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高中文言文的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要有例句,且例句要用课文上的..我要的是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啊,并不是虚词实词什么的,请看清楚题目..而且20分是我的全部家当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1 10:16:39
请问高中文言文的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要有例句,且例句要用课文上的..我要的是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啊,并不是虚词实词什么的,请看清楚题目..而且20分是我的全部家当了!
x\in#rJ.WOG ƃ}R]HqpM$KOeVկ*j x]Kddd?)ssړ}VE-9qkU5NH:nÜ kL5Id@w>x8KbbN3gW m.,)9vչ>j@/-Q/`:[Ss_ޤZN?́n:N,fsZ'lNUԇ"=Ǧ2"g/?&"/@aʘKsa\:l:B/774D"c-kV^Y~՜.|O u qI;qFQw8t"*Z \˜ƕxmY%JMĹZ4چU} A/³o)>%x2WVk[³ለ>ӔeqA"yK3Ka'`5 v[5Μ '9jh\"E+72^xfؽŠ -vV6e0~ e\VVkPux=v0bp hbpeh3YE3=8$ fېwCKb6|q,e0e.O,MXpk>sUE>O4jT^-y5Px}0bIqX1bse'Y^K,* Q\d.d[M|vX"bzC܆`tCե#D{l%: 2;!A"bAFmgNXb+6JxKsZK3c7|Ny2XE^J-zMC ` M܋vx%W?bDp*> B~/hTy_xc`x &<`μgѮn 4BUͦ_)HdƵKOж 10bŲHMa?ypn-$=([V}L)/M{ܩ& At׸ְ>ƊyIdoBC;% ʿ%×~%\;29^DT~b V+%gY"'zf?J%3ahnJy菟uyn0ºXc]ž\x. #:u;ii.1FW@-Y;Nt`eKv7T5@ Ʒ8G>nTk?`HްRvJexpD O7Ua[4y{~U]#F@p4{yce0-H9dPFYyq:K%-Z]]HxbE e9, MM6muFjJ[{vC/*`^09rEp)e>E%_sᷜ,װ!2csᬂ9r5AjӴG0JQP@!,E$LV؈th^MZ-@`RFmXԺ[=(vP_ ulyM6z&>(YO&&m:{;vo ݫ2Wn3VuS &MsSgStPA q&³|_\<ȰkJx)ŝ2|WIK||dgDQu]Rۼ:1½y O9t\dCw/$i (jӭʮRtB9~gXsK/Kʞ'hE;A ;) t"mA朖YPPD/ENPz~)[5׋|͐g-ܑ. mp{7m/2= oSyPEې 0Gy$45%t^NufO51,@!*n u{u'T&}0g W\K)Lp7DybѪ#p@h`~Rx` 6[ĹuSE!XQkZӰ=0tJ^@ !7Q1Yn+Щ7N5^i&f j[BL,f.hU`9uNsI9+"+aSal"iit2xBPshM5͢SG|ol&5y!g`=r44-]xBĶ.[ S`K-Ę@ĩ݃p9 R\c_?䭈n:Ͻ#|lݐQن|^yVi+-L JBMI;ب EQ2OU';*ko|,*/lXsWn 6~W՟7@{R2@$~1 n*r>),{i.މJLutnc[ I Wu7ZBU~7@VT0 SR b r\GG*8>Hر9eNen 6T>aDx@w #`Vr-)jJ8ga? h=ehYV4tndP+JQSY$H=z858;}ð<!b*ITꞜjUCf65XЧP B]wU{C?+Oc_/]B\vvă Ǥ$XT"f.aȦ%Ȃ'#a'J;#8?{09s.nG2jP,'J8f|tiK̻tY {Qv隣edх+XC$s\|C®\H8J j8KߔKm_ G&yJ]u3Ly'Lw!*Ե$9QT PW73|ME(hwbd/ju; g޸UOmO 8X!Y,ⁱGEϡmfEuk?c|i1nASM?@j;c +P-ڄkx#;ؿavB5TV}2;+H[>SRq')\ ~K2ݠ Ȳ75Y\7xԣ4uD,|g戾0S}F\Wl\~<՛JxnƙƮ܇m{jyʮ!+98{W mlEۧU +(n$>, X L)(~Hێ!ظuV$(s;N8<;^xt|Ń&-#Uf}KR]jDU8zH/vd-*)QS1Qv`U=tE ߂GFБS:aydٽX*/4u@zIӢ{jP:7^֒6/K+F6eN/ELe_|Myr#_Fj`VR`hBϟNP)z j屶Hѷ0u8-FF>{c }wSH֬dN4ZAKpt&5/_eޖU,iX/t6 C{HOjdoR‡i_)u?TU5LܢzF#"@+7D?tdJbF˨*@k\hH9AUCG&ںWC/Js]kapbSgj\bP-F>m1kNB hSģi ˩"r,%Vu`[0 ᆽD1@uCUU{COxXCeYv CuPEЭz1(\*r{4A)`4S@+g+l4`&N|Si"Do!H*rp ;ʽs/kXhzVĉɩ_mB=" z%,]~LD#Mn1_كJP+ѭ\X1ۓ=LrfW>U xopTKs_!gWY{2r< =Brq휇K6a8T *}q vM\`}k$s!=VCU,/'q"Bt90:g>u #0û^"a͟Io_lح`?xl=3UtCPw*'8IxjƐ8 0|ٓ[ /l 7qڃW(S+V'KHi  :fkPhă ׹6As}CɎʚR<6nH٬ov $<"PMNx.Bv*-*1O(&Wu<8]ĘIͱpqt,ZgԵeY}>D=:"+)dQku ia5OU|4jbI =9mja.ʥ-j+wlwZ&@;pa!\76#^DACȕ8`?xH8V<:Jp|Gɋ}0$ ޽FR}6lU2SxO-SRַd M2#k\&]{սN©D(8k:]SQEpDTZ͐*zȋ(y?h݄"ږ={YIѵPlTU3Z5Pwцs b$UWMݠ|1R&PL59*h2J( AV>ЪLtqo4";RYyvh̰7oX;~쒡[CG):Ub%1x4LhhmN(YZr`;{{tOx?m%f:V_+g~`;PVө`_&>uM@>iÏJ}kN ]. ][6 Ydm><}8%GǕOv%<Qem)~I{"kx~!y#7}lTT\K'TzГȕp*s  ē1r>m"]E[շ[GBl{dz?juA\4K=LἶəWnȌSZo1a=yeiڌNԒ2}D@b""`gNX?T%h^^;s"=B$hW1j~|L;_<>(mk1/88͈yѰ>e*!9KD95OONm-e$XL7Ǻ&a8cL& t%PfiW٧~Ba$`&bG U^:UGst' [}m,گ?T_h9ў<;{pbWp|SDq2WMtvVJD%K=#o&U,egT=DŽ.)hIM}\SM߻stC"W Yx+6vݘ5"nf C}*l7Q#yodF e3aCWl)fW9]-/q8(.xXW(#~OZ]1UJ܆VY(a!G S4wwEt Յ`]U JcDŽ:#7u\YNxfjXKDK UрUܰ2_ ȷаCH?~_ @

请问高中文言文的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要有例句,且例句要用课文上的..我要的是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啊,并不是虚词实词什么的,请看清楚题目..而且20分是我的全部家当了!
请问高中文言文的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要有例句,且例句要用课文上的..
我要的是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啊,并不是虚词实词什么的,请看清楚题目..而且20分是我的全部家当了!

请问高中文言文的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要有例句,且例句要用课文上的..我要的是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啊,并不是虚词实词什么的,请看清楚题目..而且20分是我的全部家当了!
课文上的?哪里的?广东的?不一样地区,不同教材O(∩_∩)O
其实高考复习书上的还比较详细!
文言句式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8226;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8226;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8226;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1焉用亡郑以陪邻?(第一册《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第二册《过秦论》)亡,使……灭亡.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第四册《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二册《鸿门宴》)从,使……跟从.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③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第四册《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
⒉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第二册《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④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1臣请完璧归赵.(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完,使……完整无缺
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削弱.
⒊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变弱.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⑤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⑥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
⒉侣鱼虾而友麋鹿.(第四册《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⒊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⑦
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⒉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第一册《秋水》)少,认为……少;轻,认为……轻.
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第二册《廉颇蔺相如传》)羞,以……为羞耻.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
三.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做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作谓语动词.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第一册《烛之武退师》)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第一册《烛之武退师》)鄙,把……当作边邑.
3秦伯说,与郑人盟.(第一册《烛之武退师》)盟,结盟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第一册《劝学》)水,游泳.
5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第四册《滕王阁序》)襟,连带.
6与其身也,则耻师焉.(第二册《师说》)师,学习.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师,学习.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第三册《六国论》)礼,礼遇.
四.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很少.但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做状语.
普通名词做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一表示方位或处所
课本中有:
⒈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前,上前.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第一册《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3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第二册《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二表示工具或依据
课本中有:
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第二册《过秦论》)席,用席子.
2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间,从小路.
三表示比喻
课本中有:
⒈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第二册《过秦论》)云,像云一样.
⒉雄洲雾列,俊采星驰.(第四册《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⒊常以身翼蔽沛公.(第六册《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
四表示对人的态度
人皆得以隶使之.(第三册《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五.形容词做动词
形容词可做谓语,但是不能带宾语.当形容词后面带宾语时,它活用为动词.
⒈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第二册《师说》)好,喜欢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严,尊重.
六.形容词做名词
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第一册《烛之武退师》)乏困,缺少的东西.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册《师说》)惑,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