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改变诗歌
篇一:从诗词中寻找环境变迁
从诗词中寻找环境变迁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同样它也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变化。尤其是这些诗篇的内容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更是难能可贵。在国人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分析这些诗词中的环境变化,进而进一步增强我们共同关爱自然环境、呵护美好家园的意识。如果把中国的古典文学比作花朵,诗词无疑就是这朵花的灵魂和精华。诗词中对环境的描写是很好的对照,这对我们当今环境保护工作是值得借鉴的。
伟大的文学著作《诗经》有许多美丽风光的描写。《诗经》的第一篇《关雎》这样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清澈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沙洲,欢快鸣叫的鱼鹰,这种和谐欢乐的画面无疑是极其美丽的。还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等等,这样的描写在《诗经》中不胜枚举。
然而到了秦汉时期,环境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这样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国为了建造阿房宫,将蜀山的树木全部砍伐。这就导致了水土流失问题暴露出来。而之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一把大火将阿房宫付之一炬,在焚烧中产生的气体灰尘又严重污染了大气。而后的楚汉相争,又使硝烟弥漫了数年,直到汉朝班固的《两都赋》环境才相对好转“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词的巅峰,这其中对环境的描写也达到了巅峰。“诗中的诗”《春江花月夜》中的景色是无数文人骚客的向往“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苏轼的“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辛弃疾的“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道出了环境的优美。
唐宋之后环境每况愈下,战事频发,炮火硝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损害。姜夔的《扬州慢》中体现的特别明显,从前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现在是“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后的反差让人心痛不已。到了近代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地尽荒土,路有饿殍”美丽的景色离我们越来越远。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很大一部分都是想象出来的,人们已经看不到这种美丽的景色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环境问题提高了重视程度,加大力度治理环境,使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表明了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决心,也明白了治理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但这种治理应该长期的保持下去,而不是对眼前的一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认为环境问题已经不重要了,从而忽视环境的重要性
篇二:保护环境诗歌
这是一个严肃和沉重的话题, 这也是一个严重而紧迫的呼吁,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的警告还响在耳际, 一百多年中的现实,却让我们百分焦急! 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 破坏性的征服,大自然的报复十分严厉;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草场退化、森林消失
一切的一切,都在警告我们:生态在危机!难道我们没听见?
被污染的江河在身边哭泣! 难道我们没看见吗?
被破坏的大自然已满目疮痍! 突然袭来的沙尘暴, 无情的抽打着我们的身体; 不期而至的酸雨,
正在腐蚀着我们的笑容和美丽, 再不要把大自然当作任意宰割的奴隶; 让贪婪的索取随心所欲, 也不要把大自然看成是, 沉默的上帝, 他一旦发怒,
就会带来无尽的悲剧!
篇三:诗歌
新诗的“彷徨”与“呐喊”
关键词:现代诗歌尴尬地位 快餐文学 抒情环境 形式自由 诗行繁杂 注重诗歌除外 音韵美贴近现实 “三观”教育
导 言
这是个高科技创造出许多美好的时代,也是个熙来攘往为利奔忙的浮躁时代。根植于这个时代的现代诗歌似乎神圣的要命,似乎又被人厌弃的要命。现代诗歌处于这样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现代诗歌的出路又在哪里?笔者将对以上问题谈谈管窥之见。
一
所谓“诗言志”,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抒情性比较强。抒情的前提应该是有个抒情的因由,山河壮美赞、思乡怀人情、羁旅行役苦、边塞征战倦、咏物怀古意、国破家亡悲、怀才不遇叹等等都是古人咏诗抒情的因由。生活的安逸、交通的便捷、讯息的高效畅通使得现代人少了许多抒情的因由。几千里之遥飞机2、3个小时就到了,哪还有那么浓酽的思念之情。即便难以短期相见,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发个伊妹儿、上个QQ、开个YY,多少衷情诉不尽?生活快捷了,人生顺坦了,感情平淡了。现代人诉诸于诗歌的神髓情志自然缺少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身世现代人,自然环境的现代诗歌自然也应如此。有一个让人抒发或者宣泄感情的环境。
然而抒情之后呢?自然是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早晨或者晚上,山顶上等高处时常可见“登东皋以舒啸”尽情宣泄的人们。当然所谓“抒情环境”不仅仅是指自然环境,而更多的应该是允许说话的社会环境或者高山流水的倾听者。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朦胧诗”的萌生并盛行在改革开放初期了。当时人们还战战兢兢于“文革”的余威,况且“愤青”们本就一肚子话不知道怎么说,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似是而非、雾里看花般的朦胧体来表达了。更何况“曲高和寡”,社会中或者课堂里多的是为生计四处奔波或者为前途孜孜以求的芸芸众生,谁有那时间去咂摸品味“文人的世界”去玩朦胧呢?当然,感情的抒发还应该有一个酝酿过程,轻易而过分地抒发那是滥情,勉强的抒发则叫做矫情。浮躁的生活笼罩着整个社会,现代诗人们也不免俗,也要养家糊口,快餐式地赚取稿费的情况
也就应运而生了。在这种情况下,要现代诗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真的是强人所难了。所以现代诗歌真的成了只有“高人”们玩的文字游戏了。再者,人之所以要抒情,大致是有宣泄感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一是感情压抑的时候,再是日久积聚需要热切赞美之类的,再就是纯粹纯功利性的那种自己也不相信的苍白的感情。读者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和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有底蕴的文字相当于有深度的智者,与之交流如坐春风。也就是说好的文字其实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形式相比更加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贴近现实生活。 现代诗歌理应具备这些优秀的传统特色。当然,现代诗歌除了有以上特点之外,还在形式上崇尚自由——这也许是为了更加自由抒情的需要。可正因为此,却往往破坏了诗歌应该固有的音韵美。
二
诗歌有深厚的民间土壤这是不争的事实。《诗经》、楚辞直接来源于民间的歌手,《木兰辞》《敕勒歌》脍炙人口,唐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宋代“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也就是说诗歌在普通老百姓这里找到了传唱的土壤,是普通老百姓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就是小儿学话的内容也要选择叠音词以及一些流传千古的诸如《咏鹅》、《锄禾》之(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类的诗歌。
诗歌本来应该有深厚的民间土壤,却一步步沦落成最不受人欢迎的文学形式之一。为什么呢?
一是上述音韵美的缺失。有些是自由得过了分,丧失了“前辈诗歌”的朗朗上口,不那么“好玩”了。诸如“梨花体”“羊羔体”之类,一般人欣赏不了,自然备受诟病了。
二是诸如“朦胧诗”之类,由于“境界太高”,一般人达不到那个层次;或者所描述的意象太过微观,一般人理解不了。甚至有些极端的说法“真正的诗人都是神经病”,也就是说这个群体由于特立独行的风格与老百姓的现实太格格不入。被称为“当代新诗第一人”的食指尽管高唱《相信未来》,却在精神病院里待的人生的花季都谢了;“北方的孤独者”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则在遥远的新西兰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还有祝福别人“幸福的生活在尘世”的海子,最终却在山海关的铁轨上远离了尘世??所以,我们看到,诗人眼光越来越高,更注重挖掘微观的心理层面,一步步地远离现实生活去“唯灵的浪漫”,
而老百姓眼里的诗人形象却越来越“另类”,俨然成了《平凡的世界》里那个打着艺术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古风铃。
再就是专业人士的不注重。就连各地高考作文多年不变的都有普遍的一条要求“诗歌除外”。盖其“难把握”,于是就因噎废食地不去把握了。须知,高考是指挥棒,指挥着中国教育的大方向。像命题“国考”的精英人士都把现代诗歌弃如敝屣,更何况我等目光短浅之人呢。于是,就业的压力,高考的指挥棒把语文弄成了纯知识性的教学。而语文大观园中若没有了花红柳绿,没有了鹊鸣莺歌,只剩下一幅枯燥的路线图,即使是对低俗免疫的林妹妹估计也没有了住进去的欲望。其实文学创作的幼苗本就应该出自校园,在这些祖国的花朵背负繁重的作业负担无暇顾及创作的前提下,再为现代诗歌挤出一点可怜的时间无疑是天方夜谭。更何况高考不考,我们更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无用功去让学生练习这个了。作为全民选秀的平台,高考历来有主宰未来社会风气包括文坛风气的作用,一句“除诗歌外”不知抹杀了多少诗情画意!
还有一点,相比较古诗而言,现代诗的名作或者说代表作确实不多。这样,学生对这一块更加不感冒了。更何况现在高速发达的现代文化使人们的心狂躁了。别说潜心写诗歌了,又有几人能潜下心来读几本书呢?我们出去游玩也是走马观花,又有谁能真心的走进大自然,所以写不出“黄河远上白云间”,“飞流直下三千尺”??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有宁静专注的人才有可能写出传世的作品来。
三
可见,现代诗歌的生命力在于走进人民中去,在于汲取并且发扬古诗优良的传统。
古诗之所以美,抛开其形式特点不说,还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在于其对精神世界独特的营养作用,所谓陶冶情操是也。正因为此,在古代也有着诗歌传唱的土壤。抛开题壁、编集之类的方式不说,通过口耳相传的诗歌也已不少。为什么脍炙人口?为什么长盛不衰?大概是那些诗歌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情怀,还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吧。
当然,这也是说的部分古代诗歌。毕竟古诗中得以流传下来的是少数。“大诗人”乾隆一生作诗两万多首,可拿的出手的却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流传至今的了。究其原因恐怕在于这位仁兄的诗歌所描述的生活对于老百姓而言太遥远,并
且抒情太苍白也太随意了。人抒情应当恰到好处,过多的情只能让人觉得矫情或者滥情,正像过多的眼泪其实是角膜炎一样。
所以现代诗歌要想生命力长久,不是学习古诗那些什么“优美的诗意”,或者把那些美的句子移植到我们学生作文中去焕发第二春,更不是去附庸风雅、戏说调侃杜甫等人,而是要学习作者真正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或者真切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处世态度。
其实说到底,诗歌也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承载的民族精神毋庸置疑,这也的确应该成为学生应该阅读的一个噱头,可是在现在??父爱如山的《背影》淡出课本了,气壮山河的《狼牙山五壮士》走进历史了,甚至,连民族的脊梁鲁迅也要去见轩辕去了??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些?我们需要的只是“阿朱,你先别死??”的《天龙八部》似的“侠骨”?还是“啊,八年抗战就要开始了??”的《情深深雨蒙蒙》似的“柔情”? ??
一个时代总该有代表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特产的民族其实和一个没有文化伟人的民族一样是悲哀的。好在我们古代灿烂的文化星空也仍然独具魅力。唐诗之后有宋词,再以后是元曲,再往后是明清小说,再往后勉强的算是民国白话文学。现在呢?总不能是郭敬明、韩寒吧??那,我们的出路何在?
其实我们老百姓精神层面是很容易满足的,并不一定要在田间地头去吟诗作赋。但包括某些民歌在内的诗歌毕竟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或者说在精神层面的显著作用,我们还不能抛弃它。即使单纯的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方面来说也不能“将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代之以“火星文”之类,何况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国骂”等语言垃圾的浮躁时代呢。虽然口口声声提倡物质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精神文明的欠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国民的阅读量直线下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相应的也是最缺少幸福感的国家之一。有几个人肯真正坐下来潜心的来阅读一篇经典文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把教育独立于社会之外去做象牙塔中人吗?
结 论
要改变现代诗歌的尴尬,或者说现代文学的尴尬,根本上是要改变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普及正确的“三观”教育。当然,这些不是我们教师们或者教育界能独立完成的。一个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何况我们似
乎还没有走在这条道路上。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最起码不应当忽视现代诗歌的讲解,即使高考不考它。其实,诗歌作为最美的文学艺术之一,这种诗意的美最起码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成绩不能提高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