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中考材料作文专题指导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33:20 初中作文
中考材料作文专题指导ppt初中作文

篇一:2012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2012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好材料作文呢?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如以下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五、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如下面一则材料: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

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七、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

题型阐释

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够凸显思想的张力与深度者为佳。

题型呈现

根据材料的指向性,材料作文题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一型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中心单一明确,可采用“聚焦中心”法构思,即直接提炼出材料中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

比如2010年云南曲靖市中考作文题材料: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则材料的中心非常明确,关键句为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提炼出来即:“集中精力,才会收获成功和快乐;面面俱到,往往会因精力分散而导致失败。”考生写作时需要注意:一是这篇作文适宜选用议论文文体。二是材料中父亲说的话运用了类比手法,考生在得出论点时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漏斗”与“画家”,“玉米粒”与“每天要做的事”,“玉米一粒也没从漏斗里掉下来”与“画家每天做很多的事却没有一点收获”,“玉米粒相互挤着”与“不分取舍地做事,消耗了画家大量的精力”。只有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材料中心。三是论点要想鲜明准确,必须借助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四是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可作为论点的支撑:小时候样样想拿第一却一无所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画家,父亲的话功不可没。

2.多元型材料作文

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材料就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采用“从中选点”法构思,即从多项中心里选择一个重点立意选材,然后再布局谋篇。怎样“从中选点”呢?应区分重点与一般,根据中考作文阅卷短平快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摒弃含混晦涩的角度,再剔除容易陷入雷同选材的中心,最后选择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且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比如2010年重庆綦江县中考作文题材料: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有关友情的一系列观点,如“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友情来自朋友双方的情感投入”“友情忌讳功利,它的真谛在于责任与奉献”“我们要懂得珍惜友情”“珍惜友情是一种智慧与幸运”等,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行文均可。

3.“隐喻”型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题,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寓意提示,我们可以采用“含义概括”法审题构思,即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概括所给材料的基本思想,再立意选材与谋篇布局。写惯了记叙文的考生多感性思维,容易被这类材料中的某一细节打动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而这类文题恰恰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感知的思考能力。

比如2010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材料: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荫。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寓言材料,讲的是小橡树“成长”的烦恼:看到别人开花结果,自己却不知该做什么。材料中苹果与玫瑰各有各的建议,小橡树听了反而更加迷茫。最后它静下心来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快乐地成长为一棵大橡树。这则材料,同时有多个可供提炼的话题,如“成长的烦恼”“人生目标”“别人的建议”“认识自己”等,最后归纳概括,可确定其基本意思为:快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倾听我们自己的心声。考生可根据这一中心联系具体生活实际运笔行文。

模拟演练

1.单一型材料作文

一只野兽受了伤,它会跑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顽强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多元型材料作文

纪德: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寻出快乐。老舍: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鲁迅: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3.“隐喻”型材料作文

妈妈领着我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里仰着头给我们讲每幅画的含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面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我们猜那些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她从那些静止的物件开始,讲述无比生动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美好之永恒。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提炼,然后按要求写作。材料作文常见的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材料,据此作文。那么,这种作文形式和命题、话题等作文究竟有何区别呢?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又需要注意写什么?我们希望通过以下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材料作文对审题的要求是很高的。通过审题,分析审察一则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意图和角度,然后据以作文。由于材料本身的意思是由阅读者本人领会出来的,所以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题旨、命题者的意图是允许存在的。但问题在于有许多同学把握不了材料所透射出来的意思。那么在考前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务必做到整体把握

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要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读的时候可勾画重要字词;读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重点及各段要点、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特点、事件的主要意义、言论的主要意思等等。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材料作文,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定恰当的题目作文。除了读懂材料外,还应注意题目中的要求,如体裁、篇幅(字数)、重点和中心等。对此既不能忽视,也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就偏离了题意。

二、准确领悟材料题旨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材料本身可能是松散的、不紧凑的,我们要努力提炼主题。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这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就是主题。审读时,要准确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主旨,选材作文。这样才能做到作文中的一致性,即写作者确定的主题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与主题保持一致,从而达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的要求。

三、稳妥明确构思角度

角度即材料表现出来的看问题的出发点。在不同的材料中,角度有时表现为不同读者对材料的不同感触或感悟,有时表现为材料所涉及的不同对象,有时表现为联系实际的立足点……有的材料只有一个角度,有的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作文中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人手。二要尝试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要避开“俗套”,就要求异创新,可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入耳目一新之感。另外,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往往都是大道理,要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有难度的,因此,要学会以大化小、以小显大,即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再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

篇二:中考材料作文指导与例析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与例析

写作导引

材料作文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传统题型。由于材料作文对学生审题有一定难度,近年来使用这种题目的地方已经不多了,甚至有被话题作文逐渐取代的趋势2005年使用这种题型的有河北(课改区)、安徽(课改区)、湖北宜昌、山东荷泽、江苏镇江和江苏苏州等地河北省是坚持采用了这种题型的地方之一。

材料作文一般是提供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作文,作文内容必须紧扣材料。如:读李白《早发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朝辞白帝彩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山。"亲爱的同学,当你在中考试卷上重读这首诗的时候,你是否仍为作者欢快的心情和笔下的美景而深深感动呢?现在,假若时间已经倒流,假若你就是当时的自,请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材料作文只提供材料,一般没有指定题目学生根材料自己拟题目,自己立意。写材料作文,关键在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取向。基本结构是出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伸发挥,最得出结论。拟题很关键,往往决定作文的走向。

例文精析

【例4】(2005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有一次,一名学生上讲台做题。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时,台下同学大喊:"最后一道题答错了……"那位老师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的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例文】

快乐存折

河北一考生

知心姐姐:

您好!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平时,我总爱评论同学的缺点,因此与同学们的关系不太好。近日,中考临近,作业繁重,加上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我的心情越发的不好。在我眼里,周围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我动不动就指责同学的过失,所以与同学们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连我的同桌也不理我了。为此,我内心很苦闷。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难道批评别人的缺点不对吗?到底是我的错还是别人的错?知心姐姐,请您给我分析分析好吗?静候您的回音。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星儿

5月8日

星儿同学:

你好!你能敞开心扉,向我说出你的真心话,我非常高兴,这说明你已经把我当作你的知心朋友了。作为朋友,应该是无话不说。我向你提几个问题:一是你为什么经常指责别人的缺点?二是为什么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或正确的东西呢?我想你是不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这也正是你产生现在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由于这两个关于个人修养的问题,你懂得太少,理解得不深,导致你现在的不正常心理和困难处境。

星儿同学,你诚恳地请求得到我的帮助,那我就送你一个法宝--快乐存折。快乐存折是很神奇的,它会让你那些"毛病"慢慢改掉,还一个健康、快乐的你。

在快乐存折里,你可以储蓄生活中快乐的事,保存美好的回忆;你还可以储蓄同学们的

诸多优点,让这些优点在你身上发扬光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优点就会在存折里越积越多,你整天见到的尽是"珍珠宝玉",你看到的就不会都是同学们的缺点了。即使看到同学的缺点了,再与它们那么多优点一比,也不算什么了!只要你能坚持长期做下去,你的心情就会来个大的转变,就会以美丽的心情看待生活,用美丽的心情观察世界,这世界也会变得美丽起来。

最后我希望你能采纳姐姐的这个建议,一定要利用好这个快乐存折。如能这样,你就能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也是朋友最多的人。

最后再送给你一句话:快乐是条流动的河,源头就在快乐存折里。

知心姐姐 5月9日 【精析】

这篇文章采用书信交流的形式,独具特色,一问一答,主题集中而鲜明。用知心姐姐这个熟知的形象,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原因,将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多看别人的优点上,快乐存折的比喻更是别出心裁。"只要你能坚持长期做下去,你的心情就会来个大的转变,就会以美丽的心情看待生活,用美丽的心情观察世界,这世界也会变得美丽起来。…'快乐是条流动的河,源头就在快乐存折里。"这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辨证法。

【例5】(2004.年湖南益阳市中考作文题)

报载,武汉市一位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都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7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服安眠药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蜂蜜,可以养人,可蜜一般的生活,也可能害人。同样,苦难,会折磨人,可经受苦难,也许更能锻炼人。饥渴使你懂得一口水、一碗饭的可贵;贫穷困苦、冷脸风凉话、种种磨难和挫折,更能塑造你坚强的性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吃苦经历,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

要求:(1)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2)可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写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认识;(3)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4)不少于600字;(5)不得抄袭。

【例文】

探究战胜"苦"的关键因素

益阳一考生

实验名称:观察"苦"与各种物质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了解战胜"苦"的关键因素。

实验器材:试管若干,一瓶"苦"溶液,其他物质少

实验步骤:

1.准备试管,并倒入"苦"溶液,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自卑"轻轻投入试管。

实验现象:溶液立即变浑浊,并散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2.在倒入"苦"溶液的试管中,投入一块"懦弱"物质。

实验现象:反应迅速,溶液立即变成灰色的黏稠物质,并有种令人头昏脑涨的刺激性气味发出。

3.在倒入"苦"溶液的试管中,用药匙取少许叫做"二分钟热度"的粉末物质放入试管里。 实验现象:反应缓慢,开始几分钟几乎无明显现象发生,后来,溶液一下子变成灰黑色,使试管模糊,并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气味。

4.在试管中,倒入"苦"溶液,用镊子夹取一小块叫"半途而废"的白色固体,放入溶液中。 实验现象:溶液渐渐由无色变成翠绿色,并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溢出,但反应了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突然变化。变成乌黑色,并生成一种叫"失败"的褐色固体物质,还有黑色的浓

烟从试管中冒出,试管壁渐渐裂开了一条条小缝,放出一阵呛人的气味。

5.在倒入了无色"苦"溶液的试管中,先用镊子夹取一小块叫"自信"的物质投入。再用药匙取少量叫"勇敢"的绿色粉末放入,然后倒入一种叫"坚持不懈"的粉红色溶液。

实验现象:反应迅速,溶液变成浅蓝色,散出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芳香,并生成一种叫"成功"的黄色沉淀。

实验结论:在吃苦的时候。不要用自卑、懦弱来面对它。而应把握一切机会坚强、勇敢、自信、坚持不懈地去战胜苦难。因为人是在磨练中长大的。

实验公式:成功=自信+勇敢+坚持不懈

实验经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精析】

这篇作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来写,奇特而新颖。自卑者、懦弱者、二分钟热度者、半途而废者与坚持不懈者的面貌特点,在苦难面前展示得一目了然。文章不是形式的简单猎奇,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困惑苦难时的种种表现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得出的理性思考,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训练平台

1.老师带学生到建筑工地参加劳动,看到脚手架上悬挂着一幅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老师问学生:"这八个字有什么含义,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请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每个同学看至"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如写议论]一定要注意根据材料确立论点,再证明论点,论证要联系实际,要有深度。一同学是这样写的:看到建筑工地上悬挂着一幅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不禁为建筑工人的远见卓识拍案叫绝,好个"质量第一"!其实何止是建筑要质量第一,干什么事情都要讲求质量第一。尤其是教育事业更要质量第一。--这样的构思可以说是成功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一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i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j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j题(标题中必须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j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l/J、议泥土精神…"土的启示…'珍视泥土…'泥土在呻吟…'泥出的芬芳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600左右。

写作提示:作为材料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紧扣住命题材料,才算是切题。审题是关键,题目中的文材料有三句话。第一句是说泥土的作用,或是万物与土的关系,第二句话揭示了泥土的精神品质,第三句转入人应该怎样对待泥土的理性思索。写作过程中必紧紧抓住这三句话中的任一句,展开联想,弓(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I发思考。抓住第一句话说明泥土怎样孕育万物;或抓住第二句述写泥土般精神的人;或抓住前两句话抒发对泥土的种真挚的感情;或抓住第三句话议论应该得到重视和护;等等。如果仅以"泥土"为背景,所写内容与"泥土毫无关系,或者为写泥土而写泥土,立意不明,或者穿戴帽,转移话题,或者缺乏合理想像等均为不切题。 3.阅读下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大兴安岭火灾过后,火林带仅剩下一棵棵烤得焦的光树干,它们已被一些林业专家判了死刑。谁料到,黑的树干第二年又全部绽出新芽。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法拒绝挫折和痛苦的造访。但是,只要我们用笑脸来迎接挫折,用勇气来对付不幸,就一定能在风雨过后见到彩虹。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不能出现校名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给材料自命题作文题。题目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和切身感受,确定写作角度是关键,而读懂材料则是前提。在这则材料中可以找出哪些角度呢?从林业专家判了树木的"死刑"来看,如:看人不要轻意下结论;从烤焦的树干来看,如:勇于战胜挫折,经历风雨可见彩虹。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凯旋归来。

马和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

"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就这些。"

"唉!"马说,"我以为它能说出什么惊人的话来,谁知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完了。…'一点也不精彩,令人失望。".驴也深有同感。

是啊,人生中的这些"不精彩"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可是,正是由于这些"平凡"、"不精彩",才孕育了成功与伟大。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一定想到了许多许多,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5.从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迷宫,里面住着四个小家伙:一个叫嗅嗅的小老鼠,性格开朗,乐观灵活;一个叫匆匆的小老鼠,性格机敏,行动果敢;一个叫哼哼的小矮人,性格固执,安于现状,喜欢抱怨;一个是叫唧唧的小矮人,性格开始时胆小怕事,缩手缩脚。四个小家伙守着隔壁不知是谁存放的堆积如山的好吃的奶酪,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可是有一个早晨,他们突然发现奶酪不见了!为什么?怎么办?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请以"奶酪不见了!"为开头,进行续写。

要求:(1)想像联想要丰富,记叙描写要具体,情节展开要符合各自的性格特征。(2)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如可以写成小小说、故事、寓言、童话、戏剧等:)。

(3)字迹清楚工整(若达到此项要求,评卷时可另加2分),不少于600字。

6.100年前,美国康奈乐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一项有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千钧一发之际,这只青蛙拼尽全力,箭一般跃出滚烫的油锅,突然逃生。然后,他们再把这只创造了奇迹的青蛙放进盛着同样多冷水的铁锅里,慢慢地加热,青蛙在温暖的水中悠然地泅游,待其意识到危险逼近,欲再奋力一跃时,却因散漫懈怠,失去了爆发力,终未能逃离险境。

读了这则材料,你想到了些什么呢?请写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写作时可以大胆想像,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一个角度是:科学实验。一个角度是:青蛙逃生。若写后者,可根据逆向法来构思。如果写成议论文,正面构思为:不论环境优劣与否,人的进取之心不可泯灭,斗志不能丧失。逆向构思是:惰性往往阻碍人们的成长与进步,青年人应当志在四方,勇经风雨,敢闯世界。一味地栖息在安乐窝里,是毫无出息的,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从正面构思:当家庭经受一番变故后,逆境教"我"自立、自强。也可逆向构思为:展示某一社会生活,如写某企业历经一番"阵痛"后,"置于死地而后生",重现生机;如写某中年女性下岗不落志,靠勤奋和才智闯市场;再如写一群大学生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去援教等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大显身手的典型事例。

7.在人的一生中,果断坚定,把握机会,就可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犹犹豫豫,思前想后,就可能错过很多机会,甚至留下永远的遗憾。不是吗?想想看,由于鼓起勇气,把握住了

机会,你可能说出了积蓄已久的心里话;相反,由于胆怯畏缩,犹豫不决,你可能失去过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你可能和一段纯真的友谊擦肩而过,你可能使集体在一次竞赛中与第一名失之交臂……

请你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初中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或就果断坚定、把握机会等问题谈出你的看法。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600以上;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8.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温暖关爱,这里有友谊信任,这里有拼搏进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充满了阳光雨露,充满了亲情友情,充满了合作竞争。

请你根据提示所提供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将其中几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自拟题目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

篇三:中考专题给材料作文训练 (1)

中考专题给材料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多角度解读:

(1)从绵羊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可以得出结论:已之所欲,勿施于人。或切莫“以己律人”。

(2)白发卷发和青菜是绵羊的专利,虽适合自己,却是对刺猬的污辱,对乌鸦的讽刺,对狐狸的愚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办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探求并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3)从战胜困难的角度得出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才能获取成功的喜悦这一观点。 例文1.心灵换位——请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

高三(4.)孔志文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却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成白色,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这自然闹出了不少的摩擦与笑话。追根到底,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绵羊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应该适当的进行心灵换位,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

心灵的换位,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团结众人之力。大家对“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也许都耳熟能详了吧。老将廉颇自恃武艺高强,且屡建战功,于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但靠着能言善辩多次帮国家化险为夷的蔺相如却悄无声息的超过了他的头衔。廉颇当然无法忍受,竟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一番。话传到蔺相如耳中,他不仅不气愤,反而处处忍让,回避廉颇。最终他为国家着想的初衷也被廉颇所理解,两人从而团结一致,使赵国日趋强盛。试想,若不是蔺相如站在廉颇的立场上,了解廉颇争强好胜的个性,也了解他建功立业的壮志,那造成的结果不仅是两人关系的决裂,更严重的是国家前途的断丧。

心灵换位,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发展。美国的对伊战争,造成的是千万无辜伊拉克人民的生灵涂炭。倘若美国人能够站在伊拉克人民的立场上为他国想想,那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相反的,当印尼饱受海啸的侵袭时,国际友人站在印尼人民的生活安危上为他国着想,于是千千万万国际友人慷慨解囊援助,给印尼人民帮助,给印尼人民希望,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多么重要。

但是要做到心灵换位,为别人着想确实不容易。

首先,我们必须摆脱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从小的方面讲,以我为中心造成的是个人的孤立与对他人的侵害;从大的方面讲,以我中心造成的会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火纷飞,造成的是社会的动荡不安。

其次,我们少把利益渗进人际交往中去。现实中许多人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之着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对利益的迫切追求。我们不应把利益看得如此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该适当进行心灵换位,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这样才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才能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838

得分:21+20+8=49分

例文2

己所欲者,勿施于人

高三(4)余庆丰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己所欲者,亦勿施于人”。

绵羊下海经商失败源于此。它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把己所欲者,施于人。

首先,“己所欲者”不一定符合别人的需要。绵羊将乌鸦的毛染成白色,给狐狸上了炒青菜,这些做法并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这注定了绵羊的失败。

人与人的需要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如果己所欲,也人所欲,那么,人就没有了你、我他之分,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己所欲,非人所欲,怎能施于人呢?

很多时候,人们的需要是不同的,所“施”的也不尽相同。同样一场雨对卖雨伞的人来说是“欲”,对于卖太阳镜的人来说是“不欲”,他们的需求不同,他们所想要的“施”也一定不同,卖雨伞的人希望下雨,卖太阳镜的人希望晴空万里。怎能把卖雨伞的人的想法当做卖太阳镜的人的想法!由此说,己所欲者,亦勿施于人。 其次,“己所欲者”也许会侵犯别人的利益。绵羊把刺猬的刺烫成卷的,这就破坏了刺猬保护自身的需要,不符合刺猬的利益。美国把己所欲,施于伊拉克等国家,这也侵犯了伊拉克等国家的利益。使得伊拉克这个原本富庶之国变成了废墟。正是美国的这种己所欲,施于人的霸权主义损害了很多国家的利益,也为美国树立了很多敌人。正所谓,己所欲,勿施于人。

[材料一]

集中营里的孩子们(节选)

一个叫做玛莎的小孩在死前不久这样写道:

这些天里我一定要节省。

我没有钱可节省;

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

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

我一定要节省我的神经、我的思想、我的心灵

和我的精神的火。

我一定要节省流下的泪水。

我需要它们很长,很长的时间。

我一定要节省忍耐,在这些风暴肆虐的日子。

在我的生命里我有那么多需要的:

情感的温暖和一颗善良的心。

这些东西我都缺少,

这些我一定要节省。

这一切,上帝的礼物,我希望保存。

我将多么悲伤倘若我很快就失去了它们。

(摘自《一个犹太人的一天》)

[材料二]

送一轮明月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 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 要离开的时候才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 ,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错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 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 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 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 他一轮明月!”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如果你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了上述素材中的某一则,那么,面对2002年高考全

国卷作文题“心灵的选择”,你将如何运用它呢?读者朋友不妨先认真思考一下 ,再细细品读下面三篇考场佳作。

[文一]

诗意地栖居

江苏考生

“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于是,有了负 重一生的小蜗牛,也有了逍遥一世的沙鸥。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 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

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 /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一切 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活的 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悲伤 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是躺下来哀 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 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 人生大道。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既侍奉金钱,又去当上帝的仆人。”它揭示了一个道 理:在许多情况下,人要么选择物质上的富有,要么选择精神上的高尚,这两者 不可得兼。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经商,成为世界首富,世人顶礼膜拜的榜 样。可他想参加哈佛校友聚会,却遭到了部分校友的拒绝,原因是他中途退学, 不配称作哈佛人。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一块净土,供我 们诗意地栖居。哈佛校友选择了精神上的高贵,这也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既然必须得选择,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栋精神上的小屋,用希望、坚强、 勇敢、自信??这些人间的美德来装饰它;选择泊在小屋边那摆渡苦难的渡船, 使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

这位考生在论及“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时,把“诗意地栖居”作为自己文章 的主旨,

提倡“选择一栋精神上的小屋??使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 处诗意的栖息地”,让人看到了一片恬然澄明的心灵。

文章不但立意高远,而且论证精当,集中营里小女孩的事例尤其富于动人的魅 力。在作者笔下,小女孩的诗句的引用与对诗本身的解悟紧密相连,给读者以新 鲜丰富的感受和相当深刻的印象。

[文二]

他们都选择了明月

浙江考生

佛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故事: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 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正在光顾他家。老禅师初见之时起了 些微嗔怒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佛法的教诲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选择了仁 慈与宽容: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候在门外,等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 说:“你大老远来看望我,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的,就把这件长袍送你 吧。”说着便将长袍塞在小偷手中。小偷有些惊慌,抓着长袍跑了。老禅师看着 小偷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头上的明月,叹了口气:“但愿我能将这轮明月送给他 。”第二日,当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他的长袍整整齐齐叠放在门口,老禅师庆 幸自己选择了仁慈,说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是的,他们两人都选择了明月,同时也得到了明月。老禅师选择的明月,叫宽 容,于是他让一个心存恶念的人变得善良,在佛教看来,等于施了无量功德;小 偷选择的明月,叫悔悟,由一个步入歪道的人重新变得正直,在佛教看来等于“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生命中,太需要这种拥有明月光辉般的心灵选择。

孟子在生和义的选择中,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说他选择了正义的明月。 俞伯牙在钟子期过世后选择了永不弹琴来纪念友人,于是我们说他选择了象征友 谊的明月。孙犁在富贵与艺术之间选择了过清贫的生活以磨炼自己的文学艺术, 于是我们说他选择了不断追求进取的明月。他们,都在心灵的天平上,选择了美 好,选择了光辉。也因此,他们的选择成为了天上的一轮明月,永远照耀人们的 心灵。

试想我们正捧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她温柔、宁静的光华正笼罩着我们,连我们 的心灵,都披戴上了祥和平静、无怨无悔的纱衣??那么,所有的金钱、地位、 权利、名望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心中包孕了一轮明月,我们便已有了无价 的心灵财富。

因此,在越来越纸醉金迷、利益至上的社会里,我们更要摆正心灵的天平,用 理性和智慧的砝码去称量物欲的卑微,去体量明月的可贵,作出正确的、对得起 心灵和神明的选择。也许,这谈何容易。但在面临这种选择时,请想想老禅师, 想想故事中的小偷,想想孟子??他们或成千古佳话,或彪炳于世,因为他们都 选择了明月,他们都极其富有。

点评:佛典故事“送一轮明月”的含义隽永而深远——这里的“明月”,是一轮照亮良知的皎洁“明月”,是使误入迷途者感到惭愧进而走向光明的“明月”。作者对此的解读是:“老禅师选择的明月,叫宽容”“小偷选择的明月,叫悔悟”。 这种解读无疑是准确的。

可贵的是,作者并未止步于此,单论选择“宽容”或选择“悔悟”,而是由“ 宽容的明月”“悔悟的明月”生发出“正义的明月”“友谊的明月”“进取的明

月”,表现出一种过人的敏捷与机智,这样的划分也使文章思路浑然连贯而又出 人意料,具有了创新气象。随后,作者又把“明月”的意象进一步抽象,论述“ 只要我们心中包孕了一轮明月,我们便已有了无价的心灵财富”。最后联系现实 ,指出我们应该“摆正心灵的天平,用理性和智慧的砝码去称量物欲的卑微,去 体量明月的可贵,作出正确的、对得起心灵和神明的选择”。文章立意之深刻, 思路之畅达,让人不能不动容。

[材料三]

浙江省唯一的脑外科博士郭品正,在工作期间有两个课题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因反对为拿高额回扣而滥用药等,年度考核被评为最差,且被“优化组合” 而下岗。以后其他大医院想用他,又因听说他不会做人而放弃。最后美国加州大 学医学中心派人到上海面试,以优厚待遇聘用了他。博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祖国 。

(根据新闻报道缩写)

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话题是“‘规则’(或‘规则与??’)”。同样地 ,如果你掌握了郭博士下岗并被迫出国的材料,你打算如何借用于这个话题中呢 ?下面一篇金牌作文,是创造性地运用这段材料的典范。

[文三]

一个人的战争

北京考生

现在已经午夜两点了,我坐在桌前,没开灯,黑暗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在我周 围散开,

缓慢而坚定。明天应是—个好天气,飞机会准时起飞,然后降落在加州的大地 上。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像现在这样平静了,报纸上的话太过于矫情,我也爱我的国 家,爱我的病人,但当我为人的原则,我行医的规则被人耻笑时,我不得不选择 离开。

我这几个月的遭遇,大多数人已经知道。我因为拒拿黑钱而在医院年终评比中 评为最差,被“优化”下岗了,我无法忍受在白大褂的掩护下握着金钱来来回回 伸缩的手,无法忍受在病人的呻吟中卑鄙的窃窃私语。他们玷污了医生这个崇高 而圣洁的名字,他们违反了这个社会的规则,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当我拒绝与他 们同流合污时,他们笑着对我说:“嗨!人生不就是一场游戏吗?”可是他们忘 了,游戏也是有规则的,谁也无法逃避。于是我决定用我还未嘶哑的喉咙,发出 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我将事情告诉了领导,但我太天真了,我的一腔热血撞 在现实的铁壁上,徒然淋漓罢了。我,从一个国内著名的脑外科医生,变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一份子。

就这样,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是被动的,是力量悬殊的,是看不 见硝烟的。我因为捍卫人生游戏的规则,捍卫我为人的原则而被迫打响了这场艰 苦卓绝的战争的第一枪。没有医院愿意要我,我过着失业的生活,我实在很失望 ,因为这一切,使这场战争看起来如此可笑,像我一个人的自我慰藉。直到有一 天,美国加州一所大学医院聘我任职,我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我一直信奉规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尊严,是一张 在社会中行走的通行证。失去规则,丑恶将到处滋生,善与爱将迅速枯萎,人们 将会活得盲目而惊慌。

我,叫郭品正,人品的品,正直的正,一个脑外科专家,我打了一场一个人的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