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七个和尚分粥的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7:27:11 优秀作文
七个和尚分粥的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优秀作文

篇一:七个和尚分粥(改)

七个和尚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生活比较拮据,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的量每天都是不够的。为了兼顾公平,使每个和尚都基本能吃饱,和尚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分粥的难题。

一开始他们实行轮流分粥,每个和尚每天轮流做庄负责分粥,每次轮到自己分粥的时候就能吃的很饱,而其他人就会吃不饱。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大家公认的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为了能多分到一点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

开始组成三人

分粥委员会及

四人评选委员

会,每次分粥时

提出方案,讨论

审议。常因意见

不一,互相攻击

扯皮下来,等到

粥吃到嘴里时全是凉的。

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再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的粥每次都几乎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一样,他确定无疑将享用分量最少的那碗粥,从此大家都能吃几乎均等的热粥,就算不平少有不等,大家也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网上关于由“七个和尚分粥”的故事所想到的文章不少,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好的观点。 但是这里还有两点也是值得提及的。

第一, 要把视角放得更广阔一点,不能只局限在坚

持公平这一层上,还应该想到团队精神的建

设上,有了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大家就会

把精力仅仅放在分粥的具体一事上,而把精

力耗费在内斗上。

第二, 第二,除了坚持公平外,还应该鼓励大家创

造财富,增加收入,提高整体水平上,这样

大家的整体生活水平都会得以提高。

篇二:和尚分粥的故事

和尚分粥的故事―― 复杂的事情可以简单做

寺庙里一群和尚分粥喝,本身就清苦的日子,谁都不愿意多做点事情,耗费那本来就不充足的体力,分粥的活就也就只好大家轮流来做了。整天就靠着几碗粥来充饥实在是苦啊,但清斋戒律的也没有办法。每个人一碗清汤挂水的粥就成了大家的焦点,利用轮值的机会,有的和尚就开始以权谋私了,总会在自己的碗里多放上几粒米。时间长了,胆量也就渐渐的大了起来。往自己碗里放的米粒也逐渐多了,甚至最后到了极致,有人公然敢吃上了饭,当然也就有人吃不到一粒米。好在风水轮流转,等自己分粥的时候就狠狠的饱餐一顿。但要苦等一周的时间,才能轮到自己分粥,平日里就只有喝汤的份了。

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有人提出来要找个公正的,口碑好的和尚来分粥,大家一致同意了。张三是这里最德高望重的和尚,他被一致推选为分粥的理事。张三的上任果真是立竿见影,粥分得是既快又平均,不偏不向,让所有的和尚都非常满意。大家都认为没有选错了人。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虽然还是吃不饱,但大家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待遇,没有差异,心理还是平衡的。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都这样过去了。突然有人发现,张三的粥分得不再是那么均匀了,他开始给自己分得多了起来,这下大家可不干了。换人!可换谁呢?没有比张三资格和口碑更好的了,何况即使换了人,又如何能保证他不会变呢?“我们成立个分粥委员会吧,再成立一个分粥监督委员会!”有人提议道。于是大家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是分粥委员会成员,专门负责分粥的工作。第二组是分粥监督委员会,专门检查第一组的工作结果。大家都各自负责,反正集体的眼睛是亮的,一个人的不公正,很快就被其他人给纠正了。监督委员会的更是认真负责,恨不得一粒一粒的数,对分粥的工作是认真督查,毫不留情,这下大家可放心了。再加上,两组人员定期轮换,那粥分得叫一个公平。但是,问题也随即出现了。中午的粥熬完后,等到大家喝上的时候都快下午了。很明显,时间都耽误在分粥的上了,热气腾腾的粥等喝的时候都成了凉的。

大家又苦恼了,怎么办啊?这时,有个和尚提出了个建议:大家还是轮流分粥,但是,与原来不同的是,谁分粥,谁最后一个喝。把粥按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大家按顺序挑选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那碗,而取粥的顺序也要定期调换,最后剩下的那碗粥就是分粥人的。从此,分粥人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公正的方法把粥分了。因为他非常清楚,哪碗粥最少,哪碗粥就肯定是他的。分得速度慢了,他也要喝凉粥。

分粥的人少了,而分粥的效率还大幅度高了。从一个简单的分粥行为就清晰地透露出人性对利益得追逐,和人性的贪婪。看来人性的弱点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完美的人性,只有相对完美的机制。当然,或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分粥方式演变出来,而更完美的分粥机制也会随时应运而生。

篇三:和尚分粥的启示

和尚分粥的启示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和尚分粥的故事:

一个寺庙中有和尚若干,每餐都要分食一锅粥,又没有标准的度量工具。于是,他们试图建立一种制度,公平合理地解决斋饭分配均衡的问题。

刚开始,由方丈确定一名僧人专门负责分粥事宜。大家很快发现,这名僧人碗里的粥总比别人的又多又稠。换了一名僧人,结果还是同样。于是,方丈决定改为所有的僧人轮流主持分粥,每个人负责一天。这种“轮流执政”的方法看似公平,但却导致了很多僧人一旦掌权,就要狠狠地“捞一把”的恶习。

专人负责制和轮流执政制均不可取,方丈就让大家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都信得过的老僧来主持分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人,起初还能公平分配,过了一段时间,也逐渐为自己和自己亲近的人多分一些。

在道德和修行都靠不住的情况下,方丈决定大家共同讨论分粥的体制改革问题,于是,选举成立了“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执行了一段时间,公平是基本做到了,可是在具体分粥的时候,“监督委员会”常常对“分粥委员会(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的工作提出这样那样的挑剔,“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具争,如此争论不休,待达成一致再分粥的时候,粥早已凉了。 最后,他们决定实行每个僧人轮流值日分粥,并且明确规定:负责分粥的人必须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所有人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的多,比任何量器都准确。道理明摆着——倘若分得不匀,最少的那碗肯定是自己的了。只有分得合理,自己才不至于吃亏。因此,分粥者即使只为自己着想,结果也是公正、公平的。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在利益面前道德和修养有时是苍白的,而管理与制衡的争论往往导致的是机遇和效率的丧失,其实,制度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行之有效的制度能够引导人做有利于社会、集体、他人的事。由此可见,好的制度,能造就好人,不好的制度能使好人也变成坏人。

由和尚分粥的故事想到的

集团公司举办的人力资源培训班结束了。可是老师讲的几个和尚分粥的故事却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和尚们分粥大致经过了以下一些过程:

一、指定一个和尚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和尚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和尚,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和尚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个和尚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和尚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和尚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和尚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和尚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和尚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和尚多分。

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五、每个和尚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和尚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

老师把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我却在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接下来这些和尚还会遇到问题,首先的问题是庙里没有和尚出去化缘了,因为大家发现,化缘多的和尚和少的和尚分到的粥总是一样多的,何必那么辛苦的化缘呢。慢慢的庙里每天可分的粥越来越少,终于大家都面黄肌瘦,撑不住了,就聚在一起讨论说,以后化缘多的就多分些粥,化缘少的就少分甚至不分。于是和尚们都又积极的了,庙里的危机又一次解决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新的分粥制度又出现了问题,有的和尚第一天化缘不理想,分到的粥是少之又少,结果没有吃饱,第二天又没有力气外出化缘,几天下来快要饿死了。大家赶紧又在一起讨论,觉得这样分配早晚都得饿死,因为化缘本来就不是很稳定的。于是他们讨论出了一个最低分粥限额,不管有没有化到,都能分得一部分粥以保持体力继续第二天的化缘。

又过了一段时间,庙里再次出现了问题,由于大家只关注化缘,庙里的清洁卫生没有人打扫,已经快不能住了,而且由于大家都出去化缘,庙里经常被小偷光顾。于是大家又在一起讨论,觉得每天应该留一个和尚在庙里,负责打扫庙里的卫生和防止小偷,留在庙里的和尚可以分到自己的一份粥。这个问题也随之解决了。

到这里明眼人应该可以看到,和尚们面临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比如庙宇的维修,意外的伤害,老和尚的死亡,新和尚的加入,寺庙的扩大,化缘环境的变化,化缘技巧的交流等等……

问题总会不断出现的,解决不好,这个庙宇怕就是只有消失了。要解决这不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依靠提高庙宇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了。我想这也许就是老师讲这个故事的初衷。

第一个分粥制度是东方的经验,第二个分粥制度是西方的经验,第三个分粥制度是全人类共同的智慧。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