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实践中,有关教学目标设计部分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1 07:36:35
小学品德教学实践中,有关教学目标设计部分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xVrV}>LۿYd@|!px/Bʠ_3{=N޾M7TOv)}vO½7driНaAͶj6 Sj:,ЖmGXYoobݡTjw!{s~DWo_~T&d0Ҫ lkQoD%Yl} |Eɺם(y}צnw *d&~8#RNlҜ k2ސ2sb5`efӸ4q«S>&"UY%aY`"j1e̋_85p`|ʹnؕ=4;(--pp}PG94Y:֙/r ~J0 )#L]C:vlzaB0-EIV<4+376CJs])W:1*:3nevt@%,$W -CyTpe{s:9`p\wJ-*~ ;y(\i Q!JX0w/M.9S6G'} ʪ#9( `Rʀ#k0eNlr9Tp;fX%=-7:Q{_ӅDly Cp\?l= WmU}5y 4<}jӻ(X$XE]xy/`AUI<$(N6vNZdkp=TsK‡ ms; *"=*ܒ##V%kO

小学品德教学实践中,有关教学目标设计部分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小学品德教学实践中,有关教学目标设计部分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小学品德教学实践中,有关教学目标设计部分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教学实践中,有关教学目标设计部分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纵观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品德教学目标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
(1)有总无分.部分教师在设计一篇课文教学目标时仅仅设计了一个总体性的教学目标,更有甚者,这个教学目标也是从教学参考书中套用而来,没有体现划分课时的课时目标;
(2)游离学生.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游离于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没有分析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没有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在设计品德教学目标时,完全是自己的主观臆造,导致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游离于学生实际;
(3)偏离课标.在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或者在随机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老师由于是兼职教学品德这门学科,在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时重视了教材相关知识的落实,在上课过程中,凸显了知识内容的教学,而且还拔苗助长,将相关内容的教学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之所以会在小学品德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想主要有这样几种原因:
(1)学科本位淡化.窥视一下我们现行的农村小学教育,可谓是素质教育大旗“随风飘荡”,应试教育大旗“逆风高扬”,在应试教育的长鞭束缚下,无论是教育行政领导,还是小学品德的任课老师(绝大多数是语文学科老师兼任)总将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口号喊得高高,响彻了每一所校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将品德的部分课时作为了老师补习其他考试学科的时间,严重淡化了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2)课程标准弱化.由于受到考试学科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教者本身思想上对品德教学的忽视,从而在品德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仅仅是任务式的完成品德课程的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部分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熟悉甚少,更不要谈深研课标,深研教材了,从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评价体系缺乏.自从教师绩效工资下发之后,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为了考核教师,总是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笔试科目成绩列入到“教学质量”的考核.可以说,部分学校对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些学科仍未制定适合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敷衍小学品德的教学提供了漏洞,从而出现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