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矛盾纠纷的解决对策 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3)[1]
(五)加强基层立法,坚持民主政治
1、必须切实加快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离不开政治提供保障,必须将政治文明建设摆在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坚强基层政治民主建设,不断推进基层民主进程。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基层法制体系,完善基层法律体系,使基层各项建设和矛盾纠纷的解决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须不断完善基层组织自治机制,紧紧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力完善、扩大、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际和谐。
2、必须坚持“依法治政、从严治政”、“依法管党、从严管党”、“依法治官、从严治官”。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要稳定、经济要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基层矛盾纠纷的解决,也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必须在法律的框架里解决问题。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必须树立法制和法治观念,要摒弃“人治”因素的消极影响,依法依规推进基层各项建设。一是要坚持依法治政、从严治政。必须依法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决不能以发展和改革为由,凌驾于法律之上;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要坚持依法管党、从严管党。基层组织要积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干部的管理、从严管理干部,切实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三是要坚持依法治官、从严治官。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惩贪污腐败。
(六)拓宽诉求平台,及时释放怨气
1、必须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搭建群众诉求表达平台。一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基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建立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和沟通反馈渠道,降低信访门槛,加强接访力量,乡镇一级应设立群众诉求中心,不断整合涉访部门资源,集中处理信访问题,为群众反映问题、寻求援助、提供建议开通便捷渠道。二是改进接访方式方法。要继续推进“信访接待日”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接必落实,促进信访问题得以依法妥善解决,坚持将基层矛盾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不断改进接访的方式方法,可以采取“送法下乡”的形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了解群众所需,及早解决群众所急,引导群众依法依理表达需求。三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各职能部门要主动协调部门联动,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要将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司法程序和风俗习惯、政府协调和民间协调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建立基层矛盾纠纷协调机制。四是建立权益保障机制。要围绕困难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力度,逐步推进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系点和法律援助咨询点建设,构建完善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2、必须建立政府对话机制,搭建群众信访投诉平台。一是建立社会听证制度。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政策法规都必须进行听证,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二是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基层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三是畅通群众投诉渠道。通过各种媒体与群众直接对话或面对面座谈交流,干部要多下基层了解民情,合法合理拓宽群众投诉渠道。
3、必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搭建信息监督公开平台。一是要健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要积极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发挥代表对政府的监督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制度。要积极发挥社会各方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在内的作用,加强媒体和社会监督。三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要加大对政府“三务”公开力度,在不涉及保密的前途下,不断加大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
4、必须建立舆论引导机制,搭建舆论宣传报道平台。一是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作用,形成宣传舆论整体合力。要充分认识舆论宣传在做好基层矛盾纠纷解决中的作用,不断增加正面信息宣传,突出宣传重点,抓住典型,扩大影响;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剖析研判,特别是社会和群众所关注的、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更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并及时给予解释说明;要不断整合舆论媒体资源,形成舆论宣传整体合力,发挥舆论宣传的最大效力。二是要不断健全舆论引导体制,准确把握宣传报道方向。要准确掌握舆论动向,做好舆论导向的引导和监控,确保舆论宣传的正面性、正确性;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等要事先做好应对预案;要加强对基层重大群体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矛盾纠纷事件、基层重大突发性事件等地跟踪报道,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动态、事件始末、处理方法等,让社会和群众及时了解事情真相。三是要努力搭建舆论宣传平台,不断提高舆论宣传质量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