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劝学 的概括要简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2 14:00:02
孔子劝学 的概括要简洁!
x|Yr#ɵVҫRT huo y$ # g L$fމ-9: 3m2Kw򷿚Nt &ul:;^m^!;/?G&tO KϿ w?Ok5rV2rTctUZi|u|b;(*w;3?I&C~deL%ƾ3wMg(0n&\bWO$f+˷)1-0i=;sq/lji}a Xϼ~9̮)s.x䇢xje}0k|SL^sx=B[0?h\|ٛxG@eH0._&"YEO@*r,bk[pXΆOξRב-HzwwgE?~K Aw|Thu|y@EݿysIZ7_!g*?LDd!pxi_ްemę8S)o ޾= loؾ7 B@.';aܿ| ebS >Fse2n *=P_Thu|*LӺX?L Nߙ1hC&֧'>$X@;j%'SuS(%\Khxl_D-.?,5X)!u7Y.T[+ 6lG˃7{#n3a3t;CrtSl$ 9P#0:P+@NtĪ_>s\=ݧ +7{OfZԛAkS t~Mnk4MFQU\8z/Hr ,Y%R"_COb a H<5X r_"P^3/mRcp0ɔQML|lrwXƻYBy\ͫaחÆ^(Gw4~&yW0ɘw6_cLi\Qk]\S &qG*_ /h/[Ǧ+yh)?ƿ?_5wy>O3VΏr8&=zmO] X}1 :-" w5]NnLBI`9,ـakWC7Q!WLr:r{a4>$<SuфWlrwjrؑmzGMнx1Ն'0k݂ n@Ns $ek{ʕpϽ,-\܍@fm9u /c '`ػ ;?OQ\a2sg)+="*12{5~4> ^"dXɂPqNGDqHЭe˛,_ZқT]& S :l愅\\5;BuǼ.:\RNB&G%=~Xk 1|wo6_!פS=;?/#"& G8N6ɜ;M!6@,ЦJ $^O&ID@ȉ1zO/J}/yt1-]D&Օ-NQ!M/Om/H ǜ8JAu+X,')t<\D OY|OȔ1#Q#[a 9 < dkVKJzw6aE?H|3~:5qiD-a[u%z(_S(Q\{T?ԛ*ݮ^p RAJmJieMa@^6_]ܙre~bdD׫̣EsFg՚W2ndޥi{YCx wOiT~zQ6*HBBg[9P{Crb)QSJ)TqIhrbuFĩ3oW1Ðxr6Y! 5HɄGYfD{P3=d?%CnE>4">A؉U% .]]\?zsG`X݁"N Stdr1n3=۽&7^n3 2 CA&z$&QVN9Cلʖdk0zld?1Rr _B9M;N9| 7)3# r b7kq++#c*4 rS︾]{4$X!EBa0irAw(1Ͳh9[UG{ɢiVr?)hɖe^H^! 5}% B)8Pu`Ur)6, {fĪ…!(q 0nX?ѯ0j!FɅ>|Ay T/ZhM:/lHQ^g?31rv(#BG`OZ];GQuT?E0:r#o%yqiѻyV}@RzāS[9*TPF? m֡ς "YT8m3g?Kە4Azۉڱ"1w܉p5UP"STPnȇm'(-W&u2{0D{d+,{26nr!Yʚ-LaRJ2UܐkI:ƽ$`FϢ@ e Z٘BVT]2^nrBxX&(/; O\ދ` Xwؖ^2!eUli M=5f.mqϽO߼fZy;2Fm Mt#hx{TUM4*+F)Ȣ& 1~j7LR-BáO I{|3rՙ=a{La `Yrqh2+hg6 (dCWHěD0fo&>Ε|[׋y1bEY#`ݑbmR-uLdrWU ]ŝDRu-'-GGPi99ml+Gw,pVz9lz#~FTuXUW-ZUw`,E*^E[bۂJ[ ~zq{Q/Yi])K`pesm8č`1 '5QyoBVĕ`iau ̿=yVP3QP趄jߍ^3ŗ[wvM=>󨫿 *c> f4* :nqAfjiA|6 @!G7Mӧo8͇Z!_e`q !//URN;퍻$Ȕt:'^}Ţ;z_؂mB3Ɗ30pu^Qo'p-smb\(GU^kG/Wu{%cA#{1:(0(a6y8Y,g >DC2=ar9*@Bp8K1c1BM>CX;P(z*:hH|@aMvCU7"s} c[oͳІE%\8ʧh]CRu 2sL?_>WsML¶[=Yid pXhF= փ$:'\T/!JnINaQ'06DLOB!67՘R_ ]WEnK)h zpCdUrqFU#D&:BiuU KDhjZDXc8^V#3<@ٵl3g]=!n 2vMqq&z#y^̥hqQUqP~FbwK -ZmRgA(.x1##VbƙZ_3ۇL9P/B]2y2N,D1! Ķ␢Uzw#˹8{y/iqF~D|ANFΝ1XƸ6߃L~@8y ,7RϏ-mau48 tFzLr|m2bC޹:+p ȐIF Z\f'tՍUtwgN%NRZ/$aMH vP-XVnr* Qh)#Q*{ F@V#x(@-7G$i`_uj60{0g!CE (EZ#b;p Uk8\:X ^kz5Rs[ QV;hg]T_OW1isglR;ݑ$UK| +3©2W^ŢbPDȦ$A\DHg{ɋ Mi2<8@a%6/S Iћ4b&[8-.}}4&ٝwF܋MjՅ͉/K2go[(ZδI1Sm{Yv̧&l%0w,鸯:|av5|NݮE«x4i';DD酵ͻy^OLK k\-a ٵ~(˚y6΋iT.oGؿQSWՂuv-l/o9nxrw): ɫ={T}%,-wv!:y݇>|%˛12]jɼ@Mn|pbkxIoԡ]>:$c@=N Mlwf4XN&l;]UIBM)A=271 r/+EL+ hBޤ\A/?O+ /KKnk>2xԷŅ˯uأBAi&IMe$ry#(ŒrPqab&Ck[`dAr΋UM7"4۶?4с:Jdvwvfi`vPwUeC>)D]<+ kJS\X|9AHDAKnM=ݚw"3Sp($II~$ݲs8bZ^-Ҹ&3^4g\7I$}LO * \E&`|џqtM_Mi5{Gq'ᕣ#b散}pRIesWzUzg&2{X/9q[|KT`a=!xnO.6w`{E q9k/hK' `iC!~\ 21UA cuovQYSNEeM5;zV9ai?k()r~l:UsF~l{5@:b?y \+p'YW[pi2=׷[x0]Krl5ݿpFli]y[CbZ",ucɤ5 VdR{?%w- ꞴEW}<#zl0كϙ7!v}E4gO1࿊QopV HXWS]n]⟒t~|"<82+QRbMssS!xbt.'b,`-IKKj3bqˆBV{sq|c]b2/a/ XL}= Ǐ4-6R̬Yv=Q~u8~n7Kh FOԇ:iKlB+FSc٦~=7өt$)M/jUM_}8g*ۨ{g&bmlW,\P(ľSEש|tM5: moJMÆ2}o8zM$8`w$:v|{GJiպ-P;dvv4]@˲#K!†f^՞1~}/j;A/jgG^-zqIfu0^C}Je`PI&i d_w&[{"+B!Mð^ͮ1w5 \۝$U) D9CDM`w\Zu8RԼH&+ ]+>UrܳF/Y NPHsQ?IgHӓnh=d~7wU0*Q)bg{ڠac& "yt{M*zݤqq-Iˁ~^IzXON?" ԩ6j_5v=۶㙻\7ҫvGO1jR)jA2\.k%$KFi'29ZLZ f}Q3ڎ-.S% t8ߞ13UrѨ V\ufT >|`s:Ԉx|V؃UmEN<"$M_fmz^O]݉Z7yw2~Ne<ܹ?5uv١Pt.@rwdY!$ $_R@> C rNغ@Bv48 \*DLRw;;fzKn] X nMMW^"_]Ȟؗ1H3 +TzP6$kS3~щ^)ڻʓ{Ϯ4Kcjb 8Ѿ]z5ԫi>d嘎M',0b0(UbGNO5ըOGd{SL+o>o'g >8 T)QǧOx<1{38 E&̴R7q8qÅ":A-p'mhz- PY[ S0lj7Җ\_Pۣ <|ȟ/Gַ> G^ƘD )ENow:+L-l6V0ݵ@yy>3WCݞKU6fvfϊlPW+/\a_|Oz6M60FRV P"MIIVHUzH*p2aT$cThg?cATrr)X$CaerwhNdl/Cj9˚=XB}yҶjV:nЍm*4-U=rb?=3Ss\foikݱu#)#9;$Oݢ+I Z

孔子劝学 的概括要简洁!
孔子劝学 的概括
要简洁!

孔子劝学 的概括要简洁!
孔子劝学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 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 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春秋时,有一个人叫子路,他为人豪爽,善于击剑。他听说鲁国孔子招收了许多学习礼仪文化,就去见孔子。但他又不知道自己还能从孔子那儿学到些什么,就问孔子:“先生,我心中有个疑问,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有才能,不用学习就会做许多事情。比如山上的竹子吧,砍下来就能做成竹箭,用它可以射犀牛皮。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也能像竹子一样成材,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孔子一听,知道子路是个爽直而自负的人,就诚恳地劝他...

全部展开

春秋时,有一个人叫子路,他为人豪爽,善于击剑。他听说鲁国孔子招收了许多学习礼仪文化,就去见孔子。但他又不知道自己还能从孔子那儿学到些什么,就问孔子:“先生,我心中有个疑问,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有才能,不用学习就会做许多事情。比如山上的竹子吧,砍下来就能做成竹箭,用它可以射犀牛皮。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也能像竹子一样成材,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孔子一听,知道子路是个爽直而自负的人,就诚恳地劝他道:“你知道竹子可以做成箭,可以射穿犀牛皮,难道你不知道一旦给竹箭前端安上铜箭头,后端安上羽毛,箭就能射得更快更准确更有力了吗?用它来射犀牛,不是射得更深入吗?学习就是这个道理,让一个人在原有的能力上再增添更好的能力,才能不断进步呀!”
子路听了,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诚心诚意地跟随孔子学习,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了不起的人物。
寓意: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己

收起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全部展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军务繁忙,能比的上我吗?我常常读书,并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开始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州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词语解释:
1,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通体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3,当涂:当道,当权
4,辞:推托
5,务:事务
6,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7,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
8,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9,邪(Yé):通“耶”,语气词
10,涉猎:粗略的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乃:于是,就。
13,及:到了…的时候
14,过:到
15,寻阳:县名
16,才略:才学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18,更:重新
19,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0,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1,见事:认请事物。
三、人教版教参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区区12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问题研究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从另一方面,我们有不难看出一点——为什么在吕蒙“非复吴下阿蒙”的时候,鲁肃才和吕蒙“结友”,这里面难道没有一层社会原因吗?当吕蒙有了才华,有了见识,鲁肃看出来,这小子,以后肯定有大作为,现在何不早早交友,以后大家相互之间有个照应。看来,一个人有没有很多朋友,你有没有“利用价值”还是很重要的!
练习说明
一、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几个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情达意作用,并且数量多,用法灵活,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积累。文言语气词的用法,要通过朗读来体会。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人)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二、《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有考异、目录各30卷,约300多万字。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给君王,先辈的错误为借鉴,不在犯相同的错误,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时期共1362年间的史事。 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诗事。
三、关于吕蒙
吕蒙(178—219),三国汝南富陂(现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字子明。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剧,艰难、困苦)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
(摘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四、《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勗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单复,犹奇正,古代战术之一),以卿(卿,当为“乡”。从卢弼说)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吴下阿蒙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唯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稻》、《左传》、《国语》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说吴下,指东吴。阿蒙指吕蒙,东吴大将。他学识不足,孙权劝他和蒋钦,要多读兵书、史书。吕蒙勤奋学习,大有长益。鲁肃和他交谈,常彼吕蒙驳倒。鲁肃赞许地说:你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阿蒙了。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也作“阿蒙吴下”。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优》:“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五、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六、教案
孙权劝学
学情分析
已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文注解疏通简易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内涵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关键字词,初步学会整体鉴赏浅易文言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明白读书对成长的重大作用,获得启发。
教学重点
品味人物语言中 体验人物个性。
教学策略
学生自读、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指导。
教学流程
以“司马光砸缸”的典故进入
一、听读课文,疏通字词。
1、听读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词句 ,并同伴交流。
谓 博士 往事
论议 才略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拜 结友
二、理清情节,通彻文意。
1、作者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劝学 —— 就学——论议——结友而别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分角色)品读、翻译对话(同桌比较相宜),感知语言。
品人物对话(鲁惊什么?)——补充鲁吕论议(三结义典故)——对话的目的(侧面烘托学有所成)
由本溯源
3、孙权的劝
齐读 译读
怎么劝?(补充劝的内容)劝之以必要 再劝之以“所益”
善 或者 高(一个字点评他的规劝水平)
四、说点想法,感觉文本
1、了解了孙权劝吕蒙读书、鲁肃大惊的故事,我们一定从中有所启发, 请就你感想最深的一个人说说你的看法:
孙权:王者之风 , 长者之气。
鲁肃:尊重知识 , 尊重人才。
吕蒙:知识 就是力量。
2、我的看法
补充:王安石与司马光 同朝为官 共辅帝业 政见不一 但在强调读书好上却惊人相似。
看法:(字幕)
五、谈一谈作者,感悟主旨
1、作者撰写此文想表达什么意思?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语,因此命名《资治通鉴》
“读书治国平天下”(补充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2、 背, 别。
六: 《孙权劝学》读后感 文 / 张家淇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讲的是吴王孙权劝其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从中受到了不少启发。
首先我认识到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一个从小被狼养大的孩子,自然没有学习的机会,甚至连一点人类的基本技能都没有学会,她17岁时的智商才是我们正常人3岁的智商。我又想起小鹰学飞的故事,当小鹰羽翼丰满的时候,老鹰就会叼上小鹰狠心地从悬崖上摔下去,因为老鹰知道,搏击万里长空,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学飞开始。当前,我们面临的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淘汰旧的羽毛,而代之以新的羽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被淘汰,也才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我认识到只要肯学,就能挤出时间,就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当孙权劝吕蒙学习时,吕蒙说自己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学习。吕蒙作为吴国的大将军,忙是肯定的。可贵的是他最终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开始挤时间学习,并大有收获。不久后,鲁肃经过浔阳,与他相聚,听了吕蒙的谈吐,大为惊讶,认为吕蒙已经不是昔日的吕蒙了,真是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我想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我明白了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商人于是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它们全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一会儿,他又很懊悔,捡得太少了。我们的学习难道不也是这样吗?今天学的东西,看起来是那样的平平淡淡,甚至枯燥无味,但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他们是那样的弥足珍贵。我感到学习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一个化平淡为神奇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积累财富和过程。
七、引出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