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学二年级作文关于少数民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9:20:27 小学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关于少数民族小学作文

篇一:如何提高二年级写作能力

提高少数民族二年级学生写作能力浅思考

XX村小学

摘要:作文是人们创造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个人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活动,它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也是学生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写作是我们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我们要尽好地与人交流,就必须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可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方的低年级学生,作文成了他们望而生畏的难题,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应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与指导,才能使学生不再为作文而头痛呢?下面本人对提高二年级写作指导浅谈自己的鄙见。

关键词:

一直以来,农村小学生习作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作文应“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而且强调“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由此可见,写作文贵在一个“真”字。可很多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方的小学生,他们常说的话往往是:我的生活很平常,没东西可写。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当然不是!罗丹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了一双慧眼,才能发现生活中采撷不尽的题材。因此,要提高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的题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经验铺垫,写出来的作文只能是脱离了现实生活的胡编乱造。因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生活经验至关重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学生从小到现在经历过很多事情,看到过很多美景,然而到了写作文时,大多数时候模模糊糊,主要因为之前的观察无序,或者是因为时间长了,有些忘记了,再说孩子们脑海里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留下的印象,呈杂乱无章的状态。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提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日记或随记或讲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作所为有意识的记录下来。而且我主张在写作文之前,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顺序、有方法地对脑海里的生活积累进行整理、激活。

二、引导学生观察,以趣为源

作文永恒的话题无非是成长和情感。成长是指从小到现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而情感又包括同学情、师生情、父母情、亲情等。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寻找多种方法进行引导寻找素材,而且是有趣的素材。如参加体育运动,参加运动会,参加大扫除,参加劳动,参加文娱活动或各种节假日等,都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资料。积累资料这项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扩大知识面,增加积累。常言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平时指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生活,多积累材料,到写作时就水到渠成。

三、教给学生写作技巧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技巧的展现至关重要。故此我们必须做1、告诉学生要有观察的顺序,或根据时间顺序,或根据方位顺到:○

2、鼓励学生平时留意生活。○3、鼓励学生交流生活经验,创造序。○

4、适当干预学生留意生活,可以事先布置任务。○5、交交流平台。○

6、提倡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为此,我给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

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巩固升华:

1、语言技能训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即通过各种简短的应用文训练,各种文体的片断训练等等,细水长流,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专题训练:在一段时间里,集中训练一个专题。如写景专题,以空间、时间或逻辑为顺序各练习一遍,从中找出写景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提纲训练

写提纲目的是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例如训练记叙文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一些作文题目,在众多的题目里,选出一个,然后要学生只拟题纲,不求成文。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同时在写作益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摘抄美言佳句

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逐渐聚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学习也是这样。古人云“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孙洙)”,说的也是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熟练技能的道理。

就像我们身体长大一样:小时候我们一天天的长大,可是我们每天并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手指头变长,个子变高,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确实是长高了壮实了。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一路同行的人,感觉也和自己没差什么,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某某人这段时间成长很快。仔细跟他一聊,发现人家这段时间确实思考了很多东西。同样的一件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同样的一个意思,为什么我们感觉自己所说的很平庸呢?殊不知,美丽人生的造就离不开我们的日积月累。要想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的淋漓尽致、美滋美味,首先要学会摘抄,即积累,才会运用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优美的文章源于摘抄和自己的感悟”。由此可见,名言警句、美言佳句、励志歌词等具有向上力量的词句可以给我们的文章添姿加色,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多方面的,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习作的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在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平时,让广大学生学会做人

篇二: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

问题与对策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本科)

姓 名: 胡蕊琼

学 号: 1353001203375

指导教师: 王阿才

联系电话: 15331477762

提纲: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三、针对以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教学策略。

摘要:无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汉族聚居的大中城市,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应用。写作是人们沟通感情、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本文论述了小学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 农村小学写作教学 问题 对策

在我任教的滇西南边境小县城绿春而言,遍布着哈尼族、彝族、瑶族、傣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我曾任教于绿春县大水沟乡的一个乡下小学,那儿遍布着哈尼族人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几乎95%以上的哈尼人都讲哈尼语,其间极少数人讲墨江方言。2008年7月毕业

的我9月就走上了工作岗位,第一次来到绿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让刚走出校园的我无所适从。沟通成为我和学生最大的障碍,有时用普通话进行沟通时总会发生“鸡同鸭讲”的尴尬事。闹了不知多少笑话,成为哈尼族老师的茶余饭后的欢乐事。自此,我发誓首先要教会本班学生习惯听普通话和说普通话,再在日常生活中带动其他班的同学一起说普通话。经过半年时间训练,极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中流利的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少数学生较为内向,上课极少开口,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叫他们来帮我做事,一边帮忙一边引导他们习惯说普通话,建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熟悉和老师如何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当时他们是二年级,可造性较强,学习汉语语言又快又准确,尤其是语言表达部分,甚至比其他高年级的学生说的还要好,在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语文居然考了全乡第二名,这是质的飞跃,从倒数跃居正数第二。

因此,我认为语言的培养年龄越小越好。作文的基础就是语言,只要语言能流利的表达了,写作才能顺理成章。

写作就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里面有两个要素:语言和思想,二者缺一不可。在少数民族地区,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在写作中也常有表现,例如,我曾经教的一个五年级男生,他家是大黑山的,他们除了会说哈尼语,还会说墨江方言,他的这种语言特点就完全表现在了作文当中,他在写《有趣的一件事》中,他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星期六的早上,我跟妈妈到大黑山“买吃”东西。到了那里我就跟妈妈说我想“买吃”包子。妈妈就让我“买吃”包子了??

后来我从其他学生口中知道,汉语和哈尼语有一定区别,例如汉语:吃饭。哈尼语说的是:啊伙咂 。翻译成汉语就是:饭吃。哈尼语吃包子是这么说的: “馒头咂里”。所以,好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带着自己的民族语,这样的作文主谓不分,完全没法读通顺。

因此,在运用汉语写作时我们就得摒弃少数民族语言。我们基本上得花很多时间在语言的学习上,相比较于常说普通话的同学,这部分不常用普通话的同学在写作上会困难很多。因而,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把重点放在写作内容上。如果无法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可能永远也学不好汉语作文。我们围绕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训练:

一、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怕学

笔者在边疆少数民族从事教学已有六年,在过三个村委会,一直都担任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几年以来笔者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汉语基础相当差,见识又不广,生活比较枯燥,知识受限,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极度紧张而无从着笔,半天写不出一句通顺的话来;即使写出来,文章也是东拼西凑,内容空洞,杂乱无章。“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一条“定律”。

(二)教师怕教

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

多数农村学校课程表中根本没有安排写作课,学生真正训练作文的机会就无法实现。有的边疆老师,即使有作文教学课,也没有像样的教学计划与教案,作文备课也脱离了农村学生的实际。每当考试来临就让学生背诵“优秀作文”应付了事。

2、批改学生作文过于简单且不及时

有些语文教师作文批改不及时,两三个星期都发不下去,在作文的批改上敷衍了事,有的只写“阅”、“尚可”、“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 等一些简单的批语。学生看了之后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也不知道不足之处在哪里,也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修改自己的作文,毋庸置疑,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得到提高了。

3、讲评学生作文重点不突出,要点不把握

好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常用“总结基本情况----概括优缺点----简单点评一两篇学生习作”的传统做法,甚至有的教师根本就不做讲评。

4、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

由于地理区域、语言环境等的因素受限,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让他们独立写作更是沾不上边了。因此,要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当好语文教师实在是太难太累了。看着那堆小山似的,并且写得乱七八糟,没有一句通顺语句的作文,我真的太头疼了,假如语文老师不需要批改作文,那就轻松多了。想必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都是有此感受的。尤其是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语文老师体会更深。

5、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对作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第一、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因为考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比如:只要求学生仿写作文;抄袭优秀作文并要求背诵和默写,以备考试之需。甚至把考过的题目拿来让学生反复写,并以“写好这些作文就能考出好成绩”之类的话激励学生。在学生看来,作文就是为了夺得卷面上的高分。“为考而教,为考而作”这就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师生的作文观。

第二、农村学生的大多数家长觉悟意识低,除了学校提供的,他们不会想到要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些课文书籍。农村多数学校没有图书馆,就算有也很少开放,形同虚设,因此,孩子们除了国家免费提供的教材外,就根本没有阅读课外读物的机会。除了语文、数学课外,体育、音乐、美术等课不能正常开课。课外活动也很少开展。

第三、教师写法指导不得法。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学历偏低,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少,也许经验上也有些欠缺,语文老师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不被学生理解,这样,学生以后见了作文题目就头痛,被迫写出的作文怎么可能优秀?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四、学生作文缺乏创新,千篇一律,翻开农村小学生的作文不难发现其中所写的事无外乎都是这样:第一次煮饭,把饭煮糊了;难忘的人无外乎是写爸爸、妈妈、老师如何

如何关心自己;描写春天常常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写劳动就是满头大汗,干劲冲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写老师多是废寝忘食,两眼布满了血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所选的题材往往是哥哥写了,弟弟又写,在中年级写了到高年级还在继续写。题材单一陈旧,千篇一律,缺乏生气。

第四、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关注欠缺。

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乡居多,政治、经济相对落后,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目前学生的家长中,文化程度以小学、文盲居多。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我们这里,一般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低,也不管孩子的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闻不问,也关注不了。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写作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是致命一击。由于父母关注的欠缺,学生在学校只是完成学习任务,至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根本不放在心上。当然,因为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

笔者认为,基于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立足农村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农村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挖掘写作源泉,从而提高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用汉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为克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固有的困难,突破作文训练这个难点,下面就笔者多年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作文教学教学,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二、针对以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尝试以下教学策略。

第一、小学生作文教学重视“说”的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说”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从我校作文课堂教学来看,普遍忽视“说”的训练。学生到大自然去看了,听了,有很多的话要说,要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说话的能力靠培养,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自己亲身体验,就是把自己刚刚说的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说促写的办法,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发展。平河是哈尼、瑶族、拉祜族聚居的地方,思想封建落后,平日都说本民族语,很少讲汉语普通话,针对大部分学生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即使说了也表达不清他要说的意思的这种现象,我经常采取多种方法进行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开口说话为主,慢慢的过度到一词多造法,让学生用一个词语造几个句子,词语选择要多样化,一次训练只选择两三种词性的词语。造句时尽量一句换用一个地点、时间、人物、环境等。促使他们展开思维,让思维进入广阔的自然界中去,不能拘泥于家庭、学校、爸爸、妈妈、同学等。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积极的锻炼,也敢“说”了,习作的难度就降低了。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在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什么花在春天到来时最先开放,哪些动物在夏天时总在树上叫,秋天来临时白天时间变得短了还是长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冷还是雪融化的时候冷,等等。经常细心留意这些观察,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1)观察家乡美丽景色。我的学生都来自美丽的乡村,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利用作文课我经常带他们去野外观察: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都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里,给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他们写作文的基础。

(2)在体验农村生活中观察。首先,我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我经常给孩子们讲自己的童年: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趣事和孩子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勾起学生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其次,我们边疆学生在节假日时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布置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过节前布置哈尼族学生写“哈尼十月年”、“苦砸砸”等节日;瑶族学生写“盘王节”和“达努节”;拉祜族学生写“新米节”等本地的传统节日,指导学生观察过节时间,节日的经过,节日气氛等等,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在节日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感情真挚,表达真情实感,肯定是篇好文章。

(3)绿春县平河乡中越边境的丫口水潭、东斯村委会尼龙村、东角村委会阿八寨新区是国家“美丽家园”建设项目三个试点村,以此为例观察农村变化。指导学生写家乡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聚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等政策的出台,农村住房面貌出现了历史性改变,绝大多数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土坯变砖瓦、平房变楼房,村村通公路,户户有电视,彻底改变了山乡人背马驮的落后面貌。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与此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发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学(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点点滴滴,观察家乡的每一样变化,把观察到的在作文课上和同学们交流。我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都十分地感兴趣,经常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再把日记整理修改,又成了一篇篇富有生气的好文章。

第三、指导学生试着仿写、创作。

为确实降低学生作文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尝试过联系教材经典课文或学生成功作文讲解写作技巧,让学生利用手头的优秀范文和语文教材多读后,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先模仿,后创作,仿中有创,取得过良好成效。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仿写与前面提到的“背作文、抄作文”区别开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注意要寻找离学生生活贴近、情感相通的范文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不能过细过深,应从大处着眼,先说说怎样结构段落,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设置详略,怎样提炼中心,再说说人家怎样准确运用动词、形容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等,而后重点强调我们应该吸收那些优点。例如:指导学生写“哈尼十月年”时,可以让学生回想我们所学过的老舍先生笔下《北京的春节》,从文章是结构、内容、修辞等进行分析,比较我们的传统节日与北京是春节有什么不同。切记,学生仿写的文章要求不要过高,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主。

篇三:少数民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少数民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作者:崔春玉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08期

如何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写好汉语作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它既不同于作家创作,又不完全同于社会书面语言交际,它是一种测试书面语言表达的手段。而汉语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第二语言,那么高考时要求学生写出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材料充实、语言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的文章是很难的;而且近年来高考试题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相对提高了,而从我们少数民族考生的考场作文来看,错别字多,语言不通,意思表达含混,思维不清,条理性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就难以达到测试的要求。那么如何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掌握要领,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选材要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要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素材,进行严格的筛选。所谓“选材要严”就是要选生活中最富有本质特征的素材。这样,在作文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情,抓住本质特征,选好材料。比如,在写命题作文《理想,人生的动力》时,引导学生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如用名人的事例详细分析材料,让学生真正懂得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有了人生动力。再如,写散文时,引导学生从墙角的拖布联想到清洁工;从个体户卖豆腐,看到了欢迎他们的却是千家万户;从迎春花的顽强生长,推论出“作为一个人,是否也应像迎春花一样积极进取呢?”从赞美松树的风格,引申到更要赞美具有松树风格的人。拖布、个体户、迎春花、松树……都是蕴藏在生活深处的具有本质特征的闪光素材,就可以成为一篇作文的较好题材。这样因材施教,使学生在选材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立意要新

有了题材,就可以构思如何表情达意了。表情,要表达健康的情调;达意,要表达正确的意境,但关键是要新:新的观念、新的风貌、新的意境……总而言之,内容要新。比如,在指导学生写题目为《挂钟》的作文时,用挂钟和学习必须要有新的动力进行类比推理;写《榕树与蒲公英》时,把榕树与蒲公英和好儿女志在四方来引申对比;写《有钱就有幸福吗》时,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从中认识到这样立意,既不人云亦云,又不故弄玄虚,而是着眼于新的角度,开拓出新的意境。

三、布局要巧

有了新的立意,在构思时还必须有巧妙的布局,布局就是结构,结构并无定法,这主要应由文章的内容来决定。例如,写《我的老师》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侧重写最能反映老师精神品质的几个方面或几件事;写《当考卷发下来之后》,不能写对在哪儿、错在哪儿,而应写拿到考卷后同学们各自不同的神态和心情;写《在困难面前》一文时,指导学生抓住在困难面前人们的不同反应、不同的言行。这样的写作实践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布局谋篇的能力。

四、语言要精

精,是指精炼。精炼的语言既可从生活中提炼,也可从阅读中借鉴。我们不仅注重平时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注重阅读指导。例如,在教授高三年级课本第一单元时,我们认为这个单元的四篇散文充满感情,饱含诗意,语言优美,适合学生朗读训练,就进行了重点指导,使学生从中受益。再如,讲授第七单元小说单元时,感到这四篇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写法上各具特色,语言极其生动形象,可读性强,在指导学生朗读并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精炼的语言,收效很大。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指导他们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应重在讲评,要在讲评上多下工夫。通过讲评,不仅使学生懂得写什么,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组织语言去表达,切实为少数民族学生写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吉林省磐石市红光中学)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