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十则有感》 作文帮我打一下,谢咯额...要按照文章哦,Thank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22:26:28
《读论语十则有感》 作文帮我打一下,谢咯额...要按照文章哦,Thank
x}YocI_ɧJ@SUSnL ~F{~;?. I3*OXKǂH९4>ku Yu j6L$<9CӃ{o,0V!Ȗ;~@WAsE00S,V:{K7:27H͘\{*rLl/sA1i(д]Sv {ޠJGxj 7 {ܢ.V^ y;&^C5=ݦzVmv04})ővAȌ- Jw^U+HP((>h%%6*S+ B _QPYPe!hW#fNb6eԄΦs( tgRppyo~׿+k]#;h\WA v ~.“ V ǓS=oK $y ؽ!HWL" T T]֊dӽuZ/v1Pbx93t/}avK]!eVD{ԆƠqљ58ݼ SLA,rT/~/Eb)`}ePAs%SB(u;5k+'z[Țe24OK 7|sA+]:=-aa`dJuLrO71ҹio^Yꕥ~ Ki'Y;wto*`dHU[~=Ծi?SX-U9Iz |K'>J08{,.'{2v~I_6R'8[d^9:";sm`\17+IFhjs\3͞;]: {-N*Cg .R+m d`Ԑ7x\9`+ vF<h+Mt"~o f&{ӽCvE1s(΅"ha?wސy!N2 KAoEkɛ}stID't@AtS\r u"ɐOERxɴNmqƓdvUgqD f\_݉^R,UC(,HN\d4W9iy[Kٝٔ,%øKRJ46DjnDs*OZm6ڱ;J" ?gJpvk iJn۷Z Z__H HK xQ{w'kr |1h4my7[(.CG1:>1ձFJ{N=a:T}ϮJg+}c,,|HIH-3^Q*(kW˕lٌjLa2 9 9Ҥ9qʺ4K?+OX{:G8[Zӯ9B߾.4.NcMFY8px S֞?H #| 7dO4`0Դk Y.%[XVaU$'?yfjC6Xb$xhYA%! @,U{RP0U 4jVͯ8yMmk>N#A4 o*hkR`7 V>J /KʲYR h+>owU|bwM8Zu$؄GO'_ ?W^QTd;Ch'iW\BgA^MUi8=>]DVi/ FZu20˝)f铹ԥ9لoK.79?XmĠ+yM(rXNL;ÃߨςPE-r0vb,)!L'Ots\.R AY g7FTw'C,c{?k@wJ.-XM,BI/u,DjY;`%.l2pviqc;8oV y',yCd'A:ZSl[?F2TԷ~\j m=:yW ՏM ʄ~DKU}WCզ !վ:{^z*&ic@TX3pvUBdi5j}d//_@9{l0 g*{LxYgklYW&?~q %hn1;x,A^I UkJNLL%ۨcbJBd~2s!N:#w~ld_X^;2Cۺ1VB-V(pJs1q_XI, sW |ɕ&ͬ)t&ibl[Bڸd %(!{d9ScdqB#8vBGXgWQO)~HĹJz\%6`#f>3x8Oĭ+KBW^+ЕW+t ]yBW>BW^+ЕW+t ]y|xBW^+ЕW+t ]yBW^+@W~TſRuBG(z1.B%͞(JUӌamk/߿u-M":;[l_)qe1ި3iEqjimh-%DQ[N# -EX(MP\nZ~~j$f׃dvb74>5i5큆w܀DtK`4sh|_~ hi <V+aAI6eZ:4A@*P6TDϟPyWNG)'#hV泪1 S1`7oS8#=h^ךєf@v%͓1 AE*͒jžItq}A-°j+ u۳Sе/DKdX5i8QJ6[}s}w&Tj[TU).:FUWm+=4pݜK627rT']љ+@"aI2e>6y^x}$IiO'~VXēMk79E' 7 ԣrA="\6[YCpbtCQڇpiF )bȕzE(,N/:=9tHt"u %4Lc$b,u,1F"*ѵG s8v~ f@n|.`'Ad- rW攊Di‡U7wxf_2\WC1ӄh?\h%E >/3u4*65Ab=@5Q SIc<%x+q oaԺ2)e]tsQO#qoRmT\s)&m{%Q\xn,J#|櫫o]8:# #ئFW$͸{W!2 nm^vn`5?5;O[5o0-r! k!QKTE2nޢ5l և#>r5葷QI5Q,?ţ/DS>IՀ -~851K~(,đL^(5~UE!TY7Y;ׂfM)V!t_hn)eɳ^h:]?sXh?$ ^'j$W.v|њ^JBZKm4:=,oF<~>ЃC$|Ik+ıB@KPhopJ}!qMIxRT^# +9bC"=R@a0twek͹0ҟJg3h};yTd=C1ӽ"~+e;Xzn3>T^20uL>k@2"%[rzxq NiLK'MXȧ ZVI(Z^J2}%m ԥGOߝ{!G֘fYsܣ 6}`Yކ#Hed.rCZ"Xڣ0YnlLkׯ0xTԃTAgv0'f.MVPb"2Mq@=[IY@zj=d4*|Y֬=-k$ JB9(?D{m-vؒ%h*BEij~&$DŤnBZXUa&剋R.O2ώuT&Lnb5-RÔChԮ x-h# >VG\ks-7@,lFtIo(ڭ)dݺ(L@8uv©k\YRߛ\՘KfJKv4ݯҢze m/^ft(@`u+PyE'4Y01t'4S+VuNzLyrE`QR㪬J"` ԸPl_lq6|̝Y@wL!e7CSxp,qu"tL -67Z؀+[P@T^&6 ̳[41lY/sI>nX(b|UtTm GU]DO'2m5 ̮8٧NǤ("X= MҜQ |%a7s$ݔP+~ &KbU`_c|+V,S)hF0ڈAK5 6VhG FRT'+f9| ] iKPk=t@X ~bk68݌ ܟer%7oE-UM wĒ&?]FiQ21%\z_EQk/UNE >#-1.?sL3(0|720VTF?ה]xX@>ŸFY6BV2VxU) MRJ"CjݩcA>90”˰5ˮ.G.<8M чqhJFIHB_%= Cl @PL5갃p‗%$jVG$NJNӱųXX%MH[Žn2fT/}]o%ۤs70l瘡Mk9whI$UAfL*ڕ&|W3- NRK>!6 c{ S@nzbf/cNJ"w*k.uչ0 9[|Fժ6Z1Bw -\#ڻ=фv׽0 5A+act߅O\rq=O c@/4 '8Y_1\V mrb䉵2zNP!~HNjg )GUo4o]jS O[jjLdfq>"4F<ӧ:Yluz؛nqنrZ9YT$)É%ژ߄ڑY=D85@L*lckQ>NF>%0apNu*/@9D)H u9Uݚ#j|'VͱZ v ܕ UBVPI2$r+IerLB)PiB2w=0;?/kXӡrONys gB#o);pz]:ŷPM+җ;!YwyiPc (WZ 8!Lٴt?:69LfKo]mb';[P G)TTHY`2AU)ʿp+9%l+N8yNu:[ ppCOouz:#kVi-u8wu% բ/5f?,Tl#naZVWTaԎ.P8pk{OLxQ{%f^)V3q=Q-Q1h+RIT.e,]zf\ &m9RL^{qjqO x.8&!z,k?S&a2xo=&xfI:i~ ^Y3Y ?rԂa ~grrUh|k3f5G"HE!kZ`xٳw%R\1Uµ#!ߧ'rh;`· "D6Z΋ ,exˀ643D'v=<:=i`dKlǩ^M3ԺEl Kxo uEuL +/3.sUOҮrӦA!u%`/H3P,Y\' 2k؄l$m\S۸ RIe;`L$ lfa.^HwQ®SݤOt[ĹܮwE!n~;!<ňx;/n2=.)Pʫ{jzoJsMM۠v3PR* gɾ83ӕiLc#+:reR!:QVu & eڀ[";3`P  ER {iEl`W6/.wm:'1)ih<-QJ.3[sܙJN.CrĻ`*0Kaxմc12/֬]+Hؗs{6MRi)û 3 xCT5ٜ5{m?ᆪU<== YSܷ'kѤ)O ccY̻P>0,0)%e[YF^)yU .n1Oy 1 jH?G{zlh⋚B̢\+Dx_E!qszzաGExZR/LFukz_I(c[A kC;p[:mRzX~'/h0Н;HLTmPM%gw7$ 媅eICj7<tf@,C_pےs3F-oyZS+ʁ)g6#C?/N\xOdn6.^9;yhyzS;d k_).[&pHTPf!/<Ku"z^{b`ABcgq%1iy9ܐL`շ9/|?W2V>ƴ>lFs1Nci2]rCmoٳV K=.چ7S^eK\?x 'wDۉ>O'ɺZp ybw*UA\46q徚rW}nOYƝ‘3 %Rvh{(p'C;hKY\K"#fO4H>eKRyM^ɦ\n2c[u&Yd fխgͼ_!Kɨ)uzxpmNxsL+!ra%&sdO4 w`LT`KDL!i5{!pprWY߽<Vmeb N8GJTEUuxBY4LJ5eŴY\2JNސ /RFǠ.^0r{[VR% duTA +;n@iFڤ*ؾɳHjr@ᒿ:[N;L"0#?pu͞~hZ1{ }ML~xGd#z8d!B5kDf63Py[YGh_tƁ!0(˯c[7i =!eRo)_В]`xJVB頥-uwL~O$Z(

《读论语十则有感》 作文帮我打一下,谢咯额...要按照文章哦,Thank
《读论语十则有感》 作文
帮我打一下,谢咯额...
要按照文章哦,Thank

《读论语十则有感》 作文帮我打一下,谢咯额...要按照文章哦,Thank
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拿我们的班来说吧,在这个60人的集体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写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多向他们的长处靠拢,正所谓“扬长避短”.这样不就可以使我这株置身于万顷细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强烈的虚荣心,不要为了一时渴望得到荣耀,而不懂装懂,其结果只是无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且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时刻向我们敞开!

论语》是人类语言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圣人"孔子先生的言行结晶。这些充满智慧
魅力的妙语将在我们青少年心中千古不朽,万古常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最爱的一句。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
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成为书呆子。思索贵于勤,凡事都应该多问个"为什么",这是
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光思索又有...

全部展开

论语》是人类语言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圣人"孔子先生的言行结晶。这些充满智慧
魅力的妙语将在我们青少年心中千古不朽,万古常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最爱的一句。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
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成为书呆子。思索贵于勤,凡事都应该多问个"为什么",这是
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光思索又有什么用呢?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
象:"大西洋两岸,西岸的巴西东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与东岸非洲凹进去的几内亚湾,正好能够对起来?
quot;他思索着:"会不会是一个整体被分成两处,留下的痕迹呢?"后来,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学习,查
阅了大量的资料、书籍。通过地球物理、地质、生物及天气多方面的论证,才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古往
今来,无数的杰出人士都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为什
么",爱思索的你是否从这形形色色的"为什么"中有所发现呢?
学习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时间流逝之快如白驹过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
确,日月匆匆,年华如流水。圣人孔子教育善于利用和抓紧分分秒秒来学习。常言道:"人生只有三天,
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还在暮色里,能抓住的,只有今天。"同学们,让孔子的言语千古不朽地留在我们
心中,时刻鞭策着我们,把握住今天,决不让时光如滔滔江水般白白付之东流。
一句机智的妙语胜过一堆平庸的劣书。《论语》是智慧的钥匙,即便是三言两语,也充分生动地反映
了孔子先生睿哲的思想,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伟大的抱负,顽强的意志,卓越的见识。好学的青少
年们,来吧,让我们从《论语》中吸取前进的力量。我坚信,它能使你在通达时戒骄戒躁,挫折时知刚知
毅,失败时能图奋起,平安时能识安危。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论语》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深远。孔子的话作为古人学习和做人的准则,曾经启迪过不少读书人的智慧,指导过众多儒生的行为。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态度,主张虚心向别人学习。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倡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不耻下问”。这在今天很多人也是难以做到的。他认为学习应当诚实,不懂就不懂,不能装懂,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还主张不要恼恨不理解自己观点的人,也就是“人不知而不愠”。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很讲究学习方法,他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学而时习之”,即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非常符合人的记忆规律,能帮助我们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光学不思则会迷惑,光思不学则会疲惫,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还举例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谥,不如学也”。可见学习必须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孔子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认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为师,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还认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才配当老师。也就是说老师要会默记许多知识;学习要没有止境,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要热情,耐心,不知疲倦。看来,当老师真不容易啊!当然,这不仅仅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我们学习和做人的原则。
孔子认为对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才会轻松,学习效果才好。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只有学习目的,而无学习兴趣是不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学习目的的明确更加重要啊!
孔子非常珍惜学习时间,他曾站在河边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认为时间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水,昼夜不停地在流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短暂,若不抓紧时间,当我们老了时,就会感到学习和工作一事无成,虚度光阴了。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远远不止上面我提到的这些,我想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称赞他,相信你不会反对吧。
孔夫子的“论语十则--为学”对如何学习写得十分透彻。
首先是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了就要复习、练习,要学以致用。学了不用,学了不习,学的东西就会忘记,等于没学。
温故而知新,是说温习旧的,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才能掌握新的知识。旧的就是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往高发展。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复习的重要性。
聪明是天性,可以学得快一些,但不可能过目不忘。聪明是智慧,不是知识。知识的掌握一方面靠聪明,但更靠勤奋的学习,刻苦的攻读。任何人都是这样。
因此聪明加上勤奋,才能成功。
在学习上,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勤奋,勤奋就是要多温习、多复习、多看书、多练习,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如果学了一遍,不去复习,就会忘记,考试成绩就不会取得高分。期末的复习固然重要,平时的复习更加重要,一是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二是加强记忆。
因此每周抽出一点时间,翻一遍前面学的知识,重点多读两遍,背以下,非常必要。要比考前复习,效果更佳。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生物、政治这些以记忆为主的课程,更要加强平时的温习、复习、记忆,更要多看、多记。
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拿我们的班来说吧,在这个60人的集体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写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多向他们的长处靠拢,正所谓“扬长避短”。这样不就可以使我这株置身于万顷细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强烈的虚荣心,不要为了一时渴望得到荣耀,而不懂装懂,其结果只是无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且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时刻向我们敞开! 赞同0| 评论

收起

《论语》是人类语言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圣人"孔子先生的言行结晶。这些充满智慧
魅力的妙语将在我们青少年心中千古不朽,万古常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最爱的一句。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
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成为书呆子。思索贵于勤,凡事都应该多问个"为什么",这是
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光思索又...

全部展开

《论语》是人类语言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圣人"孔子先生的言行结晶。这些充满智慧
魅力的妙语将在我们青少年心中千古不朽,万古常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最爱的一句。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
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成为书呆子。思索贵于勤,凡事都应该多问个"为什么",这是
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光思索又有什么用呢?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
象:"大西洋两岸,西岸的巴西东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与东岸非洲凹进去的几内亚湾,正好能够对起来?
quot;他思索着:"会不会是一个整体被分成两处,留下的痕迹呢?"后来,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学习,查
阅了大量的资料、书籍。通过地球物理、地质、生物及天气多方面的论证,才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古往
今来,无数的杰出人士都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为什
么",爱思索的你是否从这形形色色的"为什么"中有所发现呢?
学习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时间流逝之快如白驹过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
确,日月匆匆,年华如流水。圣人孔子教育善于利用和抓紧分分秒秒来学习。常言道:"人生只有三天,
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还在暮色里,能抓住的,只有今天。"同学们,让孔子的言语千古不朽地留在我们
心中,时刻鞭策着我们,把握住今天,决不让时光如滔滔江水般白白付之东流。
一句机智的妙语胜过一堆平庸的劣书。《论语》是智慧的钥匙,即便是三言两语,也充分生动地反映
了孔子先生睿哲的思想,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伟大的抱负,顽强的意志,卓越的见识。好学的青少
年们,来吧,让我们从《论语》中吸取前进的力量。我坚信,它能使你在通达时戒骄戒躁,挫折时知刚知
毅,失败时能图奋起,平安时能识安危。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论语》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深远。孔子的话作为古人学习和做人的准则,曾经启迪过不少读书人的智慧,指导过众多儒生的行为。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态度,主张虚心向别人学习。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倡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不耻下问”。这在今天很多人也是难以做到的。他认为学习应当诚实,不懂就不懂,不能装懂,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还主张不要恼恨不理解自己观点的人,也就是“人不知而不愠”。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很讲究学习方法,他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学而时习之”,即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非常符合人的记忆规律,能帮助我们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光学不思则会迷惑,光思不学则会疲惫,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还举例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谥,不如学也”。可见学习必须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孔子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认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为师,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还认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才配当老师。也就是说老师要会默记许多知识;学习要没有止境,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要热情,耐心,不知疲倦。看来,当老师真不容易啊!当然,这不仅仅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我们学习和做人的原则。
孔子认为对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才会轻松,学习效果才好。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只有学习目的,而无学习兴趣是不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学习目的的明确更加重要啊!
孔子非常珍惜学习时间,他曾站在河边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认为时间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水,昼夜不停地在流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短暂,若不抓紧时间,当我们老了时,就会感到学习和工作一事无成,虚度光阴了。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远远不止上面我提到的这些,我想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称赞他,相信你不会反对吧。
孔夫子的“论语十则--为学”对如何学习写得十分透彻。
首先是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了就要复习、练习,要学以致用。学了不用,学了不习,学的东西就会忘记,等于没学。
温故而知新,是说温习旧的,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才能掌握新的知识。旧的就是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往高发展。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复习的重要性。
聪明是天性,可以学得快一些,但不可能过目不忘。聪明是智慧,不是知识。知识的掌握一方面靠聪明,但更靠勤奋的学习,刻苦的攻读。任何人都是这样。
因此聪明加上勤奋,才能成功。
在学习上,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勤奋,勤奋就是要多温习、多复习、多看书、多练习,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如果学了一遍,不去复习,就会忘记,考试成绩就不会取得高分。期末的复习固然重要,平时的复习更加重要,一是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二是加强记忆。
因此每周抽出一点时间,翻一遍前面学的知识,重点多读两遍,背以下,非常必要。要比考前复习,效果更佳。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生物、政治这些以记忆为主的课程,更要加强平时的温习、复习、记忆,更要多看、多记。
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拿我们的班来说吧,在这个60人的集体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写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多向他们的长处靠拢,正所谓“扬长避短”。这样不就可以使我这株置身于万顷细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强烈的虚荣心,不要为了一时渴望得到荣耀,而不懂装懂,其结果只是无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且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时刻向我们敞开!

收起

第一则: 为人 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全部展开

第一则: 为人 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 本段理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迷惑而无所得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理解 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不能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诲女知之乎”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语气词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补充词解释: 凋:凋谢 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岁,指时间。 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告诉我们危难之际,才能见真英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借“松柏之后凋”来比喻一种社会现象即面对着利害关系。特别是事变关头,才能真正识别君子的操守,同时也指出为人须如松柏之坚韧刚强,要经得起时间环境的考验。)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句话。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评析本段:后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各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编辑本段]古文翻译的六种手段
录、释、理、添、删、缩 录: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四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收起

《论语八则》窦中亮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

全部展开

《论语八则》窦中亮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