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中东国家中东是什么意思主要说明为什么称中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23:29:02
我想问一下中东国家中东是什么意思主要说明为什么称中东
x|nK@˒kw hͼ 3/@-qdYX"&]22 }IHYt,fFrs"_&ݙj]+Yi]vJz]M97ծ)teەi.'_2Пle-&Vԇ 8^{}v%k2ߘ]0{箔jۘ5#/Apx-̵+vuCuݫ t~;j6Yg}t-*4{:pk n(K.56&52++^=Kh,,d]ֵSxE7[~k$LbM,ksOЋ3qD“I0}}YQ@W;߈~ծdL:묵L)힯F&+\ȣ7;3&kٙ?zibIY$<=JL%IJזɲ<Seﲎy{ XZ;N'J`ռYJL7GjL&vӾҟt'(ǫ;l7J Kwݮeݳ}t7K~ TorWNRRv#nO/ʧޚcMS4 o=~P:Z4S^h͕z"?0|CFeS^b][ܺI>mANąNtVv4]2[sLeFEKykniYvOܫt)Sn_ |-%'נ-= |RoJ\I+ |%KҮ~kx@FޤWf_n& #4O{W69[s.܋{8mZט̦`t15P) | :swCQVs C3)sﬞ+Iwқ71Ąl(a.*h>TC+B;c@*|~n*i?!!{%ݮUy9\z9ҁ:&s|OcYGBE-Xr-צzD0C\@`0hg/AlT %؆(䫦a֔iYGWwQi'' p NziOwd ?5 f lRUS8յ,DB6xډδkjXEx1̶X5>[V:4$nL}2>!*u ,Fd:a 9oBW}2 m"ARQatꔿTof00)4J~^'c o;;5䇽` Y92$8?1n&u/?gmAG3Ao[,%LڣTa2bbwgv*).츭ISKUXFQa43 *#k򇕝-Wn1-VF˨:xҳ~ ÈCpgjA|Z[-Z@Q񕚜{6"^GN0YՆzƛnmy`VܜAq,jv2gg?n|qgJcjQAN; 1Z}EGq@ J;w%3wmηoMByN6R'VRÏ_bwFU6nڳ;H|;2~Z%oe<|NPU{6m5`;P"pYSWl}!d9ҧP[e FxvJQ(ơJ?v%B,!`E4P̦ >IMQ8\-ġ1xWŜ4w tP?#j c-Q:D0ƃFo6ã䉻KǷn'>z ːٞwhv |0o4moİ_ ,N\oM&aLy ꁻT[)@LdA`0B@Soa\ ˽mxW"u/Ĥ d!=GWY\{vnN̮6#bT2Ӡ;am,{vǐLt9, \ wuF tq HbS\5;jhe?=Io B&^_H$EFB&'\ FS5>Ws:>rw7}O 'VK7O9m8syXD뮑\>k<~Nqʔ e9v9;k=3L&}KM;b]-'D'bV~zr*ǰ7)WCfS 06*,7*-Dݼ:%}|oy]{^WϬdӌܾltBGp{g{=5HTMT픶$,M,!^:PW՛vc4iͳG&ݎsd{L].7]DD '?B Rmu]BƚwRgXlѣ/S\@ ߃؁vtb\7f5_7ZMS+Ъ$mrlvolF>v;>ub2ۏkH5ƫ]yLc'!S1'GI],Bݥ9N"J<;W'cv~dI锉םwpœQ)KHG"o&N:4 !ӡlkv _)2xnv+Z!%0.mfE鿾8Nͦ.Dş)~0[3,nImnҔҴ7쬃ϋtݕ[j(dIB[w甊J1(HA72uSnj}>, i,0Cl&<&JO Ub?/դ{BhSf>G󚴌Pv])jrDc[D&IG0E, ؤQkκ9XXo+g!xOdv[͘|i&~ݛ|"=e8, i{Vptf LtvܤkMj7.z&e+-D JiEveWmjaRo0]5dPi|!}g7t2v=y\r{ƞ[ jl ġT cc&y捐4F/NصPbj] %? Tgy*L"GJ5mE$0Pw5]UTՓu(;C&L!n5x͚}+d,40[Uva qVǨGnixG=%0KYxN?IFj1'^-$;8bo_4< ^:K^|M}55)4"S [QΌ g"6(0r3C 2KDȊ|$qoLwTF[fjxG5r*L74[ I"WyiT)I[]+/A>q D>A];5i0S1ɡR, Tgegƛ."p^iam6""v=e@Lb];x3+1׈r$TCAB89ժɥ;37uCiWZ,s n̪OP7b ?y=FX`)0v=*GM#Ba2;ԆE2B|F^UoA9!3EG 쥾#2rBF.灅DA ;deΣbBfpN$ڣosz6ltp {ڪIWqH j+j,MnS <±l_Kҡd KPhz (o5' ,a0, ,#Vˈ3` hrAmF3&e"5FJINyܮ~l||uNW)չM*N4/`s2sB۫:L 'C[uֻS:?nìE`BTANgc_Օ*EOD~K0gž3(1jZ0]v8Tb]"{vgEJwWkQ68~# jяS35v6lh)Jg -b)317u]RJ) iVVc)!IDw9] T9[ʊq`@fe/S栟[@%A (=ѓ8tחdLOomb8@ }F_jV!K$~X4ae(>+SR[~znMdt 6a6wk-,%419E M@K 3 l*+U~/pSMј&akfߛ dX7yΖARHW jL%)Fͭ|~`!IDEN4̓Oh&h>X̪ߊi舕( 5S9Iֈ?3lɖNCm|`iQι\:t6JtkJqoyNSYLK&?A ޿EL}rŦ{]tw&&M IIkR|Jfq!:. ahM*KPw \]*\?$ct<^QCTp*)S{Њc6313w-u5P۪Nyc+Aio- R>Qg)T3ºeZ4A/0E8+RqmWHn=L@UZ:k)8>\2+Pn*ӑ^Ql$'hxc:izEn6)j' QS-Sq?!Y+'8ĄB1 fM|q>OIYA.)99W1Rn#+{!j8&^~7F ]k)MwOu0=lڎŠn*8ZЍMKOo'ҝ#F,/ nݵoa,_Gƛ Lx'(B*ؚ^RL͝ K x4iX^fHj@AfB;'-7dd+[k&W#m^ Pj,S' U?4Աa",ޅ :ʻu'H~ wt,hB,#w+%VT3HG'>V]*jȾJO.H`QoƆnJ/εVneՄ,vYӻ':k5Ӗúp!]6@㗬1?=u8ׁ/x bS9yxkHL4<2I7z3EYm Ю^!T(Bˎ)Z!U?hAzyJKE0Ҝ棶"[. :+X2s1fn.LLMk$ #7]ZK>kM*p\#lCݢf,EҫUāV'7ŭ[/,؛ ]X;D)y}h q4Ԡ1N6.2( 5e&Ƒ%Ũs3UnsaCS*H~mO 67n?GS҄VLd >TJ"hܫLh 03XPkBb2_aBX:Hc M?36@T!M'Oi8FZ'>vyIIgHЧY،z֓.vg#&sIqor%l*$FVwoahQP`ûwÇ(>x?wͰ>z(rYыEr[`:Twh WB@[GӢ<2M {i񥜩^cjwoԳzÃ.^8[&zCYNI6j0'Mm:)`)I! Sd|iڽ@Gӂ:+g7.C77qMQFPK4]!׮bL2\Q^h/FD(uR ΋3B^LZgB!_vX2wux?]]3h;ζ,w^׾u֪ɕZbv MNgkmsm]=JXg32"xN\6.;T4쯣~4e_QU)a.JŒ mu>\ 84:TQOYUђ=Q3Ɍ^zaC5ዘZ{h9g,p\Q3e nY5QIDugna=t+i9׷x7$,@N/ڻ#v̎%tJ~lW;4J9YsBv#Pnvϻ /}#w&@ILPwNJVԘn3[ p!J-3{rB  Ɓt+f.f)+WiG('[hrX<\gyXtM0X ~Gqr){]5id txL{kKlYIҶ 2kX8{; :ynlfFyv =ӂ`5,7c+i͋;`%4hG6gM_e9d]n}̹R;nXv=‘īH$" 5Jpή!%N{`َމgoL|홽ڜHU>jCZHw3:\b2Jr!˿=HӬp[O vjĐz912d!1~e:Zgy;a3O /: I#LGԩVaH(k5=cq'&% kqNHd!4D&pm3._n$ AZyMaغF;#<& ^[U=?vrzvn0Q(uվ+4[p7 .cCo9R5vj`UI wi@!zJȆ!TЩxg2tutX_" =`,`@H&^6e#_{ir%BgT te، P_Nv49VD')v8;{w1ja{ԑž[C8)ggV-x?Ɣ> dCMuOa˘;CK x) V7=(%@S<w&##^Os(fD 杺5`= F 1GT#ªqb] Ʒ!pFW?yakY#/ &<}5U'snM$uT5kh L{v-ۓkbLǃ^?&@gGtO-@5|06< 4 ~H6NAɘlBA`C1٬ hO3D9G> q66*D Q!HhAmc1> x?pB~črՅq9yȍ<}ʍFA < ҍ=ϳ`h~ح3Ƞ~p!ލxMp?M=@oGްQK)7Z|q8em ; Q7.k0F{oOI97Azh0\8|Q(8`p?GL4H8q?&,>q`8 O 3pQ(Bĉ@w L48%oh釋H!8i02*04+608txq2|<* iBN%g\z\9ugŌ%o^LN$r$0H9IȞ*%r7:(rԳG(BOˉIpt93&Ȝ(0s jCPsx4&c/ 8' xs(s"%/; XO r(S1:%0ta34,0ptiR# w]ѡij<.OGz :)Q uԉJ T'TNgۧzaȺ@#ֱĢ}9&tGxZΧ)i~} Np; ʟd׋G~i6عA8;- hy $j'aDq4`;%Qma/nY ճ!܉`?N$НV(NqQOݩUa䝍Q=ػ|)k>~'i ~[E`ᱷGݴmңo6 '@Oؙƣ!xTǓ~H+/32T^8'" \䳏<@GN˖CHy\hyVFГSBIjt*c܇S}~Ldpz='">*Ăx1X=U OAi:.uPzv 'F @0{ y l/m}鄞'Gxv0^< KTgi#S4 _P~_⓼Ƿz[O:K 0eA+a`Ixi`n^44?8\x`;5 s !8el>Gp>S ܟ>k4>2&l_ENN?x#gn=¯w{z\?P BA3TÀ~R{IH?*~ѼQHa~RPud?GgG#/lr)A)=L W}wݻ%a@IAŘ`=@͡^X`2䘀d8wr (yX@eJ0$ ^/x. Tiy $  D2>TFO>.Pr #@' ƅ Pi@/퍱e;A魘",! a( # n<(Hd 3R`;=yZNdu \nĠĩ/ 2[K hNWFjAr_5Sp0d*SCAP xPEЃC+ S* =~P=@z%P(B fP$T$/KϏh&YNșKs$mNvD)eG  e۴JA2 fd/Zxׅ9 .}ȅ}'?0(3^Wdmp@tyb(-=ɐ&`,^0?\ࣘ6 jEqv.oW=DE麺.*RWoESp)dJÆچLۿW/&S+FM0Ꜳ\M-DAPwb y

我想问一下中东国家中东是什么意思主要说明为什么称中东
我想问一下中东国家中东是什么意思
主要说明为什么称中东

我想问一下中东国家中东是什么意思主要说明为什么称中东
中东
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次流散.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大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四次战争.
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 4次战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犹矛盾在新条件下日趋尖锐,加上新、老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战争的主要根源.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 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 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 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表2).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目前中东态势:从军事上说,以强阿弱态势明显.四次战争两次由以方发动,两次由阿方发动.但最终结果都是以方占了上风.即使是在阿方发动的“十月战争”中,埃、叙等阿拉伯国家军队伤亡2.75万人,被俘和失踪约8550人;以军则伤亡约1.16万人,被俘和失踪500余人.四次战争的结果是处于弹丸之地的小国以色列屡败阿军,无疑使其士气占了上风,从而使他们在四面包围下能有勇气生存下去.
从政治上讲,中东地区冲突由阿以矛盾转变为巴以矛盾.纵观四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国家联合一起同以色列作战.再看今日之中东,巴以冲突真正成了中东问题的焦点、核心.在西岸街头,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青年用石头袭击以色列的坦克和装甲车,无异以卵击石,是一场绝对不平等的战争.阿拉法特在拉姆安拉官邸被围困,守在一幢大楼里,并表示绝不屈服,宁愿为巴事业献身,其志可嘉;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受此对待,则实属罕见.在这些事件中,阿拉伯国家对巴方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和同情,声援者有之,财政支持者有之,但在战场上则是巴方孤军战斗,持续进行战斗的是巴人,死伤的是巴人,巴勒斯坦人成了这场冲突的主角.这是中东问题当前的一个明显特点.
中东问题通过战争解决的时代已过,和平解决应是一致的选择.在四次战争之后,阿以双方都意识到,通过战争,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受损的是双方,不论胜负,两败俱伤.1973年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和平解决的方法.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11月应以色列总理贝京的邀请,突然访问耶路撒冷并在议会发表演说.萨达特此举震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因为1967年9月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曾作出了对以色列实行“三不”政策的决定,即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萨达特访以显然有悖此决议规定.故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后,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交.埃以谈判几经挫折,最终埃及没发一枪一弹,收回了失去的全部领土.当然,萨达特的行动也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1981年检阅部队时被刺杀.
约旦和以色列于1994年10月签署了《和平协议》,同年11月建立了外交关系,表明双方的领土争端已解决,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以色列军队于2000年5月全部撤出黎巴嫩,仅留有“谢巴农场”未解决,以方说这块土地属于叙利亚,待同叙方谈判解决,叙、黎则一致表示“谢巴”系黎领土.
1991年10月30日,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重要突破:一是实现了阿以双方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叙、巴、约、黎均与会,埃及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二是实现了巴、以的相互承认;三是会议在联合国第242和338号决议基础上产生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自此以后,中东摆脱了战争的阴云,走上了布满荆棘的和平解决之路.
大国介入令人注目.早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中东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也就占领了运河.之后,取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是英国的战略考虑,所以当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决定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园时,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于1917年11月2日致函犹太锡安组织领导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就是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此后,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有增无已.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美苏都支持以色列.苏联之所以支持以,因为当时从苏联、东欧移居以的犹太人多,苏认为以的社会进步于其周边国家的社会.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美苏支持埃及,反对英法以,因为一是正义的确在埃一方,二是不希望英法再重返其在本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
在以后的冷战岁月里,美支持以色列,苏支持阿拉伯一方,泾渭分明.一直到现在,美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0亿美元的军援,在安理会上为以说话.冷战时期美苏两霸争夺,在中东各支持一方有其战略利益考虑;冷战后虽态势已变,但美支持以色列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利益的做法未变.
协议繁多,作用不大,冲突断,恶性循环.自马德里中东和会后,巴以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据此巴以双方相互承认,巴方在加沙成立了民族权力机构,阿拉法特返回加沙,当选为主席.但是,以方并未按协议完成从西岸撤军,关于耶路撒冷、以色列人定居点等永久地位的谈判也时断时续,至今没有结果.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东区的阿克萨清真寺,从而引发了一场长时间的巴以流血冲突.双方以暴制暴,怨怨相报,恶性循环不断,至今不见尽头,恢复和谈更是渺茫.
中东的资源: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总要影响
中东的战争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民族(各种教的汇聚地),石油,水(水资源实在太少)

欧洲人把在自己东面的地区叫东部地区,而根据距离大小分为远东地区、中东地区、近东地区。

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

全部展开

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次流散。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大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四次战争。
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 4次战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犹矛盾在新条件下日趋尖锐,加上新、老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战争的主要根源。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 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 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 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表2)。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目前中东态势:从军事上说,以强阿弱态势明显。四次战争两次由以方发动,两次由阿方发动。但最终结果都是以方占了上风。即使是在阿方发动的“十月战争”中,埃、叙等阿拉伯国家军队伤亡2.75万人,被俘和失踪约8550人;以军则伤亡约1.16万人,被俘和失踪500余人。四次战争的结果是处于弹丸之地的小国以色列屡败阿军,无疑使其士气占了上风,从而使他们在四面包围下能有勇气生存下去。
从政治上讲,中东地区冲突由阿以矛盾转变为巴以矛盾。纵观四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国家联合一起同以色列作战。再看今日之中东,巴以冲突真正成了中东问题的焦点、核心。在西岸街头,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青年用石头袭击以色列的坦克和装甲车,无异以卵击石,是一场绝对不平等的战争。阿拉法特在拉姆安拉官邸被围困,守在一幢大楼里,并表示绝不屈服,宁愿为巴事业献身,其志可嘉;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受此对待,则实属罕见。在这些事件中,阿拉伯国家对巴方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和同情,声援者有之,财政支持者有之,但在战场上则是巴方孤军战斗,持续进行战斗的是巴人,死伤的是巴人,巴勒斯坦人成了这场冲突的主角。这是中东问题当前的一个明显特点。
中东问题通过战争解决的时代已过,和平解决应是一致的选择。在四次战争之后,阿以双方都意识到,通过战争,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受损的是双方,不论胜负,两败俱伤。1973年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和平解决的方法。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11月应以色列总理贝京的邀请,突然访问耶路撒冷并在议会发表演说。萨达特此举震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因为1967年9月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曾作出了对以色列实行“三不”政策的决定,即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萨达特访以显然有悖此决议规定。故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后,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交。埃以谈判几经挫折,最终埃及没发一枪一弹,收回了失去的全部领土。当然,萨达特的行动也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1981年检阅部队时被刺杀。
约旦和以色列于1994年10月签署了《和平协议》,同年11月建立了外交关系,表明双方的领土争端已解决,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以色列军队于2000年5月全部撤出黎巴嫩,仅留有“谢巴农场”未解决,以方说这块土地属于叙利亚,待同叙方谈判解决,叙、黎则一致表示“谢巴”系黎领土。
1991年10月30日,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重要突破:一是实现了阿以双方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叙、巴、约、黎均与会,埃及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二是实现了巴、以的相互承认;三是会议在联合国第242和338号决议基础上产生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自此以后,中东摆脱了战争的阴云,走上了布满荆棘的和平解决之路。
大国介入令人注目。早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中东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也就占领了运河。之后,取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是英国的战略考虑,所以当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决定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园时,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于1917年11月2日致函犹太锡安组织领导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就是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此后,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有增无已。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美苏都支持以色列。苏联之所以支持以,因为当时从苏联、东欧移居以的犹太人多,苏认为以的社会进步于其周边国家的社会。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美苏支持埃及,反对英法以,因为一是正义的确在埃一方,二是不希望英法再重返其在本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
在以后的冷战岁月里,美支持以色列,苏支持阿拉伯一方,泾渭分明。一直到现在,美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0亿美元的军援,在安理会上为以说话。冷战时期美苏两霸争夺,在中东各支持一方有其战略利益考虑;冷战后虽态势已变,但美支持以色列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利益的做法未变。
协议繁多,作用不大,冲突不断,恶性循环。自马德里中东和会后,巴以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据此巴以双方相互承认,巴方在加沙成立了民族权力机构,阿拉法特返回加沙,当选为主席。但是,以方并未按协议完成从西岸撤军,关于耶路撒冷、以色列人定居点等永久地位的谈判也时断时续,至今没有结果。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东区的阿克萨清真寺,从而引发了一场长时间的巴以流血冲突。双方以暴制暴,怨怨相报,恶性循环不断,至今不见尽头,恢复和谈更是渺茫。
中东的资源: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总要影响
中东的战争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民族(各种教的汇聚地),石油,水(水资源实在太少)
编辑词条

收起

中东: 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州东北部,包括近东和伊朗、阿富汗

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

MIDDLE EAST的翻印

简单的说是:
亚洲中部以东的一小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