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读《老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8:59:27
我怎样读《老子》
xZin#rP`YEqߩnJ\$%.ڸHdSdq|Z~}ʥ2#"#"K񻓾p̢y&f3jTj~?ﺭJO}ݶWïjT3쥩J=/~Ƕ~m/uuy</&ܱe:{/^Zeh6Xi=J,#jZr eUJ%:by.7b^hfiKμɵM-&_TşMRʨ{PFjPٶxɛ$Uqm[t iJLu_䌶\1 9#b ϩ=y wTGθ֜iI^3/\P7:i` 'SpkO ^DZ^ʝ^i^Cownw oV$Er?vPMRV$? F;d7{y݌uFp* sׁs` 4ո5Oj5Ӗ¶^+ޥq "g2Siqm-UzhA.]a[d6iwPDdM{Y'8^t@{\~?= 3 qUUjp뼓8 `ATzP}_c}G=Dҩ^_3g&+?kI93c&DŴ |sƊtT`AD:jLx[i;2[ xu#!ob-d * /5=س,oO@DGG,?m+J3 t;ӹ|rб8F1i~ Nƴ@B 4V0䞘( ClYa&N#;u/Q%H Ot9 NK:$S`*uZ7*ٌhWpwSa3w^bP:_> ˊTb(@pBWg>C<2*ZHLx8U'6;e8iՋ3mAciNi)KWP8NO< UL TMZY:ýn2Dxl Nng@0!*"8#x ҏ)aא 5'0J(]?r2$`7H?H*qk@R7qjȘ*ǎչ!xkow3*_ޣWtF̼syk}:x: '&0> jnG Hpx^ ۙ]F;&a֕ ^+U8whŚsx*DUrpcJO'S$p\º,40(x{@Z-d'D 366Nm$@Nn:7a]J!p *)$} YUx?<6!T¨ԦD8ȬTnd)E0쇽JݛPuQA ԹA1{:YQ%tj 5g)TyCȴC41b%`:MfSForrJk=&*gh)8vߍnaCc;Eː̠ YTr*+TL%a}g:btAxQ8ۆ>] ; T;tһWSf1n)3OpAs'ۊ2ѻ"b{q4j<$*ho"92SjRQcppm(PJȻ$Ӻ/~J{]d l2-'tνqjy )Ɍ(Bml31nw6ţ)6PbשABMMV΃iU9-wr@FBI5oKDlk =Ռ*!emM֐ \T{]LCfeq,v1_6j5jTGʈ.Dr瘞:0w(~Fq{Ikˑ3w}[ay"RrQN |4>w4~hH,MiA7Ez>DpwԇE|#=l +HaD⧮0"t̺~@m9 b+Y.8_O.T$: j ˊLE< Bs0,AeBҲb6w1KƋPx-pre WCH,dŤWw_jcaM HYR.q&y-IPia#144XN6BQzEڬ &T^M6?!j|w4˪PMtwn' D~%xhœ(DzHOyX+ճ% * Gݽ ,ϫ Q (,jK;ig3*#'W{:'/ q9g:I  "6%$b\ .N;6U0R}.żmFU%R7)HV)*1W/#_O(q8K FH)h[L"{4˫:EQ_d=|Q佋|Mێ>"|sTb^P9.SYk[;cc{q/e8WP,En̏mB6?C䏪%7N#߿̋(V!ʩbukΏXX,P'pT5ЬԹF'v]d~pA)_[p-g04(Qԑo^2~1}N쯿ǐ龯 O:Usc C"̈rXx0,o΃+4J"3Ád5t=!bȗWLк`+z{r5v4j܀/hyq $Y-OoU~ŽDeJ<€TX{Bc]!iw_A ImCӜ6lT7lkQMqGTu #Qѽ#շb*Jo#bÛFLFEBPjPM#$VeLʽÊ#&Ltަgmx{: 3DMSyAT + LmTU}Е^ R}Frk9sQycW'u[WW'lt]jm?ċ'۰kH4>NBOS>)[j?wMJ(mZ3 ) @d3Q7*5vc_V

我怎样读《老子》
我怎样读《老子》

我怎样读《老子》
看到这些老书,陈年旧事,一古脑都翻上来、涌上脑际. 《老子》是我最早自己主动学的一本经典.小时候外公教我背《诗经》、《四书》,大人们传为佳话,说我能背诵多少云云.但我没有印象,都存到潜意识去了.《老子》是我喜欢的,是我自己学的,是我主动学的. 这也是家传. 中国的大家族都一样,都有祠堂,都有族谱. 我们潘氏家族,起名字要按照“人才思必克,培先德用有日时”的规矩确定辈分. 辈分越低越是嫡系,因为早出.辈分越高,越是老幺.古人把头衔世袭给嫡子,家族里却是辈分最高的说了算.这是很公平的. 我父亲是德字辈的,我是用字辈的. 父亲在家族里的名字叫“德禄”,大伯叫德贵,二伯叫德抚(福).父亲不喜欢“德禄”这名字,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文祥.贵福禄,在人名中用得太多,这大概也是二伯叫德抚的原因.因为叫德禄的太多,父亲在文革中也曾为此背上了其他叫“德禄”者的黑锅. ☆☆☆ 我是“用”字辈的,我大伯的儿子叫用文,二伯的儿子叫用武.我爸老三,我一出生,他们给我起名叫用平.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个用平名字,甚至除了家人,没人知道. 中国人起名字,从来都是缺什么,起什么名,缺水就起带水的名字,缺火就起带火的名字.我们两辈人,都希望富贵文武.但也出不了中国人起名的格局.我父亲不用禄,但他的工资是最高的;我不用平,但我这一生,也是最平的,平淡、平常、平和、平凡、平庸.我很喜欢我的平字. 叫启明,是因为我出生前,下了15天大雪,我出生时太阳突然出来了.我父亲就随口给我一个名字叫“启明”.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我没有本事,能启发你们,让你们明白一点,也就没有白叫“启明”了. 这就是名字的作用. 我们兄弟四个的名字,都是父亲凭当时的直觉起的. 老二是五一年生的,那时学苏联,父亲喜欢布尔什维克,所以我们家老二叫“尔克”.不独有偶,我的二弟媳也是苏联名字,叫舒娅,从卓娅和舒拉来的.这也不奇怪,她父亲是老红军.我们家老三叫向群,也是个政治味道很浓的名字. 老四是五六年生的.父亲给起名叫“知常”. 这同样反映了父亲当时的思想. 《老子》两处用到“知常”:“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父亲是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的.他一生话很少. 父亲看书,都要写眉批.他的眉批,只有一两个字.有时就是一个符号. 但都是画龙点睛的. 我常常把父亲读过的书拿来读.只读他写眉批的地方. 我从小喜欢《老子》.读得遍数最多的书,是《老子》. 最不以为然的一本《老子》,大概是五九年读的.父亲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老子,作者认为现行的老子各章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他认为是竹简断线而散乱造成的,所以他又按他的逻辑,把《老子》重新编排成书. 我很反感这种作法.这种作法,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秩序感,没有安全感. 直到十几年后,我读到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乙本,证明现行本并没有“断简”、没有“散乱”,世界是稳定的、平衡的,发疯的只是个别人,我的心才好受一点. 我一直不喜欢那种文革式的批判,不喜欢那种没有根据地推断别人是错误的,不喜欢自己不知道不懂,就说别人不对、就认为别人也不知道也不懂、就否定别人. 我从来不和这种人为伍. ☆☆☆ 现在讲《老子》的越来越多,不过有自己真知灼见的很少,发自肺腑的很少. 有些甚至随意改动《老子》的原文,有的还是给孩子读的. 中国人的传统,是不可一字无出处. 我读《老子》,就要找它的出处.找出处,当然要到先于它的著作中去找,至少要到同时代或面授的弟子的著作中去找. 比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前面三个都好理解,“三生万物”不好理解. 但《黄帝内经》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一、二、三,是数;个、十、百、千、万,也是数. 三如何能够生万?只有一种可能:十的三次方之后是万. 也就是说,100后是101,101后是102,102后是103,103后是104;个后是十、十后是百、百后是千、千后是万;而104就是万,所以103生万. ☆☆☆ 我第一次读到《老子》就喜欢“无为则无不为”,喜欢“不争无不争”.这是我从实际生活证验出来的,因为我这一生,凡我想做的,都做不成,只有别人要我做的,才做得成. 老子的“无为”,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无所不为. 我一开始,从实际中体会出,“无为”是“无妄为”、“无主观妄为”、“无肆意人为”. 我从生活中理解到,“无为”和孙子的“造势”是一致的,和“因势利导”是一致的,和“主观符合客观”是一致的. 但我的习惯是,不能一字无出处.最后,就从《庄子》、《文子》找到说明. 庄子说,“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庄子·天地第十二》)“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天道第十三》) 庄子的“天”,就是天然,因为庄子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 所以老子的“无为”,就是天然为之,自然为之. 这也就是老子讲“道法自然”的原因. ☆☆☆ 我读《老子》,和读所有的古籍一样,用的字典是《常用构词字典》(傅兴岭、陈章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实用汉字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以及《康熙字典》. 这三本字典,是案头的字典,随手都要用的. 《常用构词字典》用得最多. 我从小喜欢简单.我认为做所有的事都应该简单容易,不简单不容易,就从新选择.而写文章,我一直要求自己做到“简明、准确、生动”. 有时无法“简明、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要说的,翻开《常用构词字典》,通常立刻能够找到答案,能够找到那个字. 读古文也是那样,碰到一个字,无法理解它在上下文中应该如何解释,翻开《常用构词字典》,通常也立刻能够找到答案,能够找到准确表达那个意思的那个词. 遇到生僻字,就要用《实用汉字字典》和《康熙字典》了. 几乎没有《实用汉字字典》没有收纳的字,它的容量足够大,释义足够全,例词足够多.《实用汉字字典》的好处,是无论从偏旁还是从读音,都可以从中找到你要找的字. 极个别的生僻字,当然要查《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收古字最全的了. ☆☆☆ 读《老子》不需要翻译.它基本上没有倒装句,所有的句子都符合现代语法.生僻字非常少. 中国人历来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子》多读几遍,是人人都可以读懂的. 实在不懂,查查《常用构词字典》,就知道意思了. 翻译版的《老子》,有一万字足够了. 字数越多,离《老子》越远. ☆☆☆ 严格地讲,《老子》是不能翻译的. 翻译出来的《老子》,就不是《老子》了,就不姓老了. 因为《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学习必须三分学,七分悟.而且,学的时候是领悟,用的时候是顿悟. 中国的学问是不能定义的,学习必然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比如八卦中的“乾”,它在概念、人物、动物、静物、自然、地理、饮食、谋为、婚产、病、讼等方面,都代表一定的具体事与物,谁能够准确定义?乾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它需要“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制作工夫,自己去领悟. 而当在运用的时候,在把抽象化为具象的时候,把原则变为实际的时候,就要顿悟了,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 《老子》我读了五、六十年了.每次阅读,体会都不同.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返回《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