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记者名言警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3:33:53 作文素材
记者名言警句作文素材

篇一:感悟 战地记者的永恒格言

感悟—战地记者的永恒格言

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尤其是对“世界著名记者研究”这门课的学习,我慢慢的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理解,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记者有了一些的感悟。

记者顾名思义就是记录的人,属于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导工作的人。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记者又可以分为特派记者,特约记者,战地记者等等。

通过学习,我发现,大部分世界著名记者都参加过战地报道,都敢于直接面对危险与死亡。因此,我最佩服的也就是这些“用确凿而细致的事实,为战火之外的人提供战争的实况,为战争之后的人唤醒有关战争记忆”的战地记者。

战地记者有很多,比如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威廉?拉塞尔,是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他因报道克里米亚战争而一举成名,随后他积极参加报道了近十场战争。战地记者海明威参加了一战和二战的一些报道,中过237块弹片。洛厄尔·托马斯是一战中美国公共新闻委员会派到欧洲战区的记者。彼得?阿内特,曾因报导萨达姆和本拉登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被许多国人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战地记者。但最让我感动的却是罗伯特?卡帕—一个用生命拍照的战地记者。

罗伯特?卡帕是匈牙利人,1936年西班牙内战,卡帕在西班牙战场拍摄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这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作品以《西班牙战士》、《战场的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标题发表,立刻震动了当时的摄影界,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他把照相机作为揭露战争的武器!卡帕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区的枪林弹雨中,卡帕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留下了一格格珍贵的底片。1954年,卡帕不顾亲友的劝阻,悄悄来到越南战场.他用照相机反映了《越南的悲剧》(卡帕的最后一幅作品题名),不幸误踏地雷身亡,时年四十一岁。

我认为罗伯·卡帕比谁都有资格代表战地记者发言,表白出用生命换取影像的心境和代价。看他的照片,不会让人觉得技巧的重要性,而是显露出一股用生

命才能换取的勇气。他的照片《诺曼底登陆》就有点模糊不清,焦距、光圈、快门在他的照片里都是无用的名词。但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不是用机器,因此卡帕是被称作“伟人”的惟一摄影家。

罗伯·卡帕这位出生入死的影像兵士,永远烙在人们的心灵上,他的照片已成为人类和战争的象征。

无论是在世界大战的巨型舞台上,还是在局部战争的弥漫硝烟中,最及时、最生动、最忠实地将战争实况报告给渴望真相的千千万万公众的,不是军方信使,不是一般作家,不是历史学家,而是这些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以生命为赌本、去摄录战争场面的特殊的新闻人——战地记者。“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战地记者永远的格言,也应该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格言。至少它已经是我心中永恒的箴言。

篇二:公务员名言警句

民生篇:

1.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2.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3.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4.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司马迁

5.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王安石

6.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

7.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原君》

8.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9.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贞观政要·务农》

10.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11. 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

12. 人以德为本,官以民为基。

13.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14.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15.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

学习篇:

16.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孔子

18.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程子

1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20.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矣。——荀子《劝学》

22.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2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孔子

24.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自省篇:

25. 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毛泽东

26.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

27. 智者受赞扬时,常常反思;愚者受批评时,句句反驳。

28. 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牛根生

2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30.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31.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2.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理想篇:

33.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35. 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宣永光

36.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林逋

挫折篇:

37.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歌德【德】

38. 如果无风鼓帆,就奋力划桨。

39. 困难是一块石头,对于强者,它是铺路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

40. “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选自易南《人在矮檐》

41.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 郑板桥

42.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3.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团队篇:

4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5.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4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47.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8.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49.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毛

泽东

50.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51. 万人万双手,拖着泰山走。——俗语

52.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金钱篇:

53. 做人不失德,从政不失勤,为官不失廉,为首不失严。

5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55. 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牛根生

56.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古训增广贤文》

57. 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58. 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错花一分钱。——(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59. 财宝如火,你认为它是有用的仆人,但转瞬之间它就摇身变为可怕的主人。——(英)卡莱尔

60.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61. 人生是海,金钱是船夫。如无船夫,度世惟艰。 ——威克林

权力篇:

62. 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63. 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64.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65.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

地位篇:

66. 人并非为了地位做事,而是做了事才有地位。

67. 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

68. 荣誉应该是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 ——普利尼

69.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

70. 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

7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奉献篇:

72.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73.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 ——葛登纳

7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

75.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李素丽

7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勤俭篇:

77.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

78.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79. (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80.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

8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82.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

83.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8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8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86. 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宋·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 践行篇:

87.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88.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8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90.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家语·困誓》

其他:

9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9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94. 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淮南子·主术训》

95. 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

96.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97.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98.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七首之七》

9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00.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二、经典语录

温家宝:

2003-2005年温家宝总理引用的诗文名言: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

2.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

3.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4.知屋漏者再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04年3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这句话,阐述其政治思想。

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丘逢甲一生以台湾回归祖国为志,渴望祖国“山河终一统”。

6.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当代乡土文学家钟理和《原乡人》中的诗句。

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管子·形势解》中这两句古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形象注解。

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毛主席1935年2月长征途中创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战国时代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

10. 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舒尔茨的名言。

11.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篇三:热点积累-名言警句

杨志凤

一、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名言出处: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名言解释:

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因此能修养德性。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这里所说的“畏”,指的是对良知、正义和天理的畏惧。

适用范围: 古人云“。”可见党员干部要有所“畏”,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方向。结合到当前的治国、治党中。我们要有以下三个原则,三个畏惧。一是要畏污损个人名节。古有“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之说,古人尚且把名节看的重于泰山,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把名节视同生命,有损名节的事坚决不做。事事、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民、唯民、利民”的价值观,为人人做事都要对“名节”负责。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扪心自问:十年后敢不敢见人,百年后敢不敢见鬼。二是要畏伤害群众感情。在日常工作中,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的对待群众,群众感情是易碎品,一旦伤害很难修补。伤害群众感情,是每名党员干部都不能碰的高压线,务必把各种可能影响群众感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三是要畏损害法律尊严。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万钢的这种回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心存恐惧。党员干部更应当提倡这种精神,坚决不能容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和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坚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尊严。 示范段落: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权利是把双刃剑。若领导干部随心所欲、无所畏惧地放纵权利,就会跌入犯罪的深渊,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以清正廉洁的“官德”约束手中的权力,不能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党纪国法和民心民意之上,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

让权力接受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强心智、明心灯,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敬畏权力,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权力的“所有者”,才能让权力回归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保持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真诚和热忱。

二、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名言出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年3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

名言解释:

公平公正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诉求,他们的愿望是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这也是公平的最原始诉求。只有实现了公平正义才能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减少社会矛盾,而这些必须靠政府的努力。 适用范围: 关乎民生问题的领域,比如: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等;还有就是由不公平现象引发的极端社会新题,也可以用这一政策来解决。

示范段落:

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处在社会转型或变革期的国家总给人一种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感觉。身处于这个时期的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各种社会矛盾的酝酿:政府与民众间仍然存在着沟通不畅;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间有着利益冲突;群众对社会中流传的“官二代”、“富二代”仍有敌意。这些社会问题,让我们看到了百姓对于公平公正的诉求。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在民意被广泛表达的今天,在老百姓主人翁意识逐渐提高的今天,政府必须要关注民生,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型、公正型政府。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