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章里的标点符号产生于什么年代?未发明标点符号前,古人写文章用什么作为分隔符?最好能列几个实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23:55:44
中外文章里的标点符号产生于什么年代?未发明标点符号前,古人写文章用什么作为分隔符?最好能列几个实例?
xZnY}@iʖHZDWE-8dN"dq̙x/"V>`@mEAF=K{{Q.Ɯ^,T6aY:MG-'`2زq5'ouLeu9V$.tsgQ5=VؿPeXXrӨ|Xxw1>y[SV5Aa󰪲Gd1%r)}h> +._zC-N땮nRE63KFN"Gx3,7~tCq4?W=dta0hJuq;ǀJGN1X_M*ݷ[M*WVMfXY,hkNh}ZfK͒˾}Ľ_<ܝ]0quXLe~):')U0%֬3/vo㏹rgCޑSvF#+#{7 ]I6)J—"3F#x-Ow'/ GfDD`M1q8Do8vuJ3t8Ft}\IcpHgp\՝&a* u>CaWϿLau]h#L~ѭ>\޺7u2")R,,SY^.o 6q ^FR=Xܭj-G#B{3CO 𫂘D7iwz`=Lb:f- >JqP2CH`nȒ$~{GBTx*U2tg$w,T'ѝœ<8scwou)K|`3 mހ=G)/o󖾾TM+hQ>[vs8,Ha1]2E!%.ɋ H H "NuStXqP 8(;G5ln;[V"PK%"jPo7붠 \kSjR;msf6oD/È!-y Gɰ CB t2c$98Iu|`8/*Ì촠?{*  q\2Y9$DHbl+8Lūu ϝush(J `*E`>Yyh8k77ZttNpn!5 ?nL2 tǵ?_Y{,]RPeQEAx]SX~jfw#pԷtEʳg"=`e9BZ9+D#nj$*>/װTqΞ'/Tg+?p'!_%w{b_b$c.6PwwR9CW*UIQ ~oaPP#ĔfܚҋRoy,{r =ҊJ2FRV Ugv_a^:Qvy3TzZ2mL#Q(s\ST|t"1wϒKLR(I,nDW?F'.![nE'nq*;[{yiP n pyoR`T"{@'LԧIMXZ%2?0,P9QR 2CY0x$zTDĀw\~tBKB QGL_u@X8I\^*U{Zu%{tsmukD-!r]1t=:ʻ;K,ɤ%6Lz˪_A~M%dXyPR_&UchVf4X;xCgbJ#d Hi@2}82g2Ȁ Kb| PsR蹪ya4uJ~/?_?[[󻿾ghNe磅,8ޯ_+~}?>ay`O.%aKKNt&֌mѝᶃ*==@'lQ#Pވ25һ!u.]lhL72?HјPՆl"sHsi8+8+JwQL AH`LyaDKC)!of ׇ0rיKs~R}[jRk/^$ qyn'h'-KJfm"'xQVkd#:ICtjrH[N#wS[mӍc<ہ8w|LJk7FT›vd_I~`0ЫDͬjKN* kzQLz̟b#knyYuQ^%j!LnꍞbLXﻼBrX`x5KJTJS|N2$ݾ$YU#UgڙYE1#c dځW6 Q`pJiY l.r~ 5?4v.CN("i|HWAsZ٣mY>ư{X{3!ov/Q59Ѥ!a~`FlMfw[ݝg0>Cimxc`ĪL&|2}Pm`R& pdXFNN#x Ӧ]`YT!24}^1U^&/%#Q [W|~S~hf(؝ -M5~u &pse':V=rsvr6Ai|CNcN v܄۶^1p[$ G):\8MؕU]@*qE>n~/Nݓ[@ՙgFoΝZ8NbpF"??fωؘq Qдa*)0GSG~^1NOg1{Rfe%bE 07oԒ mP{V G[Ө `:5g'U7 HH7{L^{fSu@?NX|[p_-xMqBW%i?}5n?s$4uo0SN`&}+{sm

中外文章里的标点符号产生于什么年代?未发明标点符号前,古人写文章用什么作为分隔符?最好能列几个实例?
中外文章里的标点符号产生于什么年代?未发明标点符号前,古人写文章用什么作为分隔符?最好能列几个实例?

中外文章里的标点符号产生于什么年代?未发明标点符号前,古人写文章用什么作为分隔符?最好能列几个实例?
很详细

中国的古籍,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古代有些文字(例如甲骨卜辞)有时用分行或隔离来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也并不普遍。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汉代表示断句的符号是“、”和“?”。“、”用来表示较小的停顿,“?”表示较大的停顿。20世纪初发现的汉简《流沙坠简》中有使用了这种符号的简片。“?”和“、”汉朝人称之为句读 。这两种符号到了宋代才逐渐推广使用,但形态有些改变。一种是句号用“。”,读号...

全部展开

中国的古籍,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古代有些文字(例如甲骨卜辞)有时用分行或隔离来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也并不普遍。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汉代表示断句的符号是“、”和“?”。“、”用来表示较小的停顿,“?”表示较大的停顿。20世纪初发现的汉简《流沙坠简》中有使用了这种符号的简片。“?”和“、”汉朝人称之为句读 。这两种符号到了宋代才逐渐推广使用,但形态有些改变。一种是句号用“。”,读号用“、”;另一种是句号读号都用同样的点,句号的点用在字旁,读号的点用在两字之间。宋元时代出版的书籍,特别是经书,一般不加句读。句读符号多用于教学或校勘方面。宋刻本也有仿照校书式印上圈点的,但不多见。
元明刻本小说多在句子的末了加圈,也有一律用“、”或用“。”的。有些戏曲和启蒙读物也采取这种方法。此外,明刻本小说还增添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前者是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后者是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
标点这两个字,始见于宋代。《宋史·何基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指的是阅读古书时添加的句读符号,即所谓旧式标点。
汉语标点史溯源到甲骨文中使用的线条和间空作为分词分段的手段。林氏认为,狭义的标点指书写形式的标点,广义的标点还应包括非书写形式的标点,如间空、大写、分段等,并把非书写形式的标点作为研究对象。钩识号从先秦至少到汉代一直用来断句。《说文解字》已把“ ”“、”正式列为条目,两者配对,是汉语早期的句读符号。然后逐次介绍唐代写本和《金刚经》刻本的标点,宋代至清中叶的标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标点,以至新中国的《标点符号用法》,称得起是一部扼要而又系统的标点符号简史。句读是中国传统的标点,则在第一篇中设“句读·圈点”作了专门的讨论。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1450~1515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欧洲各语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点体系,英语标点是在18世纪晚期才完备的。
几千年来,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宏观上考虑,也有相似的前进轨迹。那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古代希腊文明是令人耀目的。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已经是哲人辈出,为后世留下哲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大量文献。可是直到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前180年)才创制出三级点号:中圆点(· )、上圆点(˙)、下圆点(·),从无到有,且成序列,弥足珍贵。欧洲几个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叹号是14世纪下半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的创造。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的叹号见于佛罗伦萨城邦执政官、作家科卢特乔·萨卢塔蒂的拉丁文著作《论法律和医学之高尚》1399年抄本(参见第二篇2.2)。德国刊印的书籍在16世纪开始使用叹号。英语和俄语的叹号出现于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1610~1611年写成的《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把“叹号”称为note of admiration(赞叹符)。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说叹号在句子“带赞叹”的口气说出时使用。1657年英语叹号开始使用现代名称exclamation mark。
1897年王炳耀在《拼音字谱》中自拟的10种标点中有“慨叹之号”(!)和“惊异之号”( )。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符号,其中有(!),表示“大声”。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惊叹号”,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改称“感叹号”,1990年以后正式名称简化为“叹号”。
西方的标点符号在16世纪主要有朗诵学派和句法学派两个学派,主要是由古典时期希腊文和拉丁文演变而来,在17世纪后进入稳定阶段。俄文的标点是依希腊文而来,到了18世纪采用西欧的标点方法。
古代的汉字作品无标点符号,到了19世纪开始使用「。」作为断句。日本在8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7年(1868年)2月,前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1868年至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现在这本书名为《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虽然张德彝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符号,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就这些资料了,请多指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