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有教案更好...如果有ppt更欢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30 18:16:44
英语翻译有教案更好...如果有ppt更欢迎...
x}n+ٕ~V*bC[C EQI HF(39tDn3]RB"ΰ֞=}Jݞmcd:_=m?𥽿WE|ݫ/xwM^ԓ9?]Wy|4Ǡ-pj 2I3{2ޛ>d0̖YIvĹi߸Wv~fzm/OV;weOA,cbv+H,lm^(eTO[6?6_`A~9_7v?3LcYQ]gsyޕOUӯIO[XzܳzcIۼ_O_/WYkA,MӻKb1YVD w7'VI2l(HoNY&)ԭ}48EodUs_8ȃ`v3ܷ%͓Ť]pY4W_5S/d099ʩT0̓Km|lmO T;6{طW1z7~7_|u[MdX^+ӘbWqn7?".X#5gX.n9vy'm+_/B_y 2w:Gz~g%#CɃ&`=yA*]42or L"aC$LjoAm˔"9m:3ٲc3Y%ֳJ+oLJ^4l%iz-;1af{f`1W}e`Q֓6N.p ,:O!?[94!(Aqc~ bc\ʉreGI^}=vX7f0mj-`=iAQRnV؞j&3H`K[9HS1TH6gAF$V]7p+m6ݗf۞`d)tVoP)hS5 _Ֆ+ݲ![CXĿx@uSx~ &t[P*Nd[e3 :tJh(\{?|YtXmDLk09'HXPwJAc>U`B @6Jp F7^x+ؾD臊S`='i,ǿ6EK,) TP۾s|"^~۳9xiYjH*sOvOnuUAY$rr.{ȄTM,eq,` ?Gq9d6WIB1-`7#yр1;8rAL+ff LNN.-`ﮓ XD(x~5^ ^@bY7Q=Bq?.j{e}qϿ9ϱ/0@_e\"]-oUMSpԟc_SۓU8ģ'?XR>ޖ=9طGqChp ~Բ1haBK tÛ_$0*&NzOl~XUɁHw␱No|# aA%)r+)K5qxu_tBp< . _WM\Ȋ?FW$(Oӳ'Sh;7yA&YQ&U5L@,B- LiWY8YU(r#EJǴWSQxcPEq5uHm`XnJ]2i/N_L3r@] h(U)V2^'K$w*d e Ganu|߈9 ݭW$K֓.lB)v@\IekVwX?JL-\hRZ1c' UYp`Ɣ.J:7#+Y X! 6-ۼ¦֓Wtc=?/{ѕXdxJw4򂻚RBЍ^%׿, twݨi<[CWcE/_> ?lxsoxGygw)|C~cr_\֣p߽>_<$,A?ٴE Z4 @VYE:zEm9͢⡡@ oz #ΤQT\?WCuߎ?,Ċx7"?L=`fנiMYǔ. ˊbj~eJck@iZϊf/߂v)Yh̲ZU?UA]/W$⬸9/7T4Ҿ*kNcO_"& tDR:f&]D utYN=B aTܗ|#s׶W~SՁ}F0S# ԑ*!)ƋW~oclkg^ [S=kzS<=H'8-FǦ8zlFij@8@+NЦEKp4btXWdWIS' 8#?KdA5 Wվ]z6}}ѭ)&/DB{y ,{pOf|x' p8.Ljگ]q˰lGJMm^^-C̐'E T~ rUp]&'“iitOjv)ɔI1lq6Ham`vLP[OCibMK?|'T*<&Ѕž ][2c(9uSȾ,I f? 4^m }AXWjS (&~O!#"^G ŏxwILSFᏨ{ߋ(~>Cqf0snS!󞽒2:o0gAU[ۦ nOEax7SsU8}x+RۊkzjVe8̠jzMz\X Gt4FI6EǭӊJ}Q+l^3A3eIꪮ k/2#fsr!1';[>.XJ~Y4ݺ"JnYj=^~7MU(`5$q#veZdz(_A $Z`sj Yn읚=)HQ)ERhUP%>lnF%*[ovZ!8.X ݈‰E21|WE 8Of-L!~bn$):.}dJužV+ RO:*otTGHY|aYQQ2s ujW6C_Ԗw~(4 ;kQ9KР'8Qc$*I/CG _ŕaHHϯԀZ;j_I7?Dx?o&Z_K qf_"8ɍ2гԘվvkL0("Q] u8q\?d֓W =o(r7LFޕElm7ؾũٓzoY>R \^ZКRx gMVxR{'.f*wkh  Szl=Z=m ])t|ۏ) c5 AvQ'颉 ݹؤn+Ob`UUW^zf&zLx=u328auB-1/Cu`&eqMݺഡI~06Cs6ieoDh3E(3{W7S`ٲ٩i 5pxS$:&h |vP4G܏t^Wy9ق$%7+EjgCBA "Hyv8WMx́11Ez* z 5$9L*0L3<,|H5նo`9D 0L: G0 7<8 l1J+_gעZT@Q jQ79 +SEe+pg޻.7\vPn~C0Jot@kyT)&K&riVr?4x`=mst+e6}_0C{] wVxϏ4 1C(lI;2?-_~+ [[wKg6W?,U7j~$5R3s'M|ǜUlvW]a$dẂkHK2$`c7Nb #ܩ8cpzͪ':ϯm?KFһJ|{ W^7Ӎ]̻͛GƍXm*6~i-LK V5s:z~_\#hȧ N8sĎ]`)^f*YROΘn4N"$ t;QtQ~H?ҎiߚeH#s~G̿V 1(mV -Rh h?_`/u )z:aɫ/-UΞXɕ%/◧]Nhu݇E ںnjw݋a n::čSևhwx-*%ӊc(aA^-/bKf;/3&@&g(Z|3꯴e^^LVjq Lk vl Q1;~@$NmЁZ?z4+?"gFӲ/i8i_UpjM*{֋C6-X`Gbv=$m 7yX>ccq}FHv>+ցE6PMi-5fuoa\+)0ki/;a $!0@m{v{F{8c_؃ON_ѩ}hl$ڷmgfʋZRaMFbsʊ 05!1n5|C9߯чEVd/fȂS 1Eu?(S%!zFޗ1[T`M.K7IE\Z Q=UF;(mcU0Eߧ+4nVTc!CQ8i_nRY.Qŕ߬:f2p C*Ckл0N H@gX 4 Ňfo+_^K 9QXD94)}}HGWr8gqේlipwH}pcwdYW&!*ēßÃb}OXqw99:7!xo&22t@27`D^φ(wұ8TA*.2"mL<渥1omM֟W߼~ϩӘ: ?Z KKFRMids@A}wH]k.d=.x 5D:$\6Yؚ3|Q!(Ck{+e& Gpo4w"&bΛexky]j!эHAa7˚Yftp7,յZD(  W*d _aj*;Bw63+m )Ĺ1Imc˾j䕞C-&1r*)@K_EĤz^P!wŕ&H_%SDBv  ho'x)NmO7ea4 @[b^t\;`@y[Iwyp/1|깉D~y@LtRl[r_9TkUs$jyP[sa9,-Ci!;9"+dNCSUYn1Q@)qJapXEBx+¤Y-eЅ6UZِ_FOHnR: }R,RpdJI +'iZiUS-#u '♧,)K9 /ȫdSp#W{~o35`9aUc]U笨?ȼ2 !~f?mtT-c(- >^&Z-,XTǾ@dv;؟J+.'ٱlwulHQ+~(zfIU%Ƚ.mhE$_M29#6+*WY+%T>cjR>kY;01=98fr_|$GȉN͸kz{+ 0mttkD6K)4[]ۼ#yaZgIYSQE%)/)j iL|܎>z Rt([iWԻU"h\JX`BTڅhlZ$#|+{pl6&NIVCLhSeLHk q)ۼ`U) dm~4HaDr Ka>We Yq%jPzz}o^rN5wEZqa/m&l{+`G)mB,,Wn&ou|ʟN> mzsF.0?cPs׏c.? a VJM$u$RT5 oI{^4LY)u\w}&Ĩх`[X׌95Fr\i7%m:W\ݍ|Ѣ{LDW-cJ*BY9&e;G|Jk|T-=>d.',+X *0lI= x/Ȱݲ_J+Μ<R~g7<%3dіfA:>'D]ۺ4V]j.Իf92WcaWlPO9tb19E#&ь=ZOw?3.+kLJA /&'M'";%?yg 4'e ? %:Nwk~_<ѧO|`hV)[*f(fRfrKhN(F7j+yTȬqOd-m waL޻/A:J=O}@Z'1ǠW^a+!&yKyާo،B{4|P k3vM])V$qB]46C>ݾ,޹k+ɞKeܑ*H~bRF甮 |s}3,PwBO ȀoksPp(kea1d˪P-u=e R菮w gtFS:ܛ^_ԼdWS,4/AŮ6W1Si@M7xw-ǯìrR dߗ&13Ƒz(@kK-aiO6 H2!D)Ԋ`̠< M" #^C1b=Jf#=-_RކSmm T5Ƃa˲Ӄc/ݪU^3t5sͱ bDf<^/ fuhL3\^:Ӓ\ǰm$(V[!D+)ZUΘ8mw5$lI-4BTƻT4 ^i-YzTJyގ蠴 d2]d詢\Y\, B>01:f"uŅN P${7|lc$;K3ޫGJCb>l6Q Ak(%m&- {+r9Iؕ+>x]?cS|`oY?k!ʝ.R gVySoE)ֲ7t/*oaǎb0'1tJ# `wUd^L4'[5.ԐwAܛvY[&+T"= >5<~'rB-^rO>,\N))P.3A\vVvە )^-R C1"s^f,&RG8~kWj>LvrȝWp]/zo+Z1U7ߥ2 R˩r&Y=;3K[滣Գ?+0{ `ފr\.I K%AOXwYΥ }\XH,b^CzB&Z bg6'+/ !g*~)Atت]k@K2,x;փ*Zq&e]rq䩨Lɭ" b_7K90H7'%L>632+4EѮcɦ y+w7)-r0SlB L/k :4x~ j\@'ٓ~Nh*Ͻ>J|_ċ]v3\8ۻlL/4MH!҂2b0 u*7nȿA]I!6Ñ?F}hZY4@{:O|XڙӰՠϧ?WQ1Yx١.i(iraV-].NPɕ-vt¼4

英语翻译有教案更好...如果有ppt更欢迎...
英语翻译
有教案更好...如果有ppt更欢迎...

英语翻译有教案更好...如果有ppt更欢迎...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当时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得胜将士.
居延:城名,属凉州张掖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指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衢.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燕然: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层次结构]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写作特色]
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无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亦细味其趣,以为再无“孤”、“圆”更有情有理的两字.可见其对仗之工,用字之确.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

全部展开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收起

二楼的好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1], 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3],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4] , 都护在燕然[5]。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

全部展开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1], 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3],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4] , 都护在燕然[5]。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象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象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最后两句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
这首诗虽是纪行,但或抒感慨,或叙异域风光,一路写来,自然天成。“长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注释

[1]问边:慰问边塞将士。
[2]属国:典属国的简称,代指使臣,这里是王维自指。居延:东汉有居延属国。据《元和郡县志》:居延海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今属内蒙)。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4]萧关:在今甘肃固原东南。候骑(读ji计)骑马的巡逻兵。
[5]都护:都护府的最高行政长官,诗中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后汉车骑将军窦宪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诗中指河西军得胜。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评析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同时又是一位边塞诗人,《使至塞上》便是其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自己将奉命出巡边塞,此去征途遥遥。“单车”,即轻车简从,用在这里蕴含着独当重任的自豪感;“问”:聘问、出使;“问边”,即出使视察边塞。“属国”:典出于《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颜师古注:“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在《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中,颜注又解释“属国”说:“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合两注而下一定义则应是:保留国号和本国风俗习惯而归属于汉朝的那些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附属国。“居延”:汉朝所置的县名,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居延县属凉州张掖郡,乃当时之属国。(见《后汉书.郡国志》)这句是承首句而言,说自己“问边”欲往的附属国将超过汉朝居延之外,暗示出任重而道远之意;“过”字应解为“超过”。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此句为倒装句:“经过居延属国”,实误。居延在今内蒙靠外蒙不远的国界了,离王维要去的凉州(甘肃武威县,当时河西节度使幕府驻地)尚远,解为“经过居延”,太实,也不合情理;解为“超过”,是紧扣上句“欲”字,不过是出发前的虚指,借汉朝的典故来表现唐帝国声威远震,超过汉朝,自己使边的任重道远而已;何况诗的尾联也只说走到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并未经过居延。也有人把“属国”解为“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指外交使者),如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的《唐诗选》、张燕瑾的《唐诗选析》就是如此。按“属国”与“典属国”两个词词义完全不同,虽然杜甫《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是这种简称的例证,但两诗的上下文意完全不同,王诗首句已有“单车”、“问边”,足已表明自己使臣身分,如果下句再特地表明自己是“典属国”,岂不有重复多余之嫌?所以单看下句这样讲,句法固也可通,但联系上句的文章来看,就不免欠妥了。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写由内地赴塞外的漫长征程和疾奔心情。“蓬”:草名,茎高尺余,叶如柳叶,开小白花;秋枯根拔,风卷而飞,故又曰飞蓬。“征蓬”,形容征途疾奔如风卷蓬草翻飞。“归雁”;冬去春来回到北方的大雁;诗人赴边恰值三月季春,故借以自喻。“胡天”:即胡人的天地,指塞外少数民族地区。这一联连用两喻,气势飞动,都很贴切形象:“征蓬”,紧承首句“单车”,轻车简从,自然疾如飞蓬;车轮滚滚,风驰电掣,其状亦如蓬草乘风,翻卷飘飞,本体和喻体之间,既有轻便这一质的相同点,又有翻滚这一态的相似处。“归雁”,不仅扣紧了诗人春天出塞与大雁北归的时令相同,而且妙在下一“归” 字(犹如冬去春回,暂栖南方的大雁归心似箭地飞向塞北草原一样),就把诗人因为王命急宣、十万火急的赴边心情传神地活画出来,堪谓“难写之状如在目前”(梅尧臣语,见《六一诗话》)了。“出汉塞”、“入胡天”,一出一入,不仅分别紧承首联的“问边”和“居延,显得章法严密;而且使万里征途,顿有一线贯穿之势,则汉胡两地,长路漫漫,气象之辽阔,天地之迥异等等,俱包孕在字里行间,从而窥见出意蕴之深厚。两句看似重复,实各有侧重:上句单用比,而突出行速之疾,侧重于外貌的描绘;下句兼含比兴,而突出心情之疾,着力于神髓的钩摄。上句写大地,令人想见关山迢递,旷野茫茫无边;下句写长空,使人如闻浩浩天宇,雁群声声长鸣。这一下一上,天地万物咸包;俯瞰仰望,平面立体毕现。至于字工句健,对仗精严,则更毋复赘言了。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专写塞外黄昏的雄奇壮观。“孤烟”:指边塞烽火台升起的狼烟。宋朝陆佃《碑雅》云:“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上句“大漠孤烟直”,是说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上,但见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笔直地冲上云霄;下句“长河落日圆”,是写地平线上,横贯千里的黄河上空,一轮徘徊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这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首先是因为诗人善于摄取典型景物,并赋予它鲜明的个性,描绘出粗犷雄浑的壮美意境,使人如身临其境地领略到边塞大漠特有的风光。试看沙漠、狼烟、长河、落日这群意想的组合,与内地青山绿水、柳暗花明、莺歌雁舞的景象,就迥然别一天地,非荒凉戈壁莫属。沙漠平旷无边,放眼四顾,故觉其“大”;塞外旷野荒凉寂寥,了无林木沟壑可观,惟余报警的一道狼烟醒目,非用“孤”字不足以状其单调、孤独;狼烟的特点既是“风吹不斜”,则“直”字自然最恰当不过,既孤且直,则狼烟的刚劲挺拔之势毕肖;黄河虽有九曲,但在沙漠的视野范围内,无遮无挡,横亘远方,则下一“长”字,感觉最为真切;落日固是圆形,但它在平旷的沙漠天边,又在线状景物场合的衬托之下,也就显得更大更圆了。难怪《红楼梦》中香菱曾说:“想来烟如何是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段话不仅是对严羽《沧浪诗话》中“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一诗论作了最深入浅出的注解,而且也说明了这两句诗中意象的个性化特征。其次,在构图方面也颇具匠心。“大漠孤烟直”,是广阔的平面沙漠上矗立起一根状似圆柱的烟柱,二者的角度是互为垂直的;“长河落日圆”,长河远看象一条带子一样,而紧靠它的上空,是一轮将落未落的红日,二者的角度则是线段与圆相切。平面与圆柱、线段与圆形相互组合,构成了一幅线条清晰、色彩鲜明的立体图画。既体现出几何美学的对称美;又显示出如椽大笔的刚劲气韵。它留下的空白很大,正突出了沙漠天宇苍苍、大地茫茫的特征。复次,在色调的配合、动静的交错等技法上也有独到的功夫。黄沙瀚海上升起缕缕黑烟,白色晶亮的长河上映照着血红的落日;色调和谐,更烘托出边塞那苍茫、辽远、雄浑、壮阔的境界。而寂静的沙漠上,孤烟在冉冉上升;落日映照的苍穹下,长河在哗哗奔流。动静相间,有声有色,便使得整个画面于荒凉中略有生气,于寥落中蕴含壮美。以上三点,或可看作“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的体现吧。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萧关,得知主将在前线的胜利消息。“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是唐朝关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候骑”:候是斥候,侦察兵;“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边疆重镇的最高长官,管理边防、行政和各族事物。唐代设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这里指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燕然”: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暗指唐军在前线的军事胜利。这两句话说途至萧关,遇到了侦察骑兵,得知主将崔希逸在前线战斗屡获大捷,唐帝国声威已远振域外,就象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功一样。结局仍用汉代典故,并非实指,只借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喜悦、自豪和对帝国军威的颂扬之情,与首联的借典抒情遥相照应。
全诗叙写了“使至塞上”的整个过程以及途中的所见所闻,似未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因而对它的主题思想应加以探讨和深究。
以往,人们在评价王维边塞诗时,多把这首诗列入富有“爱国热情”之内,大而化之地肯定其思想意义。例如陈贻欣的《王维》引了这首诗之后评论说:“在这里,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在这里,他的青春再度闪耀着光彩,显示出他性格中积极活跃的一面。”(见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第172页)至于某些专门的作品赏析文章,褒扬之意就更加鲜明了,例如张燕瑾《唐诗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46页归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表示了对守卫边塞、报效国家的唐军将士的崇敬,洋溢着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种结论是否正确?最好还是弄清具体的历史背景之后再下结论。
王维这次以监察御使身份奉命出使边塞,时间是开元二十五年三月,任务是代表朝廷去宣慰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败吐蕃的战功,这一点评论者皆无异说。问题是崔希逸这次“战功”是怎样取得的?战争的性质是否属于正义?论者却似未作深究。
《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五年“三月乙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众入吐蕃界二千余里。己亥,希逸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与贼相遇,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刘煦虽然处于民族偏见,称吐蕃为“贼”,可他毕竟还是尊重事实:“入吐蕃界二千余里”,这种突然袭击还不算侵略吗?人们要问:这次出兵的起因是怎样的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二十五年三月,“己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袭吐蕃,破之于青海西。初,希逸遣使谓吐蕃乞力徐曰:‘两国通好,今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请皆罢之’。乞力徐曰:‘常侍忠厚,(按崔带散骑常侍官衔镇河西)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专以边事相委,万一有奸人交斗其间,掩吾不备,悔之何及!’希逸固请,乃刑白狗为盟,各去守备;于是吐蕃畜牧被野。时吐蕃西击勃律,勃律来告急,上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遂破勃律,上甚怒。会希逸兼人孙诲入奏诏,自欲求功,奏称吐蕃无备,请掩击,必大获。上命内给事赵惠倧与诲偕往,审查事宜,惠倧等至,则矫诏令希逸袭之。希逸不得已,发兵自凉州南入吐蕃二千余里,至青海西,与吐蕃战,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自是吐蕃复绝朝贡”。
原来早在开元十八年,唐与吐蕃就在赤岭竖分界碑,约定互不侵犯,从此六、七年间双方相安无事。崔希逸本来是持重安边的将领,不愿违背自己主动与吐蕃守将乞力徐的盟约。但他的副官孙诲自欲贪功,故怂恿玄宗搞突然袭击。玄宗虽是好大喜功,但也不愿违背赤岭之盟,只让宦官赵惠倧同去“审查”,而赵则假传圣旨让崔进兵。崔迫于君命不敢有违,就在吐蕃早已撤消边防的情况下深入敌国二千余里,斩首二千余级。这次侵略战争不仅给吐蕃人民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使唐朝遭受严重损失:小勃律与吐蕃和亲并归附于它,(自然主要是迫于吐蕃的军事压力)西域二十多个唐属国却因唐朝外交失信而转向吐蕃朝贡,唐与吐蕃的长期友好关系从此便破裂了。崔希逸自愧食言,不久内调河南尹,抱疚而死。这就是《使至塞上》写作前后的时代背景。
王维还有一首《出塞作》,题下原注:“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说明与《使至塞上》是同时写的。其中歌颂崔希逸:“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把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王维主张军事征服,而反对与少数民族和亲:“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送刘司直赴安西》)天宝八年,哥舒翰以数万士兵死亡的代价攻取吐蕃微不足道的石堡战,李白、杜甫等诗人对此都持批评态度,而王维却写了《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对玄宗的黩武开边、哥舒翰的“战功”大加吹捧。这说明王维对边境战争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因而他才会采取不分是非,单纯颂扬边功的态度,和李、杜等人相比、见识之高下显而易见。
我们必须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考察作家对该类问题的一贯立场,再来具体分析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才能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结论。
因此,笼统地说此诗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只能说:“此诗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此诗在艺术方面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中两联写景颇见功力,尺幅万里,大笔勾勒,比兴生动自然,意境粗犷雄壮,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色,具体已如上述。二是叙事的时空跨度虽大,却在一首五律中写得极有层次,结构紧密,毫无流水账之感。首联写出塞之前(从京城出发),颔联写出塞之中(从内地到塞外),颈联写出塞之后(黄昏的沙漠),尾联写到达萧关。有点有面,首尾呼应,承接紧密而又自然。三是首尾两联皆借汉代历史典故叙事,表达主题十分含蓄;中两联写景,包孕丰富,却只用比喻暗示感情,亦是含而不露;结句只写到萧关,并未写到前线如何宣慰,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即所谓“言已尽而意未止”。

收起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