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公式总结集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6 15:30:41
高中物理的公式总结集锦
xYnG~nbKvl`I. ]sL`e$BH1@\DLnY%kv.@yU<nRKK HӾ獝`dƍQ1QT2R1*oFv?bo?G!.'C6V?`<.% 3k(\Wcj]3rF|D2"=Q:QV7oXE}`h=r)nd r`z{wP=8:=1w,NEb { ?u{. ۱AA0hZh)bςPh #A+ F.邼+H1 Nۮ/ryY%҂^IbjNS`@w3jS/OXOH̙v "@>A@_@WU#.cQbۓOz^$h[@:b3/frDAꗀ=)V 0[^O .=WW`POq4{P%!^Bg` qen4i ]31t".a-s=)r9$.6c _32pLձ#"ݸ\^yǛH;uмV)K\ KؙH:ݍM+8fƉ"w]Y݄m̭F$.'>ȵ(̮˵*HD腜l+6OB TC$pF 5>٦3S3!2YEr؋P9@n0<*C9(Q g9t;}#k׌2KH /ފ3>Ր eBĩ lcyAnRD/jboDfKHsfmȧTEM6V6VZWE P-91~xf$1J.n5)f^;@Hb9XN&MccʘXKPds8MOU;ry^97ȕ?++1dje>Gf~]U'Ȍ͸\*ˍy ea?/tQw=;hWK559k֢Fa pSJ$b'\35FInXL˥fyG#oV\CYdAitzC^T˜Nή.^vZ't16JJt=&9r~R_)q0@+3dl#5*yҁ 6 ;(se!332F!qW?OAK*J򴉳~KIȦ4kS2Qh^&iE'&Qi:~2AyRbfڈ84_E>`P :bpMNS{^"8WZ+XQA,MD?j)V_ +#e69Q#9 p1X%֨CnĚr0!G^}0x1JjQe[7[Zun4qPk vլ MR#2m\9NS6 uXʿ͙E(l~nn/`bElH=JuHm" [Iʲ1%/i}7u*cTM 6v5}"=gX@eKmpGuAcw;/ڠlW8ɛZ { -U^ՓMw_~X} d?1zZ+z*!X pttY}u탇J`okZ2n 7NƮ6.}npOd&jSd;w@4=47Cˍ7(T+trˏZ8dɤ5m =f)VM|O}WϭYZ 0%gF%Mm%ڡED}̬˙ܧd1VhDqFT#pp]MNZz};(*KL_D 7k+袨 W_w/(#, 9'PF#*+LElА #+tj?mECd΢vYaE*RS^.,u7E?3s܊WݽH跂' huSUȴǢ~ǞwY#\SWH:ʔI6^KIf~TUܜ=yyL)ug0҈l{ F%d18e^]XD \q1vfB p,@mQ#%=O%ەbm@.qHvgƠʥBMHa2Ղ9A62bֲĊic-OV0ȩ[&GajD&ahyM62jPYz2T[,brᷨ(qF:URbd5 uYࢂÒ&&&nidkp̹ߎ[XSn-_p_#3?gƩ}ݲO/ 񔨍(]ݺ~ǥn~8 5hȂ м9Q#3>KY_;r9/V۵ VW. {;,4zC,(|cf.Wj?໮|?=4[K~4O0 ǾzOc1`C"֯n*!.Gtr:ZV7CsuT҅1ݴ6-V瘜D\Ы=&r2_(, z m92k#qQʰAa(-uF"ԑqU/O2stT:g[$aBU?9(щ&=ϹIN΋q.)ke俄W]

高中物理的公式总结集锦
高中物理的公式总结集锦

高中物理的公式总结集锦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

百度上已经有很多了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

全部展开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