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淞散文
篇一:雾凇评课
听《雾凇》有感
荆林学校
《雾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说是写景,其实作者在用优美的语言描写雾凇美景的同时,也介绍了雾凇的形成过程,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束媛老师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既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又在颂情的基础上加以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老师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生活在江南的地区,根本没有见过雾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学生带来了困难。因此,上课时束媛老师借助了网络解决了这个问题,制作了课件,运用大量的雾凇图片,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脑袋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束媛老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化文本,超越文本。学生兼容并举,多种感官参与,以自读、自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重境界。
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中国地图,向学生介绍吉林雾凇,当学生知道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齐名,为全国的四大自然奇观之一时,这时大部分的学生都想一睹雾凇风采,于是老师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加上第一自然段的介绍,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然后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千姿百态,引导学生想象训练学生说话,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出示了:“吉林雾凇洁白晶莹,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态。从而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
然后回到第二小节,由重点词语感悟,抓住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认识雾凇形成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接着通过读“弥漫、涌向、笼罩、淹没、模糊”这些词语,感受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浓,了解了吉林这过于饱和的水汽从何而来。有了过于饱和的水汽,还要让学生明白“遇冷凝结”,这里抓住“零下30摄氏度、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严寒季节”等词语体会温度的低,通过读强调了雾凇的形成还是需要足够的低温。读到这,学生已经很清楚知道雾凇形成所需要的条件,也了解到吉林能形成如此奇观的原因。此时,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雾凇形成过程之缓慢、轻柔,再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 “最初??逐渐??最后” ??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这样通过画面的感知、读说的结合,雾凇的形成过程也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了。人们情不自禁的赞叹也就自然流露,水到渠成。
在本堂课上,“阅读”成了孩子本次审美的旅程、发现的旅程,让孩子的心灵在读的天空里自由放飞。
篇二:雾凇
让文本也参与对话
——《雾凇》的教学思考
【文章提要】
文本在对话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要让学生觉得与文本对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其次,要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加强指导。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方式是阅读文本,语文课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在反复的阅读中由了解到掌握,由掌握到深刻理解。
【关键词】
去伪存真 扎实训练 留有创造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里所讲的“对话”,其实是指参与对话的双方或多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等)彼此走进对方心灵世界,拿智慧开启智慧,以情感激活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感悟的课堂”。② ①
教学中,我发现了文本在对话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要让学生觉得与文本对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材是学生无声的客体,我们要让其成为主体就要训练学生与文本对话。因为教材中有声音,有色彩,有人物,有情感,有山有水……它揽世界万象于一身,集万种风情于一体。在课堂里,要让学生走进阅读过程,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产生“原汁原味”的感受。但成功的心灵对话离不开精心打造的场景。教学苏教版课文《雾凇》一课时,我联系了生活实际进行了与学生的对话:“你们在冬天里觉得冷吗?可是在我国寒冷的东北地区却出现了一个自然奇观,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欣赏它的美丽。”这时的学生,已经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愿望,觉得原来书本里有这么美妙的东西,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体验生活”,身置此境,话,谈清了;情交融了;心,贴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认知差、情感差和心理差也渐渐缩短了。
其次,要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加强指导。
我们的教育工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它不像工人制造零件那样,只是工人单方面的付出,我们的教学有所不同。只有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意识,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对话的主题。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改善
课堂组织方式和改进教学方法,将文本融入学生喜爱并且乐于接受的方式中。指导进行对话时,要注意:
一、要“去伪存真”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个性化”阅读强调的是阅读个性的不可代替性,而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要先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有根据地说话,有条理地发散。不能让学生养成浮光掠影地读书,不假思索地说话的坏习惯。
学生品读《雾凇》第二节时,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心中体会雾凇的美丽。在这一段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雾凇的美?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漫步在松花江畔,面对着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去与文本对话,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时的对话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教师的功利成分。
二、要“屏弃浮华”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应该怎么用,不要只注重形式,应该提倡教学手法的运用,也要讲经济成本与效率。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成本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好像不多见了。指导学生读课文《雾凇》时我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画,对雾凇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美;然后朗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从文字中感受雾凇是如何的美丽;最后再次看图,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整个过程,我只从网上找了一些雾凇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因为学生对于吉林雾凇的奇观毕竟没有见过,这时的课件不是形式,而是必要的手段。
三、要“扎实训练”双基
语文教育常常受大形势所左右,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前过于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但在改革中,又出现了跳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一些老师在一节课中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又是让学生表演,又是做游戏,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最终却连本节课应该传授的知识都没讲清楚。因为他们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都花在设计这些形式上了,而对语文学习的目标却忽略了。
《雾凇》一课的教学,从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扎实地训练,既要重视追求信息的吸收, 内容的理解, 还要努力理解、体验、内化所读材料的语言表达形式。其次要恰当运用各种侧重于不同目的的读。例如:课文第一自然段采用理解性读、品味性读,抓住“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缀满”了解雾凇的美;第二自然段采
用了解性读、质疑性读激发学生想了解雾凇形成过程的欲望,带着目的自主对话。第三自然段将采用引导性读、示范性读加深对雾凇的认识,激发学生喜爱之情。
四、要“留有创造的空间”
目前,有些课堂教学,表面看极其热闹,其实师生活动只是在答案的问答上,一味的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师生共同找答案。课堂上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拿出来,让学生回答,回答出来了,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就看问题解答的情况,完全忽略了新课改理念中的问题的“生成”。这样的课听起来很热闹,师生对话频率高,双边活动多,这种活动无形中成了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转,学生主体的变成了老师主体。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感悟在有意无意之间缺失了。
《雾凇》的教学过程中,我布置学生搜集雾凇资料,和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布置一个雾凇资料展。 设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弄清楚了吗?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奇观呢?提示:雾凇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严寒;二是要过于饱和的水汽。这时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
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方式是阅读文本,语文课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在反复的阅读中由了解到掌握,由掌握到深刻理解。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采用多种方式阅读:齐读、个别读;轻声读、大声读;快读、慢读……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剧本,都能把充分的阅读作为基础,读出文学味来,读出蕴含在文本中的人生哲理、科学规律、作者情感来,读出对作品的理解来。不需太多的讲解,读透了,想明白了,自然就理解了。读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手段。由此,重视与文本对话不是把语文学习简单化,也不是回到过去“读书”的老路上,而是还语文学习原来的面貌,唯有最纯真的才是最好的,在语文学习中,最纯真的方法或许就是与文本对话了。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②孙双金〃新课程呼唤新课堂----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3.5
篇三:四上雾凇(卞国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卞国湘
教材分析:
《雾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全文共3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人们观赏雾凇奇景,发出由衷赞叹。
本文科学性、知识性较强,抽象的知识较多。由于学生生活在南方,根本没有见过雾凇,学生无法找到可以建构的旧知,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欣赏,提供有关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掌握雾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吉林雾凇的景色之奇和形成之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欣赏雾凇美景的图片,了解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和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2、能力目标:借助课文及有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运用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拓展赏读与课文相关的写景散文片段,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培养爱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体会作者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吉林雾凇的景色之奇和形成之奇。
教学难点:
知道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语、欣赏雾凇的景色之奇。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雾凇》这课的首尾两段,一起来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
出示词语:
松花江畔 十里长堤 洁白晶莹
雾气缭绕 寒风吹拂 琼枝玉树
银光闪烁 千姿百态 情不自禁
指名朗读、齐读
(二)读着这些词语,你的眼前有没有浮现出雾凇奇观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雾凇奇观的图片,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雾凇的奇异景象。(同桌练习说话,交流)
(三)教师相机拓展雾凇奇观的资料:(配乐、配图朗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而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晶莹多姿。“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雪帘。
(四)将画面定格,请学生自由朗读首尾两段,读出教师小结:“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文章就是围绕雾凇的“奇”来写的。雾凇的奇仅仅表现在景色之奇吗?这节课,让我们具体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感受雾凇的形成之奇。 (板书:景色之奇形成之奇)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进行词句积累训练,让学生练习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内化、运用。同时通过图片的欣赏、资源的拓展,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助于学生感悟美、欣赏美。]
二.品词析句、感悟雾凇的形成之奇。
(一)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记:雾凇在什么条件下形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自己思考的结论向小组同学汇报,形成一致意见后,
小组讨论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学生选择方法,或用图示法,或用语言归纳法。教师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并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三)请不同学习方式的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1、形成的条件: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雾凇形成前后的温度变化很大、很快。
2、形成的过程:
(1)出示:“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读读这段话,思考: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段话中最吸引你的词句有哪些?它们为什么特别吸引你?(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2)教师引导: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3)教师小结: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导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背诵,记忆积累
1、出示填空: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 ),( ),笼罩着( )。树木( )。(),灯光,树影( )。这蒸腾的雾气,( ),( ),( )、( )。最初像(),逐
渐变成(),最后( )。
2、对照课文,先练习填写,再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读这段话吧!(朗读感悟雾凇的美。)
[设计意图:运用图示法、语言归纳法让学生知道雾凇形成的条件及逐步形成的过程。在交流中,让思维产生碰撞,互相启迪。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文章的难点,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三.拓展延伸、体会景美文更美。
(一)整合教材,欣赏祖国壮丽山河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北国的雾凇奇观,回想一下,我们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你对祖国的哪些地方哪些景色印象深刻?(回顾《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西湖》、《九寨沟》、《泉城》等写景文章)
(二)拓展资源,介绍其它自然奇观
教师介绍:吉林雾凇与云南石林、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被称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课件出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图片,学生欣赏)
(三)对比阅读,感受写景状物散文的魅力。
出示两段写《雾》的片段:(一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是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写的。)(见《补充习题》80页)与本篇文章对比、联系,写景状物的文章如何能够打动人心?
作者深入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动态变化过程、作者真情喜爱景物的流露等渗透写作层面的体会。
[设计意图:树立整合的观念,联系学过的写景文章,拓展与课文相关的景观介绍,对比阅读名家的片段赏析,渗透写作层面的方法,让学生从本篇文章中有所获有所悟。]
四.作业设计
完成书后练习三的小练笔,运用书中的词语写一段雪景或雾景。
[设计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在学生理解课文表达方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片断练习,实现读写的迁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
景色之奇
雾凇(奇观)
形成之奇
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抓住文眼,紧扣教学重点,直奔课文主题。]
2011年9月27日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