Uqzr.~sNYTS[55n-J GC]xҴ>z'-th=<aދk3*DBo^Ǿœ$2\3Fh%؅`Lvn|xY mѤFI*vU紊?"N-/]mұa#,ډΜf(DmCfL ɷDV9o:(5Mh\R_:ГE6hyGHlSΧ>(=| ~[xb VuQj'yl+g֯yXҞF(lCi KM|^:B^?нЍmsצ[C5נ*6>Ɵud!JHNP]AK{p #q?%kC`E<*'.@.i/?Hzw%xjPcL^G2 V@,U߿EKSWrE3=I5~;0<9FElX^ykc82w3}$/$X&9X^ RqW%3˕.j!z)[q'axMU!L:}U?9e4=M=~j'=+/McV.=p΢}>)e+j%ѕnYלh;eZ uzϻyGӪd;3a_"}9;-7o8twO/ʰKy7ާgm]o4Sie?,Zwj%ʓ9k"h CpZPHRNjkBe5#=\]bq~cuC_r;Tl VYSf {TP~? l@aq0gT|J9|%0ɚX̛Tt#j]ĺ u=h~T_DC}~,KulIEف5 cu4֪x~[ tU3y:sQPv JbIf`Ioz\3THe=mto1Xpg#5ꂠgzVeTBP^' k 4n`V"+jSoIpY. ˩%z_uxr@}FP<6^';Op}m&' ۇ:PܻIt v OzQ-;"M 5~|E9/eML[w6j.m /819)n(RI*ņx!wd=m0X'l^s*WOhb̿A ×pA|\lA^;.,+UE H^0j VW,w~9&vLݱ)_!<Ьޙ~k z?02[Ӹ_W}S<˟xj*[ ?}k3ҺpY?76s\]%wܥ޶^gV5g]N/kE3)]]DԻ@R 7mޭð_

佛教的定义
佛教的定义

佛教的定义
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慈诚罗珠堪布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佛法或.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略为说明. 一、佛教的错误定义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将人从出发地带到目的地,人们才会去坐飞机.无论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而佛教所谓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法. 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也不是.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没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达到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 佛教是科学吗?虽然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与科学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将二者画上等号. 佛教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数的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然而,佛教的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 佛教有四个宗派,其中的经部与一切有部根本就没有唯心的论点,属于大乘的中观也没有唯心的主张,而同属于大乘的唯识宗则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其中仅有一派所讲的小部份观点与唯心主义有些许相同. 例如,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主张的部分观点,就与唯识宗所说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类似.罗素在《哲学问题》的第一章——“现象与实在”里,也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发现,要完全扳倒贝克莱的主张,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唯心主义的这些见解,也根本达不到佛教唯识宗所探讨的深度. 除此之外,唯心主义与佛教的观点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了. 其实,不管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它宗教等等,都有与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这些例子只说明了它们有相似之处,却不表示它们在整体上无分轩轾.因此,纵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将佛教视为唯心主义,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开小小的相似处,而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其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证明,将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西方传来的一种主张,佛教是与此全然不符的. 举例来说,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经典,该论认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精神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并不是物质是空,精神是不空.月称菩萨进一步说道,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因为佛在《俱舍论》中,对世俗谛的精神与物质都有所探讨,而在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时,又同时破斥了精神与物质.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成立,则双双都成立;反之,则双双都要破斥.这是月称菩萨的论点. 而密宗宁玛巴的观点,则以无垢光尊者为代表,他认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 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也知道一些,佛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实在相去甚远,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其实也并没有人真正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只说宗教是唯心主义而已,因为西方宗教确实是如此的. 综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当然也不是唯物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物质是第一性.
佛教是宗教吗? “宗教”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从宗教的英文字religion本身的涵义来解释的话,则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为religion的字义中含有承认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认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于佛教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而过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说佛教不是宗教.我认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义的“宗教”,因为佛教向来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 既然如此,那么,佛教究竟为何呢? 二、 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 佛经对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我们今天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 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 那是不了义的佛.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人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 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 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佛法就是智悲. 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一)智 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其与世间的智慧不尽相同,但也有类似之处.譬如,佛对娑婆世界——亦即世间人所说的宇宙——的描述,或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看法,既有与一般凡夫的观点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较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例如,佛在描述宏观世界时,曾提到有须弥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这就与部分世人的宇宙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事物都是无法找到的.
虽然在之前,我就已经讲过佛陀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与结构所知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也不会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所以没有必须解释的迫切性,但在当今世界,依赖现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许多与佛教亦异亦同的观点.为了不让世人对佛教产生误会,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说明: 佛陀传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向每一位听法者确切地传达三法印的义理,如果不能讲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传法的意义. 凭什么说三法印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经教为证的,佛陀在世期间,弟子曾问佛:佛陀圆寂后,若有外道假造佛经,该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呢?佛回答说:无论任何经论,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纳入佛教之中,否则,就不是佛法.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才是佛陀最看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佛传法时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在释迦教法的听众当中,有着各种不同背景的众生──外道、婆罗门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罗门教徒为主的很多听众,都持有与实际不符的宇宙观. 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时宜地去驳斥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弘扬佛法的事业也将受到威胁.为了与这些听众的根基相应,释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虽然明知那些观点是不对的,却没有去推翻他们.只要能传讲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道理,其它观点正确与否都不必在意.因为唯有通达三法印,才能让他们从轮回中解脱.其他诸如宇宙观等等学得再透彻,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 正因为佛陀没有更正他们的其它观点,所以当时的宇宙观就被保留了下来.当听众的根基发生变化时,佛即会适时地驳斥他们原有的宇宙观或其它观点,并建立一种与其根基相应的宇宙观,这些都是佛陀传法时所用的善巧方便.之所以会有不同于现代的宇宙观出现在经典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种解释,并不是为了应付现代人所提出的“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一致”的质疑,才强词夺理用于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释好了.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具备现代人对宇宙所了解的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作出什么解释.这就说明,佛陀利用这些权巧方法来调化众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佛陀自己也曾说过,为了适合不同听众的口味,他传法时讲过许多相互不一致的论点,但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就谈不上是绝对的真理.唯有其中的诸法无我,才是绝对的真理. 其实,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见六种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种宇宙的概念. 就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说,以前也讲过许多了,现在只略提一下.从过去的经典物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来,这些科学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点.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论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朝佛教等东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提到这些的原因,就是为了指出科学与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佛才能讲出的那些论点.不论是现代的科学或哲学,就算再往前发展成千上万年,也永远无法达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万法皆为佛的坛城、本来清净等等.世间所有的思维与逻辑,所有的聪明才智,甚至神通,都无法感知佛的这种境界,这就是佛的智慧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的表现. 话说回来,智悲的“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证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义: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 在世间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献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这个名词,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将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后,所剩的一片空白.而现在有些人就连这点都还不敢肯定,仍然要坚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质.因为,如果连能量都不存在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将变成是无中生有的,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无法接受的结论,因此,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连显宗的境界都达不到. 我在前面提过,在微观世界中,科学与佛的见解稍微有些相似,但这还不是佛的境界.虽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学者,不论出家与在家人都有,曾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来解释空性,但都不是很恰当的,因为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断见:质量转换成能量后,质量就消失了——原来存在的变成空无,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 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 以世间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充其量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譬如科技的发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对而言,经由佛的智慧所能达到的结果,则是让每位众生都能从轮回中解脱.这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理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结果. 以上所讲,就是佛教的“智”. (二)悲 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以大悲心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为大乘佛法. 佛陀所讲的大悲,是世间所有的思想当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见解.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与社会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萨所履行的无条件的奉献,却是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的.
如果要细说大悲,则可从两方面着手: 1、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学道之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义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作那个跳楼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来代替其它人承受这个痛苦吧!” 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病患者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 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 戒律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重病卧床不起的比丘,由于没人照顾,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秽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 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比丘的住处.见到佛陀的大驾光临,比丘惶恐至极,然而,佛陀却轻言细语地安慰他,并让他把脏的衣物拿来,然后亲手替他洗.既然佛都能这么做,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关头能做出舍己为人的决定,并付诸实行.虽然在某些其它的思想或理论中,也提及了这一点,但他们的悲心,却是片面的,范围很狭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却是针对所有的众生,而不是仅仅针对人类或佛教徒的. 2、超世俗的大悲 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是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最伟大的慈悲即在于此. 为什么呢?譬如,纵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地解决他人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 唯有佛这样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它世间的慈悲只能说是“悲”而已,还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大悲心与佛的智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 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战争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 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 佛曾经说过:“我告诉你们解脱的方法,要不要解脱,全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众生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不是由佛陀来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明的态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来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当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宽容、平等、和平等意义. (三)智悲双运的修法 那么,该如何修智悲呢? 其实,菩萨所行持的六波罗蜜多,都没有超出智悲之义: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智慧是智;精进则是智悲的助缘.以智悲二字来界定佛教的意义,是简捷的说法,其深广的内涵,就是六波罗蜜多. 既然整个佛法的精华,就在于智悲二字,那么,是否有什么方法可在一座当中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涵盖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与悲. 有人会提出疑问:修大悲心需要细密深刻的思维,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杂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当中同时修呢?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一旦受了戒,菩萨戒的戒体──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修空性. 当进入空性的状态时,并没有明显地思维“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痛苦”,也可说是没有明显的大悲心,但因为之前受的菩萨戒戒体已存在于心中,故而,当心进入空性境界时,菩萨戒也随之而进入空性之中.我们要知道,菩萨戒并非物质,而是一种心的状态,虽然在进入空性境界时,心里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念头,但菩萨戒却是存在的,所以,心与菩萨戒不分彼此,同时都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菩萨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萨戒,这就是智悲双运. 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来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如果能这样修,则所有大乘佛法的精华都已包含,再没有什么需要修的法了! 这是初学者的智悲双运修法,如果能这样修,则仅在一个坐垫上、一个位置上或同一时间内,就可以将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华彻底无余地修完. 菩提心与空性的具体修法在此无须重提,只要将两个修法合并即可. 当然,在大悲心之前,还是要先有出离心.倘若自己对轮回痛苦都没有感受的话,是无法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因为慈悲心的来源,即是众生的痛苦.没有慈悲心,菩提心也无从生起.出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希求解脱.当看到众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时,发愿要让他们获得解脱.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先解脱的话,又如何能带众生解脱呢?这样一来,出离心的两个条件就都具备了. 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萨戒,而菩萨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萨戒之后,便开始修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在一起时,即为智悲双运.有了这样的见解,则所有大乘显密教法的精华都已了然于心. 出离心、菩提心要一个个分开修,最后进入空性的境界,这样一来,前面修的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此处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无我见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当中,又有证悟的智慧.这些智悲双运的见解与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义,说起来虽然这么简单,真要做起来时,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出离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条件,则是积累资粮(修曼茶罗),及清净业障(修金刚萨埵).显然,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学佛,都离不开外加行与内加行的修法,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修加行的原因.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智与悲.从今往后,我们学佛就学这两个字,修行就修这两个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学可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