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诸葛亮的文章 记叙文给篇范文观摩下!记叙文 写人的 写诸葛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22:30:25
描写诸葛亮的文章 记叙文给篇范文观摩下!记叙文 写人的 写诸葛亮
x|n+ɲݯtx_췃bq($qER%N8Hęs*VDv  A얊UY+V mh Mw=nm-=Of/7Mql]~?~wk<@7/o?^)~&?}C.3Ff>M]n;Y\6smƽɭ~CʛtU177Li~zI56˴9spapՌfYW0aS칛~zk"nw2e4u۴ifYL]'wd{w`|e>/ ilifE7:ք'Yoo{Oi}$]i0 t _&B19?bg}V=;K86L*njx,hAK+v붽xlvLL_C "?,fu`I)Z47 b)> Sޚ 9f\ׅ!vWfuyMn]tMoh_;e l6h4+MtKe~Ԙj]l2WO{o{{t0uoWS[޶JϾ^*jlݸ塟f)؎aL]?|¥jykbq\bcmC^af.AeѿBv7 Ӽsk>LW;fu01dx1y_ZN@/^^fDn5ieJA`;?C@ᱦj&v)iI~N&"5dO=pvms5fd^=aX[>R%V#]'xEa z5(D#N Iuؿ 9;.E#{wǿoX '1C񉂩_̎ߥ FNmO263_g#+]S#͠Aw:B`2tsQd*:̟-*"`Ec^|$ ~HӥPwkK"׸VjzHnyeU歇_DV:}qmSoS7!ۡkXQd3& IS|;nl;ct)#{!9\:ڔ^iKjxr ~i0놡vxwFѦ A CwJ.uEӔ:GcPuNē|uGД^h`Wd0oI&B84@Z>h!:]דwn+?lxnrC4a*% ց!ʋI][:ul1"~V iJ4UP!|S!g[m`7`A;Rۊʨp!XcjDPqXd_X#*rEF3Bh7ɅygV$۷ d2WD-_44oek39CILj_*M,,_P8,cVX'態DŸ́{ѥڏy7NA*%x12ـG_ io+ަ,PFnkapc"-5綦)%.YdlK:̘E$hǥߙ;r (/ƋQ'/;=s|*sjJTp7.楿yV_Mɨ;k+lnܠH$)Òt#j{hfLG}S7I ] q F1͆@2 8x훀U?mT\ K 膛5ނ[mL!zX!'1wBL e8n7럎h'>lxV|mP+H?4Ak<_6߄tjt7|)Ƒ^._HŰ苩K 0M+̎w3ɛ`WO7YʣZ Gm!^񙽚xtpS qy i\W4#Uc/ C. 7ל0{{ͼ#ނ.osPG>X%0'[O!k;GqI0w- /"ކ[V2]l(Vfcȸ?Lc0  jli4#응; U /#V cA f?൲: 9c2ɏHR ;&艴&6;c,TP3%^;h!~43/Wi;r]sǘQ) w ym qv v=#: rT#y2<_$[^95Oa=#MO O*Ng = )x`yg- ?b>$8BOlI`8ڱ?BZ׎I50?*5#r4l涹[aca B;]%d{eNLͮ4}Ÿwut$[qKg :x{/m73C 1++J£ ~Y£׬e} s8J?8ql>ms]Lf ä WEOh2ZP=I& ?7FK6Z`B9wYl \X6k2aK{d,r.ҫod߽܏4>L2%@`mVOwkqzl"}]47g/UYAP7‹6k^ȃ΄* [dFMvJm-&6Hf:L6C90wd Ļ8|ʞRӳ0=ʙ@%XrlCcS-\WOdEqx/} TXnH6bŸKmINKYcH9!t~:ebB\> 1:\ w' H{ 71.M`a}9j$lsb5a}WΈvW$q>à^K X#zUeOKv+|[ak%;sֶ?0V ʎeF4yrkޠ B~O(.-,]?^DU/KSm&L} )6Cf*Xо*6_u#)XaiLq򿨠>ת vԍ`_AmLV NX {ǾMo(O Lg_ĽY'c:I^,?-+H/`M? uQs:R-X2b7TDLͶjn>&&9H5'¡}YFhZC}ھ<ČA7$5˩hHv a5jvLK[@&*:S1#܂ە5kJy=3r،5$O^dzo&Gѣ6f]4߸!YcUXb͐d[q E0w]E׾g!A!'/i4۝n˲IJ_ t2|+ O_Zb`ku q3u>O"2[SЗB$Xt61P$R W+Do.HR y2*l9Mp=k3^ קJ\3T*k?bZy']f,zI ƭ<_5_5쭐k]laJ7Qal tp±QNhDzA+͙eOYH6K铠x*raA?E'@l7ɿvQifSˌNFV>ۨ5t/wrMlTeMċ$yxӬ_ʌ2E0f.ch/=Yn9C;']/4xxWK42mW3h\=Gej)Zgj8 lAw'mh_}ĭҖ=e3;Gdܓl+-uۓ‹vF^ogϾg0Q0WX;XV3?V K_aGˬ,9AS#5m/bgT83ix1mlE~Xq0y< 36 aeBCLӾr)kc7IdT ]*_<.ڝonDtخ=}MZ;X<3Ec+^QP14qN!~-o> oeʝy̘w S<7@ R Ɩ} (jWF@WE$O1/"@xH,]ʔG9#T< YZ =⏢J,C7I: ѼflA,QD"CYNN/|Ck?@yv򝶷<9JA\p7 |3ֽ7oaQ/:sxƃα<f,utP Z9 k+GI9dLoopX!glŰ`y! Av9.۾.6&ec?ukt_!nh_vT˾1GU|/, JûJȻxУTo ]fıŮɶ5yo: s2a_C, VI~۟ Lh|iX?XEaZ ĻLA 9$Nl cbgJA/ eߗBȊ݄+aPhK!$xy z}`4EL>55ȝȗ5 X0ؓH@-PuņŨG;p$;QNw[gQjxo6$ԇ0# 3>IWCۦ֦uo1_nN71Ŵe9n`(5[cL $RXv\48  ׼jȭ="ѱל+'XrRJhG,<vI {mqN+v~kZZB0Urg~4N\.TS6w" 6Ļ95z'k(<\-v/>"BJ(h3]mrrIEx[ٙGZC& NVQ$)d\:$@NpK|빷^|>% +jjtk*:!OAj᯼#{ǪNyOB&o<ú[Y{ Q;Aqǥs|Bӓ+fVe^QFum ].!`Dfy *G4ɚ>s'yΪ6Gҟ,;"_(HЕw7#; ]^QIa$XȦkJyaٌU vPˋ`{eLWU&p$;-qbY QЎDܦ <q'Q[~=4QLD0ϳߋ74Fg N" ?M,^/А˶F^p,x| =:<ҟnxO!LW]~J¶m$09ҥIaf*Q/qK ?O؞X*l|DXdb|@_Ҭr^;u8 X!8a+2ݖt;5IܫMjww4iީOvBa+b85*禝Uq׎=k8Gn'ʧk𠧘ј;XU$hXf#vx}i[X@;dCV&zVaĩADO̘̊1컟0?N=7h;n }iiуɵs, t<,ͱ3["C&OzWI )O#LxrNNmU?)*)_! k&Nх`bw7wۃE'O=p]Ր M1Pb%>M}8_/\L޼GQ˜@B;i it

描写诸葛亮的文章 记叙文给篇范文观摩下!记叙文 写人的 写诸葛亮
描写诸葛亮的文章 记叙文
给篇范文观摩下!记叙文 写人的 写诸葛亮

描写诸葛亮的文章 记叙文给篇范文观摩下!记叙文 写人的 写诸葛亮
叹 卧 龙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共存盛德,应叹古今无!
  元微之的一首五绝诗又将我带回了那个曾令我魂牵梦萦的三国时代.遥望刀光剑影,倾听鼓角铮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鼎足之战”似乎展现在了我的面前.遥望数里之外,一辆小车在众将的簇拥下缓缓驶来,细观车中端坐之人:面如冠玉,头带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他面露微笑地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一副运筹帷幄的姿态.我惊喜交集,不禁脱口而呼到:“是你,孔明!”
  也许是《三国》看得太多,也许是我对于那个大江东去、英雄辈出的时代的向往,也许是这个故事本身就很精彩,而罗贯中的一枝生花妙笔,令我记住了一位绝世奇才,那就是你——孔明!
  在我的心中,你是智慧的化身,是天上的神!不仅因为你清雅的气质、你广博的学识、你博大的胸怀、你卓识的远见,更因为你无论何时总露出那仿佛一切皆了解于胸的微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并非寻常凡人的明证.
  还记得你初出茅庐第一战吗!“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初出茅庐”的你竟将能征善战的曹军大将夏侯敦 杀得大败而归,令十万曹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是现在想起仍觉得荡气回肠!还记得那场妇孺皆知的赤壁之战吗?你智算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这需要怎样的机智,又需要怎样的高瞻远瞩啊!还记得那场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七擒孟获”之战吗?你将已擒到手的孟获一放再放,惹来众将的狐疑猜忌.只有你成竹在胸:“吾捉此人如探囊取物,只须降伏其心,自然平矣.”一番话道出了你胸中之所想,也令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读者为你的深谋远虑而钦佩不已!
  你的才智是勿庸置疑的.不用说“舌战群儒”,不用说“三气周瑜”,不用说“计捉张任”,不用说“陈仓大胜”,单是“空城退敌”一役,便充分显示了你高超的智谋与少见的镇定,处惊不乱的你以一首瑶琴曲退去司马懿的百万雄兵,只那份卓越的胆识就称得起“举世无双”!
  然而你终究是人不是神,你虽是“智慧的化身”,但毕竟还是个“凡夫俗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你来说,留关羽守荆州和书传姜维实属无奈之举,而派马谡镇守要道街亭和“上方谷司马逃生”却正是你一时的大意所致.也许上天注定了你和司马懿的斗智斗勇不会那样轻易的就是结束,也许蜀汉的命运就是失败吧?对于这些,任你竭尽全力也无法挽回.
  你最终还是失败了.多年的鞍马劳顿、事无巨细皆亲理之,以致积劳成疾.伴随着五丈原的萧萧秋风,伴随着你的是无力统一汉室的绵绵长恨,而非对于后主与百姓们的悠悠挂牵,你不情愿地走完了人生的54个春秋.我相信,每一个看过《三国》的人都会被这悲壮的一幕所感动.
  我为你惋惜,惋惜你“出师未捷身先死”,惋惜你“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的感叹.但更令我们这些后人心痛的,却是你的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而勉力辅佐后主刘禅是的无可奈何.封建思想的束缚使你根本不敢产生“自立为帝”的念头.可也许那样做会比当时的状况好的多.为了做一个忠臣,你强拖疲惫的病弱之驱征战在战场上,只为了哪个遥远的几乎已看不见的梦.
  孔明,我想问你,我要问你,你本是一朵悠来悠去的闲云,一只自由自在的野鹤,为什么要卷入这场争斗当中呢?难道三顾之恩真的有那么重的分量,要让你穷毕生之功来报偿吗?
  你走了,带着许许多多未完成的遗愿走了.只给后世留下了“孔明灯”、“锦囊妙计”、“八阵图”和那份感天动地的《出师表》,留下了忠贞的报国之志和一段段传奇的故事,使“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山林百姓,无不落泪,声震十里”,使我们这些“后辈子孙”们亦为之潸然泪下.对此,你满足吗?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你已成为了忠贞的典范、智慧的化身,成为了一座不倒的丰碑,对此,你有满足吗?孔明,你回答我……
  你的一生是美而悲壮的一生;你的失败是一个真正撼人身心的悲剧.它为历史留下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巨星虽殒,英名犹在!
  孔明,我心中的神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记得诸葛亮第一次出场时吟的就是这首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听了,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或许是我太喜欢雍正了,而我知道扮演诸葛亮的正是雍正的扮演者唐国强,所以,我内心深处有着一份期待,我和别人不同,我是先看了“雍正王朝”之后才看“三国演义”的,唐国强的雍正太令我震撼了,乃至我以为他本来就是那么威严冷峻、阴沉内敛的,但是他的诸葛亮给了我全新的感觉,那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在我眼中渐渐幻化为眼前这个儒雅俊逸的一代名相,我惊叹了:完全两个不同的人,唐国强竟能挥洒自如地演绎,并把人物性格刻画得如此细致深刻、淋漓尽致!
  最爱看诸葛亮胸有成竹的样子!一股如同阳光般绚烂的自信洋溢在他的脸上,让人不由得对他信任、对他崇敬,仿佛有诸葛亮在的地方就不会有失败,我喜欢这种感觉.记得看“雍正王朝”的时候,我那颗本来就“脆弱不已”的心为着雍正时上时下,时紧时松,时悲时喜的几乎要裂开了.当看到八爷党的人存心要伤害他、而处在高位的他却浑然不知、毫无防范时,我真的是急得要把电视给拆开、然后自己冲进去为他大展拳脚,但是看“三国”则不同,我完全不用诸葛亮“操心”,我知道,也相信,无论如何,他都会战胜对手的,我只要坐着静静看他如何运筹帷幄,把对手打败就行了,就像已经知道了结局一般,平静而恬然,与戏中磅礴的气势相映成趣.看亮的表演,简直是一种享受.
  然而当亮渐变衰老时,他壮志仍未酬,他那张刻满了沧桑的脸凭添焦虑,让人再也无法轻松起来,开始为他难过,为他悲伤,为他叹息.掂在心头的,是那沉甸甸的感觉.但是,任何个人努力都是无法改变历史趋势的,这样就注定了亮的失败. 硝烟渐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看诸葛亮
  在中国,有四本如山的巨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而《三国演义》更是中国古代战争小说的一个高峰,从中折射了百态社会、百态人生.
  其中有一个可谓巨人的人——诸葛亮.他的战争思想与涌出的智慧之泉相融合,演绎了许许多多的战争神话.
  刚出江湖便授军师,初战烧博望,再战烧新野,赤壁借兵破曹贼……这些当时的故事,如今都已传作千古佳话.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在小说中也体现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也有不少的过失,只不过被他的神化外衣所掩盖了.
  例如,在出祁山之时,魏延曾献一计——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魏延一介武 夫,怎得此妙计且不说他.魏延为蜀国南征兆战,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没有硬的“文凭”,但是几十年的战火也可锻炼出一台精美的战争机器.譬如说蜀国大将张飞,他也曾只认拳头,但在多年征战中也曾智取瓦口,建立了不朽功业.再如东吴名将吕蒙,也曾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是几十年的战火也可锻炼出一台精美的战争机器.譬如说蜀国大将张飞,他也曾只认拳头,但在多年征战中也曾智取瓦口,立下战功.再如东吴名将吕蒙,也曾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在他不懈地努力之下,终于白衣渡江,赚得荆州,扬名天下.
  或许对魏延来讲,他也需要一点点的信任,或许他是突发奇想,或许他是深思谋划,总之这一计也是他扬名天下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属于他.
  如果当时诸葛亮再大胆一些,或许就可以复兴汉室,推刘“皇叔”上台,可这一切,都不可能重来一遍了.或许这可以用诸葛亮生平谨慎来解释,但这一谨慎让一个战局的转折点错过了.
  此一大过也.
  再者,姜维如诸葛亮所言是智勇双全的良将,可跟随诸葛亮数十年,居然没学到什么,还把当年诸葛亮在锦竹山下布防的兵士遣开,以至于邓蒋入川更迅速了一点,这骁勇的姜维怎么变成这样了呢?他师父诸葛亮难脱其咎吧?
  其他的也都不必说了.《三国演义》人物刻画的细致,让这个神话白璧微瑕,更贴近于事实,《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也正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和同时代的很多很多人一样,这个人有很多称号——卧龙,先生,军师,丞相,武侯,以及孔明,诸葛亮.
  这个人,诞生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这个人,被刻在石碑上;被记载于帛卷中;被传颂于乡野间;被后生颂被后生议被后生敬被后生论.
  历史本为正道,本为解惑.但历史终究是过往的表象,成败,普偏事实,是后人的叙述,是旁人的评注.一个起点,一个终点,中间一百条路.连细节都未必清楚,更何况是,本来就难以猜测的人心?
  我想,这人怎样抱膝长啸唱梁甫吟;怎样自比管乐;怎样在朋友的问题之前笑而不答;怎样在高台上暗示公子刘琦;怎样在隆中边耕种边画出三分而一合的地图;怎样在东吴孙权面前进连横之说;怎样退做萧何而在主公陷入囫囵时又领兵来前;怎样在三年间扶正摇摇欲坠的新朝并将之建得有声有色;怎样写出徒丧文藻烦劳翰墨的正议;怎样下万人必死,横行天下的军诫;怎样羽扇纶巾于敌阵之前;怎样行军止如山而进退如风;怎样骄傲着在能算作自己政敌的人面前说虽十命可受;怎样即使用严法却仍的人爱戴;又怎样斩杀如同亲子般的马谡;又怎样在谈及自己幼小的儿子时怕他成不了气候;又怎样在出师一表中夙夜忧叹于怕无法完成先帝遗命;又怎样一次次扼腕于川路的艰险;又怎样将五丈原伴随星陨的秋风唱成一个民族千年的悲歌.
  纵观孔明一生,在他身上有四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顶峰:一是君主信任的顶峰,一是权力的顶峰,一是知识分子终身理想的顶峰,一个是封建大臣忠贞的顶峰.
  第一个,刘备对孔明的信任,临终托孤的事情已经足够了.而刘禅对孔明的信任是有前提的,即他本身对于政务的兴趣并不大,乐得有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分担,所以他敢于放手让孔明去包揽大权.从某种意义上说,至少说明刘禅还是继承了父亲的识人之能的.而单就放心放权于大臣到如此程度的事例来看,古往今来,孔明仍然大约是唯一的.
  第二个,前边说过,当时蜀汉的军、政、财、人事等全力集于孔明一身,也大概也是古往今来封建大臣的唯一了.早就有人指出,孔明是“居臣位而行君事”,处在大臣的地位上却办理皇帝该做的事情,权力到了何等的地步!
  第三个,当代知名学者易中天先生曾说“‘三顾茅庐’是很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眼红的”(大意),这话说得不错.其实岂止是三顾茅庐,孔明真正让知识分子羡慕的还是他前边那两点——被君主信任和权力的顶点.这就引出来第四个话题,关于孔明这个人的历史定位.
  第四个,孔明是封建知识分子忠贞的楷模.被皇帝信任,极容易引发骄横傲慢,欺凌同僚,这属于道德的范畴;权力过分集中,往往导致欲望膨胀,稍微有点野心的,还会酿造逼宫弑君事件,这属于修养的范畴.从目前已知的历史资料来看,我们可以很欣慰地说,孔明刚好是那种在道德和修养上都几近完美的人.他不会排斥异己、欺凌同僚,反而会公开向社会各阶层征集对于自身执政的意见,哪怕是最小的一点,只要于己有益也能虚心接受,并对提出着大加赞赏;他不会欲望膨胀,他总是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对自我严格要求,戒骄戒躁.而同时,他最不会做的一件事,那就是真的取阿斗而代之,自己过皇帝瘾.
  这是为什么呢?(这话太滥俗了!)
  很早以前的以前,疯子就曾说过孔明是古代“士”阶层的代表.“士”是中国独有的产物,也是一种独有的人文现象.“士、农、工、商”是从前社会阶层的划分,士即士人,读书人的统称,但不完全等同于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职业是读书著述,工作内容是创造和宣扬思想、教化世人.从小处说,就是知识的制造和传播者,从事教育和文化推广;往大了说,其终身理想是称为“帝王师”,借助皇帝的无上权力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我们都知道先前时期的卫鞅、李悝变法,就是其中的著名事例,宋代王安石变法、乃至与近代的百日维新等所走的也都是这一条路.而历数所有的想要成为帝王师的人群中,孔明要算是做得最成功的一位.因为第一,他生前得到了两代君主的全部信任;第二,他死后获得了所有统治者即追随者的推崇;第三,他的政治理想的绝大部分基本得以实现;第四,他始终恪守着一个士人的职操,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第四点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代的士人数以万计,但要想达到孔明的高度必须有几个条件:有知识;有理想;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忠心耿耿;珍重名誉甚于生命;最后,要有机遇并善于抓住机遇.孔明有知识,他身边的朋友都是“谈笑有鸿儒”;孔明有理想,常“自比管乐”,政治偶像(可能)是笑傲纵行大国之间的晏婴;孔明有行动力,不论是处理纷繁的朝政还是处理复杂的邦交外交,能力均是超一流,即便是他的“弱项”军事也得到了对手“天下奇才”的美誉;孔明之忠,其心可鉴日月,“处臣位而行君事”却始终不逾礼节,即便是对刘备暗示可以取而代之、称自己“相父”的少年皇帝刘禅也能保持最高的君臣之节,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孔明视士人的名声高于一切,所以坚守一个封建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情操,处高位却以“淡泊”、“宁静”来抑制和约束自己的欲望,不授任何人以政治把柄;孔明能遇见先主,既是孔明自身的幸运,也是刘备的幸运.刘备得到孔明来成就自己的帝王大业,孔明得到先主来彰显和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亦可称善于抓取机会的行家里手.
  一个人的最大欲望是什么?是权力欲.一个人一旦达到了某种权力的巅峰的时候,周围人们呼吸仰止的都是你,对你言必称“大人”、“阁下”的时候,向你投来的目光都是尊崇与仰慕的时候,以你为荣为傲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感觉?仅仅是受用?错,是更大的权力带来的快感,这样的事例我们随手翻翻史书都可以看见,为了攫取、争夺权力,多少骨肉相残、多少好友反目、浸染了多少鲜血、平添了多少仇恨?但是在孔明这里则没有一丝一毫的沾染!孔明达到了权力的巅峰,甚至他达到的巅峰还不止这一个,但他没有走向满足个人的渊薮,握劝而不弄权,更没有被权势所奴役,而始终默默地保持了一个人臣、一个士人、一个人的基本操守:谦卑,虚心,进取,恪尽职守.
  由此可以得出,孔明是中国历史上封建政治家的典范,是一位全力维护封建纲常和儒家忠义道德的典范,是人臣的典范,也是做人的典范.他的事例,至今一直与将来对于那些掌握着国家大权的执政者仍然具有深远的和极具示范性的借鉴作用.即便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从孔明身上也能获取诸多营养,不贪、不骄、不浮华、不虚伪,这都是孔明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
  孔明维护封建道德正统,却又能不墨守成规,他“尊王”而不“攘夷”,对于少数民族采取了“抚”与“和”的策略,实行了三国时期最好的民族政策,体现出一种不拘一格的施政措施与思想.这种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对于我们的民族工作也是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即便是我们老百姓拿来处理邻里关系也是有益的.
  孔明的不拘一格还表现在敏言敏行,注重实践,不搞表面说教,不做表面文章,不做纸上谈兵.史料显示,孔明集军、政、财、人事大权于一身,事必躬亲,就连军中处罚二十棍以上的小事情也要亲自处理.史料没有显示的是,早期孔明加入刘备集团以后,刘备在外主要负责军事工作,取益州、定汉中,步步为“赢”,但是背后呢?军事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后盾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了孔明内政工作、后勤工作的有力保证,刘备的仗能打得那么顺利么?
  此外,孔明的不拘一格还在于他打破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与劳动创造(或称“科学”)的轻忽,重视和鼓励、甚至自己也动手参与发明,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一位发明家.元戎,又称“诸葛驽”,据说就是孔明亲自参与改良的一种远距离武器,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之一.孔明独立创造的“木牛流马”的形势及制作方法虽然今人还没有完全破解,但是却留在了一千多年前的史书中,为中国科技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作为执政者,孔明并没有把自己完全定格在一个封建统治者的角度,而是予百姓以最大程度的关切.入蜀之初,他就发现导致益州问题多多的根本原因在于豪强兼并,百姓流离,于是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抑制豪强,采取了少见的以严制暴的政策,体现出强有力的施政决心.难怪后人在武侯祠的楹联上要写那么一句“后来治蜀要深思”,深思什么?是一小群人,还是劳苦大众,你是站在谁的角度来做事的!
  作为一个高官,孔明一生清廉.在他临死前给刘禅写的信中曾经列出了自己的财产清单:“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亩,这些足够子孙衣食之用了.”贪墨,自古以来就是官僚的伴生物,而在孔明这里又一次被改写,他做官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谋福利.稍有历史常识的朋友都知道,他这点儿家底别说跟同级别的高官相比,就连一般的官员也不如.此外,在孔明的遗嘱中,他还说到:“我死后就葬在定军山,棺材不须很大,衣服不必奢华,墓穴的大小只要能把我放进去就可以了.”旧时人迷信鬼神,认为人死而有灵,所以非常重视殡葬仪式.因此太多的高官,生前要人前显贵,死后还要劳民伤财.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也还应该记得秦可卿出殡的一节,其场面之排场讲究令人咋舌.须知,那只是一个封建官吏家的儿媳妇的葬礼,孔明则是真正的官吏,并且还是官吏中级别最高的宰相,但是他的葬礼“申请”却要简陋如斯,这样的人如何不令人肃然起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