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世纪城堡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攻?城堡为什么是进攻的良好条件?请尽快回答,希望可以得到详细答复.首先感谢目前做出回答的两位朋友,但是,这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7:40:07
关于中世纪城堡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攻?城堡为什么是进攻的良好条件?请尽快回答,希望可以得到详细答复.首先感谢目前做出回答的两位朋友,但是,这些
x}[o+Kv_q@DZcH yK>p ėx2@FJԝHJDl^$Q/3 -}A<쮮Z.ߺ_ßjRZ:I0y0%s{oJw58KeeL'zqp9vjT=͘c(pYG?p f{5j:s~=Cr9]M\BuLzB'n m4.ӱ%p'&52y|>}6yk&-|XR=dA ڈ2< z4Zl?j s0<@WpşmɔouP1/܄30v rʕ=9 nn2ZMsLn \Wn7xE~&N" 0ˍJ1g mwRFyEǔsk›i~IХpfi̹lx Z9o '?(t%i2ClM 7\˼I8Ƥ^)hg8Xt*_ a1 ?_ZPXJ&' ;kPFfX~6= ϟ<~ts uWz~ +ߕ%W` 2/\,~? nR żݙ=MLFqO:ĝ]7G=HNӴ`QLޱ-Ap*ϣ0%sB.}>3 oo?nY\zT[U=Nm\MS!OmY]ӋT̈́]٥)W6m(n֭rM?i=ߥ hq,lXoof9`5 UjmI" åh}ځOЕ20^xPM޾ ςYĮYڢc p଀C{\' %WWomZ Αq1f*8E r>#sB>>_ݟ97T ҳO _abLKaq2,@0CvZJ#szx^pxp N& -vG$Ll.ޡ9J/Ń [xsKX/EzCIw8\ ާ5ǰ{'+Ɨ&(;̮=&YW[)>̇\ esyT79,EY_9L!/kӇ,9>#Hb5?\'fD BM%psu ܑ88?}>+$G{V=`5Z.~Q2ųPL8Ĕ2iٌFd\E.M M0""O9 ˜ F)oON6sՑaAI+<>=Lc Bkr΍JUn!l{sQ?y6̀[NÛس=^&"q7l=MBbt~֒_ Ё礬OV4P2P앀4v)NRrCHr&(N4=D3lo+c1/{ݠ.&ڞ l;+O!T#ܫ-4(WyN\qu|pN0QQ .Ŭw׌ :c_`]-PAϚ|6kq++Fjy:9Wo0NҘCN*b[]/Y.LTdw50^A%d{[OM?Q5{(fSFwD*ӑ豙ij+rS0h]IbC{GbǾOAW~}yq1l>!j &o,=^6{-U"Щ% N+1=o7dp'GepW2 d'd6"zAs;~WK^vQq?olv58>N[F_"qyq(;I2z;ʋho) Mrh<ZpL&\q-x`U\})F0z# 5O),>5"톒Y-+GU:HS` r :Y A2*dv$z uL;z1KgJ Ɛ)BmhO'XL7 '6hˆ\B&eNOEb֔_<REs>s-Q fuU)f+vˌAq8yJwxUy%bcG; $3M!T3`6"\FG74 'v/I NerS?9mOKLrl'1LM1 T3ϯ&* %f/"X0*f' 0I&!Fa44#Q'Jڇhs9wn|.vtfo4t8ŧTS" ](jALaZ€FJH /U(*+А5 Aպ>^ bAE[˨բj&GBD;nվ=9AZ[ڷg2-.{iSq<4?bHJ98(wf1Pf0\@f)vbQ8(@,k%=#JYtBbh4L`H ϤLF D@va,Lzҷ Txzn~$q`Kw\Tݼ9NqHwh>JSQ^ vt(tA?Q`(S:8{ iAJ_V&t}'s(p=<+8\#y&p f=ê6D3zfכ~ ^RGb~ uAc`!:I,Ks}9WyjtM&m?gN~SZ1[n rDLYaY^KYI PpL #eǼǘ1Z8?Tvj󃠙2ꄾ0G'wR}x`%|36-o %xRINnVlwpȻj|q>{lD}'O̟aQ8!6|@.TL]i^\Nt֓isD9VL+k`uɫu}uyb8&i0ϙSQNQ FWD*.#P%}Nz df)KWVcDQ*.`!Nt*Y$E# ~9'7~/ mL?gdٴL HXZj-ԣ%"%ZdPiJnk\\ے/>~C*VKzx_cN/.2s/&5ZF i*]*%/ F Ɯ As4}=t`,b@Yw/R/csZX"٩iL,Tk2EY+P?A&jviA2>K#$ H|*Hx풄 sfpvV#qEq X/t维5*Wjnki͵Q-Ńijx%[TiLT+dI(N7}#iq7%$뛋`2Hv"ɼ9|Y ,IںzR]ņ ϖvzTd]d?↙ěFK-X$"Q}b>)GfTaBj"_U6-1UQL~D5_(}ӉuWQzN` ~uԝo€Rb8ja$ uGJB 0G=2E(=̝&g#<|L_,j_jxpEWh OsZF7U] 2Ol})%, cyX$ˊȁ:N2#ۚY qܧ+%n$-NlL ݓVDl^<L+A]Tʇj"Y/l~?v{׏|l^.)euq$fW~8i8j !RGXޤ_F{hĤz&bC=@@eK'lF-K\[KY_,҃',Y։K8bݻ9/vE?[]2ҒʰBXrX\@dWF29Ye6W5+&scEazDo7,$9^<1UIK^F2n_MM`8vnG |W5Ya+Cr%z/$射C> I‰EӔ CZҴãÙ&q՞]|v5)pJP`\fLbN׉PŌ[\EkQ.W!hK>CĒa=2+Usp?R*)sm(U9Wo݊jZB˲'*A5G KiG#:smEm'M Lf i$ȢN8̆s֑U95qKbrW⎎3]cXGpN1E(ur?| :lAKY2seL{71hz3-%. 21:jqs(5U-cH99*;?/ؔgղu[y 쀺p CE9Koa{{C!Μp]LS}<0D߼٢*]3МnV#ͰtشwwA=?m9y5g(1m&Rh4:{VG p>)8vmځԛ(zs8.) XQXXz2p^O,ڽ^ޑnEhӒSqi.:ir+:VIz<N Q!ZIU0.LZD>'%㖇>Ս#vRu#AJ=D!Jl-$7{$h)-ҩ;hADf )>/옥Rˆσ o@/tE̗ТރIL0Y,>3^-a8|/?o1΋ +NxLx\EžZjn60@P8љAĩ'0.*߄dО:ޓ)#|uFXDnhg8ob24dmnzq̘: W9W?z~ ^e< 8J]Yަf1-k- d,J"ץZ2 VR>kM{J #_ؤ@Ugu5:u8[Z.SM#q rL[ҹ7WՌ%iwv.м00ʘ;/d qhGd7DLQ>I%(Vp<*3s|\DWSobtSX5$`}L B}V i;WJ DJ4ElbJZIc7LOЏ_oAGvZ(XӓAezt\CtdU~ f[w$Bx>ԥU[ A%'$jpY U* /: oA-^] S أ)}'=>M,Y2lE@4@XOS? vrbo #˥ ij xr9Pv.w0PH\<6S.9R>cO'LeD4{VT`b/pTf:^r2Q]5q4q \F>=.yl{l[Ͳԥ,*F3-05EnoZRHؗ)QnBLVBnV4誐^kL2AJ!3w$N 8] tF 2%oh:7Yo> $ĴuCrbS Ztݔ">rxi 9c B.Mz_JظqA[,S S!Oi8%<&`g_z}$Cl~h&q{4kjƃ,%yz23'Vg_q}٣ __ӺЅ//(9ҙrDA^CfLpzh xhrj¥E!#sRpѶ}y˿̠Ϊ~^u w@WG=cy\,EKv#w/CtO/3G*WӖjp K7pmf1ȃ[&g;|(`!o?ȳNGsexe_D>T>ty7o˰?d._{bH{48rQ_I{yqV|^ΞNƕ:NXL',qlZ0pCc:b[ks]~5b賻~\`$KR^i ebT=J+/a:f"rʰjvyK2kȉʡW\eT.ƹV+Y,)j 9\)Iwy5Zp]Hpe7O2 8;>3<];\Q{ 3}69\F:aċ*mBpsbI][!3)~e ئ0qEUBUanw^@k)F`}|B4 ~]\FkTaۢ )pp܁櫙(~JduS8؛С )0zzdaFV v2U& Gry6S}KLFL`/__f;ºBZEQ휥1/[v(YHAf(do]%:Dtnɋ`Q5#9 !Bz5_R`eVa~tği=,ꋕ5 GA}J{?<8J4k[.;v"@ O= QX^l]gh4yQ*S~1+Z)DȨ?H_%=p/; MQ;ewZ) a~Ȟu!4:>l!0%,ʻ$pj-ZX#~3d 3dG=c3Vk'Q{j6y%q@»&(?Cf:jf~f@AO迚,XO_G2ajvݶ׷ƛsVY%bVW93 #qcxn%>H*C K 4:ɍ^Ž6{ ZL<.Ǯ({h[(kZϙ؝.ԑ ^q}v4phfOJ|mڴ^ɶp vєNhJ%qENV.ZPG kw]P2Ӊ3*9 ^2zxkH^dA:\V]$ǦyY5ɭIVVGrutF3MI7WeznjvmS+џRluNS9tM_*yo'ۇMsSy N4b>#MMسsF&Q,WiS>e]M, /QU4=V^Q&~7c%py(Ѹ2,GC!j9;D5>Q+3M*Z bn.oăeqW9Yeކ{!]\n5ͳVC<ӌħ5MH|QO?`N(GP]R#u(9{hY_{0) JL^[ؠE~1`Ԧ/qt&ū JUt9$.isW,w ҉ m ]׮^>twӳNl:\x^[Z^S7Zȡm$CSabZK  >O&p\`UfgT /QոAT"cfx3̄txP 㪸=z榋Ձz;/Jw՝\=]aX*(YpND,\߫Iދts!Mo EEzxa%YQ{}U]oyIk#&oeC㮎aRΙSŘ{OKP,rVɴt@A7EJnv Ka'&PDF($ ;J1^Y|Stϲ4cMJ=`xTR=3;Ϥ0קCHI/KU}>)܈MXH0FcDE/?LQ&`/=Rw!YR i}P۫fIhٜzeܧ7vٷy+(*Φx d{tV!݆k PB\uQNr+9XGP:!G X%:#fDD>2s\zu 4J=USX},i OT·{]kHRn]N e 6bBH1 lB9喯Lw5@T|ɲXPU{i/vZD/;Tep5IEZG0nc'Uu6}vϮv4S7Ƚ@3v̘ɰG=Mnx$@yѫOeBb ,8*}O{!ˉ p9xU# źxtJZBʒc:ṗm|l.N?Rx"v<]]jD%oomm)Nrb/L*pջ@ݏ}\zOkݧ%PB6k-+ 5W/ 7l}߇8HpDu4]ND $EA=vGSŮKr&%JF!4R >5rn'5Zͺ; ҦV㌯m",|Ȱ$K̾OeFu]LtTDg6nMj'\ӻ4գ)P0!Rp+)jL\߽y`JZpȓR}9:jiJb(h1h' ׁ۫0R}joS)!ICGaO_6P Ȝ =y69:A*kLO*XZ$h%j}UKD$;JAt}SZ3S"Z/qCX0"5`GQvudkT Vܶ/uJܤ޽fn 6im6_90¢}R3zw}}GEy 8+uEno.`ը^SzC#,ua2biY(X/W`E0 +EtL> IN"%s=W:5;|-a**A-w_({v=;_`Gm9GsmazTf6fGhW8x2F61=xຒi0EW,j? . {>`URH~y +>]MdGrټ@j=.a_P#ͼ.${-4DJ4ceV ?jfRIeW,*=\W|Hai)}K>L6ٷ?_=GN{Y?]K/}p^Mik {1* jzZQIiǺl$GЎrGs#42$^.ܳYhm\*k yٓWYK.vWA~b]-VS[#Rs ^)мm gLרE,*njQA_hsN dXa z5fnѭ^-{>ѥEIcw]$]# &EEb_^SbOvE)xr2UM`0W6H&r^V_P5*ec19"%{9OGS> e Œ (wsU|h\SuA(mX}I?]Yyy[Oi;)м4K8<@

关于中世纪城堡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攻?城堡为什么是进攻的良好条件?请尽快回答,希望可以得到详细答复.首先感谢目前做出回答的两位朋友,但是,这些
关于中世纪城堡
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攻?城堡为什么是进攻的良好条件?请尽快回答,希望可以得到详细答复.
首先感谢目前做出回答的两位朋友,但是,这些资料我都有,我看过了,但是不能解释为什么城堡是用来进攻的,请从城堡进攻的角度解答我的疑虑,

关于中世纪城堡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攻?城堡为什么是进攻的良好条件?请尽快回答,希望可以得到详细答复.首先感谢目前做出回答的两位朋友,但是,这些
中世纪的战争是围绕着城堡和要塞展开的.城堡是典型的防御工事,外面有厚厚的城墙和角楼.在山岳地带的城堡,绝大部分垂直陡峭,巍然耸立在山顶之上傲然俯视着山下的风光.矗立在平原之上的城堡,周围环绕着湖泊、池塘、江河或者是护城河.
城堡不仅是控制和主管周围土地的核心,同时也可以作为进攻的前哨站.在它的高墙内可以组织起一支小规模的军队,应付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城堡的设计思想是要抵御来自任何敌人的进攻,同时在敌人进攻之前,周围的农民也要带着他们的家当躲进城堡.中世纪最早的城堡,也就是威廉征服后兴建的一批--属于土丘-外墙类型.一些建筑--包括一个了望塔--都采用木质结构,安置在一个土墩上,四周围以壕沟和栅栏.在土墩外围还有一圈外墙,在这圈外墙内有足够的空地,可以容下铁匠、面包师和其他工匠的作坊,还可以容纳危急时进来避难的农民.
后来人们发明了营造石质城堡的技术,营造石质城堡对材料和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有良好的石料切割工具和起重工具(特别是绞盘)才行.而一旦这些技术被工匠们掌握以后,建造石质城堡便立刻为各地所用.城堡内部的道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用以延缓进攻者的脚步.另外,在通道两侧的墙上还设有无数的箭孔.
虽然城堡并不是不可攻克的,但在古代攻占一座城堡是一件极其艰苦和旷日持久的事情.进攻者运用诸多战术策略和后援武器装备以攻破坚固的防御工事.
攻击者在外围的城墙之下挖地道,地道内部用粗大的木材支撑着,并且填满爆炸物.进攻时用很长的引信在远处将它引爆,整个地道就被炸塌,如果运气好的话,会有一段城墙也被炸得崩塌下来.与此同时,弓箭手压制住城垛上的敌人,步兵们则冲上前去,每人都带着一捆稻草、一泥土或是别的一些什么来填塞护城河.后面的士兵们就从临时填出的这条路上冲过,把云梯架在城墙上,同时还要高举着盾牌,以对付上方的守军射下的箭矢.爬云梯时,士兵们要用一只手拿盾牌,另一只手还得随时准备拔出在身上晃荡的佩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外一种攻城的方法是建一个有轮的木制攻城塔.塔要和城墙一样高,在塔顶藏着一支精干的突击队.攻城时,攻城塔被推到城墙面前,然后从攻城塔上放下一座吊桥,突击队员们便得以冲上城墙.
人们还制造出了很多专门用于攻城的器械,在这方面拜占庭人做得尤为出色.典型的攻城器械有攻城槌、投石车(投出的石块重量可达150磅)、巨弩.而守城的一方则不断地将石块、生石灰、烧得滚烫的投掷物、沸腾的开水,或者烧烫的沙子砸向城墙下的来犯者.围攻城堡造成的伤亡数字是很大的,但是这些伤亡也被认为是可以承受的.
为了攻克城堡,也有用饥饿的方式封杀城堡内的民众的做法.如果城堡内的民众能及早储备好应急物资,而对于进攻者来说等待被困者弹尽粮绝的时间又实在太长的话,那么留给进攻者的选择就只有直接发起进攻或是撤退.
总的说来,城堡(包括有城墙的市镇)的防御力量比对它的进攻力量要强的多.

军事-城堡发展得主线
军事,是城堡从诞生,繁荣到消亡一直以来的主线,贯穿着城堡发展的始终。
城堡的诞生,源自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一般,城堡是政治分裂,势力割据的产物。
比如中世纪的欧洲,由于采邑制度的实行,使得土地的所有权被分散到各位贵族,骑士的手中,政治上四分五裂,帝国,王国,公国,骑士领地等多种多样,大大小小的封建政治实体遍布各地。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们之间的边界,...

全部展开

军事-城堡发展得主线
军事,是城堡从诞生,繁荣到消亡一直以来的主线,贯穿着城堡发展的始终。
城堡的诞生,源自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一般,城堡是政治分裂,势力割据的产物。
比如中世纪的欧洲,由于采邑制度的实行,使得土地的所有权被分散到各位贵族,骑士的手中,政治上四分五裂,帝国,王国,公国,骑士领地等多种多样,大大小小的封建政治实体遍布各地。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们之间的边界,也没有人能够完全梳理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各等级的封建贵族之间经常爆发各种原因引发的战争,所以他们时时备战,常常参战。所有的贵族都相当于军事将领,他们的附庸则构成其所属的各级官兵。正是这些遍布欧洲各个角落的大小战争,使得城堡的防御作用逐渐突出起来。以德国为例,仅仅西德境内,现存的古城堡就有1.5万座,充分反映了德国中世纪的封建割据状态。另外中世纪的战争技术和战争观念也决定中世纪的战争是防御性战争,当时,城堡是最可靠的防御方式,足以抵挡骑兵的快速攻击,将突袭式的速决战转化为消耗战。于是领主们广修城堡,以确保自己的庄园和财产不受侵犯。
再来看同样是以城堡文化见长的日本,日式城堡诞生到繁盛时期的政治环境,也有相同的地方。战国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日本,由于幕藩体制的实行,土地和军队集中在幕府和各大名,藩主的手中,政治上也是比较混乱,不管是处于谋求自身最大利益的进攻还是处于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防御等原因,诸侯纷纷构筑起防守坚固的城堡,作为对其领地统治的中心和军事据点。
这两个例子于我们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中国在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间都实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所以像政治分裂,武装割据的情况不是很多。在战争上面也表现为没有坚固的城堡,而是修建抵御外族侵略的长城。长城和城堡同为防御性建筑,但是城堡相对于长城,还有居所,象征等世俗性作用,所以一旦其防御作用因为历史的进化而消失,长城就停止了发展,而城堡则作为世俗建筑继续发展了下去。
所以说城堡是为了保护领地人身财产安全而诞生的防御性建筑。
城堡的军事作用,一直左右着城堡的发展。一般,权威一点的看法是认为,城堡主要发展时期是从公元9世纪土岗-城廓式城堡出现到14世纪火药兵器的出现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也被中世纪军事专家称为“城堡时期”。
前面已经说过,城堡是作为防御工事而诞生的。早在3世纪的罗马,因为古罗马的文明非常灿烂,城市生活十分突出,庞大的公众建筑,精美的艺术文化品都集中在城市。所以每当战乱来临,罗马人就不得不把城市作为防守的重点。特别是3世纪,由于罗马帝国面临空前的压力,在蛮族入侵和内战的双重压力下,对城市的防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古代的作战方式攻取抵抗中的城堡,需要良好的围攻技术和长达数月的军需供应。罗马人的纵深防御战略充分发挥了其大量城堡的作用。
但是古代罗马的城堡与通常所说的中世纪城堡还是有一些区别,因为古代城堡的发展并非一直是一帆风顺,处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其间出现过多次倒退。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经济很不发达,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导致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生产力呈现倒推趋势,而且3世纪到9世纪这段时间整个欧洲主要以游牧经济为主,并不需要坚固的城堡来保卫他们的财产。当时的建筑不论是施工技术还是规模都远远不及古代的罗马,相应的结构技术和艺术经验也逐渐失传了。古罗马,不管是实际上还是精神上都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通常,确切意义上的中世纪城堡并不包括古罗马的防御工事,一般指9世纪出现的土岗-城廓式城堡以后一直到14世纪的砖石结构城堡。之所以城堡在这个时间出现,主要是因为欧洲经济当时从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人们的财产,住所固定了下来,所以需要坚固的城堡来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虽然这期间的城堡发展走得是一条独立的道路,但是古罗马的城堡建设技术和防御性战争的理念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中世纪城堡的发展。很多中世纪的城堡为了免去挖地基这个麻烦的事情,本身就修建在已经废弃的古罗马城堡遗址上。14世纪以后,伴随着火器的诞生,城堡逐渐失去其军事作用而成为世俗居所,但是中世纪修建城堡时诞生的建筑思想和风格仍然严重影响着它。
城堡的历史,就是长期纷争的历史,是遍地割据的历史,是强梁相斫相争的历史。那些尊卑不等,高下有别,大小相异的诸侯,为了争权夺利,为了王朝霸业,互相觊觎,各怀戒心,战乱频频。在当时的条件下,巩固地盘,立足自保,或者兼并,出击,最好的办法就是“筑堡”。于是乎,欧洲大陆上,这个行业大行其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诸侯们竞相竭尽所能,开山采石,昼夜奔忙,一座座城堡在青山秀水间纷纷矗立起来。人们为了构筑这些城堡,消耗的无数人力、钱财、物资、和时间,殒丧的人命更是难以计数。但现在,无论是威震一方的霸主,还是称雄一方的豪杰,或是占山为王的强盗,都和他的残剑马镫一起委于泥土、灰飞烟灭了。只有哪些经过风霜雨雪的侵蚀,战乱炮火的洗礼剩下的斑斑驳驳,残垣断壁的城堡向过往的游人述说着他昔日的辉煌。
日益坚固的城堡
城堡的发展,是随着战争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兴盛而发展的。
欧洲第一座中世纪城堡建于公元九世纪法国的西北部。主要是针对国内全民战争,同时防御维京人的突然袭击而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简陋的土岗-城廓式城堡,确切的说,这只是城堡的雏形。土岗-城廓式城堡建在挖沟时掘出的土堆成的高地上,周围是无水的护城壕沟。用厚实的尖板木条栅栏围起来。其间会间隔的修建塔楼,塔楼的数量多少要看领主的财力而定。围圈的中心是整个城堡的中心要塞即城堡主塔。进入这个主塔,需要通过多根柱子支撑,横跨壕沟,直至土岗上层围圈入口的桥。其防御思想是用木头的围墙来抵挡小型进攻,一旦城墙被攻破,城堡主塔则是城堡中的最后一条防线。以后的以军事作用为主的城堡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包括战争时采用的防御战术也沿袭下来,后来的城堡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改动。
土岗-城廓式城堡对建筑技术和花费上要求比较低,对地形的选择也没有什么要求,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坚固度达不到要求,只能防御小规模的进攻,建筑规模也比较小。11世纪左右,随着战争技术的发展和城镇的复兴,土岗-城廓式城堡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防御上的要求,所以此时石制城堡开始流行起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对石制城堡在欧洲大陆的流行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大面积的征服土地只能由少数的留守骑士来驻守,城堡的坚固度被异常强调。骑士们受到拜占庭帝国高大城墙和坚固要塞的启发,利用石块修筑了更大,更坚固,更复杂的石块城堡,这些城堡建筑模式也被归来的骑士带到了西欧,由此在西欧被迅速传播开来。石制城堡一般是利用石制幕墙代替原先围住城廓的木质尖板条栅栏,幕墙由切割成块的石头逐层砌成,在幕墙的顶端会有间隔的留下空隙,形成带枪眼的城垛。沿着幕墙每隔二三十米有一正方型的防御塔楼,方便弓箭手射箭保卫城堡。由于方形的塔楼有明显的弊端,就是其四角的承受力不够,极易被破坏。所以在12世纪,借鉴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的技术建造更易于防御的圆形或半圆形塔楼。城堡主塔由于拥有领主住所和最后阵地的双重特性使得对于其设计变得异常讲究,一般早期的石块城堡通常为长方形,这样做是处于内部布局和舒适性的考虑。但是它作为最后的防线同样有四角承受力不够的缺点,所以后期的城堡主楼建设倾向于外部呈圆形或多角形,内部为方形的城堡主塔。也有的更加简便的设计,只在方形城堡的主塔外面再围上一圈近距离的高墙,称之为“罩墙”。外圆内方的这种设计不给敌人展现任何平面,受力点分散,更易于防御,而内部利用穹顶和扶墙精心设计出高大空旷的空间,便于居住,华丽且壮观。
公元十三世纪后开始出现石制城堡的加强型,英国天才建筑师-圣乔治的“詹姆士”设计出了有史以来最为坚固的城堡,这种建筑样式被称为“轴心环形城堡”。城堡具有两堵为同心圆城堡护墙,对外墙进行加固,内墙远高于外墙,为的是让内墙上的弓箭手有更大的视野和射击范围,从而形成内外墙上的交叉火力。在内圈的四个角各建一座圆形塔楼,这样城堡主塔的重要性变得不重要,以至后来完全省略主塔,因为设计精密的塔楼和门房即使在敌人进攻内墙时也能独立坚持。城堡四周还会挖掘一个巨大的湖环绕城堡作为护城河,河水引自别的江湖。一般“轴心环形城堡”都是在原来老城的基础上扩建。
十五世纪后,大口径火炮的出现,使城堡的军事地位迅速消亡,军事性城堡逐渐被废弃。另一方面,由于贸易自由化,大航海时代到来,辖区人口迁移,从贵族到贫民都开始追求更开放、更舒适的生活,不愿龟缩在狭小的城堡中,城堡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居所、商业-城堡发展的副线
城堡为它的主人领主供坚实的防御,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除了领主之外,还有家臣和大量的仆人来维持城堡的日常运转,当然还有军队驻扎在内。农民或佃户则散居在城堡周围的庄园内,挤在狭小简陋、阴暗潮湿的茅屋里,只有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才和他们的牛群及动产一起挤在城堡里。当时英国赞美诗人约翰用这些话描述这样的生活:“富人住在城堡里,穷人住在茅舍里,上帝造就了他们的高低贵贱,安排了他们的富有和贫穷。”(当时的人真是唯心啊)。
城堡的建筑风格一直被其防御职能和住宅职能所左右,就像上面所说的城堡主楼采用外圆内方的设计也是两种建筑目的相互妥协的结果。在城堡发展的早期,在不损害城堡的坚固度的前提下,其主人总是想方设法让它住起来更加舒适一些,比如上面说的内部利用穹顶和扶墙精心设计出高大空旷的空间,即便如此,领主的生活还是相当原始。一直到14世纪末城堡的防御职能逐渐失去以后,城堡才完全以艺术,生活为发展目标,不再以坚固度要求它。这个时代的城堡总体呈现精美、奢华,表现出贵族们糜烂的享乐主义倾向。
十字军的东征为欧洲的大小贵族带来奢靡的东方享乐主义文化,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堂”似的美丽憧憬。这种对于追求物质生活的理想强烈地激起了贵族和骑士对美丽生活的向往,当然这建立在广大农民的困苦上面。体现在城堡的建设上,就是逐渐变得精美而艺术化,从实用主义向艺术主义过渡。统治者们不恤民力,恣意享受。有的统治者拿城堡当作享乐的行宫,专门选择风光秀丽,便于鸟瞰的高处修建(当然,高处修建城堡更多是出于防御的要求,这一点上倒是不矛盾)。比如,日耳曼裔的东罗马帝国皇帝西奥多希厄斯二世,可以说是这方面“出类拔萃”的代表性人物。他曾为此精心择址,把宫殿建在海边的山顶上,借以眺望周围的风景和大海的壮观。虽然这些贵族的享乐加剧了农民的困苦,也增加了两者的阶级矛盾。但是这对城堡艺术风格的形成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事实的确有点惨不忍睹。精美的哥特式城堡后面却是农奴的血泪。封建主义的艺术,本身就是为统治者服务,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中外都是如此。
城堡里领主和他仆从的生活的正常运转,对服务和商业都有巨大的要求,一般除了领主居住的主楼以外,城墙内还有马厩,灶房,储藏室,库房,面包房,洗衣房,教堂,以及仆人们的木屋。贵族们逐渐加剧的对奢靡生活的向往,对商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开始通过这样的步骤——收拢人众、发展聚落、形成城市,渐渐围绕着城堡逐渐发展起来。德语中的地名以“-burg”为后缀结尾的城市,都是由一座中心城堡发展而来的。比如坐落在易北河上德国第一大港,第二大城市汉堡(Hamburg);坐落在莱茵河上的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德国首屈一指的钢铁工业基地杜伊斯堡(Duisburg);萨克森—安哈而特州的首府马格德堡(Magdeburg)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城市。中小城市更是不计其数。市民一词(burgess)也是由此而来。此外城堡大都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和河道口(处于防御性的考虑,这些地方有防守的价值),非常便于商业、贸易的发展。随着贸易的发展,这些城堡逐渐结成贸易链或贸易网,加速了其周边城市的形成。特别是河道沿岸的城堡发展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中世纪的交通以河道交通最为便捷。特别著名得比如莱茵河,多瑙河,美茵河沿岸。
商业必须有商人才能得以发展,但是商人行商必须有流动性,必须要求法律承认其为自由之身,虽然很多商人是依附于城堡的农奴的儿子,但由于离开家乡,实际上自行获得了解放。这样就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土地对于人的束缚,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做了准备。从这一点上说,城堡本身的发展为以城堡为象征的封建社会挖掘了坟墓。
当然,城堡的发展也不都是积极意义,比如城堡在维护一方平安的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封建领主与中央对抗政治资本,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障碍。而且许多城堡废弃后成为流浪骑士的匪窝,不仅为打家劫舍的恶霸领主提供了据点,更是封建领主随意设卡强取豪夺商旅的关口,对商业流通和地区经济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注意!!!!!!!!!下面是重点!!!!!
城堡的建筑艺术——罗马式与哥特式
城堡的建筑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两种有代表性的风格。罗马式与哥特式,其中罗马式在英国也被称为诺曼风格,两种式样在时间上是先后的关系,都对今后的建筑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罗马式又称罗马风(Romanesque),意思是指“罗马的影子”,流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但是一直到19世纪才得到认同,最初由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德热维尔从语言角度来指使用罗马语系(拉丁语)的各国,后来被法国艺术家德科蒙用作表达一种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的欧洲中世纪早期艺术风格。
罗马式城堡发展于对城堡的防御职能最强调的时期,其产生完全是对于之前欧洲长达700年战乱历史的总结。城堡的建筑风格大都是由古罗马建筑和拜占庭建筑哪里借鉴而来,一方面是多年的战乱并没有条件积累城堡的建筑艺术,所以就近沿用了过去的建筑技术,另一方面,古罗马的防御性战争的方式仍然在被继续沿用。
罗马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他的半圆形和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筒型拱顶。筒拱是这个时期建筑的代表,一般都交叉应用于壁柱和封闭拱廊上,既坚固又有艺术性。还有圆形的塔楼,使得塔楼不易被破坏。其他的建筑特点有利用狭小的窗户、半圆形的拱门、低矮的圆屋顶、逐层挑出的门框来做装饰。整栋建筑由于大量使用立柱和各种形状的拱顶而达到一种敦实厚重、均衡安稳、力度饱和的美学效果,狭小的窗口与内部广大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城堡内部光线暗淡,进深极深,给人一种神秘幽暗之感。给大家一个直观式的认识,游戏《ico》中的城堡就是典型的罗马式城堡,确切的说是位于苏格兰的诺曼式城堡。相信玩过的人对于罗马式城堡那种敦实稳重,神秘幽深的美都记忆犹新吧。
英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长期受到北欧海盗的骚扰,他们的建筑受到北欧建筑风格的影响。北欧的海盗的船首采用自然弯曲的树干,不久,就被运用到建筑上,出现了英格兰及北欧特有的木柱与屋顶相连的建筑形式,这形成了英国自己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叫做“诺曼风格”。“诺曼风格”也是罗马风的一种。
罗马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向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但是筒拱十分笨重,需要巨大的墙体与扶壁。这制约了城堡向高、大的追求。这些原因促使了后来哥特式建筑的诞生。
哥特式(Gothic)把城堡的建筑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2世纪以后的中世纪天空,被这些笔直的轮廓线勾勒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从彩色镶嵌玻璃窗中投射过来的美丽阳光,又让人恍如隔世,如梦如幻。
与罗马式正相反,罗马式建筑是世俗建筑影响宗教建筑,而哥特式却是宗教建筑影响世俗建筑。这与中世纪的生活困苦不堪,人们把希望寄托给缥缈的宗教有关。当时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巴黎圣母院就是靠贫弱的老年妇女辛苦挣得的分文毫厘积攒起来得。1140年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出现在法国,由圣丹尼修道院的以院长絮热尔将一座修道院改建而成,是一座教堂。改建的初衷,是想让教堂建筑能够体现光、数、高这三个理想。圣丹尼教堂一经建成,引起轰动,马上这种建筑风格就在欧洲大地上流传。这个教堂修建后25年,每一个曾派人出席过典礼的教区,都矗立起了一座通向天国的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对城堡的影响在时间上要比对教堂的影响晚上大约一个世纪,完全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一般认为,“哥特式”这个词是由16世纪的伟大画家拉斐尔先提出来得,特指文艺复兴以前北欧和中欧的建筑,这个词充满贬义,和“野蛮”是同义词。后来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进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式,以突出文艺复兴是对古典文化的改革,但是这种称法未免有些过了。
哥特式建筑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建筑师利用罗马式建筑中曾经出现的矢状发卷和十字拱加以改进,产生了作为骨架的曲肋拱,使他向上延伸,利用尖拱使他跨度的大小可以随意设计。整个建筑几乎没有墙壁,骨架主面之间是一个又高又大的窗子,这种建筑物的内部骨架结构赤裸裸的袒露着垂直的线条和一个个矢壮尖卷,使得他的内部宽,高且明亮;外部同样采取裸露结构,垂直的壁墩柱和架空的飞拱卷以及扶壁林小尖塔和巨大的窗孔结合在一起,同样给人一种升腾的感觉。对于哥特式的升腾感,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高直的视觉对象,能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奇特的崇敬感受,就像人们看见嶙峋的高山,飞流直下的万丈瀑布以及高卷的海潮时,会造成一种心灵的撞动与虔诚之感。这非常利于表现宗教题材,所以被教堂广泛采用,而城堡对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运用则完全是出于它的精美。
哥特式城堡的精美,还在于其豪华的室内装饰,主要体现在这两点上——玻璃镶嵌窗和雕塑。玻璃镶嵌窗是哥特式建筑的标志性特征。由于哥特式建筑近乎框架式的结构,窗子占满了支柱之间的整个墙面,使得雕刻和壁画没有墙面可以依附,所以人们自然而然的想从窗户的装饰上动脑筋。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无法制造非常纯净的玻璃,玻璃由于含有杂质,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另一方面,受到地中海沿岸的镶嵌艺术的启发,于是诞生了哥特式特有的玻璃镶嵌窗艺术。当阳光透过镶嵌窗的时候,彩色的光线在斑驳离奇的墙壁上制造出出奇的美丽。此外雕塑也是到这个时代才发扬光大,虽然之前的希腊罗马文明已经将雕塑艺术发展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是由于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偶像的崇拜持否定态度,所以雕塑这门艺术在那个时候有很长的真空期。从11世纪起,随着新一轮的建筑竞赛,为了凸现豪华与繁荣,市民们逐渐在教堂和城堡中增加雕塑,工匠们也不受约束的创作起来,雕塑在哥特式城堡中大量作为装饰而采用,刺激了这门艺术的发展,对之后的文艺复兴也有积极意义。
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城堡建筑中被大量使用的过程也是因为火药的发明,导致的城堡的防御职能逐渐失去的过程。在从罗马式向哥特式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其森严的外观,越来越向外敞开,塔顶有了大大小小的天窗,在塔的正面开设可以观望河上远景和周围乡村的窗户,在内院出现了降低的拱廊和经过雕刻的扶墙以及楼梯。当然,这些都是用城堡的坚固性换来的。
当时领主们对于哥特式城堡的追求可以到非常疯狂的地步,许多石匠除了维护他们的城堡,可以不管其他事情而得到很好的薪水。更有甚者,拜约(Bayeux)的女伯爵阿尔贝尔达(Albereda)砍了她建筑师的头,以确保不会有人建另一座城堡和她竞争。女人的虚荣心发展到这个地步是恐怖的。
哥特式的艺术是欧洲封建社会城堡建筑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是其文化艺术的总结。游戏中非常喜欢使用哥特式的城堡,因为它及其精美么。比如《恶魔城》,《鬼泣》都是,特别是恶魔城,大量的使用哥特式的建筑元素尖顶、镶嵌画、塑像等,玩过的人自有体会,这里就不多说了。
纵观整个城堡发展艺术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像任何实践性的技艺一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成功的、可信的技艺和方法以及另人感到亲切和舒适的形象总是不断地被运用,不断的循环往复地出现(这一点可以参考我们现在的流行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以至于当一座带有罗马风格的城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很难说他是3世纪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还是11世纪中世纪欧洲“罗马风”或者在英国应该被称为“诺曼风格”的建筑,还是16世纪“新古典复兴主义”的建筑,或者是以后的什么东西。当然精细一些的分类法可以帮我们分清这些建筑的区别,在这里这样说无非是想说明建筑发展的循序渐进性。欧洲的城堡或者延伸到建筑史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螺旋上升中前进的。
中世纪的城堡,拥有保存中世纪艺术的特殊价值,其凝结的中世纪美学使其魅力永存。

收起

在封建期间,地方上的贵族提供了法律秩序和保护,使居民不受诸如维京人等劫掠者所侵扰。贵族建造城堡的目的,是为了防护并提供一个由军事武力所控制的安全基地。事实上,一般认为城堡的功能是用来防卫,乃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看法,因为最初的建造目的是用作进攻的工具。它的功能是作为专业士兵尤其是骑士的基地,并控制四周的乡间地区。当国王的中央权力由于各种原因而衰落后,由城堡所构成的网络以及它们所支援的军事武力,反而在政...

全部展开

在封建期间,地方上的贵族提供了法律秩序和保护,使居民不受诸如维京人等劫掠者所侵扰。贵族建造城堡的目的,是为了防护并提供一个由军事武力所控制的安全基地。事实上,一般认为城堡的功能是用来防卫,乃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看法,因为最初的建造目的是用作进攻的工具。它的功能是作为专业士兵尤其是骑士的基地,并控制四周的乡间地区。当国王的中央权力由于各种原因而衰落后,由城堡所构成的网络以及它们所支援的军事武力,反而在政治上提供了相对的稳定。
从公元九世纪开始,地方上的强人就开始以城堡占据欧洲各个地区。这些早期的城堡设计和建造大多简单,但却慢慢发展为坚固的石材建筑。它们多属于国王或国王的臣属,但大部份是地方上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建造。虽然这些贵族辩称是受到蛮族的威胁才建造城堡,但事实上他们用它来确立对地方的控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因为欧洲地区没有战略性的防卫地形,而当时又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法国的普瓦都地区是欧洲遍布城堡的最佳例子。在公元九世纪维京人入侵之前,那里只有三个城堡;但到了公元十一世纪时,增加到三十九个。这个发展模式在欧洲其他地区都可找到,因为可以快速地就筑起城堡。在火炮出现之前,城堡的防卫者比攻城占有更大的优势。
遍布的城堡和为了防卫而维持的大批士兵,不仅没有带来和平或互相防卫以对抗入侵者,反而助长了不断发生的战争。
十字军东征后,带回新的防御技术和攻城工程师,使城堡的设计得到改进。同心的城堡从中心点扩展,由两堵或更多的环形城墙所包围。最初以方形的箭塔来加强城墙的防御力,后来则改为圆形的箭塔。因为方形箭塔的角落会很容易受到夹击,使整个箭塔极易受创,而圆形的箭塔则更具有抵抗力。在城墙和箭塔的顶端可加设更多的战备,让它们更具有向下攻击的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