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山雀读后感
篇一:《山雀》教学实录及反思
《山雀》教学实录
孙丽娜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二、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俄国著名作家普里什文的《山雀》。上节课学完了课文,山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可爱)
三、学习课文 师: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可爱就格外地受欢迎。那么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小山雀的可爱呢?用心地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标出相应的词、句、段,细细体会。
(生默读,标注)
师: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你标注的文字,谈谈你的体会。
1、“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
(1)、生朗读,谈体会。
(2)、师生评价。
(3)、师点拨:这段外貌描写确实不错,颜色词用得准确,“鼓鼓”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山雀的憨态可掬,尤其是抓住了“黑斑”这
个特点——人们常说“哪个哪个小姑娘脸上长着几个小雀斑,真可爱”。“雀斑”也许就是小山雀脸上的黑斑呢!忽然觉得它们又多了几分淘气。一起来读出它们的可爱样子吧。
(4)、学生读句子。
2、“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它们,直到后来,??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
(1)、生汇报。
(2)、师引导学习观察顺序:起初作者用(望远镜)观察小山雀,(板书:远)后来又来到他的身边(碰碰、摸摸),(板书:近)这种观察的顺序就是——由远及近。(板书:由远及近)那同样的,先观察近处,再观察远处就是由近及远。(补充板书)
(3)、这部分描写作者和小山雀的动作时用的很多词妙极了,标出来,品味品味。是啊,跟刚才截然不同,装得可真像,短短的几秒,判若两人。刚刚神气活现,吃得起劲儿,现在呢?(标示重点词语)谁再来读一读?这小家伙瞬间判若两人,真是聪明得-----可爱!(齐读句子)
(4)、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师:这只小山雀被拘禁了,那只自由的小山雀又是怎样的呢?自
己读读课文4,5自然段。
师:这只小山雀可爱吗?可爱在哪儿?
生答。
师:同学们,这只山雀好不容易逃脱了人的魔爪,可以走,它为什么落在两三步远的树枝上,不时尖叫几声,舍不得离开呢?它想干嘛?(提醒伙伴,不要轻举妄动)是友情的力量让它留下来,它对自己的伙伴不离不弃,可真------可爱!
师:为什么开始是“劝告”,后来是“警告”呢?
生:它很担心。
(三)学习第六----九自然段
1、同学们,小山雀是弱小的,面对着可能的危险,开始装死和尖叫,但是刚刚我们细心地观察,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们的心理、语气、神态,仿佛真的读懂了尖叫背后小山雀的内心世界,是吗?
2、(出示句子)小山雀还在尖叫,一声,两声,三声,四声。它在想什么?我想你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一定能读懂。咱们自己先读一读,你觉得它在想什么,可以用笔在尖叫旁边写一写,写完之后可以与同桌讨论讨论,像山雀一样互相帮助,好吗?讨论之后,再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一下学习成果。分角色朗读。
4、从山雀的尖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第一尖叫,听出了无奈。
生:从第二次尖叫,听出了害怕,害怕会被抓走,还有点惊讶,
小心奕奕。(指名读一读)
生:第四次尖叫,听出了心惊胆颤。(齐读)
生:从第三次尖叫中1,听出了无奈。
师:我从大家的想象中感受到了山雀的着急。
(四)学习第九---十三自然段。
1、它们飞了几步远,“低声”交换意见。刚刚是尖叫,现在是低声,声音的变化正反应小山雀1内心的变化。这时,在想什么?(终于安全了;自由的感觉真好!)
2、它们落在最高的树枝上,回过头去看哪个堵住树洞的老人。说------
“在那儿站着呢”你在想什么?(分别指名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老师要为你们出色的想象力而喝彩。这两只小山雀因为你们丰富的想象而有了丰富的情感,从而更加-----可爱!
4、小山雀说完就-----飞
5、回顾全文,今天把树洞堵住的老人实在有些古怪,到底想干什么?回头看看课文,找一找,想一想,这个老人究竟想干什么呢?原来,这个老人是喜爱山雀,并不想伤害它们。(板书:喜爱)在他的笔下,小山雀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有了人的特性,有了丰富的情感。
6、总结写作方法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理想象
四、拓展
师:同学们也喜爱小动物吗?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猜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的猜想写下来,读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这篇精读课文写了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故事以“我”的观察为线索,通过山雀的动作、叫声来想想它们的语言,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书后思考:你喜欢文中的两只山雀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抓住“你从哪里读出两只山雀的可爱”这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读文,细细体会,从而体会作者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细致,想象得合理。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两只山雀说的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是根据什么猜想到这两只山雀的对话内容的。本课有些词语、句子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我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和指导。如“”警告一词,让学生先读读上文,读完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再启发学生想想:“我”此时已走到一旁,不再折磨拘禁中的小山雀,并且“站在那儿等了很久”,洞里的山雀这时候会怎样想?结果怎样?而树枝上的那只山雀见“我”站在那儿没有走又会怎么想?让学生仔细琢磨,理解“警告”一词的意思,体会出自由的山雀那种担心和焦虑的心情,从而更深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不足之处为本课教学时间我把握得还是不够到位,本应指导学生细细品读的句子如蜻蜓点水般就过去了,让这个课堂少了几分灵动之处,这个需要大力改进。
篇二:《山雀》教学反思
《山雀》教学反思
辉县市实验学校 靳继平
《山雀》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作者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写“我”堵住树洞的小山雀,而另一只山雀站在树枝上不时地尖叫,这是两只多么友好、聪明、有趣的山雀呀!
由于课文篇幅很长,且对话形式多样,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去认真预习,把课文读通、读熟。在教学课文四至十七自然段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山雀之间友爱互助的精神,我先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杨通过朗读自由山雀和被拘禁山誉的对话,来让学生从中体会山雀的友好聪明。
没想到朗读两遍之后竟然还有些同学不知道该读哪儿,对课文内容根本就不熟悉,可见,他们课前根本就没认真预习,无奈之下,我只好一句一句地讲解给他们听,读第三遍时才勉强读对,可想而知,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怎能读出感情来?又怎能感悟到文本的内涵呢?就连原先设计的课本剧表演也因此没有时间完成了,所以这节课上得不够理想。
大多数语文教师都遇到过这种状况,尽管课前布置预习,但是学生懒于谈,造成不佳教案,看来今后家庭作业的布置要让读书、读课文成为常态。
篇三:三年级课文 读后感
读《陶罐和铁罐》有感
自从读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因为我识字早,从小就读了很多书,便觉得自己“学识渊博”,简直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小天才“哩,自以为很了不起,对谁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有很多同学都比我强,比如:张同的字写得比我好,张南的体育比我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而我以前的想法就象文中的铁罐一样无知得令人可笑。
就象那篇课文中写的一样:铁罐对陶罐无礼的蔑视,陶罐原谅了他。铁罐反而变本加厉,更加骄傲无礼,陶罐却再一次用宽容的心原谅了他,并愿意和他做朋友。但铁罐更加傲慢,所以陶罐不再理会他。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文物,但铁罐已经化成了灰烬。
好好和别人相处吧!不要讥笑别人,你会发现,生活是无比的快乐!
读《掌声》读后感
读完三年级上册的26篇课文后,我最喜欢读第29课《掌声》,因为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关心人的意义重大。
课文讲的是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因为得过小儿麻痹症内心很自卑,不想让同学们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但想不到的是,她走上讲台后,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这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使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读完了,我明白了,要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不能歧视残疾人,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学会勇敢的面对事物。我还知道了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燕子专列》读后感
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燕子专列》。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年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们找不到食物,濒临死亡。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寻找燕子。最后用列车把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
多么有爱心的人们啊!在瑞士,人与动物相处得多么和谐呀!
然而,在我们身边,人类伤害动物的事情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居然在农田里捕捉青蛙,拿到市场上偷偷摸摸地去卖,导致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害虫成灾,农业损失严重。还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大量捕杀国家的珍禽异兽,导致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减少。如果人类再这样捕杀下去,我想不久的将来,可能只剩我们人类孤零零地生活在地球上了。
朋友们,当你看到有人在猎杀动物时,请你对他说:“嗨!请不要伤害我们的朋友!”
请你记住,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我喜欢的课文---《南辕北辙》
在这一学期中,我学习了一整册语文课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九课---“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名叫“南辕北辙”,我现在就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古代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但是从魏国到楚国是要往南方走,可是他偏偏往北方走,有朋友提醒他,他还是硬要往北走,还找了些理由来说明,结果越走越远,越到不了楚国。
我喜欢这篇课文是因为这篇课文教育了我们一个道理,做某件事要确定方向,摆好位子,才有好的收获。不然,白白花费力气,也一事无成。
我们读书也一样,要有目的,要不然也
是白白浪费时间。
读《孔子拜师》有感
今天,我读完《孔子拜师》的故事,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好学的精神。孔子三十岁了,还要拜师学习。他学习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学一两天都坚持不住回家了,而孔子跟老子学时,不懂就问,谦虚好学,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坚持才会胜利,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孔子好学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他的老师—老子。孔子谦虚好学,就因为它说的一句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想想自己,感到惭愧。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也做不出来,我到了班里赶紧抄学习委员王薇的。结果,我得了个优,这个优上面好像有个小黑点,似乎在说:“你会了吗?”今天读了《孔子拜师》的故事,提醒了我,作为一个班长,在班里要起好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