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一期中地理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7:37:41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一期中地理复习提纲
x[iR+ǖ[@=]yހ4$Y{Y_B9YEIE\*+䙧?͇C{pl+=?]|9,5=I[?kҦYm?/~WwYaN?6Nm5Y2p ~uS7~Me_ky;O#t e_~Wmrd0KrbOx|ѓ|[YM㼿 6'_͓yGgR9?YnJäf+h䱽)m^k{|;̠ksL.lTL)N\l8@v> ^O"y|o^c} T`J' z7LV 0>S<>?vZ8vik_㣩bnm)J0M>6mmF{kat1\MyP?{|cx%Y w&tK_/ $Q;WW.o l.%^\`7_<~+= f"i}ǴOSĂDh[;sV<''^h/p׊:N1‘k$cJeU[T;"xt ɼ>(FB4s`eWb~ìYs.3sҦ"Ѐ Pyy'|WԱGygmGt {Gl6m= MrL4h)n?GWQ3!L3Im$I?0}ߧT9H*qNB)R?`QyKtjz Bt^ybzY/uVSM'"I? o4b!wq~gr[͎?ƉGߜO[#*;宝.X$y1qEC.fGzOtO(E PSe|Ocj_ ԡzR0j2FٸæӞ$*Z|2ID^m=t֦n;usbqBHjf("dz~_za{$ COO$0&3گ9R.H3ў=ݤ$RAHJT:MBy%zM,eG,kOzy g<0,#9{n@s5u4O=y['!"Df\QwS}N7ww3xƣMC}(I>񣶂KE& CMɧC n&$1 gs_zVǡgϺEL\^MLI"FͤpT(d7hLACE<$IBdNLmߘo9YA22sͽpl:>$*CqrvNVY68k*(%^D؆GP !ᡕbKQVF f(eb,l{0 g1]3w"^ϱF]j0j!w.m'Nji!i*8{rA/6Sl 6UB({,pBISx-b"{Ѝ9*HP.6|\|񫏬p6R{(@>+Z]~ysH<5t[E x8Қea5u"b˟*:VCyΫVz"f]\䙻;]ԀE#, A1#k|ۅE̔r6uOq23'a2;7H('>z5H3Ѝӝ%2'{{6]Tl{?nh;c"msCinzmlQTlsiѯV2fuQKNaǡ&`9AEs|\s_S;Jux~%;6//:vti)0 6sni,V?K/<ŵws[fzrzoh! Lyd:::Ƈm8S(aVf S3O'y}c}^WHH ceo_l1uWx2rb0Φ!*v&OIDfv+98&4diRK!pFRv攕x2"G~Ǚt^ ]4[X΂UI{{^I+ޢvid7ܒ>A۝ɺ!1ɞj;*5.nw#٪=:ygiLn?itkomɵl$! 18K$ulW ?36ĵETTVtK5[4!tq4 Su3auU79[v{Lc*HK[z9VڌIPikUd&>L;cwkYTG3x ~ϫ"RmtǠ|oJuLqd vX6D o>*˵20u\k" d 5BNLW{l\^ ż%WI)4ds(T+h [7h>W1>p'2lFv((B[Fg!6[Qt %;yXHcGyZc+(\f\4$2x萓C7.Ϣޓwp?eJ#бNN$=o3qI^1\laIUC9¨ k'(X v.yzQ̇9Zѭ|&+lY#o e<9{;<1_S t :@C֞X8.Q?+aJ؎\$nc<.S ԪkwgrV!$jQ3z4Vք'za ۃq%q2ªdxЛO"2t6n9%{LEC^c]?ٳ"4L*t׆?< r4x Pr볱_]OXLHE, S'XRON+iLfU4 KXԒ\eHD w ;ܔS],-J.Cf[:.:{Tc` ӓ,< (b $yM2Bue!*>&m:+A=jSAkx>M4 Q),IHT(P߅i M:[큋w{ N%N3ErĕtL-8uR1O`iCKypa7{ AH}Ռzulz՝ )4X+Ƅ1-ٮ`%HY^yFz`]7^`P!!fa//4Z+8ycyh_IճVwmOl΁o +WI8[wHԗo 7rqC%ۻ^29#CIOJvsDqpZENj>G}y8|_+<^GCSn+WѽHa/ZE6wk.=Wfd&_Y$ĕXȶт aj;)yߏ1tAs+p&0"OָHQ4pN$t-Xجa1=kMg>R\[cŐCE=z1gw)p =Yk.VLlȋMQ,d/w,xPM'%ykA",%j&-KT3d+ {jPDU$ruL-V)ŻϞ;<1u&" m6>W' h1FliqrA/+" Ml=Hc5F ŜN:!cbK[|{Puq4Tjkc;9–k[ǘGeWZ /!U餱-2Omh#FN)H0L{[PNձ@$t,pjvUA>yEU w¦;>!V< EWLN6InO`Y3÷3WK_fcD$ rUg^v@klIoR:Rh0{"B2y,rx5|o:ƬM))A.&䈴nts[r^pcCa:]O ;*#D0zBj--LԔ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一期中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一期中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一期中地理复习提纲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形成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火山喷发把地球内部水带到地表并形成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11年周期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形成旱涝等.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石)、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在白天比较明显)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在夜晚比较明显)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热力成因,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动力成因,下沉气流,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沙漠、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动力成因,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加拿大的温哥华、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热力成因,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但气温低,蒸发微弱,仍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如我国夏季暴雨,北方的沙尘暴,冬半年的寒潮;过境时大风、雨雪、降温;暖锋---见于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过境时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气旋(台风)(低压)和反气旋(长江中下游伏旱)(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内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促进水体更新,补充陆地淡水;维持水的动态平衡;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塑造地表形态;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西南风),冬季由东向西流(东北风)(冬逆夏顺).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降温、减湿(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物范围.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改变大气成分;制约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促进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例如:非洲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以水分为基础.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变化,形成垂直自然带.其复杂性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和相对高度,赤道的高山垂直地域分异最复杂;山地阳坡的植被自然带下限高,山地迎风坡的雪线低.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平原城市多团块状;河谷城市呈条带状;山区多分散状;
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的太原、西安;
青藏高原的城市位于海拔较低,相对温暖的河谷中;
平原建城的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巴西城市分布在高原,因为热带雨林过于湿热,高原海拔高,相对凉爽.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影响运输方式,山区优先发展公路;影响线路选择,多沿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河谷或盆地;影响线路的延伸方向,多为迂回线路.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多发达国家)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多发展中国家),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4、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特性:分布有规律性;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数量有限,但利用潜力无限;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