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传入国内的?清末的时候出现标点符号了吗?还是说民国之后才大量出现呢?还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23:59:15
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传入国内的?清末的时候出现标点符号了吗?还是说民国之后才大量出现呢?还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呢?
xZn#Yv>J22B' :; 5 xD28SY3') 5sIz鿨bs R$Sm"7wsϽo{6eSdRr,;"ձF;qkq_;èi +lgOzˏe4s4Nnb"UӜHO?R~i8p^ 3x2"ېݑMn!ͬRN""q ;Eixsdۜ1 ^h۵rV[XQ yC'OfXo"ݴ-yۆHθY@6naw "A믝~^8lZܭeNt+t;uu`BD."}ǭ~JF?V:<>2jԺ~hnNO6Xe(}14gf:>? o~ 3(y݁!0MvuIR47.p(4 qz(Ss4Ofš~үE/ T_ upKdځ1 VI xoy46c_쌣0)C3ʈ嵚p:ˈkhYj7^!>j ps NCϱlH7egX @m!zSJHN?zU\Zǁg)!Po<4$pFNە;tcX ܃#Id-lɅm3,-"gA]oEf~&E 2^C!CIDدx_ `pՓw ܙ;q0fK,sK@R0ib6<DDaPCNkt{5Qn{Q#seg Ocр WQ]R21[~YNznxp  ?8^řP9$֑1;s0F*)  1[v9vߍdDb)U0ؐ!oa&5¾PIPPaMHvN fPz7ʁHgw$5þ2qyvoڋ#植{5sF r-!7n Q="σ0ky'je?xAFxG]- -TdKRлߌf;M/$@&b|ۤH i S1dG)6^sx'$5A(@&َ+R.Ni`;Sz s=F nco^QW f)|$@K,53oQ]ďzJ 8$282+Yv'eҡ'*V@f7(SġZ,weaD2δWɐ\ h<^a\{,0"B\" <0JBfHH0 bm 2p׾3GPE:7J&Wc^M#Dn[ M*eB0Z} to"]8$q@{y'+Cl7nb1#cF7^25|4$$L' h83ImMȻ,aj>wz_!gO[amU>`IW̓`Mf6Dj_N9MѰ M־PYկ<_ z"G0ZOKu14(g5 & ^.'bݣikue JEvG\sà ,o/ r77`W^fkRU'%wkW}Fwڄᐃ/پ,^#,\pЌWKz&B73k c 1MZ)d$]LH>-׀\Ce&jR: xdg 1 *t"|HO,F8ͫM`Ӱo9IFN(xkTL,c4A[1 7DЫCre7 ~yk+Aw:3jyyz e<0{ `"c Xŭ`ʶⳊ8].ËR:m ;`baW-`Å& ܎x{~^\9)ZPU8F&s پgSz G_]̑^/ {=&ޭ{էLj"K5_^tTV)cpli4 9w6ETY}@OK)MgHz;"r~ H.@-ҫ@kF# _3RMspz6eC&xÑz5Yv' y[7֚& (%Xⓙdf!'tnN4RO]:j@~!'y<qYt Yrv?F` TZ=,ʝ".РKB:01Cѕ)+v'v3p_Ӟ']"2Tx8A院!p٧(vɆ4Mj_+SA^wrZCaˠ:.B^P {Fha?M JEZJ"r`dX+Su5S4EE2r%goF7A$ZU]T0pjQ_ִ1{ٳ@~a"?0 k!olZrr/9QEg Mî䲁W1~|%vgd-mYk5Ə#x[90`9X$*Ǐ#8W2hvjҧGDvJwQQ4}_2r8) f!A9jԋ:= N)hlՂ3q^ 8 [?7.:Mk#@UӍvf+N9>'yP})Y6F=$7$S#o KWA\VH9 t7! a6>?f6l,)/BlNvBa_dj?.uW GŬ^["N6 ? C0P__KBj/~ǵݏ?`;0N,%ir';oi@Y>xG$nzM;kq$\)5_b;Г^cAG+q׾󿄞U_i?|.E

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传入国内的?清末的时候出现标点符号了吗?还是说民国之后才大量出现呢?还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呢?
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传入国内的?
清末的时候出现标点符号了吗?还是说民国之后才大量出现呢?还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呢?

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传入国内的?清末的时候出现标点符号了吗?还是说民国之后才大量出现呢?还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呢?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西方的标点符号在16世纪主要有朗诵学派和句法学派两个学派,主要是由古典时期希腊文和拉丁文演变而来,在17世纪后进入稳定阶段.俄文的标点是依希腊文而来,到了18世纪采用西欧的标点方法.古代中文无通用的标点符号,到了19世纪开始使用“.”作为断句.日本在8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



中文标点

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jù dòu〉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经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古代中文无通用的标点符号,到了19世纪开始使用“.”作为断句.日本在8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

  同治7年(1868年)2月,前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1868年至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现在这本书名为《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虽然张德彝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符号,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1919年,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中国的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引号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先用双引号“ ”,内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单引号‘ ’,若再需引用,使用双引号“ ”,以此类推.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改用『』和「」.

  中华民国教育部:先用单引号「」,内部如需要引用,再用双引号『』.而双引号内部又需要引用,则再用单引号,如此类推.

编辑本段英文标点

历史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英语标点是在18世纪晚期才完备的.

  几千年来,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宏观上考虑,也有相似的前进轨迹.那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古代希腊文明是令人耀目的.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已经是哲人辈出,为后世留下哲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大量文献.可是直到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 )、上圆点(˙)、下圆点(·),从无到有,且成序列,弥足珍贵.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叹号是14世纪下半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的创造.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的叹号见于佛罗伦萨城邦执政官、作家科卢特乔·萨卢塔蒂的拉丁文著作《论法律和医学之高尚》1399年抄本(参见第二篇2.2).德国刊印的书籍在16世纪开始使用叹号.英语和俄语的叹号出现于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1610~1611年写成的《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把“叹号”称为note of admiration(赞叹符).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说叹号在句子“带赞叹”的口气说出时使用.1657年英语叹号开始使用现代名称exclamation mark.

  西方的标点符号在16世纪主要有朗诵学派和句法学派两个学派,主要是由古典时期希腊文和拉丁文演变而来,在17世纪后进入稳定阶段.俄文的标点是依希腊文而来,到了18世纪采用西欧的标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