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朱自清 段落分析我要这篇文章的段落分析.是第5段和第6段的赏析·分析.急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7:22:57
《春》 朱自清 段落分析我要这篇文章的段落分析.是第5段和第6段的赏析·分析.急需…………
xZR*Y~TttDELTOPQT,[9(gGٕke~'In:LX>oM]u_ug勮?JüNn1w4z'\;pnn~ָ9ɪh+GE//^=,;o /3uw zgYl啪<*S{TgVo+ba!OQ;vչ,c窍ENH{v'[}.Ik8v' TH5tzSWx8ò]-{XR]gk$'VQijV*2uQfP`Dj+ߢe4o5hTߜrIݪcw^lKrvXO^oB/Ti,Uڹ=En| _ٝ ~{={VVp<sl݇;.KQu2qg4W'.b Zd>+j#@&4/*%]-l~V5sMTCYoт>'U'ŞS*Ɛl9rzӪ(*E]_j2e-[=A]Sh\M ?:NzNmΩOoJn{cx=n1Ž|rElr5cilNGfAwzrF'ז/-;ׇ0 cÔ|_ 9Fv/)xΉ]qܖ#ػs e5O^,<:ݘM]yg7l0r}8Wc[6H>n8<Y80azҸK׵v{{xl27:~*1Ec}_%h`߽p/SSsuw5NcGڱZW«}A'&f^ _.'gnaSI 0c:vzNA_8b|٦)5…J=qR%g1§Ȅm88uVS&:dyY8QzJvpk77!Clv6tp[Z 2`Xf@NЌޫz +PZD}!#R4C5*#aćM2L"i;%D Ju7ͼ1vNYvֹeF':wpJ\l *#Y$0`?ҙM5|.$.+[}r ,2"̹( JCH+-H>z5{D+W6> yҚ0ϥAp""PL-zK=?1ZW=+P8zΚ.ujy+6ϳ,k8mMrHusLDgDR0򒓼D7[s8y`N$wˡXi9-ٝ72VDw W[oښFѨ>G N˛E?4 6=t|EfHrCUwTP͜SRiXE9P ë,S IU2=7^"y0BU+UC2wHŨ,,$Lvfnp^Z Q`PtʥU"guiFvNY/]Hܷ*ҜK-sr~0Y@`uծdP(I3j.Pm,JW y{UρT\gTF=8EX{d:q1«?TG;}A7锃[#hίz?sx9cKcֺ@^]NwI{UD.aEP럸:́q )r@9.8W`p ;WMؘܫkuc}C7C{Fԋ8uisi-%\Iʯ6z>,Fn n3>6,S,ϤAk2q|Jio' !@}/z `\LfƣYozU[?nЖ yJ !% *4'*Rᇢ܂w4 K-Qw#$jCѲD\6-Vت!FD)y$!gy;fH CB(~ȊU37L(Q} ƕ)mÂ.f(Tl%Uj5 ]vOIu(f9wEgF(3RM)|u߂H8x<U4r>u{ExϗO{u۽78 a)B9!-e7ݕ`J8mv.& gzAW%9u m!: 'ic EGTbOm,4Ƭxvؤlu{ʂwj*rn%Eԭ #j%PYX>Y#8Zbq4줝+c~=LK$ }kƓ80] _Vqa;F+)Z4AT }xtТD`dִ0ДܠiD:oL8޴24^)uNQ] {A:\Tb%|Q:77(\X7TO2_IʻJu|y!DqXALn RK=RZs#q?*;LAU"|s͋ Pr&kQ*FdXϯdvGa<}Z m$\[ؚ9|,<h Lk jziE&bwj+d[߹9C*~o/a [XnIUmuޤiE:f.Ӟ`>&g%V02-O`܌’^D>81w_pG)kz~gSw,,|I@']m#>}XFVE st%̰^ 23I7*js !.RN ewTh uc( 3ȈSHv.bP0rIP#֫|ͻEL7ӱ0}%HLK! "o{gҚXP><Й; jcOZ{w5Bj,t0ʢ+C/ҸJBJX9jʫ$GbQe 3!u9ڽ$ ,SMe:WC*+ùr />b`M35SVbغ9f EAG)B9}ApR*2Sa7 l(6|Jo#G(Q@s-J瓖? ȕH psL=nTZ#)9?Dct7* b_+ dJC (p(m O2)+d 5R1AY.2 B/%-4RT>, ҰLj`F*k25C:z^NB7gT$`k[ވ?aa)pr>O+)#}_;Ԋ1NּbQ1 7j#FDzՈ7;{%D.<ƣvlK*+QTc-LPeЁ0GQ)Չ%oD!Fm؜."6/NeIX(~eVK2z]1zF>D7HpEЗ1nLwz]BZtq`+GѤ(w& Ha_ںT Ku9 e'>:pR x[=uթ]d;!b5œlDDI3 MDE+reZ=HefR&jT[~P7;`vi,4@EK{H.՚;^LBPGvr3yit,J5TpJk/Vn/Q6>(=Rmv8G5z8S3J%DHh D-쌿8ߺH-xB塟 ndb3s \@eP~8Gt}S.JAO.o2K@W_J(ySՙq苓NEOKwg -7 üTh!BA +9 u[n1 i9g=mK1`*DtG3T]>b3 >r+U93]|,D>gSWDWO@*Nqwp-Sufu+ЋH:KQYva[n+GHJ'< $ûEXƜ#Jê0EN'uU rbF- L3|L:')媌GtޥZGE>;?47ѹ=(EpT p+xŤҼE_,if\Jܼ{ti>`m1B/h?߅~1V~ sTЏ"6" }iv46I島*_H_ ‚D2eaА< l(_gCdCd5B|2&0"C@"F7@lh&Ddx}"вVD)=- hqE_qϧ#:ŇAF0#|ygtH?8 G{ N#h!MI#DP Q/ ?C2Uӏ§@h? F O#n@R]@LNx(E$$ L2$ p~'J%%Ӌ`*ptlPE?T Tt͗m/VQ/N12`2x;Ċ,,YGY9@+P+SLV&ͅ[y/*xp1T aW&2k.*H|o_|+J ǽeysXLÍ>cII_dŠ,@=eLⳀYf2,)Z~5ug,3[y#D+0-VwZ`-zPe,y%$ڒm\)DE]NJg-cN>@\ooj&/2N\6p.u2+.SLA]%9+H]%pW0tӯgC0/CP/G`/#W^+|MsA_Uؗ7dz@x_;!`SA`$00""

《春》 朱自清 段落分析我要这篇文章的段落分析.是第5段和第6段的赏析·分析.急需…………
《春》 朱自清 段落分析
我要这篇文章的段落分析.是第5段和第6段的赏析·分析.急需…………

《春》 朱自清 段落分析我要这篇文章的段落分析.是第5段和第6段的赏析·分析.急需…………
5~6自然段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写出了雨的淅沥,风的轻柔,他们给春带来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抓住春景的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赞美之情.
文章以“盼春”开头满怀欣喜而又津津乐道地描绘了一幅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图景,在此优美背景下的人也充满了春意,他们走进大自然,构成了一幅“迎春”图,使人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春天的新意、娇美和活力.
“春草图”从小草出土的情状——“钻”表现旺盛的生命力.接着从它的质地和色彩——“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的“新”,它也给小孩带来欢乐和欣喜——64坐”、“躺”、“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让人感受到“轻悄悄”,“软绵绵”.随着天气渐暖,百花烂漫,“春花”竞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色彩争艳“像火”、“像霞”、“像雪”;花儿香甜引人遐想.蜂蝶繁忙——“闹”,“飞来飞去”.野花多而闪烁——遍地是“杂样儿”“像眼睛”、“像星星”,进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浓郁.
春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感受: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听觉——“唱出”、“应和”、“响着”,把空灵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声、有情.
“春风图”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美景b春雨的多、细、密、亮、柔也通过视觉、感觉,形象地体现出来了,雨中景物的新美由色彩——64发亮”,“逼你的眼”的感受表现,写夜景时作者选取了灯光,撑伞的行人,披蓑戴笠的农民,雨中静默的房屋,描绘了和平宁静的雨中夜景图.
这四幅图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花、风、雨如天地一般和谐完美地组合为一体,每幅画面也都有人的活动和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融洽. ’
由此,作者抓住生活中常见的“春早人勤”的中国民间特点,描写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劳作活动的情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人们的心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展示了一幅“迎春”的热闹景象,人和景再一次融为一体.由此,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水到渠成地汇成一股赞美的热情,结尾三段文字使用三个比喻句讴歌春天.“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小姑娘”比喻春天的艳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一
全文洋溢着对春天由衷的欣喜和爱意,通过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方法及叠字、叠词、叠句的使用,这种喜悦的轻快、活泼的爱意更显玲珑.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朱自清以他的新诗踏上了文学道路,后又努力从事散文创作,为建立崭新的白话散文作出过很大贡献,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春》,就是这样满贮诗意的一个名篇.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和诗的氛围.接着,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春天,该是怎样的美妙啊!
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细致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先写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突出草的“嫩绿”,描写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写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出花的“争相斗妍”,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第三幅画写春风,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画面写春雨,渲染春雨“轻柔”“湿润”,画出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画出了一幅迎春图: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这里笔墨不多,但写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迎春的一片欢乐景象.人们像赶趟儿似的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几幅风景画交相辉映的绮丽春色中,“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如果说前四幅画是侧重写自然界的“春”(其中也有穿插写人的活动的),那么第五幅画是集中笔墨写人勤春早的“春”.
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个结尾奇崛,颇俏.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地归结全文.
《春》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二是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三是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至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春天”,当时作者也就无从揭示与歌唱了.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抓住春景的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赞美之情。
文章以“盼春”开头满怀欣喜而又津津乐道地描绘了一幅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图景,在此优美背景下的人也充满了春意,他们走进大自然,构成了一幅“迎春”图,使人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春天的新意、娇美和活力。
“春草图”从小草出土的情状——“钻”表现旺盛的生命力。接着从它的质地和色彩——“嫩嫩的、绿绿...

全部展开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抓住春景的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赞美之情。
文章以“盼春”开头满怀欣喜而又津津乐道地描绘了一幅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图景,在此优美背景下的人也充满了春意,他们走进大自然,构成了一幅“迎春”图,使人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春天的新意、娇美和活力。
“春草图”从小草出土的情状——“钻”表现旺盛的生命力。接着从它的质地和色彩——“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的“新”,它也给小孩带来欢乐和欣喜——64坐”、“躺”、“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让人感受到“轻悄悄”,“软绵绵”。随着天气渐暖,百花烂漫,“春花”竞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色彩争艳“像火”、“像霞”、“像雪”;花儿香甜引人遐想。蜂蝶繁忙——“闹”,“飞来飞去”。野花多而闪烁——遍地是“杂样儿”“像眼睛”、“像星星”,进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浓郁。
春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感受: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听觉——“唱出”、“应和”、“响着”,把空灵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声、有情。
“春风图”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美景b春雨的多、细、密、亮、柔也通过视觉、感觉,形象地体现出来了,雨中景物的新美由色彩——64发亮”,“逼你的眼”的感受表现,写夜景时作者选取了灯光,撑伞的行人,披蓑戴笠的农民,雨中静默的房屋,描绘了和平宁静的雨中夜景图。
这四幅图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花、风、雨如天地一般和谐完美地组合为一体,每幅画面也都有人的活动和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融洽。 ’
由此,作者抓住生活中常见的“春早人勤”的中国民间特点,描写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劳作活动的情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人们的心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展示了一幅“迎春”的热闹景象,人和景再一次融为一体。由此,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水到渠成地汇成一股赞美的热情,结尾三段文字使用三个比喻句讴歌春天。“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小姑娘”比喻春天的艳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一
全文洋溢着对春天由衷的欣喜和爱意,通过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方法及叠字、叠词、叠句的使用,这种喜悦的轻快、活泼的爱意更显玲珑。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朱自清以他的新诗踏上了文学道路,后又努力从事散文创作,为建立崭新的白话散文作出过很大贡献,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春》,就是这样满贮诗意的一个名篇。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和诗的氛围。接着,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春天,该是怎样的美妙啊!
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细致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先写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突出草的“嫩绿”,描写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写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出花的“争相斗妍”,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第三幅画写春风,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画面写春雨,渲染春雨“轻柔”“湿润”,画出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画出了一幅迎春图: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这里笔墨不多,但写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迎春的一片欢乐景象。人们像赶趟儿似的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几幅风景画交相辉映的绮丽春色中,“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如果说前四幅画是侧重写自然界的“春”(其中也有穿插写人的活动的),那么第五幅画是集中笔墨写人勤春早的“春”。
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个结尾奇崛,颇俏。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地归结全文。
《春》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二是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三是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至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春天”,当时作者也就无从揭示与歌唱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