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3:08:25
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x\vu5ؾvt/yg$8;QI)5q(3بԿ׎|3sSsܵE%+Iѻyqkg0D1#m1/Țo<~-&#ke~Q=sh{] 'oNu7ޗ//{2ݗ͞7㔹]FfGqV?.&H`:;4aѹ<侳ӓX2݉z|'_NIvK7an4R"u V'/ q~_iQ웳6ښ_"Q\X{}aNaBizz2iZAiȜUBkV1gO=C3ga,F@"s\8%g ˬq]xHtDX=aWa a g{b9iz2{vT' 8ViGrVv${U:ؚp%sI5un_٫C< .U-d82Cx-#ѣȅ$n[,\'ԪJKZ(~p9.2;!bmgˤXU9hP%XA>g) j{ȐR>Xކlێ/HQ![Wq2Sگ-qE :uDyA n-.ا}ޱ2whŵMViMT{jhʹb BDiAEcC~MӲq g!b iors}AKБK\ҷ{vltZ7m_?b.RZSVҠ_&JLV#* {Ysqb-Fg'{yLBEX fk`2Sm)HSϐ(@A/4#%<δ꽸_E"R ݒ}P@s^]*RqJ $-MIj|'u2~ْ/vȨEȶP9܏Ɯ@)v{<bדGݲ<-Vf 6Pb{拝dwޓyR8 σ²Y2u-ƣ, &UL_zA\zS'd˹zxoZ_B>7_88-cc*g*iՖ昖lHۯ;ј|52>urJCʐI1X[U.Ԝ\Bf=Nʷ]1gAZ?r+&clL av(ɠOg'* mPzY #3,h9ꙆTBd.܂2ZAWZ7 =<;ՙRO!fRh6D6FfeI詝'w>c(/G3xqhthme.dTB^b`(xb5YƎUA 0NH8AV!O Ď*+A8eLqeU^DEގFvRG0'v?=;_'۸T;twrH˪?hSAsqC9:2kolLms2/2{z@r2}A|} v 0*SV?+=t#_bzKP:}ZB6Qi ݠ l6](GI(ڈT#ocْ|P~Gɣʞ.K[JMx,X VZt;*<>xo>%myD%*w=׸\s?mIRpxhX3sAs6I>T]x{KtjeXEʼ};<sk'9y#۱C`sCb}O80i8`cͅK !" Ń)6~{*Ꜭ;^EQae\Ne^b1 xa 1 @ebs;^oy XdZYksz_FC㈼ʹ{N31ꙕy +72 )bL,}$281;"U۲^ f$ y[9nmb^Qǚ߃cdaB0qܹexA۸M6ɢZF(vÌ˕!޳BҊl͊[ĹMO<~g9pTuSu|5{A>2!Vd]NRXȤ~!$ M`ŬH|n՘D#8Vk̗;!pqUEW:IO<8z/1?mk+|xA|{uo(fJ$P@p'+pi% B ЦW/ˉl 3@$' Ѫ qxQXp/0Zuސozi`;dc'bBPw {njP- w VxsЅBDt٣Շb%sU5sf0|'>-?0 U5թ,̿n<͊oM#&?q$&k0wj_ڃ.[,.g|zhkΞ޽z65cvPH\O+~ꯡdq0vE+;f8RcL 'd"G[xL;2}!C PR3.!Hڇ+JP]qw1ڃ8u#Jnei [@HD>p6s0WQoPnc췬&|)ʚ]P:@+zq80W<څUN8pA|󠄹Hw\Nq>UO6UA eR%\i* h6kx Uz`Ql^m&_?E`3yq& w-1,A^\ڎ5θ7 {|_lTc2tډKɐs02fBZDr zvYsqQi}EtĖʅtv,4'gU} 0CiONeGv 1FḊ*D<3|}x40'D:08Lā!M8W*9CRe#+-;fjIl4&1Ё*ov?Y08" VN"<z(} xM.}):ohn*qP{]&V$N@Ǥ dm7;.wF󹳠147I?ޗNlO#Wf*rj)!n=ʓCHە!}8D!6YY^ҭvsOJ.^}:u ^ӏH61l}vBpGQ872BjȽWum3'ozX Ӈx()\Њ|j=~.zTՐ37-9r!CB?QIyU <-cZ-mȬ!ZLםoXHE] * <e?5G:qȮ .`UrYѻ!(BG/S!f,V Rk%bZC,Eߌ9(9/9u;NTiqPq2vl.ΖP ˑY0HJtdM7QaLۚwH_Ga_tv.κɓbx! J17f2bU& J>PSU s@0wd4NJa:U[DXL/aWe"NAaXr,uv!h TX|\#Ʒ"}(̒QA|]O7\hec'zԬSk9ݢsӦվ;>mpƹ6٪:Ѿ iIoɤO;G_mί=lUVQ-B1LEgbb~}XV(mrKb|LGXMGD+"Mj;wFe SE #YEm;|PeKugB\{xK[N-cH2n"$|!t;I)YD\x+:40Tp}(smaUp:Y4Eurd6'>S -q2K2p'+\XF LG :+OOLx[g\&{x'8HtS؁SWt` Ʒ{Q *z+cg.*=kaPoS[8ï@eOϔ5` Q B0!0~9`:e=cdb©4C->&3ZukĸoU)%^2uisDw wh`@~(h=RHaW l^[W}%/zuȫ=I`$Y0tT" A$mەMXzu3߁*z'n!?vmV(_i7>"F :8 ۨ@*n\22§Ҭ.jߠ庲{_p -Y%w*<7|I˷c1W73&M,+#B#ƭ#zZWT-H{pHoCK}~ W('R(wN5k~=Y * T+8qⷈz]=Dکerí-BDmYq `u*aZ1QscA=-)/#6ddӼ%TV\p^B'50s%8Y} 9/a?:YVpY{Dg ٝk>Ѫ0xh>Uܕe$4Q>D„f5J,/4bpw vZecn UdPR#{ts̛D}n/; [sX_ lQ,񌯙ِqM3/F:}&REsC)G3-'G5 w¯UY BK$Ccc#"FY ;n9R0 6?@ J(L|1JyDFd7S ;<\n#u;@C_OV5yEWbHάpMLf`Zg 6k)̀NUk,PNUd"4֟}<-٣^/_*v:*(yFrqiWiW5KFi]9 ާi~vud'ˋ=|e3`8UZW@uR+AShRX3DEu} u~5|⸽ [?nsb BܪgEj;HvY,TVe;˕?'1}!U|`,KS#G]*wG~W AR%D_x;W-v=ͮ(y/ehypU߰~E{2+:E6WB|ܤYw e+,J>?#T{ܚ sA;(HRe+k:NWYsz}XY.9rs Tfm<ǒuhn?i+#F ]/KiL>pKv0ߦc~7H+d** mA hL{Ԫr,$#:J׀yRvҼ鑲n2 &key8JOEVnhP 8|%4";Gw{Cp3+X $i-ʫmk}ֲǦtY!61sZWU65EOWׂjX̱1PTGP?&c@Vu~rN$6U3'D9sR#o^y*)eH3*r.>_9j5 ;A~-o^Q '[z?&$, 1l(˃VG 9| Sv+^6_H驪h~WCd

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虚词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时间:8/15/2004 11:57:21 新 ID=2161330
老师你好:请总结一下语文文言文的虚词!考试时文言文的阅读经验!谢谢
答: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 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既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即 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例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quot;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然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quot;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