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三年级作文
篇一:《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九女中心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第二个范畴,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计划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
现有国家作文课程的弊端
架空的道德体验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国家作文课程不可能顾全到每个地方每个学校具体的特点与需要。尤其是不能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身边的资源,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所以,目前的作文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把作文当作一项语言技能来训练,很容易造成脱离儿童生活,脱离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陶冶审美感情的综合训练。小学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着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但我们再来反思现有的作文教材,如为了让学生感受母爱,教材是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出现的。孩子只是在空洞的想象中感受亲情,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学生能怎能真正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与可贵呢?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内化,使道德素质成为人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改变这种作文与育人脱节的现象,把这篇想象作文改为让学生实地观察母亲在一两个星期里为自己所做的点滴小事,为进行记录,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真正感受母爱,感受亲情。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即使母亲严厉的批评与责骂,也是对自己一种更为深沉的爱。
脱节的生活体验
教材中让学生写参观记,都是以名胜古迹作为例文,而这些名胜古迹大部分学生没见过。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也无法感觉例文的精妙与游记的写法。所以,我们结合当地的地方资源,如白龙寺、鳄鱼馆、体育馆等等名胜,让学生实地参观,
并以前面学生优秀的作文作为例文,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作文的精妙,真切地掌握游记的写法。待到他们实地浏览时,就会做个有心人,既会观察又会描写了。
“学得”式的指导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我们的学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课上可以动手实践,在微机课上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在音乐课上可以听老师用钢琴弹奏美妙的音乐,可以??电视、游戏、书籍、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各种资料。但学生就是不会写作,不喜欢写作。那么,其根源就不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而是学生没有掌握感受生活,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没有掌握描写生活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国家课程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回忆与想象的过程中,要小孩子再现生活是不能想象的。生活经验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但不能保证生活丰富的学生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还需要比较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转换过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它强调主体的亲历性。因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教师讲解、分析得如何精彩,学(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生在作文能力上的提高也是甚微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它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当成了一个“学得”的过程。就像妈妈们告诉女儿要如何做饭,却永远也不让女儿下厨作饭,进行实践操作,结果只会“纸上谈兵”一样。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是永远不会写作了,也不会喜爱习作的。如果利用学科整合,利用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所经历的事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具体可观的情景中习得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如我们选择自然课中的实验,选择体育课中的比赛,选择美术课中的劳技制作??把这些资源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并用摄像机拍摄下画面,教师利用画面进行写作的指导,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会了观察与描写,也学会了体验生活,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无处不是写作资源,也增强了乐于表达真实情感的愿望。
当然,我们对国家作文课程并不是全盘否决,而是有其中的内容进行充实,重组或改造,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作文校本课程。
二、开发作文校本课程具备的条件
在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挖掘作文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顺利实现内容语言向外部言语的富有个性的过渡。首先,我们提倡每次作文前学生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写一株植物,教师要让学生对该植物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感受亲情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去回馈养育之恩。再写习作。写游记类的文章,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再进行习作。学科整合就更不要说了。其次,我们改变了先教再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在习作先读例文,掌握方法,再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就自行习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第一次习作进行阅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并出示教师的下水文,学生根据要求再行修改。这便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过程。第三,充分利用学校与地方的资源。除了各个学科最有效的资源外,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等活动,把这些活动直接编入作文教材中作为习作内容。这几年的作文教学研究,为我们的校本化的作文课程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在教研组中进行,所有的语文老师又掌握了新了作文教学模式。所以是无论从教育教学理论,还是师资力量上,我们开发校本化作文课程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尤其是这几年在实验班推行的新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很快,对作文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课程目标
1、进一步验证本校作文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2、努力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学生目标
1、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提升捕捉生活信息的能力。
2、在情景再现式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掌握描写的方法,提升习作的技能。
3、在作文实践中真正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
教师目标
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2、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
3、培养教师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实施设想
作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三年级起全面展开,以学期为单位编制作文教材。首先是对参与课程的教师进行理论的辅导,学习了国家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及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编制教材时心中有度。学习了吴立刚编著的《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方法。我们首先编写了春学期的作文校本课程。三四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入手,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所以,在三四年级写学科整合的作文较多。要求语文教师带着摄像机进入学生的学科课堂,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情景,捕捉写作画面。之后让学生在再现的情景中具体地指导如何观察如何描写。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习得方法。五六年级以道德体验为主,讲究实践与体验,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期间,我们会把一些作文常识穿插到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去,如想象性作文,看图写话、书信、读后感等作文的形式,会相机地进行渗透。教材的内容也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活动作适当地调整。
具体安排如下
三年级校本教材计划
篇二: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1-2012学年度)
**学校
2011年9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第二个范畴,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计划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
架空的道德体验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国家作文课程不可能顾全到每个地方每个学校具体的特点与需要。尤其是不能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身边的资源,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所以,目前的作文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把作文当作一项语言技能来训练,很容易造成脱离儿童生活,脱离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陶冶审美感情的综合训练。小学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着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但我们再来反思现有的作文教材,如为了让学生感受母爱,教材是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出现的。孩子只是在空洞的想象中感受亲情,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学生能怎能真正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与可贵呢?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内化,使道德素质成为人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改变这种作文与育人脱节的现象,把这篇想象作文改为让学生实地观察母亲在一两个星期里为自己所做的点滴小事,为进行记录,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真正感受母爱,感受亲情。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即使母亲严厉的批评与责骂,也是对自己一种更为深沉的爱。
脱节的生活体验
教材中让学生写参观记,都是以名胜古迹作为例文,而这些名胜古迹大部
分学生没见过。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也无法感觉例文的精妙与游记的写法。所以,我们结合当地的地方资源,如白龙寺、鳄鱼馆、体育馆等等名胜,让学生实地参观,并以前面学生优秀的作文作为例文,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作文的精妙,真切地掌握游记的写法。待到他们实地浏览时,就会做个有心人,既会观察又会描写了。
“学得”式的指导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我们的学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课上可以动手实践,在微机课上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在音乐课上可以听老师用钢琴弹奏美妙的音乐,可以??电视、游戏、书籍、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各种资料。但学生就是不会写作,不喜欢写作。那么,其根源就不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而是学生没有掌握感受生活,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没有掌握描写生活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国家课程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回忆与想象的过程中,要小孩子再现生活是不能想象的。生活经验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但不能保证生活丰富的学生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还需要比较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转换过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它强调主体的亲历性。因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教师讲解、分析得如何精彩,学生在作文能力上的提高也是甚微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它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当成了一个“学得”的过程。就像妈妈们告诉女儿要如何做饭,却永远也不让女儿下厨作饭,进行实践操作,结果只会“纸上谈兵”一样。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是永远不会写作了,也不会喜爱习作的。如果利用学科整合,利用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所经历的事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具体可观的情景中习得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如我们选择自然课中的实验,选择体育课中的比赛,选择美术课中的劳技制作??把这些资源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并用摄像机拍摄下画面,教师利用画面进行写作的指导,为三四年级的学
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会了观察与描写,也学会了体验生活,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无处不是写作资源,也增强了乐于表达真实情感的愿望。
当然,我们对国家作文课程并不是全盘否决,而是有其中的内容进行充实,重组或改造,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作文校本课程。
二、开发作文校本课程具备的条件
在2010年我们学校就作文教学定为学校校本教研主题,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多方面研讨探索,并多次前往作文教学名校东方红小学学习交流。在这三年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学科整合和作文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我们提倡每次作文前学生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写一株植物,教师要让学生对该植物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感受亲情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去回馈养育之恩。再写习作。写游记类的文章,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再进行习作。学科整合就更不要说了。其次,我们改变了先教再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在习作先读例文,掌握方法,再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就自行习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第一次习作进行阅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并出示教师的下水文,学生根据要求再行修改。这便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过程。第三,充分利用学校与地方的资源。除了各个学科最有效的资源外,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等活动,把这些活动直接编入作文教材中作为习作内容。这三年的作文教学研究,为我们的校本化的作文课程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这几年,我们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作文论文。又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在教研组中进行,所有的语文老师又掌握了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所以是无论从教育教学理论,还是师资力量上,我们开发校本化作文课程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课程目标
1、进一步验证本校作文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2、努力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学生目标
1、 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提升捕捉生活信息的能力。
2、 在情景再现式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掌握描写的方法,提升习作的技
能。
3、 在作文实践中真正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
教师目标
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2、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
3、培养教师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实施设想
作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一年级起全面展开,以学期为单位编制作文教材。首先是对参与课程的教师进行理论的辅导,学习了国家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及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编制教材时心中有度。学习了吴立刚编著的《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方法。我们首先编写了春学期的作文校本课程。一二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说完整通顺的话。三四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入手,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所以,在三四年级写学科整合的作文较多。要求语文教师带着摄像机进入学生的学科课堂,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情景,捕捉写作画面。之后让学生在再现的情景中具体地指导如何观察如何描写。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习得方法。五六年级以道德体验为主,讲究实践与体验,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期间,我们会把一些作文常识穿插到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去,如想象性作文,看图写话、书信、读后感等作文的形式,会相机地进行渗透。教材的内容也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活动作适当地调整。
四、关于评价
篇三:校本课程作文
校本课程带给我笑容
905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转眼我们已经是毕业生了,在这三年来,我们经历了很多,但让我为之变化最大的却是——校本课程。大家肯定感到诧异,一听校本课程,就像我们平时上课的课程,我怎么还会为之改变呢?
烦
初一时,我讨厌所有一切关于体育的事,因为我认为运动太累了,但校本课程中,除了体育,就剩下航模和剪纸了,因剪纸人数已满,我就只好去报航模班。在去上课前,心中总有一根拔不掉的刺——烦,因为那航模可是男生玩的东西呀!所以在那之前,我总是为那一天惊心胆战,忐忑不安。
趣
等着、等着,那一天终于来了,可当我脚迈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发现,一切跟我想的是不一样的。平日不苟言笑的段老师在那儿竟是相当风趣幽默,常逗得我们几人哈哈大笑。上课的内容也很丰富多彩,我从前那种什么都不会的自卑心理在一次又一次成功拼出模型中渐渐消逝不见了,我第一次明白,原来一门课也可以如此有趣,我爱上了那个地方。
悲/喜
初三时,我们又重新选择了另一个课程,原因是我的小伙伴不想去航模。我带着心中对航模的无限眷恋走进了‘三项棋类’,令我诧异的是,那三项棋类的老师们竟也个个谈笑风生。在我心中下棋的人一般都是呆滞沉默的形象彻底崩塌。原来不会下棋的我,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下,已经能下上几盘了。现在,我仍是三项棋类的一员,希望三项棋类越来越好。
从前总是自卑的我,因它而敞开胸怀。从前总是沉默的我,因它而乐观幽默。也许它在别人眼里、心里只是一门普通课程,但我却认为,它,为我带来了光彩,带来了笑容。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我的青春因它而灿烂!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