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教科书上怎么描述中国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19:58:48
各国教科书上怎么描述中国的
x|r+[vݯH}%U"*Td[ġ4DKt A;4$AHtRd},Ex2O۵?;>{zR4Uj/w_?Ve*YS}kTGtd*OC|XwuK09߄EGIk>קdq=%bOɼ$.jz~LǾyV:|}=,ի׳Gv=?ſ³,dpSnHl17;^cYlx#mr_a~=kZ-vqv=+ ~{*IJoL&B~cY޶))@&Ylt}?[K5I&߻w#@`6bjݕWwd%N)ɝ:/yp]aǥ^M C̅?{NּI,ni^8EW9* 1 L d {1<4H+ zɿ`oi]ީf< w]O<<6ө:zo2)X:EPLWL֮guvI+NYz37ݜ:^u*i:==>K@}0?[oN- i}? c/MJ6;'~XO9X3 o]P͟PreWXҎH,O$%l4&[ F GPOaȺ 5ŢW18/82i@c}z_|3WJ`be7G /ɀK%<cm l1op-VM³.^_L\0S?AቜsZO`AP߯?mw% -}6&cCRuϼ>^ L[E&9XV}wJdv#]\DyI#eG^ Dzw= ZAǟA߭hy0UŅ K>/$<{OFL=a{jP"pgTt+(>q>`̏3eI r{@"37ɿ+q5_?nթ% ;x O<;dY`0acÚQ2K\')$)JgUs;9U`JX;X MV[+k}M(O~!`uZf4G0z{{zZ^3gq6)aleqbo%/ H`c WyT u5yAZ[7oހͬ2bў|`AIHM{M91mRP S7~sԈ4+HwgX!Nh{2 V4xu#\o? X]|]3]@ܘex tX]G֪j,$ áIӭ * 4| Vi/l"TpxJ?zw k1g;bbfq򌄚h# =lvrY%V^ԫM^%f*BXJ:ެ7x:.ʖGC)< hg`cSS} +. Y3XHaćqLGw"j󰰎"eݩWJb - t6> ]JF#XՀ&ū;4ܦ}iKS4w7a> v?7xMBaܾ e u.ލ<[ZID u—(h2-f y>"(W, % "֑ۓÔt )_xDǗ숿}5?C>߾~Eq"F9+2#ޔOHz`b`^0,$gzJ0[ OjREpPɸrsԆdVdσ} D.6H` md*hx<̋n1.Q n%]֢U\ӊbhh94 )F̘d $x/Bp }womKpmW~"uО!RZLk.!y6Q03yŶSn J[B8S辡'/4+]8TO Cx6<8ϡY`8b3!㋩K8~M"QOI7.V mhjf8?4',Lݞ=[.M0(  νd/a/*[&zsc@B$=z6w?)` T| Eg䷘{vڷeO gL]/_7 -X6n73 r ; IM+L#A2 pϋGl<0,}OŨ>Tt7=bq+DN;LdN_L oMy<-ixo'G1zʴo3鉢p[/Æjբ^<'0W*0˔JF$BS9U2qNe?LjHyO`ؘw:3FrںMXHG4!n6? 1E{ ]l:TZw/;cn3=*&Y%MѻY 64 qn"7 Ei!Vx&#F|"DlxyRW5Qn1GWEx6q(L"K1SgRȣv@=/@s0Ɓ!<ȩh䶞npȤ$лhb { ;V%ҥGcQɃ`4bt%m}yч6l+l۽bv>-D%~":brr=^3I_^łu@Oa .ó t@N>Ld2A4 FtaOjaʼnwxu+W9`t=ֲ)h@ު7'fU`Zηɓ`{ل%߾4|?W'Thqՠ|:"nl馫ocڃfͨ/0\OtMB$M=_Hhڣ{@Wwfelz92;Q&u rx2e{i86%#:zZ1ޟGW,?޵d"P3,:($gaxLlIB_$*nhyyv^3}P #'KfhUZz ˴nU[5RlmdA/JIhS-Rbꏏs':—!H,{'}8U[&Yo_|7Z>:eDFJDjg-rX ,3|~>ӧŻ+Ј[T!a;DfoqR3Hm"*RY</vQj̏5P@ް|龳B|gbh $? 7籢f4pp{qIBMĎr[󥗼$ԗ8n (Lid y(%#6%E_էm=,[?7A嶯FEc=l cB` 4/ԕt**{uof)R&}^':[I h(y..D&\߆9 ۧ ԅK2GeGrb.na.b2wqwIOSǪٞ)xt#K-5L?/"/YrX=j4t,e"nK\ZbIW`J#-/X"$" !H9HT)*Omn$gAܲ:YTRrK\OEB j#D%VTQd0Y=#S1fD>9n[:/i޲9,`66Dt(f:3Ɨ15Y $ _f" kL+ŧ swNg+Tg1StU-A;;ILax%khv:gW'2Z@9@ WiM%E0)3Ɍc5+l0U'l2^K%e=M͛31ķ,]U! 齊,KӑO&ePw̡{5[B~˯%|#YƕŽ9u.6C?1}=h Bմ'}sŨPRi _aZϙ|xJ7b M4 6I~cI.4mb+$C+g.w~(5xK %V3"x[yD'g`6"bR*TהFˢ6v,ʹUoR] qhY- r n&_qؐ&+7iIhؾRXou|b gIl@ <ζt -9V%91 V cl=em[󍈣?n7 ^l MUѐ$9I$htؼr̞Jٲa?MGs긬^tX>K3OOaL1iA?CI5>[ l"_iv,M?4o=0MP>s:弖Tk1Դ&ŵcl#6Ҍa"[<8iS+z pƖ2wN_*s-RhAe[ Y65iM ^!m&uN۳~* M| !^@J!m8 -@ VA%g)SĈJM["8&5d,ƈRLʋm2g;fg)u|TlX'o7Blۂ8(J@H )-b} d.YӑF9o.t ҼQLXRZ9%+Åo'f$d$)`PD4GZ(%-b!\0!-¸<ڈNSʝڪjxJ=Ҁg#p߰jŻg}Sizw @1d^}?5‚_EjKOS=%0ܞ[uhқZ&ec]jm:EKZ.O3>Q4WJ%¶s@k/9)aS̼KZt.h =5#ɌkMmX(qBkQHj$oɟ ";`U_0[RP˼p/3%=saca:J{׿e V FG M7 gďM69~EQ0ٽ`x.+un9^Kvp(WT M7< 7\ ^=av@:kӨ?I[ 34l!pf',ĝ9M%9/$aٴUrK+ZR)NmX~AmWA ٍ ʈ]ЩM>N:%}+zʳ`>}ms㮺7O<8pckp'?q`Q{w 89æU}؆o)&ݱnml"͟bAS +Yg@E6sA jo L?}r|`ſe$ Ml&5]eR$\<8AMEv]ێXg\:Z1z:˚%Hp-/V.w5FO4֮"pnQ!1S2ry<Ѵj=щ PhWqLzdԚB`n:KVJ|Snl){> Rӌ퉤kk̼=ݪv~b/x-7lB.ChF[㚛,w߼L z[G1cRJWnKَa_*R7R] ƶ֫=tuS}3AEX塞@4[ƃ[+٭VԂVH) +o狷mm/%"q>tV2iTNwx6jjsN`wvYV 3nѵloB]4'_w3U.O7Ħgo eT9քI`НIZ پ> 4Ee,d;[鳩]f騪;I8䷿~e o](ٍjW*w ,a&;? OV&Me%YTIIB7QشΑZMs:U.Svpanl&ved\muJRB#To?XcSB},rSU* _WD^e|#[Z\ 98V(27i5-#o<'j0*Hu!a熷2;E,P"=`?H{2#m u+V <?~RlXU;Nh+LTd:H1/Y\R>?gaJ2oP"`4 gX(32ݪ򙲱uPAp\J[emky dA @!;li6V'֚kt96N_oP?Fq^G$ƻUWⒿʱתkdWcI\wk*LTޤX:iCL y]^ۿ^j(J ڴé(~?z ku ᡽Vm` 8vĈ :_ 9eV/ 2fbfcF 3}u)AP< NH NFtNkFDe*2FFGl?V[3͐ܕ5'g`l ATGgc.gw@}|*~oi?l[5}5X&DXѼ2^åo@X8$L4H֜ب%^z{KF/ڱn(tCfڳhן( ae 'x 9g^O'_ "5!G-G'K&-"s rV(c8B 70ևw/t|}q,DP& Ҏ].K5 #q cО $Hhd9'C8~!7p!Tlv؎ޣ8z'x`xa N27@Gz=D4ȏch9'e&S7c{/f][Fgu`h ޠ{ݱ)XF]嘎FdC7@e ",߄MBXs,DsW)yն>Q6)>U8F59Ϥ*5(! %f._~Ԅ#2BM@f⻼TK3&!d.i#1glجF'~|=QOi:EOh5=6#v-NEn7< 6$N|J'鐞&m8wjV a~Vv˿ybvSሌnB8Z8ךT!A,zPBfXεQTKg8=U$/Ps^7EhNn?d JXp+u ۶/ Ngr;Ve'1AXŝ$L Ӝ;A`[ ;pDPjn/ ke2;Kj)bۤȹN[_֨ z7F6%^o'=M]-]TzH5u I67UaITN/|2feh}"..B3?;fj#ep.NI;<`1 F6+/nIh$ 9__~z4])E$)0 hGHvaN~u }{AqI5-'r,21pj+[JJ18N(`{=9.U҂RGrh+̰dw^,s`6u:LBMWcsQd>HU ɝyhvLmXuMe(bWAy\'e*,iӖ2Aj̏Oa VM`b,n:J;p-OͲ SqO-LV S~*QGR+:l% E?K7F%~mXɌ=YɵWxcl/A`d$^V5or`HJ" '8`@6apQ9i\HwJj!gL HrTtКJM 42Hoy bZTQh Fix{i W4:>$[2`9 5=8#J֓}5,dںK77 : SZ"d}t 9wsl P۷^ ūm?[:-h=o%q3e2Hvɖׂhi[ƶ:Ki#sxV?0yӜ/nj:.ђ1Mfה`w<)o#yjs~N5gi/|%_<*9X63:l_3F)[XDLmjl1z=oWٴC{";t[%-\5~}4&Q?tS

各国教科书上怎么描述中国的
各国教科书上怎么描述中国的

各国教科书上怎么描述中国的
美国历史书中的台湾、贸易、人权
美国许多中学都采用一本题为《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的教材,供10~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本是彩色精装书,洋洋洒洒1000页内容里有60页是有关中国的,中国历史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叙述.可以说,美国人从小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中国的.
   首先,看看美国中学历史书是怎么写台湾的.虽然美国政府称其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但美国公众在谈到台湾时,很多时候仍将“台湾”和“中国”错解成了相对应的概念,他们不会把“台湾”和“中国大陆”对应,也不会补充一句“中国台湾”.
   何以如此呢?在美国教科书中,数次出现的“中国疆域地图”,商代的、秦汉时期的、元代的,一直把台湾模糊化.在书后的世界地图里,中国大陆和台湾是用深绿和浅绿两种颜色标示的.
其次,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问题.书中说,早在中国汉代,东西通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汉朝把大量昂贵的丝绸输出到西亚.为了保护丝绸贸易,中国人一直保守丝绸制作过程的秘密.中国的统治者历来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允许他们在广州活动.中国卖给他们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巨大贸易顺差.1793年,英国人要求增加贸易权利,被乾隆皇帝拒绝,他说:“西方的东西找不出一件中国用得着的.”
   再次,有关民主和人权问题.美国课本把新中国成立的政府划归“集权政府”一类,对中国的民主和人权状况横加指责.
   在其他方面的基本事实上,美国历史教科书可能借鉴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书中除了没提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把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字写成“李伯”之外,主要历史事件和年代都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相一致.
  历史书注重讲史方法
《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一书也有许多值得中国教科书编纂者借鉴之处.书中非常注重历史与当今的联系.比如:唐宋的机械钟表与今天的石英表;古人用硫磺、硝酸钠和木炭混合制成火药至今被用于制造武器和烟花;天花疫苗引发免疫学的产生,活版印刷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印刷.
   这本书还注重国家间的横向对比,通过一些表格和图形,让学生对同一时期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先进、落后一目了然.
   书中提到中国的孔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代的.通过这一横向对比,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思想家辈出,在不同文明中闪光.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不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对于中西文化和贸易的交流,教科书也大书特书.从“丝绸之路”的产生到葡萄、无花果、黄瓜、核桃从西亚传入中国,从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1271年来到中国再到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带回长颈鹿,书中颇下笔墨.书中摘录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忽必烈皇宫的描写:“宫殿屋顶很高,大厅都由金银镶嵌,墙壁上雕刻着龙、鸟、牧马人和各种野兽以及战斗的场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满眼都是黄金和图画.厅很宽很长,可以容纳6000人的宴席.”
书中还格外重视妇女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地位,几乎各个章节都有特别提到.其中说,考古发现证明商朝时期的贵族妇女社会地位很高,有土地,还领导自己的军队;汉代贵族妇女穿着漂亮的丝绸长袍;唐代,中国出现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她召贤纳才,对诗人骆宾王不计前嫌;在唐宋初期,妇女地位较高,她们主持家务,负责理财和管理佣人;在“五四运动”中,妇女参加了示威游行,她们反对包办婚姻、裹脚,呼吁提高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过,书中也有中国女婴被遗弃的描述.
与此同时,美国历史教科书还关注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它称公元前500年左右编辑成册的《诗经》是当时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上翻译了《诗经》的第100首(丈夫外出打仗)、122首、124首和127首(士兵思乡).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时代,书中翻译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静夜思》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一段.
课本还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评论历史事件的同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唐明皇的“开元盛世”为参照,让学生思考究竟是“英雄造时世”,还是“时世造英雄”的辩证问题.再比如说,书中讲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教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同时又向学生提问 “你认为今天的老师应不应该教这些,为什么?”
   一位在美国高中读书的中国留学生说:在美国上历史课和中国不同的是,老师会把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讲给学生听,然后鼓励同学们讨论,通常不会主观对此事件定性.即使对于二战这样的重要历史事件,也由学生自己来评价历史责任.
  美国教科书点评近代中国
   对近代的中国,这个课本讲得稍多.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国共合作、“中国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都有涉及,其中介绍了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物及红军万里长征等事件.
在讲到为什么共产党能在中国兴起时,课本说是因为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使中国蒙受羞辱,许多年轻人不相信西方民主国家,转向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原因时,书中认为毛泽东获得了农民、妇女的支持,采用了游击战术的致胜法宝;讲到美国为什么不承认新中国时,该书认为是由于当时冷战已经开始,美国将中国看作苏联集团的一部分.但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叙述,则负面多,正面少.
   在评价毛泽东时,教科书认为尽管他犯了“许多”错误,但他仍是结束外国占领、恢复国家秩序的英雄;邓小平提出的建设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吸收外国投资和先进技术、设立经济特区等政策主张也得到积极评价.
   对于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而言,学习别国历史可以吸取精华,寻找捷径,避免走很多弯路.不过,我们从美国教科书中所看到的美国标准,也不能不让人提高警惕.
俄罗斯学生读“天下”中国

2007年03月19日 环球
俄语中的“中国”(Kitay)一词实际上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的谐音,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这一称谓沿用至今.
“中国”在俄语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直译过来叫做“天下”.如果说前一个称呼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性词,那么俄罗斯人今天在使用“天下”一词称呼中国时,包含着的尊重与称赞之情不言而喻.
中国与俄罗斯联邦互为近邻,交往渊源已久,而且利益攸关.应该说,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广泛,这一民族的文学、音乐、芭蕾、绘画、电影等等,都曾给中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中国在俄罗斯人眼中生着一副怎样的“面孔”?俄罗斯人如何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中国?
让我们不妨走进俄罗斯学校教材中,看看他们的普及读本怎样向本国青少年灌输关于中国的概念.
俄罗斯学校——俄大学前教育无中、小学之分,只分为10或11个年级——使用的教材并非由国家统一标准,所以版本较多.由阿斯特列里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明史》对中国的介绍比较详细,也最有代表性.这本书是俄联邦教育部推荐教材,供10年级和11年纪学生使用.
《世界文明史》课本中只对几个国家单独开辟章节进行介绍,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中,中国所占篇幅最多.
精细的古代中国描述
《世界文明史》第四章名为“古代中国”,共分三节,分别是“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中华文明的成就”.
该章开篇就对中华文明赞誉有加,写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地保持了文化传统的延续性,这真是个奇迹.”
对中国文明的介绍始自黄河和长江流域,书中称这两大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始中心”.然后从商代开始对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浮光掠影的描述.
对于商代的青铜器等出土文物,文章称其工艺精巧,形神兼备,这些数千年前的物件已经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任何事物的材料、造型与内涵都必须和谐一致.”和谐一致性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传统的基础.在中国人看来,生活中的一切看似混乱驳杂的现象,实际上都只是事物多样性的表现,实际上它们都保持着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书中还引用了俄罗斯著名学者康拉德的一段话:“中国很少发生极端的现象,中国社会在多元对立的历史文化形态中保持着平衡.”教材中写道:“难怪古代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这一节中,对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沿革进行了概括.对诸如秦朝统一中国、汉朝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模式及其官僚体制特征等内容作了介绍.书中对科举制度着墨颇多,认为这一应试制度是一种以能力为标尺的公平竞争机制,为国家举贤荐能,“穷人们也可以通过努力晋升为官”.
详解“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史上享有盛誉,这一观念在书中得到充分验证.俄罗斯的教材编纂者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倾注了不少笔墨,其文采也如描写对象一般熠熠生辉.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一节开篇写道,欧洲和中东国家的古代文明都曾因为宗教、社会或政治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而发生大的断裂,但是中华文明是一个例外: “在最为艰难的历史时期,‘天下’总是在本民族的理想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出路——她从不从旁模仿,也不盲目吸收外来经验”
书中介绍,正是借助于苛刻的批判眼光,中华文明对待“异己”总是格外小心,她也因此得以孕育出其一脉相承的独特文化.有别于欧洲人对理性和行动的重视,中国人更看重情感、直觉、沉思与无为;欧洲人经常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相互关联,但是中国人却能洞察事物内里蕴含的秩序与规律.
书中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哲学进行了介绍,不但用俄文拼写出这两个字的中文读音,并且作了相关解释.书中这样阐释——“‘阴’‘阳’概念涵盖了世界中存在的一切矛盾与对立关系,这两种元素的有机结合构筑了世界的动态平衡,也给生命赋予了独特魅力”.
中国人对“小”与“大”的理解也为俄罗斯人所称道.教材中介绍说,中国人从不忽视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因为在他们看来,小事物中常蕴含着大道理,所谓“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中国人总是力求洞察事物的本质,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大道”,追求自我完善.
谈到中国人的智慧,书中这样介绍: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智慧总是隐而不显,没法直接用语言或行为展示出来.智者不显山露水,就是所谓“真人不露相”.智者总是通过沉思而非语言或是行为来参悟事物本质.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作为中华文明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书中称中国人的家庭观是一种“家庭崇拜”.书中这样描述:“中国人在所有亲人包括自己面前很有责任感,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权力做出辱没祖先的事情.所以中华文明的道德观念非常发达.”
这一节中重点介绍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书中将孔子形容为“中国第一位智者和哲学家”.对孔子倡导的“礼”“仁”思想进行了阐释.书中特别提到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认为这是为人处世的一条“黄金法则”.提到道教时,重点介绍了“无为”的思想内涵.
本章第三节“中华文明的成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华文明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书中列数了古代中国对世界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四大发明、数学领域的成就、针灸、根据星辰位置辨别方位的方法、《易经》揭示变化世界中的内在规律等等.
中国的茶文化、享誉世界的瓷器和丝绸、以李白与杜甫为最高成就代表的诗歌艺术、注重意境的中国画、流派众多的书法艺术、独具一格的京剧艺术等等,这些在古代中国获得高度发展的文化成就,都在书中有所反映.课本还列举了大运河、万里长城、兵马俑、敦煌壁画等闻名遐迩的宏大工程和造型艺术.
书中写道,通过数千年来的潜移默化,中国人已经形成其特有的民族个性:尊重礼仪传统、善于等待、不急不躁、安时处顺、随遇而安.
教科书在文后给学生们拟出了几道思考题,其中一道题是:为什么说“中国人是天生的,不是学来的”?
赞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文明史》最后一章对全球化趋势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现状做了介绍.谈到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文中特别提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行这一理论的首要目的是消灭贫穷,让人们过上小康生活.为此中国进行了经济改革,扩大了与外部世界的接触……”
“经历了最初阶段的震荡后,中国在20世纪末期平稳地转变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和稳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也成功地融入许多国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精心制定的内外政策使她逐步成为对世界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之一.”
文中写道,中国在发展中也学习西方的经验,但是成功地避免了许多国家在开放过程中都会出现的“自我迷失”或“全盘西化”倾向.
中国“继往开来”的能力在书中得到认同.教材中写道,中国人民不断从本国的古典文化中吸取养料,得以让现代大众文化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传统哲学思想在新时期的中国社会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儒家思想至今影响着中国大众世界观的形成,“而且这一思想就像中国的武术、饮食和医药传统一样,在西方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
结束语这样写道:“当代中国已经成为成功转型的高效现代化国家典范,她正充满自信地展望着未来.”
德国教科书里的“中国崛起”
2007-03-19 《环球》杂志 驻柏林记者/金晶
“造纸术来自中国.人们将麻布、树皮等煮烂了,将浆水晾干压薄,也就成了纸.早在1400年,在纽伦堡(德国中部城市)就有了第一家造纸厂.这种新的书写材料比之前使用的牛皮纸要便宜得多……”
这是德国小学五年级历史课本中的一段文字.如果说德国的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对中国形成印象,那么首先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该是一个神秘的文明古国.
从小学开始认识中国
“Das Reich der Mitte”是德国书本及媒体对中国的称呼,中文的意思是位于中央的帝国.这个帝国曾经的辉煌和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世纪,只有皇室才有权利享受书写的艺术.有了纸以后,手工艺者和商人都能够学习书写和阅读了.算术和买卖合同如今可以用‘白纸黑字’来展现.这项中国发明(造纸术)是不是比火药(另一项中国发明)更加具有造福人类的意义呢?”
这是德国小学课本对中国四大发明的描述片断.古老、神秘、文明、领土辽阔,往往是德国年轻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就始于此.
汉堡著名的阿尔斯特湖中央矗立着一条铜铸的金色巨龙,湖畔挂着上千盏中国红色灯笼,游人如织.这是汉堡一年一度的“中国时代”大型活动,只是2006年的活动规模更甚从前.
与参加“中国时代”的许多德国年轻人聊天,发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盎然.谈起他们何时开始对中国有了最初的了解,他们说,在小学.
今年13岁的中国女孩芸芸跟着在德国工作的父母在柏林的一所小学上5年级.她告诉记者,她的德国同学对中国非常感兴趣,经常问她好多关于中国的问题,例如中国的春节,还有十二生肖等等.
芸芸学校发的课外读物上有这样一段对中国春节的描述,“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通常在每年的1至2月,这个时候,中国人家庭团聚,而孩子们常常会收到一个特殊的礼物——装着钱的红纸包……”
芸芸说,她的德国老师曾经让她在上课的时候向同学们讲中国的这些习俗.她告诉他们,红包又叫压岁钱,红纸代表好运,而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给“中国崛起”以历史地位
在柏林某文理中学的图书馆里,存有一套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编写的《政治教育信息》丛书,凡是对政治感兴趣的学生和老师都可以查阅.这本书这样写到:
“自从80年代以来,有两件事情让这个世界发生了彻底持续的变更,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和与此几乎同时发生的苏联的衰落……(中国)这个‘中央的帝国’在不到几年的时间内就从国际政治舞台的边缘再度回到了中心.”
“中国的崛起扎根于70年代末邓小平领导的经济路线的根本变革.中国自从那时起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世界银行曾经预测,因为中国,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的地位将于2020年不复存在.”
对于中国的崛起,大多数德国人,包括中学生,都是不会表示怀疑的.中国多年来近两位数的发展速度更是让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坚信不疑.
2006年在中国驻德使馆曾经举办过一次“德国中学生汉语节”.来自德国各地十多所中学上百名德国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他们唱汉语歌,甚至还用汉语演话剧.一些中学生坦白地告诉记者,他们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感到十分惊奇,十分想到中国看一看,一个以这样速度发展的国家是如何改变的.
一些学生还告诉记者,他们学汉语,除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之外,更主要是认为随着中国地位的不断提升,掌握汉语将成为他们今后事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台湾问题,教科书与国策在这里碰撞
任何国家的教科书恐怕都要涉及到这个问题.尽管德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德国教科书和课外读本的一些提法则与之相悖.
供德国高中学生使用的历史书这样写道:“1949年共产党革命成功后,蒋介石在‘岛国’台湾呆了下来.”
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编写的供高中老师教学参考的《政治和时间史》中谈到了“美国、中国和台湾的三角关系”:“‘双边关系’将对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和台湾的冲突很可能将成为中国和美国的冲突……”
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像“岛国”、“双边关系”这样的字眼,常常在德国的教科书中出现,而这样的字眼,往往让德国年轻人误以为台湾是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这与德国政府奉行的“一个中国”的原则背道而驰.
中国,仍旧充满争议
对中国的崛起,在德国高中的课本和课外书上,也能感受到“威胁”和“担忧”的情绪.
《政治和时间史》上这样写道:“到16世纪,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她统治海洋,主宰世界贸易.如今的中国似乎想要继承这一切.这个大国正在努力成为超级大国,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军事上.”
除了“中国威胁论”之外,对于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德国的教科书也是不会放过的.
《政治和时间史》中写道:“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让中国迅速发展,然而这种迅速的发展造成了许多负面的问题.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对于中国的争议,似乎早已成为一个热点.这种争论基于教科书,然后往往在媒体上无限扩大.
不久前中国用导弹报废了一颗过期的人造卫星,在国外引起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纷纷炒作,认为中国具备用导弹破坏西方卫星防御系统的能力,对世界安全构成了具有毁灭性的威胁.
而对于中国的环境污染,德国媒体也是毫不留情.德国《明镜周刊》曾经以“世界的毒瘤”作为标题,长篇累牍报道了中国的污染问题.
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主席顾安达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地位和今后的发展,目前德国的教科书对中国的描述还是十分有限的.在年轻人形成中国印象的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往往大于教科书.
不过他表示,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媒体都会逐渐调整对中国的印象.

日本教育借重中国传统文化


  《环球》杂志驻东京记者/何德功
  日本的教科书有很多种,并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编写人员不同,教科书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所有出版社的教科书都要经文部科学省审定.由于日本和中国有着两千多年交往的历史,无论哪种教科书中,关于中国的内容都很丰富,尤以高中课本为甚.
  最近,《环球》杂志记者到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查阅了日本所有的正在使用的高中教科书,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种类,来了解日本教科书中有关中国的内容.
  古典内容不少于中国高中课本
  就中国古典的内容来说,其在日本高中教科书中的份量可以说不少于中国的高中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