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爱国名人及事迹最好有他\她的话,多点,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2 02:16:54
近代爱国名人及事迹最好有他\她的话,多点,谢谢
近代爱国名人及事迹
最好有他\她的话,多点,谢谢
近代爱国名人及事迹最好有他\她的话,多点,谢谢
1,秋瑾:
【事迹】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诗词】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等等.
2,陆皓东
【事迹】
陆皓东,原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近代民主革命者.9岁而孤.为人聪明沉勇、真挚、诚恳、能书善画.1886年,陆皓东赴上海入电报学堂学习,23岁毕业后在上海电报局任译报员.任芜湖电报局领班旋又返粤居,常与孙中山谈论倾覆朝廷情事,义甚洽,风雨同床,起居相共.1895年他协助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决定武装起义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他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旗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当庭奋笔疾书,痛斥清政府腐败、投降卖国,“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1895年11月7日英勇就义.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他的话】
1895年初,与陈少白等协助孙中山完成了联合杨衢云、谢缵泰等人组织的辅人文社的工作.2月21日,兴中会总部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成立,以“乾亨行”的名义作掩护.3月16日,孙中山召集会员讨论发动广州起义的计划.会上通过了他提出和精心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作为革命军的军旗.不久,他和孙中山、郑士良等到广州,成立兴中会组织,在双门底王氏书舍设“农学会”作为掩护起义的总机关,由他主持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先后建立秘密机关数十处,联络防营、水师及附城一带会党、绿林、游勇等.至8月底,起义的准备工作大体就绪,遂决定于10月26日起事.他奉命与郑士良、陈少白协助孙中山在广州指挥调度.10月26日,起义因故未能如期举行.次日,消息泄漏,两广总督谭钟麟派大批军警到处搜捕革命党人.他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安排机关的人员转移,他自己最后离开机关.走到半路,忽然想起党员名册不知是否已由经管同志带走,决定返回察看处理.同行的同志以形势危险极力劝阻.他坚决地说:“党员名册最重要,倘被搜去,清吏按名册株连,我党岂尚有余类.我个人冒生命危险去保全多数同志,实分内事.”言毕,毅然返回.到机关后,军警接踵而至,将机关严密包围.他迅速紧闭大门,取出党员名册烧毁,待军警破门而入时,名册已成灰烬.他从容被捕,被押往海南县署审讯.
清吏严刑逼供,妄图从他口中获悉同党名单.他宁死不招;叱令使跪,坚不屈膝.县令强逼供词,他愤慨激昂,当庭直书,痛斥“异族政府之腐败专制”,“贪官污吏,劣绅腐儒,腼颜鲜耻,甘心事仇”;直认杀满兴汉不讳.复慷慨陈辞:“今事虽不成,我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公羊既没,九世含冤异人归楚,吾说自验.吾言尽矣,请速行刑!”清吏气急败坏,以钉插其手足,凿其牙齿,极尽严刑酷法之能事.他多次死而复苏,始终不屈,并严厉痛斥清吏:“你们虽以严刑加我,但我肉痛而心不痛,其奈我何!”11月7日,英勇就义.后人将仅能找到的他的两枚遗齿及衣冠,葬于他的故乡翠享村.他是孙中山早期革命同志和忠实助手.被孙中山称为“吾党健将”,“沉勇元良,命世英才”,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其“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
3,何香凝
【事迹】
何香凝(1879年~1972年),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动家、画家.
1897年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1902年变卖妆奁资助丈夫留学日本,同年冬相继东渡.1903年春入东京目白女子大学预科,后转入女子师范学院预科,同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同年9月介绍廖仲恺加入该会.1906年入目白女子大学博物科,1908年改入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毕业后由日返港,随同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举家赴日本.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参加讨袁(世凯)和护法运动.1920年起在广东任“出征军人慰劳会” 何香凝 图4总干事.1924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改组中国国民党.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并任妇女部部长、广东省政府委员,主持广东妇女工作,创办“罢工妇女读讲习所”,发起组织“援助海丰农民自卫军筹备会”、“军人家属妇女救护员传习所”、“妇女运动讲习所”、“中国各界妇女联合会”,支援北伐战争.[5]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辞去国民党政府的一切职务,进行反蒋斗争.1935年与宋庆龄等率先响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担任全国各界救国会理事.抗日战争时期,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从事抗日民主运动.“皖南事变”后发表宣言,严斥蒋介石策动内战的阴谋.1947年参与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从事反蒋独裁活动.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一、二、三届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擅长诗词和国画.有《何香凝诗画集》.1972年9月逝世.
【话】
廖仲恺、何香凝一家她与廖仲恺结婚后感情甚笃,对丈夫的衣食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廖仲恺要上前线,她没有小女子的凄婉,慷慨写诗勉励:“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陈炯明叛变,廖仲恺被叛军上镣囚入黑牢时,她拼命闯去探监并为之送饭换衣.1925年,廖仲恺在广州中央党部门口遭右派刺杀时,何香凝就在身边,丈夫的鲜血洒满了她的衣衫.她强忍悲痛,把思念深埋心中,继承廖仲恺未竟的事业,不曾有丝毫的动摇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