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春望 赏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22:27:39
杜甫 春望 赏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x}Yokr_9O#p% '~)5͡ұ/___~:ȍ8 VC6l}W.  9+;%s!һg1'l3`J5Ys*y?pJJ[O>Ɵ)<'5_S3v]S.VE*~{fx~XV9XlVâsw)EN¯mSyWt:nzphf :3?{pO$?<ÉY[kS-vd1¨;yqe?1q.꫼ztrhpͫN܍mw>=r/Lt{ Ϛsx~Ƞ |2c//ZGf]z|,<;jYgtgMj_jɄAӀ!Tt0n:kBnzŊ|/$ЊWnU^)As+;k}Z3Mwn5^^55O!5wxЭM D[A܉G-^-u'v۸)6dc?(C4q]wӖ )U¶i7fi>];{e>fU ȏ~߻k?fJ`i?XF( s<3^ؖaUzFz|qn] j}gR6]߂nE֡^r/G ^ Wt؃y/\_ApΊ>A>Ǽn욽'rޞ8&$hA|)Z g7QCŭ +N-dJ&l>]\VفG!-ɝI0H!YBRv~A͇h>=ïh V&7 sZ[pv|v쵹|p>0~;1AwA^\vlLߨcgt $Ћ=hogNSA=~yT23s SYeqPV|tkcu!pLI2e~:"t_(C: 4zxi:T%X$װp,t*$L9xg~\FgW=i)2;}g;Sˊ@^Ĺ0Sgċg=P 8aj?y*;Sڂ=NPڒ)L=Аx.GMd擺tw̺[1qχ /%lKOH0[q^Ļ%CБæw\ m#϶ܕ^%`Ou(^;;ׯ2Iy ڭpńLiyEFA;.`^؃\'fH:TNM$,kS:b O$&̿)Z4D@Gu~f[yU*N=F%iMv~0/nCr1ݴ&y$G{"]N&?z4!`d?(7>K 0'.l:;=G\؃:>ۅyo|.iJcl="ミ C^__˧NOG<# 1ڰ4c"*iNҔ3p}*ze EEwvơS<*  ]ux[? u$D"%LxVl*O]Qyϔ_(*mH^j>^lmڑSܡU3ѱ;Z$@4{ sޖ$QGX`N~ UNQ_xt> 3fkHE9b/꾂"y"SSL4U?t4՚b/3t}wNzϩ++Э(' [' MBID=-7g hJaw΁.c{v[dESC?w3J3]dpV*SN`>$DIo%GX ZQJy<Ҽf)< eWQ?ڐ[y8NTWE_狱q2VL]&#'çC=ަwAݻ/цD} 0 oER11q23Sb `o>[[*0ٖC.dbh4gRubJrϊ4zhEx$c >Z 2M\AS^K(d m9JۅhB-fKiݤM([ɲz~ JFnU=;׼ 2CċܚD GmlEÊBaang;o"|(D@sD;J% $؍فXh$a |nᦙAj'%/E>IgD=x2t>4+Q2yOCM\8qZ8ȉ^Q X|=.O?b4Cqɏ_"w٥~(rjfԻ~;i+`#?Hk51y9d jqb7+TEg 0MZ4M?-Fo5/vŽȒ#NɘNT~(]bb*]Y>pKѹ';~pё\NʔLob6/:~,浟P<wdeރ'_'.Tns:R?.S|sXjRc)sl< AMw@<)v6$Aߏxm K;JC4 (+#^Ȱjw!>, %K{:Qt ewM?F͸ l)f3aI>̥Y/&sV?dvY d4KoX5Wu95Ϊ]7ݫSXd1֚Ӝr~L0#81c:=8 ƽ>o:5;덽Bg =ahoV.f ^I@o.A _²r's] iѶ9Z_uze/0'v{֧ŕPo磜 V1\RJYe;Trrf v?ZѼ&' 6 wcMsSsRM$۠}~D]JJ;ѩ0 H~ 6"H}\QZ}X?.&u/ddX})c" hT}eש|wkc'~f3BĽ9IvC Y0 @f[lpwaF@?:(|-Cb#'G*mü!"̖T(oVdLLbf,5"t>D\ŴNo i*G#&uRj:alJN,@qWXA׏m⺴WNzzK^;y\-$-Ln}ܙ\9pea'jLGo\nVVT)f[ٓ'ѐ颵p(k'T{trBA ;K/NRbt:*ai14bhD{QvbLno_ ;(FOnm>OHƹ/ytg ]&n} ٤8"+&Ʋw"6aBfԔ7M}It*\@}{۠5#.U+^.u=:\{:hr)ݍyhdPވc].]'>P;JUC!(CxLYN8d$$1+05NDIܚNN }x3o`딅pWrKѸɞ IGwXD/c¨IS6[]d0Bo&I Pj@d+%nHNjW_V+b,#L0yxWv1 2e:PlT:̮ҒY>WB{%%BqU-@1 hYu]n!^L!&B0Hbrhb)(Bhz!'(=@QbVs6!H 3S &^~5hg7"TZ/$ k*axU)xໞ=8n/r~zzhIsVM05 L&-C)@nM`K$Ҿ|u:`J?QO5LZ="tg26Gz_1 ڛa.b*-k>#TLk1v>^wC2+*P!R7*h l b{E*/9%O#)Z f!bkv5I7ogq7I4kJVEW|-ww;>W^Q% ,E! 26ѽ{ h6=ru6JkK~WB)GS:s%T@ߟ[KALЩM5f CbU_PK{w/J?i:ŝ»_" ꩡenSa:ARf@{!+^K痀GtP^gLB.F94`ေyMQC{~cpb"\:Z^wL.66[oVfN-ga>W,aʼn]rPɾ9΁L89ath{墢#sr^$]8BOc0:pS։dz6-4"{ ᔐ HWndO0Qa"ozQK= o.n-8'--:V a-8 : N&,5E;7Yq6Ҡn}Pg,'e L0`Nۂ~aV¨m`S!OVv`Xr%UN`MlF!ð̬JfdE.xt:ެf-lKEvNf3꒛60"3.O5OZ[zD.c{^/ahDBM.:iUF aEI|EZ1LJg?3sa`:^4RCl2ogG`Ro<2&) ݖ-+O`=V0x韂Kv.Y.Q-!2~dua|0>pv8;UT ?` N# ;N~ɺ-h˥iT(Ŝ&%>q* lT߉p \琌/~OQPYcPN;,ښ(`2 'wLj[/$$PSޢ otU]uCH MQ* P=*7̎E/4j 84s ,!4J?$SPv̋@F*'*1u\}(zQQOKTe^[6JwY@3]n,iNKԷvIhi &a-o*UG V>ns:H#`?-m<6lH+*1.%Ւ7],SL6$_K] +gU}d_WAU}d_WAU}d_WAU}d_WAU}d_WAU}d_WAU}d g_~8o2"cO x >!K[|PXmǣ:䅳V$ޟ"@Uݱv79^9/,g9N]>9N}TKb+a3#39<_]Kg|:Apw摸!5h ue6SN|_CG8swi'UE+K.r,=lii>KP6k0B0/xw^Gy : NWA/q =ޅE8JO*s}=e=/Gq7wĵ0U@{Uzq^OBsH+nuʞ~ R4+K쟚30=x].YD(W 4r/̘c=3q9GNJ|ծXEv9-RԞ)yWix.ĠzFVDXwƷ:Pk<<8HN] agtI8RtsFcz:i8kiJ/ވW..$7: ?/2䏧fADyz.e9<˜桶uzEl(Y'|*Tw')Ԧ{ډ`v/. {>ޖv+F{Hm^@uMrl)`i_P!F!`f=-/[w$@~]ٷfH;g)ut 2͍l=.9Û{#e(>Xh@(5JBϺh>y$灾oVW,"WH-RXj0Mz"&*eqO3fCW?+oVӵiRE\wT D,_l(D82R!I5^wG)?AO4zx3^*, f;^L@~7`o@nX;1 [-Fq}ha(dt)bN?Lh^v%˒x_QUj-%WFK١SDL^)ڡ+R }\maG e=>Ymzm08Z#Ie[,Eʖ"^.\FbFJE_6f3C\I(Zi\)J3Y+&kX:ͤkih˦a-f#5TV/\M%7G')GRH8B]맕ނpVܛF?gNvjqs4:ѐ֌[X콨rⰏT,U /FǩBW,-ħ'A| ݻ@657+d9I<%dCmO ߾SNMh:ނmkԑDU# 0CAh 0StabUv.O } kUl'ח֗{{U㠡˽Կ/1g'2(2'Fw zn9YPRSǵ\V#~5'J}W?75ͿWq>sahhZ}.o~s7ջn&_Yƒ%EIӜ;3m^tR$T!1}R^Q:XTJ 0c4DgM{/ [ş YQ6;uP?x4Tw]8}fq%|t$l^GL,PP ez>疼"9Cvm0 ~d 0iyܠ@(i¿=Py'^1XRѿ_߅1qR&'J[@0sϖ)476vw jQ䖆k?{YJOk.]}9 MN"]\S(>&ПfmRMȅQ|x8Y ġVڐ&}~э0ꕟ+Nv+yOa~+N*xgF43jS)n yMjhZ9ԹĜ@`/$(T̲Ɗ2ٿUJ ̰J݆eսASKA_[u^a{!Pw h*::2>T+nOM/@2gAf]Zq[1f!4t{! -h;aŕx<:@9EV} ہ (!ks-@V$.]P! {ڑ` .tnyWm(N OO{Ӏ~OE<ʼnuZm rwQ“%ҷ"FzR.R6@!|WuF^A&g +4.zG=ըۭ% D;mZWq\4C8ڦO[;EKVnwY.sbzF(v{)j4Jqy<b_~/?~xޗ?=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Z6ӲV/f8x4绦\t;4=PUKYw ĺH +qXNsubo>k/I xoe &.sEګ>$vJ˼^݀(\aH+KhчKUI^4}`6,&#? zO[ v*0[&bHΫQzfU'&WRk&ۋV!G<̄y_쀇 7SN]Fxmĭb9f01ۓ׬ Rx^)K:u2I|0ݚsDym6G^v| Y\)F$7k&45)<6d}aQgR<`>yf%=dNfH^& LtVugXMk„hH֚Q͕3[yI8` '76K4dhPliemhA0{t1C2Ui,3s\ +"OHN pA&y%WFفԞ9{M̦8;]6 }eZH0CIzĠ "/ܚ.qLt5NG. okҒlYSS4YaGQ=6Oi/SktdD^e=u]m k3,90VOb5rTrr) q6ᣚ#Ty~vtfdVͮ|Gnϳmp-( Va<гgϬʟzO]BR~+p鏱: FEzP4˷P^S3Ve1V0Xh'1=gY.Sg aE7Nș)p)o0|Q 81AԚ!:}B[7`A?aoA: Vkq3&οӃ J[oR&Wv`8AaIg\aH<֤YY|<_@*RRO g!?I-;[dӭ¤O1y Z+EI?.[`\J]1["Hpa)}M>uTvs`HxY@mMi& ֆAQNpÞ^ǃgD&k\bSٚ eO$j}j]Sd+10U.)h7$Lu1XG>x%e`J쾲7 mG5=fI[N $܉ݖ[6lG -Kfƽ3mR:ajkQy<\t/_cbf`fE BQWkYKesy$ZLL_~H!~ĘKSXPq֌is0&tj❟i&%:Þ`GQf_= (JdG'޸XR"=575I0Vёc 0O-jq*C1lPǤ^| HA_cBXkn~}4us؈Aa&d7Sp74jr0 +>!6;^z ?`H6?ïN1pDSaH4FX.MWD\?禂}/۠$)9I_! lcYmɱVmydćzg CtJ7e<i/o)n~ªQK.ZNG+WB9,Ǖ @QC5d쬦^iTXKtLu"P̆u^2]2Xy ]c&'L6fImgvn'fn7ujsNAjV/Vt:}ZQ!~fБ< ϴ--Cf^@cLo) ̃0t):Xc׉Ox'74N%i'KPeA"g6YI`ٰr^ Ek$<#`vsC Sp8;OᱳW #-7찦1:6 5پ3O醎EY @߆>8>a͔OŎnP>āV&qJ Vr\"J9.@ hlN^ݘY'xer'ûR} vU_VdWeqѩF Kba 6Ud27X צ20٬].YVi=spE\ .ƴFvں9<\+3E,WȻUav` zmTyr2:J: 'Q YFڈ-a͂>!9OӉuҲWN=Ku6iGv^ ~]W4O vS%Bngd\9F![ѩ m\ՇOS/pS~ñ"3&<4[1T$eLj[}}5UtRבtTe<uvГ !`3r<h}w]a6:)v!MWrteE`i3)Z3VV/0g=K.(v0Pj}֟:m`M G Bc2U>͂WeY:A!@zm*n BPVBe5ؒx>4~)Alyo0e" Pmm\F>0TfBp}z6#DU^Nn`ڻW^`͒nbwt+Yb\Ad%n7!2?lSROg`b$Ħh;$$x! X d[}VzWLiFXt~̌Yoe] NP] wstKc-+r*J=tYp @+P?t"iQP/FЃ::/IO'h'n.`O26z[,q\MIݖ /C?tN0=_طFM6)g .XFaWG aUz vտ'!-ct`~uV}m!^Ґ8S|aɮۉEgɧ"0غUH|le DN.y:CR  \p4d}Ҕ⽳Y/Og-Cb]xm.V3/.amids&^RR93^ԓwiwx2*_ihWQeyG !e蠌 E+` ҒH9aQb Od{;MM{G3axštb;WdOZS5)TApţie[D8(EB.8to E_\BiDKl>|kA(."&xfTB4WةrONQC~2!eY)L; vShc I+X:Jop>)1hu25FTc5"%1ʙQV{0(:d l$Yk3XbcVh|`9S3fG .lkFץ$Bت|8.xzVCoW,*

杜甫 春望 赏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 春望 赏析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 春望 赏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意境赏析】

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这首诗是至德二年(757)三月所作。杜甫此时仍陷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诗人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感慨与忧伤。首二句从大处着眼,是悲壮之笔;次二句从小处落笔,言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沈得潜注意到这两句诗是"乐处皆可悲"(《唐诗别裁》)的对比式写法。五六句写忧国忧家之愁,七八句写愁之深切。全诗情景交融,忧国念家之情深切感人,尤其五、六两句,因道出人类...

全部展开

这首诗是至德二年(757)三月所作。杜甫此时仍陷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诗人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感慨与忧伤。首二句从大处着眼,是悲壮之笔;次二句从小处落笔,言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沈得潜注意到这两句诗是"乐处皆可悲"(《唐诗别裁》)的对比式写法。五六句写忧国忧家之愁,七八句写愁之深切。全诗情景交融,忧国念家之情深切感人,尤其五、六两句,因道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遂成广为传诵之名句。司马光曾提倡写诗"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他说"近世诗人唯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并举此诗为例(见《温公续诗话》)。又《唐诗分类绳尺》云:"子美此诗,幽情邃思,感时伤事,意在言外。"

收起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

全部展开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②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⑥白头:白发。
⑦城:指长安城。
⑧浑:简直。
【译文】
国都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收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忧患意识的艺术魅力
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坚持“转益多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把“近体诗”(唐代新诗体,即律诗和绝句),推向尽善尽美的境界。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

全部展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忧患意识的艺术魅力
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坚持“转益多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把“近体诗”(唐代新诗体,即律诗和绝句),推向尽善尽美的境界。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在他的名篇巨作中。后人评杜诗为“诗史”,又多取杜甫自己说的“沉郁顿挫”(语见《新唐书·杜甫传》)四字概括其风格特点。“沉郁”,指诗的内容,即思想感情的深沉蕴藉,有强烈的时代感;“顿挫”,指形式,即章法曲尽变化,语言音韵抑扬有致等。在五言律诗《春望》中,可以鲜明地看出这一特点。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立即从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到达凤翔(今陕西凤翔)的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哀江头》、《对雪》和《春望》等名篇。《春望》当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生死不知,“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开头两句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宋朝司马光十分欣赏这一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
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颈联又因远观、近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有些注本,说是“指当年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或说指整个春季。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解诗太实,往往曲解原意。
本诗先是分头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接着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这样一环扣一环,章法非常严密。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见《别林斯基论文学》)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本诗格律属五言仄起式正格。中间两联是对仗,词性、结构,声调平仄两两相对,十分工整。韵脚“深”、“心”、“金”、“簪”,同属平声侵部。按现代普通话来念,听起来不够和谐,但从方言中保留的古音来读,就十分和谐。如客家话的“深”念 qim,“心”念 sim,“金”念 gim,“簪”念 zim,韵母都是“-im”,可见是古今音变的缘故。本诗起句“国破”的“国”属古入声。入声“短促急收藏”,适合于表现激愤、愁凉的感情。因此,本诗一开篇就定下沉郁顿挫的基调,与“感时”、“恨别”的愁情合拍,进而产生一种深沉的敲击人心的力量。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也是饱经动乱、历尽坎坷的,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兴衰连成一体,所以对本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它表现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代人的家国之痛,而是概括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那就是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变革之中。因而古今无数有识之士曾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而忧而愤,直至献出一切。我以为,这正是《春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具有“沉郁顿挫”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收起

诗人杜甫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忧患意识的艺术魅力
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坚持“转益多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把“近体...

全部展开

诗人杜甫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忧患意识的艺术魅力
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坚持“转益多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把“近体诗”(唐代新诗体,即律诗和绝句),推向尽善尽美的境界。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在他的名篇巨作中。后人评杜诗为“诗史”,又多取杜甫自己说的“沉郁顿挫”(语见《新唐书·杜甫传》)四字概括其风格特点。“沉郁”,指诗的内容,即思想感情的深沉蕴藉,有强烈的时代感;“顿挫”,指形式,即章法曲尽变化,语言音韵抑扬有致等。在五言律诗《春望》中,可以鲜明地看出这一特点。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立即从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到达凤翔(今陕西凤翔)的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哀江头》、《对雪》和《春望》等名篇。《春望》当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生死不知,“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开头两句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宋朝司马光十分欣赏这一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
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颈联又因远观、近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有些注本,说是“指当年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或说指整个春季。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解诗太实,往往曲解原意。
本诗先是分头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接着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这样一环扣一环,章法非常严密。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见《别林斯基论文学》)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本诗格律属五言仄起式正格。中间两联是对仗,词性、结构,声调平仄两两相对,十分工整。韵脚“深”、“心”、“金”、“簪”,同属平声侵部。按现代普通话来念,听起来不够和谐,但从方言中保留的古音来读,就十分和谐。如客家话的“深”念 qim,“心”念 sim,“金”念 gim,“簪”念 zim,韵母都是“-im”,可见是古今音变的缘故。本诗起句“国破”的“国”属古入声。入声“短促急收藏”,适合于表现激愤、愁凉的感情。因此,本诗一开篇就定下沉郁顿挫的基调,与“感时”、“恨别”的愁情合拍,进而产生一种深沉的敲击人心的力量。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也是饱经动乱、历尽坎坷的,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兴衰连成一体,所以对本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它表现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代人的家国之痛,而是概括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那就是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变革之中。因而古今无数有识之士曾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而忧而愤,直至献出一切。我以为,这正是《春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具有“沉郁顿挫”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收起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句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联从大处着眼,为悲壮之笔。一个“破”字,使...

全部展开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句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联从大处着眼,为悲壮之笔。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此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赞这一联:“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颔联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其含义有两种解说:一说这是对比写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都是为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其比喻之妙,实为少见,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评曰:“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颈联上句写战事长久,下句写音讯隔绝。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连三月”,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乱起到《春望》写作时,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落句方思济世,而自伤其老。”“浑欲”,简直要。“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评解
这是一首意蕴深沉的爱国忧民的名作,其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全诗不过四十字,但读来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其中的颈联,因道出了当时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的共同感受,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文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收起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

全部展开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二、问题研究
《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句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联从大处着眼,为悲壮之笔。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此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赞这一联:“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颔联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其含义有两种解说:一说这是对比写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都是为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其比喻之妙,实为少见,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评曰:“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颈联上句写战事长久,下句写音讯隔绝。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连三月”,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乱起到《春望》写作时,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落句方思济世,而自伤其老。”“浑欲”,简直要。“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评解
这是一首意蕴深沉的爱国忧民的名作,其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全诗不过四十字,但读来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其中的颈联,因道出了当时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的共同感受,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文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徐应佩 周溶泉)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全诗一百二十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收起

杜甫 春望 赏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一句赏析,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古诗词赏析 杜甫《春望》春望 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 杜甫诗《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国指什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的诗意 赏析杜甫《春望》 《春望》的阅读理解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春望》的阅读理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仿写 锋火连三月的下一句《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hao hao.good 杜甫诗三首 造化钟神秀 中灵敏秀 而 国破山河在 是什么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赏析杜甫 杜甫 春望 春望 杜甫 春望 杜甫 杜甫 《春望》 谁能将杜甫的《春望》或《望岳》扩写一下500字左右《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 本诗题为“春望”,诗人“望”到了那些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