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或者给我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也行啊.不要百度.百度给的都一模一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02:09:17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或者给我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也行啊.不要百度.百度给的都一模一样的!
x{r*˒tqϭrokU?B_78 ]M+q4Q\)aω_Ln>nM5asaf i3h1 ۵ _2՝0^M.«9*$Vrx  3M#sػ+{+/-P'^ t^j|Z:_մEٓ>(ufeT;,ac쾯x=Ӯ){o5Ϭf娕rVm+o[,aլEw Ykk}೷(aq{c|axH:XG5Cŧ ?=J/9 #[ :{2t'SͰ|pWjDڹ\M|SɘꋷyKZi J'S|jeaea Ϧ@]rXVĩv ULK?/Ep=&(&;£fnw8\ٲZv`:bjzWt' !~O9 m՚t<@MF_rϙZ&p:Tq۔U;У?{Jc۲0[ʚMv0],ikyoC4[jqkM 8D~Gj4,6QVt+Uik`'Ts8оp٧+\:)ͯuʞN㩔 `VaeԼ|mj7rxsazGjܳ>'py»g iٗiwͯςN0Ttӄht5f%8^# cWlEhۘ\s*@(ZK gd&/즢kRT+pˬ}_qW;jvYnZ?~/xka@؅:LWt]-L9񿸉^9橷-Uza%!ݲ{ ^gb\%7W] +Gx֋G4kE ,|OFk8Ló0#F2jPpۻCik_KA 'M܄pzaU(]'֯43!Mxv@OqEaxg`"XW J^ͧo:7gd;8]tS!w:=[o%v'C=7eV7)Vjl;8Cd;YL>jzP` U⩋g'4'q5~Hlz㓩O{4L0_ٞ\B#t} GwuGt!2b*\`W`)Dߞ|3IM*v~! cr0usڂ_5NObI}E6CjLŏ%.=AgC RأS-IDɼB0Hgy5IcsW:1!(ݫU|ئ+C9N#KNU-Q:#!jM1ڞ;<Tut=q"ĞTг 2tDE{o>΍ dB| Jjwpr%rhb0Ar(ny 1adء} 𣜅pVE'ȿYI NaJl6\lٶp QɣNW.[$qGqVL? =@,+- eNZ7@4rŲʙc0;`dfV9ţɔ[ah% |VU*y79Ju9k̞S[Zv7j3飩ֽ9p ܗ0 ɁySw;}Yx&P@[zI &R[z񰿚aox ír$ b/aJʦBU ng "xE2\Vyj-o);g j6 aWM o*GH/ys6W(ePieSW9ULy-2n~ EXi ¾fLl8:u$ݻM5CyЫy褖Y|P5-F55/wkg6JГZұMDCp b><&Tt%.0Ga贪5z-ޏOmysJ}ۢBIw==z@isDxbn[VR;5fJsN hK; 긢1 A/ `GOCd)&=eviDuf4 c"U[S9Q' /˚`gtuEbSx J8ޛi. H{ nwh[LTԤeǦL0c\]@4ƕ+H+G/W {d4t$} :Gܖfzh zZ&HjI6ցb/rK`ɻ/ 04w-َ 탹̍I<29/xVK}3Ug'qQ_~ۖû$9f4HAu?L\~~g[q*O)PkEdz'd 9^MW3\O2a);T|DkXgDDNNc"* ki{zQ?ہ3a N[\NΗW =s͟AYrXNۼwʤcP-i{_8c.:aUToSk%T%@ K{fjtGW27kbVSj=]BEҭr)K7oCtnFƤi5l])w&4!T!"LDu;6{%`ٸhG /|RP$$D{T 06^Œ1(-4 D]pE~j̛ i=&6ƒʦpş*XWt|$*U0ŭFu]3|;ފn^wWAIazpS7S3YB} 4.W>G42W-(m="+V:S8\" g/hO%Wܣ[d.j>LPQf/MLR4]|>hϚ%ܵв<-rA!w,H˖π dU xrrj.mZd.Z4js%]!/dmT(!&4;= Ro$=Փ(yqOrUZG1C?3iEjQs!}ЮEe=b>m'= j<TNG*B,o<({סp<4KsvEatiZ9|`NT.3^|sO];2[$s|`kϞIWpEi\|=Q(S\;{p\SϤ̢%An%-%bV'g?80YBlaj\:s)ȺQ fg8zBtJHk/#ĬB7i"@_{ 4L՘W8+䲙+ڈW?7Fا;;&IDX[s  GfPh5lЯ9ǖ IÔ%op: MZJUcVuޠ_''Z3 8J~0}%TEWĐbfFn ]w֌PDy:%-; Уx6<4Iqrtzaz1wJ-^`L2ᾚgd_ Q%OL<ޤM"_bķ#JyZ)cjƙ$iȣJ>w4W)g:YK"8?I͝ Fj@5V&Ƹ$ҧM81xSvx=&$V5M$OJi$N|oi&=MEGk%ۨ-ڿoOƝ>%0g_{~tb_XКY$z3Atq֛'.c>,3@5dgMA=^v` E S> x6(Mlܚ-$m*Lw#(/=PZf"X)57BKg ,to<]z.GY=y2y՗Fa8Z&4\_>z]2A֮bHQbߛ_!j$m }Ύ<@i=+㲈 V zUˬ7;p0i?9?`ȋX%mp'}3PN̽/d"6ffZ-{6,Mэ"fLfeZKޜjtn.˧n_)vuR- ~18j@\?R[l".  nAh5%ʃ([ZoϜ-ORgEdċխn% u.! ׏,+'-rB)%g/k|,03Tn *O%h^(}iy9U Q%4:A*N+uzAޠ:ղՁXL->jf]_g,KW(nu" ߉*w}*טո7DY0: rxb\aB;[O$hyBӶp;! ߆Ҁsg׾ڦ1׷.C-E}G2TVS.tocw\Mț|Zln%yoۧcYr5ac.Y nΆ:VZR֦$i} _@ڗWZٹٜv9 MQՄ͗0xHb4"àY- F%];؊ٙv܆9FtG6L6k"z&1}|fcDν63me~uiQ5p0oN@lm QY~FRYѭ̦cѱAxn*`u6L8P-5/jC< M[tawjXq3dhs =ޚfl;ۓ".ǮFJU_rEWI,hӝұ0 ^Ґ7 ˡֵ5mb ə4Ivq8+z5 %88&* V@b {| p2b:K6ڶv.-+86&=rZ'\=1pXHMyدhXxjS*/_|TAo`sPzj_-F)hp"ܻYg\pyܿ!SQ qWAhSHٜzuѰwTn?;ʆ5=/{ ^ Ii(s US: S:g[`ı(jO!۳+fo{hzq S+q}u8 ?Yi>/ƅ- t v qo~ ʪ#D=TavT[[K'XҷЭ݀b*[2~)$,p>a΄!#{xE-(=f휈__rW܋&HF#@\ξ\84#]v lĩu:0/v7)3ٖEocmGSSI|v^q#PS-mn%hZشLnF$^:?o_ӹw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或者给我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也行啊.不要百度.百度给的都一模一样的!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
或者给我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也行啊.不要百度.百度给的都一模一样的!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或者给我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也行啊.不要百度.百度给的都一模一样的!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们在课题讨论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