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质量通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8/31 09:34:10
大体积砼质量通病
xYr"}r2;ľ?;j{cMI$.fH0~_ʢA:bcV4YY'O,hwթ:;y)ӋVr~y/_ӻ) RuQx w~/2oK_i{﹵s[5W_K5>V)^6,+/^f3s.k1-pωe"#G9_iǞD%,I6 -s-Y,KdvH'A`}:%8Fq~9OTFcZWk. )Rs'>{GYx'U lX1RNTFa^R.\pw#HG&C@D"_Hq~|Ʈ|YV{. 8g D$M5 ĝ3 2X]Ik!SbiBCROXu&Kۖ%ϝF05Dz*8)ʹQ T:"~;h'^ >Cˏ^v {^Ehgu'F&TGI ޗJ\؋)LhajҋYtusMQ {v#8wW#@=k vt8v (=6䁉1װuw X40:SDRqϻhK2QT Hjpl'C^ N|^^A1;3'3OI,L:"u2"['Ld)qv )1V'r"dӘWLoWL}:BVtC FT%&L, G>)%ҁXޅH0&r٢ip#לLXVX3a:fګ<K: ɻ8-AՕ0r5>gXDlvX@{}H(|ȱbC%8̮\}[*0r=@}#N]iui%\hŐ`owx3Vٌ=LCԀ 9$*gj7A;S=Iݼ,ŠDd hJhlB.QiYdíS!F5-'[&LzMd$.][Hk*[֢2D_AAQȓ0꘿54GON"sD527hs + ?/GtB@p_wr)j[<I)`U% G"S0p|{:9#kzQS`K`$Vg~j5\4HS[^1Riy˼,IAs?n^q8ɣm%m k S\عm_uEz TgL#C!yT&F6O͜*iZ&CYc^A!P\Y@Wujv1#r{"Z 7 `CmtC1dr21A8KRSȟcA-vB3XIu>oVy=k=?ҥUcoٔx3wѦX<[uϱ`])Gw~ q O +p H,>*v6`]kъ/BtŅc̍dSO.ElC`Qa4&όbͿރh%AL$@N7/T;Xʶ߾ÿ~?'%r_bvȜ=;ɕ;iExm7?ב?5_ۣ1hX<˺u?m{u )6EEtEr: PrvӰaCC͂Ԗv+cj8Sܺkŝe]}D0.{P{}ZgTsa(">*mȆЦ{HO#Ln'TK/%{a?oޣ9YT9zLbk !zB>GKƎY:U$QYHhE%tb K_ YnHV_c0 )_`epO$V͕YFO-O 8 y6b] jIxWܿ[F.O~W Dw.zRΓ!FdM;.Hy͹y^@@nVMt$?5R!L OΑ_!\ wbaNg[3!)oTP&b5M s \ 4 P蝏ؐv \Pxy7M}nMDR )z81ZjTVy ߌ, .,?y0*7m~x8&ߖئZqG%}Pذ:ۗP;"ھ.q^TmjĐF-;CeWJtEj\´fM8n0A_ mLINjt1̯:fJPJQ] ]DDH:C tbOg Fz zf:ԍ2PD!1p)LgJ+LD';m{aYnQPPj;L)i$E(d!+)H4oZ#^ nB%ͤPL^r!)-GqՅ:l6jQJye}!Ez!P3y??!)M

大体积砼质量通病
大体积砼质量通病

大体积砼质量通病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1、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 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3)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参考文献1](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4)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四)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1、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2)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3)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 (如气温低于+5ºC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参考文献2](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五)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1、预防措施:(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参考文献3](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2、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六)混凝土夹芯
1、产生原因:浇灌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
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冬季施工时如有冻雪等,可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
(七)外形尺寸偏差.
1、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2、产生原因:(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3、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参考文献4]
4、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