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文素材
篇一:关于教育的作文素材
1779年的一天,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准备视察一所学校校方为此准备了隆重的仪式:选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领唱欢迎颂歌。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王后到来时,已没有兴致听一个小男孩唱难懂的六韵步诗。她告诉丈夫:我累了。于是路易十六传旨:班师回朝。那个领唱的小男孩已经为此准备了多天,他在人生中第一次穿如此华贵的衣服,第一次被委以如此风光的重任。可此时,他却捧着诗稿孤零零地站在雨中,委屈地望着远去的皇家车队。等待了多天的荣耀没得到,反倒成了小伙伴的笑料。小男孩永远忘不了这少年的耻辱。13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作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他强烈主张且真的把那个傲慢的国王和王后送上了断头台。那个小男孩便是马克希姆·罗伯斯比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对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对那18个班上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后来,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45岁的相蓝欣是在瑞士任教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华裔教授之一,他还兼任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他发现中国小学生的费用比瑞士还要高出十几倍甚至20倍。在瑞士,每一个孩子上小学、中学,不仅不收学费和书本费,还给每个小孩一个月补贴200瑞士法郎,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这里的公立大学也没有什么收费问题,一个学期也就500瑞士法郎左右
去年11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整版介绍了一位18岁青年:通过了MCSD和MCDBA的全部考试,成为亚洲地区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之一。他仅有初中学历,曾经是一个成绩差得让老师失望、让母亲绝望的孩子。他说:“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适合我学习的互联网,很幸运地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得到了一种适合我的教育方法。”他的母亲说:“从才智上讲,儿子只能算是平平;从自制力来讲,他低于一般孩子。他之所以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只是因为他找到了适合他的教育环境和方法,让他在求知欲最旺盛阶段能自主地、随心所欲地学习。”
【摆正期望的天平】
一个从中国内地移民来到美国的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掩面哭泣,她简直不敢相信,她儿子高中一年级得了一个杰出学生奖。她儿子移民美国刚一个学期,他在中国连职业高中都没考上。而来美国才半年,英语还跟不上,怎么就奇迹般地得了杰出学生奖呢?校长还有亲笔信祝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信中说学校希望家长和学校保持联络,将这位极有前途的孩子造就成一个有用的人才。
其实这位中国女人不了解美国中学教育系统的体制和教育理念的运作。美国中学所有学生毕业全部获奖,只不过奖项、名目不同罢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校设奖时已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发奖是校长、老师激励学生,调动他们潜能正面手段
本月中旬美国纽约州的地方法庭审理一场官司。这场官司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位29岁的单身母亲受到对自己现年9岁的儿子监护不当的指控,而她涉嫌违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她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神童。孩子的母亲伊丽莎白说,过去几年,为了让贾斯廷应付各种超常孩童的检测,她对孩子进行了近乎残酷的教育和培养,使孩子小小年纪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不过,伊丽莎白说,她这样做全是出于母爱。
迈克尔·乔丹的母亲说:“我认为不论是谁,如果把培养明星作为父母的奋斗目标,是父母幻想的悲剧性误导。实际上,我认为任何做父母的,如果把子女在任何领域的成就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那是在危险的道路上践踏子女的前途。父母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和性格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无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在这以后,每当孩子在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更是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在德国我亲眼见过许多德国“君子”愉快地从事各种体力活动,例如议员在家里爬到房顶修整瓦片,坐在梯子上粉刷墙壁;大公司老板在庭院里满头大汗推着剪草机来回奔忙;大学文科教授自己组装电脑,设计连接家庭电脑网络;学者修打火机、配钥匙、安装上下水管道等等??
卡尔先生是研究欧洲古代哲学史的教授,他家的那幢三层小楼房除了设计和盖房是请人帮忙,余下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干的。尽管德国人普遍富有,但在家庭室内装修上并不攀比豪华,他们觉得家庭装修用钱来堆那是愚蠢的。凡事自己动手干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以此来影响和培养下一代。卡尔说:“德国人重‘身教’轻‘言教’,要用父母的行动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一切靠自己而不能坐享其成,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老舍先生的教子方法有四:一是不必非考一百分不可,特别是不必门门都考一百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老舍先生的这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孩于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自然才是最美的。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汪洋,那就让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样可以带给你跳动的喜悦;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位名人,那就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无论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无论他是一名军人还是一名商人,只要他诚实、正直、善良、上进,为父母者都应为之骄傲,因为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周国平提出,一个人是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运用智力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关系极大。在这方面,东西方的教育是很不一样的。从源头上说,西方文化从希腊起,对智力运用本身的快乐已非常重视,常常把智力本身看成是一种目的,认为智力运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实用是第二位的。而在中国传统中,文化的实用性就比较强烈。其实,西方的科学注重的是科学精神本身,具体的科学成果是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在这样的氛围里,科学才会发达。
人的智力生活其实包括了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后者面向人生,两者可以合称为心智生活。教育的意义正是通过那些使他品尝到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把人引导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心智生活之中。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发现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到底取决于心智生活的总体水平。我始终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主要差距是在这里,而不是在别处。
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类的女教师.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美国第威夫人:“时时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任何关系。”
授之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之以渔,足食终身之鱼
著名画家张大千说:“人生在世,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地有选择地读书。”
明朝冯梦龙:“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要散布阳光在别人心中,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如果把错误关在门外,真理也将关在门外”,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如是说
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婴儿的情绪,是认识世界的反映
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幼儿的学习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读写算和各种技艺
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在生活中学习,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性格塑造始于婴儿时期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
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丰富的想象力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东西跟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没有体谅和信任,便没有友谊
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
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
教育幼儿除了要有耐心之外,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育儿过程有艰辛,也有欢乐
没有一个朋友能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能比得上疾病
对症下药方可治愈疾病
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篇二: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
范文目录
1.《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2.《师爱的智慧》
3.《甩开莫名的?威信?,努力贴近学生》
4.《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
5.《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6.《如何?因材施教?》
7.《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8.《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
9.《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
10.《教师的使命》
11.《 让学生?学会学习?》
12.《创新能力》
13.《良好师生关系》
14.《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
15.《让学生“学会学习”》
16.《创新能力》
17.《良好师生关系》
18.《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19.《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
20.《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
21.《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22.《教态--写在脸上的师德》
教育写作文采提升素材
一、排比句
1、若让孩子生长在批评之中,孩子便养成尖刻和逆反;若让孩子生长在敌意之中, 孩子便养成攻击和报复;若让孩子生长在恐惧之中, 孩子便养成焦虑和过敏。
2、成熟是一种素质,一种源于心灵表于行动的素质;成熟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静的态度;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能看淡一切,万事淡如水的心境。
3、责任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
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4、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5、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我要说:拥有这些,不一定就是真的拥有了幸福!
6、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7、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该独立;
感谢打击你的人, 因为他锻炼了你的意志;
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谢辱骂你的人,因为他提升了你的定力;
感谢挖苦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淡定;
感谢诋毁你的人, 因为他丰富了你的阅历;
感谢苛刻你的人, 因为他燃起了你的斗志;
感激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二、比喻句
1、教育理念:“填牛”与“填鸭”
有人说:经典教育是“填鸭式”的教育。
我说,不错,我是在“填”,但填的不是“鸭”,而是“牛”。
“填鸭”是鸭子吃不下,硬塞进去,以图增加分量,卖个好价钱。 “填牛”则不然,(别嫌这个比喻粗俗,这里没有丝毫不敬):牛有四个胃,容量很大,恰似儿童那有着极大容量的空空的大脑;牛食量很大,每次吃很多,恰似儿童的大脑,有着超强的吸收能力;牛吃草是狼吞虎咽而不是细嚼慢咽的,也不是边吃边消化,却并没有任何胃痛或者消化不良的毛病。
2、《师爱无声》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里讲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对偶句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2、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四、名言名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9、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郭沫若劝勉落榜生)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悬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苦索)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悟)——王国维人生三境
11、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牛奶和血——鲁迅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
比较实用的教育名句
1、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
2、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3、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革命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
5、虽然你不能左右天气,但是你可以改变心情;
6、虽然你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7、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8、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
9.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10.教是为了不教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述而〉〉
13.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
1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学》
15.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 黄炎培
16.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郭秉文
17、“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1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9、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赫尔巴特
20、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1、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22、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王国维
23、严是爱,宽是害
24、泰戈尔:天空没有为我留下什么,但我毕竟飞过
25、俗语:让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底的一粒沙子
26、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好的山
27、雨果:挫折是强者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28、海明威: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30、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部分教育名家的名言警句
?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
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9.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
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
《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
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过来!把我有的给你倒上!?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子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 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我要?,而不是教师的?给你?。
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
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
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
篇三:教育类作文素材
智慧之井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每天都要分别到山下去挑水。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在左山上的和尚发现右山上的和尚再也没有下山挑过水,便前去拜访右山上的和尚。右山上的和尚带他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也会挖,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我喜欢的拳。”左山上的和尚恍然大悟,原因右山上的和尚为他自己挖了一口智慧之井。
道理:日积月累的经验将成为自己巨大的“财富”。
无声的教育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以身作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 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宽容、仁爱)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教育需要换位思考
有一位作(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接受程度,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然起学生一分自信。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以“教师如何对待差生”、“信任的力量”为话题)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责任重于泰山
神圣的职责是责任,更是一种良心。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名字叫范美忠的都江堰普通教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那些不顾及自己生命来保住学生的性命的老师相比,范美忠最大的关注点则在于在面对危险时他暴露了人的本性,或者说不叫人的本性,而是人性中最弱的一点。范美忠并不把自己的行为定位为道德的缺陷,反而将自己的行为说是成提供给社会作为分析道德与人性的案例。“范跑跑”也许并不是个别现象,却被很多人当作是个例来研究。人性与责任在危难时该如何抉择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来抉择?不禁让人想到在地震中报道的另一条新闻:在地震中有这样一对夫妻,在地震发生时丈夫只大喊了一声“地震了”便独自跑到楼下,等他安全时才想到妻子,转而去救自己的妻子。在这个小事情上,我们看到了丈夫第一次的举动体现了人性,而当他返回的那一刻,他已将
责任看终于生命,原来责任可以如此高贵。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解放军的职责就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群体中的个人,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解放军不能因为随时而来的余震而畏缩不前,医生也不能因为大灾过后必有大疫而不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而作为一个老师,当一群学生把你当成是一个信赖者,当一群家长把你当成是孩子的保护者时,你却独自逃脱。每个人都有最人性的一面,就像一个即将饿死的乞丐不会因为另一个也饥饿的人放弃自己获得的食物一样,可贵的是他可以在维系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分一半或者几分之一去救助另一个生命,前者是人性,而后者是责任,一份对社会、对同伴的责任。
在大家还在讨论教师职责时,一条由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育局6月2日出台的一条新规定引起了更多人的参与讨论:今年高考期间,碰上余震发生时,在场的3名监考老师要负责考场内考生的疏散工作,不能先于学生撤离考场。监考老师都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方能离开,违反规定者将遭到停职或开除的处理。迎合了即将进行中的高考。而现在,当我们再来想由事件本身所引出的这个规定时,不禁觉得用法律法规等形式来限制或制止住的行为可能也就体现不出人性与责任了。因为二者都不是法律法规等所限制和能限制的。换句话说,用相关的制度能限制的也就不叫人性了。重?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词录旧恚睹乐冶旧淼奶优芤残聿⒉豢珊蓿蛭扛?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都有求生欲,每个人都有利己心理,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每个人都那么伟大,可恨的是他之后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