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故
篇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接龙 成语典故
经典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典故
有志者事竟成
东汉初期,地方豪强张步占领着青州十三地,刘秀的大将耿龠自告奋勇要去平定张步。耿龠真扑张步的巢穴凤县,张步调集二十万军队准备决一死战。在激战中,耿龠腿部中了一箭,他咬咬牙,挥刀砍断了箭杆,然后他冲入敌阵,继续与敌人拼杀。第二天,部将陈俊建议休战,耿龠不听,他激励将士再战。经过一天的激战,终于把张步的军队杀败了。刘秀前来慰问,他说:“耿将军,你胜利了。真的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说明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最后一定能取得成功。
半途而废
战国时代,有个叫乐羊的人到别国去寻师求学。一年后,他兴冲冲地回家了。妻子正在织布,她问:“你的学业完成了?” “还没有,我很想念你,特意回家来看看你。” 妻子马上拿起剪刀,把机上的丝线剪断了。 “好好地一匹布,干嘛要把它剪断?” “布是一丝一丝的累积成的,把它从中剪断,前面的功夫就白费了。你在外面求学,若是半途而废,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乐羊恍然大悟,告别妻子,马上就走。乐羊这一去,直到七年后才回来 这个故事载于《后汉书·列女传》,告诉后人,做事必须有始有终,成语半途而废,由此而来。 安步当车
战国时,齐国有个文人叫颜斶,他有官不做,偏偏跑到深山去隐居。在山里,他吟诗作画,下棋操琴,日子过得很悠闲。有一天,齐国国王派人找他到宫里去。国王见了他便喝到:“喂,走上来!” “你找我,应该你过来。”齐国国王见他这样嘴硬,十分生气。边上的大臣劝颜斶赶快走上去,大臣说:“国王是一国之君,你得听他的。” 他说:“照你这样说,我走上去,不是巴结他吗?” 国王大怒:“是国王高贵,还是你高贵?”“当然,我比你国王高贵。” “好,你举个例子听听,说不出我就杀了你。”颜斶讲了一个故事: 一次,秦兵去攻打齐国,大队
兵马来到鲁国名士柳下季的墓地,将领传令道:“谁在损坏墓地,就杀谁的头!” 士兵从墓地边上恭恭敬敬地走过去,到了齐国,将领说:“谁杀了齐王,就封他做大官。” 于是颜斶说:“齐王的头还比不上名士的墓。” 国王不得不服输,并拜颜斶为师。国王留他住在宫里享受富贵,他拒绝了。国王派车送他,他也拒绝了。他说:“走路安稳自在,跟坐车相差无几。” 于是用安步当车表示一种安于清贫生活的清高思想,另外还有用缓慢的步行代替乘车的意思。 不求甚解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二十岁那年死了父亲。当时,陶渊明家乡浔阳一带,水旱灾害连年不断,陶渊明一家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却喜爱闲散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在耕作之余,勤奋读书,觉得很自在。陶渊明二十几岁那年,在江州做了个名叫“祭酒”的学官。他看到官场的丑恶情形,非常失望,没过多久,他就辞官回家。他家门前有五棵大柳树,柳荫下是他经常饮酒赋诗的场所。陶渊明读书,主要在于领会文章的要旨,不在于在字句上花功夫。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记进了他的读书生活: “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一生中写了不少诗文,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文学家。成语“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了解一个大概,不死扣字句。现多指学者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一身是胆
东汉末年,刘备的曹操在汉水一带交战。刘备的老将黄忠前去曹营劫粮,被曹军团团围住。黄忠左冲右突,没能突出重围。 刘备的大将赵云带了几名骑兵赶来营救。赵云杀进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回到营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后大开营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营门外。追过来的曹军见了,不敢前进一步。只见赵云把枪一挥,营里的箭好似飞蝗般射向曹军。赵云和黄忠乘势追杀,获得大胜。第二天,刘备来到前线视察。他夸奖赵云 “一身是胆”,意思是胆量极大。
百川归海
汉朝时,淮南王刘安是汉武帝的叔父,他把从事天文,医学,历法,占卜的能人召集起来,人数有几千名。刘安请这几千人编了一部几十万字的书,名叫《淮南子》。《淮南子》中有一篇《记论讯》里面讲到人类的祖先原是住在水边和山洞里的,他们的衣着十分简朴,生活非常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见人们没有躲风雨,避寒暑的地方,就教人们建造房屋和工事,他教人们打造器具,从事劳动,发展生产;他又教人们制造武器,用来打击猛兽。以后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规章制度。文章认为,社会是发展的,古代的制度凡是不合适的就应废除,合适的就要发扬,这都说明百川一元而皆归于海,就像是所有的江河一样,最后都要流入大海。成语百川归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聚一处,也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
按图索骥
伯乐是春秋是一位著名的相马专家。有一次,他从牲口集市上走过,他朝一匹白马看了一眼,买客们立刻出高价,抢着买这匹马。他们说:“伯乐看中的马,没错。”果然,那是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伯乐把相马的经验写成一部书,叫《相马经》。他的儿子以为,只要死啃《相马经》就会相马了。他高声念道:“良马的眼睛大大的,腿长长的。”他一边看书上的图,一边到郊外去觅马,结果,他捉了一只大蛤蟆,以为是良马。成语按图索骥本意是讽刺墨守成规,现常用来说明根据某种标识即可找到需要的东西的意思。
名列前茅
春秋时,弱小的郑国位于晋和楚两个强国中间,两个国家都有吞并它的企图。 郑国同晋国定立了友好盟约,惹怒了楚国派兵伐郑。郑国那里楚国的对手,经过几战,郑国大败,投降了楚国。晋国闻讯后,派大将荀林父为统帅,前去救援。晋军来时,郑国已被吞并,荀林父便同副帅士会商议对策。士会认为:楚军前茅虑无,不宜轻易同楚军交战。 后来,他们就撤兵回国去了。 “名列前茅”由“前茅”发展而来,成语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
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
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 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见怪不怪
宋代有个文学家写过一篇《姜子家猪》,记载了一个奇怪的故事。有个叫姜七的人开了一家客店。这年春天,姜七隐约听到后院有人的哭声,开门去看,却又没有声音。有一天,五个客人住店。半夜里,他们听到了悲悲切切的哭声。他们循着哭声来到猪圈旁边,原来是一头老母猪在哭。有个客人喝道:“畜生,为什么在此作怪?” 母猪说人话:“我本是姜七的亲母。”客人们大为惊奇。那母猪继续说:“我生前以养猪、卖猪为业,靠此发家。”母猪突然翻了个身坐起来:“我死之后,受罚投生为猪,如今后悔莫及!” 第二天早晨,客人们把昨夜见到的事告诉姜七,劝他奉养那头老母猪。哪知姜七恼怒地说:“畜生的话何足为信!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两天后姜七突然发病,他怀疑母猪作怪,叫人把它杀了。没过几天,他就死了。成语“见怪不怪”,意思是,遇到怪异的现象而不惊怪,要冷静对待。
快刀斩乱麻
高欢是北朝东魏孝晋帝的宰相,他身边有好几个儿子,个个天真活沷。有人问高欢:“哪个公子最聪明?”经人一问,高欢就想考考他们。他叫管家找来许多乱麻,他对儿子们说:“看谁将乱麻理得又快又好。” 高洋和兄弟们一起整理乱麻,高洋见哥哥和弟弟半天没理出头绪来。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把刀,几下就将乱麻斩断。高欢问道:“为何如此做?” 高洋道:“乱
者必斩。”长大后,高洋篡位,当了北齐文宣帝。文中乱者,指造反的百姓,由这个事引出快刀斩乱麻这个成语,比喻办事果断。
草木皆兵
两晋末年,西北方建立了五胡十六国,其中前秦的符坚气势最盛。 他率领八十万兵马入侵南方,妄图统治全国。晋武帝派谢玄为先锋都督,带兵八万去阻击。谢玄先以精兵五千挫败符坚手下的良臣大军,接着,他又切断后路,逼迫秦兵渡淮河北逃。这一仗,符坚损失兵将1.5万人。符坚惶惑不安,登上寿阳城楼,察看军情,只见晋军阵式严整,士气高昂,符坚胆战心惊,看到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最后,谢玄以少胜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秦军。由于恐惧惊慌而疑神疑鬼,连一草一木都当作士兵,称为草木皆兵。
汗牛充栋
唐代有位学者叫陆质,他最爱读孔子的书。他和朋友交谈,满口都是孔子书上的话。他研读孔子的《春秋》几乎花去毕生精力,他写了许多有关研究《春秋》的书。他死后,许多学士都争先都读他的书。文学家柳宗元很尊敬他,曾写过纪念文章,文章中夸奖陆质书写得又多又好. 他说:陆质的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意思说,陆质的书,堆在家里能碰到房梁,出门用牛马搬运,能累得牲口满身是汗。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即汗牛充栋的来历,专用来比喻书多。
车载斗量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自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即被吴国擒获杀害。刘备和关羽亲同手足,噩耗传来悲痛万分。他当即带领70万大军,水陆并进直取吴国。 消息传到吴国,孙权十分惊慌。他召集大臣商议,决定派赵咨去魏国求援。孙权对赵咨说:“魏国傲慢(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你要有礼有节!” 魏文帝见赵咨故意问:“孙权看书吗?”赵咨答得很有礼貌,没不让主人占到便宜。魏文帝又问:“像你这样的人才,吴国有几个?” 赵咨说:“比我聪明的人多得要用车载斗量!” “车载斗量”,形容人或物数量多到要用车装,用斗量
老当益壮
篇二:成语故事典故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典故: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拼音】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出处】 《韩非子〃难一》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反义】 天衣无缝 自圆其说 无懈可击
【近义】 相互抵触 前后抵触
【示例】 毛泽东《论持久战》:?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在后,不是自相矛盾吗??。
朝三暮四典故: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猕猴,他能理解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
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拼音】 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解释】 1.(古意)指聪明人善于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2.(今意)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或者用来比喻花心,想得太多。
【出处】 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理解。
【反义】 墨守成规、一尘不变、以一贯之、从一而终。
【近义】 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变化多端、朝秦暮楚。
【示例】 所谓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设者也。——南朝(梁)刘勰《灭惑论》
坐井观天典故: 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边的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为什么不经常到井中观赏游玩呢??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看看。可是,
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脚就被井栏绊住了。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此而减少。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拼音】 坐井观天 zuò jǐng guān tiān
【解释】 坐在井旁边看观看井水中倒映出的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缘木求鱼典故: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的创始人之一。有一次,孟子得知齐宣王想要发兵征讨周围的邻国,扩大他的疆土,便去求见齐宣王,问道:大王,听说你要兴兵,有这件事吗???有这件事情。这是为了完成我多年来的一个追求。??大王,您说这是一种追求,这又是什么呢??齐宣王就笑而不答。 孟子说:?让我来猜一猜吧。可是还真不好猜。您哪,是一国之君。您想吃什么,不管是山珍海味,要什么就有什么;您现在有穿不尽的衣服,绫罗绸缎,您需要什么都会有臣子送到跟前;您的宫廷里有很多专业的舞女,有专职的乐师乐队,不管想看想听怎样的舞乐,也都能享受到。恐怕饮食、衣服、舞蹈、音乐,都不是您的追求吧???先生说的对。我的追求呢,是扩大我的疆土。?
孟子说:?您想扩大您的领地,占取别国的疆土吗?如果您追求的是这的话,那不应当兴兵作战,应当施行仁政。您施行仁政,老百姓都
感激您,您的国力强盛,疆土自然就会扩大;反过来,如果您用武力去征服,我觉得犹如缘木而求鱼,是找不到的。??会这样吗???对啊,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找鱼,充其量只是找不着而已,没有鱼您下来就得了。这比您出兵征讨别的国家恐怕还要好一些。别的国家,像秦国,楚国,都是强国,您非要出兵把人家征服了,这后果是很难预料的,或许会比缘木而求鱼还要糟糕呢!?
【拼音】 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反义】 探囊取物、瓮中捉鳖
【近义】 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
【示例】 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引狼入室典故: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几个月过去了,狼只是远远地跟着,并没有靠近羊群,更没有伤害一只羊。牧羊人渐渐地对狼放松了戒心。后来,牧羊人觉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处,不用再提防别的野兽了。再后来,他索性把狼当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群。牧羊人见狼把羊管得很好,心里想,人们都说狼最坏,我看不见得……
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进城去,就把羊群托狼看管,狼答应了。狼估计牧羊人已经进城了,就冲着山林中大声嚎叫了几声。它的嚎叫声引来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狼。那群羊全被狼吃掉了。
牧羊人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伪善欺骗了。
【拼音】 引狼入室yǐn láng rù shì
【解释】 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出处】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朵。?
【语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 拒之门外
【近义】 开门揖盗
【示例】 再娶者,皆~耳,况将于野合逃窜中求贤妇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黎氏》
以逸待劳典故: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
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冯异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
篇三:内容最全的成语故事
*1杯水车薪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
【故事】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
刚坐下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但丝毫不起作用,火越来越大,最后柴车化为了灰烬。
2 井底之蛙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故事】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
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 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 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 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 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 “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 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 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 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 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膝盖就被 井栏卡住了。海鳖慢慢地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 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 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 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
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 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3 一败涂地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
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释义】一旦失败就肝脑涂染遍地。形容惨败。也形容处境十分狼狈或事情坏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故事】秦末,各地诸侯起兵抗秦朝暴政,农民领袖陈胜在大泽乡也发动了起义。这时,沛县县令
见局势不稳,心里恐慌。县吏萧何、曹叁建议把逃亡在外的刘邦召回来。县令派人去召请刘邦,可是当刘邦的人马来到城下时,县令又怕刘邦回来罢自己的官。因此,他不但下令关闭城门,还打算杀掉萧何、曹叁。萧何、曹叁逃出城外,得到了刘邦的保护。
刘邦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号召百姓响应起义。城里百姓果然齐心响应,杀死了县令,打
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并请他做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 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请你们另外推举更合适的人吧。"虽然刘邦多次谦让,最 后还是担任了县令,被尊为"沛公"。
*4 囫囵吞枣
【典故】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释义】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
接受。
【故事】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
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
但是吃了伤胃;
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
*5 取长补短
【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
处。
【故事】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
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6 雪中送炭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
【故事】北宋宋太宗继位之后,生活十分节俭,但对百姓却毫不吝啬。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
着狐皮还觉得冷,他回到宫中,命人端来火盆、美酒。他独自喝酒,抬头见宫外大雪飘飘,他想到这么冷的天,那些缺粮少炭的人家会更加难过。想到这,他命人带上木炭和粮食去送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家。
*7 叶公好龙
【出处】出自《新序·杂事》。《新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采集舜、禹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
【释义】叶公好龙是一句成语,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
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故事】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 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非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8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
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释义】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
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故事】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
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 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 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9 一目十行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
速,十行俱下。”
【释义】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故事】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三儿子萧纲聪明过人,六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语句流畅,辞采华美。父亲称 赞他说:“我这个儿子快赶上七步成诗的曹植啦!”
萧纲非常喜欢读书,而且看得极快,一眼可以看完十行文字。萧纲读遍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学识十 分渊博。他尤其喜欢诗辞歌赋,下笔就能写出一篇,而且写得很精彩。他办事也很干练,十几岁就能 独立处理事务。后来萧纲继承了王位,做了梁简文帝。
*10 比肩接踵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 【释义】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故事】春秋的时候,齐国的国相晏子,名婴
,
字平仲,身材矮小,但是极有口才。 有一次,晏子出访楚国。楚王仗着楚国国势强大,对齐国的使
臣很不礼貌,一见晏子,竟然傲慢地问道:“你们齐国难道没有人了,怎么派你这个矮子来呢?”晏子答道:“我们齐国的人民比肩继踵而在,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怎说没人!不过我们齐国的规矩是,体面能干的使臣,出访上国,去拜见才高德重的君王,而像我这样的人,就只好派到这里来见你了!”
楚王本想讽刺嘲笑他,想不到反而被讥讽,自讨没趣。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