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江"名句,俗语,谚语,成语和"黄河"的名人名言(要有出处,名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1:36:39
x|rHp4cVEVeeuU}).Q.)RĿtSœBTDLӄM_rם?~晗rjx7D1' }ö*tl:"WYSDC{_wcD6S"KCw~O?{zHwWнe^:ff$"zC6"SQ\ bVǀpdoŅ(L1!YCŵ֢d3_P$g}+ǦAD>le(_y-rge,e{nhJ \Z7W1Kn)nwwy!'kdt{=?|FVzpө\=l6X'Q"l;O+gȻ,$-{zouSNȿ[=+2˾&[5-ovj:u3nfbިLBQΡw;Ωi@65LpsyiyOs{Ww\b"5je<]K|_ʛ+)(Jv_x +@XTznva_ț]>fOУ,oi#SA_>+bQ|@c-^k%D 慛W[pYL9:"עPuW.P*bV="ɪ]нiЄE͐orUl&Y> zK LUi?_Dᶘ֣2J ی2ИZ^e!AD΀-b^c5ed3ŔDUVY2U\wz4w]7xFouajbwj=8TM_joD\|^-F{]{w`%[:n qmD";c.}ȼN^/EV,a$ѻ=u伸{~`0~`oKnvl^*$Ýk{1#&5&(it#/#'?uU,(:ƥu_q.n K 5bZUU;;[dt); e eI~_ \{._ .aooΡNy6-DC?:qg9FHWx`J{a9m*W lG PS@{6DM,ir5]FԉDo PGc]CNK^1B 3VE2䧐qJVo1u%FH{֝cxf 8+جz(q,pR >q1.ɍ~D+Eَ%g!/b):Fs;Data\پ#k'"p>S3[nL[YŃQyGL.//8Rҷ >[d@ > &{s?8 =>KW6S`WZag PlbN$>/h FC{_`UV[|!!4vCFfK A[6jP!iCib$ ^n8OS @,'$ ,8tyJ/t4(nFP8ZĬ,+.~uS5Ecl`ݲ XYʓ|7[e %ýxraϸz3:-mwgqV2{D@($ rHy)0ZːrS5B]sե#. 7oEλqĥ!9O[ F8huXhU-w0dK~wS * 7@k _~S=D 5C 9^.FsKѠ ,h%<}że}{`Ӓ[{unzάeB:$aAYqe \|D2W-͌_\̜"mً]o*6!@.qb3]L`!UlEG[wb&qv 'ܰ97)+zRf=J!9ûZڽjis(胦Uʸ8(C%g2MOeA%jp@6@!2 `YA }Bʮ;}wէf2c݅+lsg5<d+ >:> &M1N/S6dlϯ+x[:neZ_/-CtCX3V;͡V׷7s7yg ?>)9838O3 /X<U5 @~ J,,Z&0_喻A CLw1ʤ#X g=*{#\vKiY$@nf2x+]1يpߠ+lc][msYͫxks`. ^C6c{~/msڰ?^ OaN)UП$ Uan*iq'U%3":uzQ fv4U!+0#"oԵ8ml5a>X(eN&X~c^|lE |Dbeix-I!hy FNcSSϯ& D֖DEo\l0/'Y)f^Uw*#< a,Mo EP.64yJz \lYZMdE>l%SO!p8 Xrf"igi[%pXy}($ kIA:}<:T{/_;cyù[ۼh4:;Hbu;Ag (aPq"[Ȱl@:Enb@. 9sC |5Bc^M>Uɤx8N炡<'+ 9ѱ"}/rSq,OH9-Hx{n-R9” Ks7c vhKp$ 1> a+ra׋ djwjW'ʷfI3Ԩ^3Bڦ2n\u/[`y>^ 4ӌp (td: I$VQt`ʹIL-#GV;uxs<Řz[2"?V=+mCH]ԯZg-0 No5X^Db長8nw(ګu5OjHe68 qfq7>/-Sj9S Zd9uwLqj!-;.xٙ;qՃc6 d\G%;ȝw]c<*qQX [>žM[^UY q°W1FHě#!xɤmbu&Ye+TF'{&bIDHIYM%h "a}Wײ;[1K=A /򸠁GC%>t[}LyhsqrZw]@,U$=NV鮯SZ[ez׊|ze_ BEiͺm125o8 \,(~@ÚL^i YͫS HHKcFnzf ׈vۭ37;HEOͥk#DA_!'{H W~gz?%Hp/W:>XQчc ͕VI_u5 mZ2FAޠ-spO"6( B ~x3m{^s( |Hu[?ji}^4' ,_3&IAF@)Ӡx-l\!bdz"|;&k"(fCJ+>cy5s0?ɉĴs/Zjz+Jj )Kr+>_W5y Sn/UzjD3"}r u Þruɜ{ب)bɻ` _oZ~"8Vi-?~ D N9AQMf.Fͥqʓn"_kTE(ӇyuGU|TydWi6Dk̑ܭXIIO+ 1S[0#կN.L2r N{g{Z8԰}5uTQ",U辽sk9׹+RtkERzdT~wző9w7,Dr3(V*"AAQM-~vlU+CQR : 7O6W:,[Us:E-Z1/{/z9bZyΜ3?]eZnm/51+FX/rvY5SaFZB^ϑ؅C[Qj&:1zwH]ðJWol,[R/@T ?N<1z$ A&$|RA300mx0.^g sy%\a Tăӊ'Sj*g1ؿ̫]V9WQTI[wI!缪DQ wy&zP5`7DޭUL,x*reQG d҇XX|p_w ֏hEetZ6UZ:#Pygm~lxW-يb1lI ҽ-F09.L"țx##zr&ny U%%f-CČQe߄賠b5TFIF!&}lSXAT)~.y2L˶<~żZdWA??bN`ٝ>THp/5YE~_L#NdX4ot*MEaC21Ujy 椀ML"GWk^`R-…ڋ@}˸55!>ۊw_qWzT3 z_A*s`& wnC%ȁ!)Q :,RCa@~v}Dc5Sk5ɫO)S1cAѱV&L/~Q@OeRyDiߋSLUtW wtsǭQ8 OkTvFpV®k)_/Ϧ I+0̵(*) P:#cXPQ_[ŭa~ ^3LFb*0/d3/q]q1'<zKtjepJafyE%zgóDEQj_/έ> Ӱ>)0?x" "3(% t1[1d:bPk?< e4V08#:h/?@75BBUHze=7Vss]W;I0{ $VdbP6T_b!vGc_jss g4:HXϱgj+ ,mŇ^.}L="jvQ;{{z*3FunF甸[t/L'M+%Duo)OW?}M㰐!m9K5v,Ѻ(v^`ޥU{F;F4+ {5)Z__2z+Rgy7uF$p} bY-bڶ yq{ 뾧}RuK_ݷKO@tYĮ2rrODä+6jo&G3^ך}6Y7c|O{Ti%hM7#2va0>p/>\tWU

"黄河,长江"名句,俗语,谚语,成语和"黄河"的名人名言(要有出处,名句)
"黄河,长江"名句,俗语,谚语,成语和"黄河"的名人名言(要有出处,名句)

"黄河,长江"名句,俗语,谚语,成语和"黄河"的名人名言(要有出处,名句)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

全部展开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十一、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十二、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十六、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十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十八、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十九、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二十、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二十二、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二十三、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收起

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