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篇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作者:刘晓玲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11期
摘 要:阅读不仅能丰富“思想”,润泽“语言”,掌握“技巧”,还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培养一个人的阅读兴趣。而持续、高雅的阅读兴趣是能转化成写作兴趣的,会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这样看来,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必由之路。一个读书多的人不一定是喜欢作文、会作文的人,但一个会作文的人一定是喜欢读书、多读书的人。 关键词:生活;语言;技巧
古人说:“读书就像是熔化铜,将铜放进熔炉,用皮风箱扇风,不到铜熔化就不停止,非常地费工夫;写作就像是浇铸铜器,铜已经熔化了,就按照模型浇铸,一冶炼就成功了,只要能够识别模具,铸造过程全不费力。”这便是所说的读书多用工夫,才能轻松写作的道理,即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鲁迅先生的话更让两者之间亲密无间。他说,从前教他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写作方法,一天到晚只是读,写,读,写;写得不好,又读,又写。先生却绝不说这文章究竟哪儿不好,怎么样去修改。一条暗胡同,一任学生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听天由命。就在这反反复复的“读,做,读,做”之中,学生“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
其实,作文远非古人“浇铸铜器”那么简单,也并非先生所说的“读、做”那样模糊。虽说文无定法,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我认为,作文不外乎四个问题,即:生活、思想、语言、技巧。“生活”与“思想”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语言”解决“用什么”来写的问题,而“技巧”则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这四个问题不管是“由难而易”,还是“相生相随”,都可以通过一条途径——读书来解决。
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书便是读“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有了真实的生活经历才会书写出真实感人的情思。现在的孩子生活的确太单调,两点一线的“家”“校”生活,孩子们穿梭于各种课内外课程与单调乏味的作业堆之中,毫不逊色于一些普通成年人所承受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即使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也不善于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进而转换为文字呈现。有“源泉”却无法开发利用,的确让人烦恼,这就需要用“思想”来解决。会作文的人一定善于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大脑发现生活。而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实在无法实现“观察与发现”,更谈不上“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思想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日益成熟。对小学生来讲,还没来得及“日益成熟”,从中年级甚至低年级开始就要面对作文,实在是勉为其难。这种“提前支取”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极不喜欢作文”,甚至害怕作文。
解决“阅历”和“思想”问题有一条捷径,那便是读书,大量的读书。读书就是跟作者一起去经历生活。曾有人问过一位较有声望的老作家:“先生,您的文章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好?”回答是:“我翻阅了不计其数的书籍,能背诵几百篇的佳作。”显然,书读得越多,“阅历”就越丰富;“读书能加速人的成熟”,不仅是读文字,读故事,更是一种“读脑”。读别人的脑子,进而丰富自己的脑子。而人一旦对生活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二、“语言”是写作的物质材料,读书便是蓄语言
学习语言非下苦功不可,需要一丝不苟和日积月累。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竹篮打水”的故事——一位私塾老师为了让他的学生明白坚持阅读的好处,便让学生提着竹篮去河边打水,装入自家的水缸。最后水缸里的水未增加一滴,却让篮子变得光鲜亮丽起来……阅读之人正如这打水的篮子,尽管初时不见长进,看似白看,但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也就“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我在告诉学生关于读书的好处时讲得也很通俗:如果一个人连别人写好的语言都不会读或者读不明白,又如何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呢?一个老是不读书、不写作的人认为自己总有一天会写出文辞精美的文章来,那真是天方夜谭。
正因为这样,我认为“语言”之于作文甚至比“思想”更重要。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和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捷径,只能多读、多写,二者缺一不可。小学生作为阅读与写作的初学者,“吸收”比“释放”更为重要,按韩兴娥老师的做法,“先让学生海量读背,期望他们在此基础上能写出通畅的文章”。学生在低年级时大量阅读、识字、背诵,基本不作文,到了三年级必须作文了才开始进行。这也顺应了“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古训。因此,在作文之前,请先让学生爱上阅读,大量阅读。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会在触摸、品味别人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力。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鲁迅的辛辣,朱自清的朴实,会让人在咀嚼的同时逐渐内化,由模仿而创造。
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坚持!“一个奇迹的发生可能就在某一个简单的重复瞬间”。就连“竹篮打水”也不会是“一场空”,何况是读书。
三、“技巧”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读书可以悟“技巧”
写作技巧就是作文时运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与“阅
历”“思想”和“语言”相比较,“技巧”显得简单、轻松多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任何写作技巧——叙述、描写、烘托、渲染、联想、照应、点面结合、动静结合、首尾呼应、衬托对比……都可以通过阅读来模仿、创新。鲁迅先生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的方法。”一句话,只要出现过的写作技巧你都可以从相应的作品中获得。
作文源于生活,基于阅读。“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有了大量的读书积累,“腹有诗书”的孩子们才能“下笔如有神”。
编辑 赵飞飞
篇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时下,中学生对作文严重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使得许多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颇感无力。面对纷繁的作文环节,我们常常侧重讲授作文技巧,可对写作体验不多的中学生来说,那些所谓的技巧很难排上用场,反倒使学生无所适从。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这个问题常常萦于脑际,挥之不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发现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作文”。
1. 阅读:为写作助燃
“读”是吸收的过程,对于“写”是一种“综合”的影响,如对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生活的教诲,知识的灌输,技艺的汲取,语言的磨砺等等。而写作需要运用字、词、句、段、修辞、逻辑等“硬件”,还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相当难度,阅读正是摄取作文营养之捷径。若学生心中有了大量的文章储备,何愁写文章无“米”下锅?怎会产生厌烦不快之感呢?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我认为要想使学生会阅读,首要之务是培养良好习惯。
为了养成日日必读的习惯,阅读内容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要求每人准备一个阅读跟踪记录本,
记下当天的阅读内容以及心得收获。参考记录格式:
X月X日X点X分-X点X分 内容:赵树理文集《小二黑结婚》
收获:[可有可无]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天天读”的习惯,教师还要坚持抽查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并每天上课利用5分钟安排2名学生与全班同学分享昨天读的精彩片段或自己的心得收获,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但值得强调的是老师只是起到督促和指导的作用,不给予过多的干涉。因为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以后,才会有习惯的形成,才会获
得阅读后的多重功效。
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当孩子们看到记录本越来越厚,心中懂得的越来越多时,就会欲罢不能,试
想有了读书千万卷,何愁下笔无良言?
2. 熟读成诵:为写作导航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的都是“熟读”的重要。不“熟”,只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只有“熟”了,才能活跃于脑际,流之于笔端,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熟读和背诵相当数量的精品,不仅使学生储备了许多写作素材,还向学生诠释了什么是好文章。我的做法是:目标明确-系统完备-循序渐进-严格把关-学以致用。“目标明确”是指根据教
学大纲的背诵要求,把课本中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开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经典篇章。“系统完备”是指把要背诵的篇目按照一定的序编排出来。“循序渐进”是指分年级、分学期、分单元、分课时地达成目标。“严格把关”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多种多样的方式检查所有学生必须实现背诵目标。“学以致用”指能把背诵所积累的材料运用于写作实践,甚至可以借鉴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也就能渐渐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了。正如巴金先生谈自己创作经验时说:“现在有二百多篇文章储藏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可见,从熟读学写作,的确事半功倍。对于学生来说,记诵好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地可用的语句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记诵得更多时,就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还可以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圆满,更生动。这也是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3. 养成“读——思——写”相结合的习惯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应该鞭策自己每天写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炼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从这里,我们看到 “多写”是写作训练的关键。我们看别人的作品,是必要的“吸取”,但最终目的还在于“表现”。许多学生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俗话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学生在日日必读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其“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习惯。这种习惯在于培养学生不惟书,对阅读内容能通过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并把这些写出来。写的方式可多种多样:有摘抄精彩词句段篇,有概写提要,有读后感、读后演、读后画,有写短评,有写眉批旁注法等等。在此我想重点说一说“读思写”结合必须注意的事项:三者的结合应重点突出不庞杂;鼓励创新,不束缚个性,不硬性规定写法,只做必要提示指导,不求数量求质量,三者有机结合,不搞形式。这种习惯虽很难培养,但只要诱导得法,学生就会被动为主动,化要我读思写为我要读思写,因为他
们找到其中的乐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多读,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多写,又会使读书如饥似渴。只读不写,阅读便会随兴所至,停留在浅层次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阅读”点燃“写作”之情,以“写作”作为“阅读”的归宿。正如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这样我们才能迎来语文作文教学的春天!
篇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让课本素材为“我”所用
很多同学认为,议论文写作素材尤其是经典素材难找,殊不知,课本竟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也忽视了对学生积累课本素材的方法引导,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本没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素材资源。因此,有效利用课本,活用课本素材是同学们 “冲刺”作文高分的重要手段。
一、旁征博引式
旁征博引是指在写文章时引用古今中外的各种典籍资料、名人轶事、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材料作为论据,使文章内容充实,增强文采。这是一种能使文章厚重、亮丽的好方法。
我们中学所学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久经考验的名篇,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艺术、科学、经济??无论是人物、事件、时代背景,还是作者生平、书下注释、单元点击链接等,都是可供挖掘的素材宝藏。我们如能挑选、运用其中的瑰宝,他为我用,古为今用,革故鼎新,那么,我们写作时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下面节选的是一篇以“借”为话题的作文:
借着书中的文字,我们得以穿梭于时空的隧道中,神交古人,开阔视野。我们可以看到大漠孤烟,江南风光,可以欣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可以体会到霸王横戈马上的威武和垓下受困的凄楚,可以领略到曹公指挥若定的风范和对酒当歌的气概,更可以追随着李白匆匆的步履,看他抽刀断水,举杯邀月;可以陪同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一抒难施雄才大略的悲怆;可以陶醉于“韩潮苏海”的雄韵中……
这段文字篇幅短小,但材料丰富,用例有诗词化用、王侯将相、著名诗人,却都是我们课本中见过的
素材,通过汲取精华,整合创新,既为文章提升了文化含量,又在语言表达方面富有文采,鹤立鸡群。
二、多向解读式
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学过的课文,往往只知道人物或事件大概,很少去注意细节,从而只能看到文章
的中心立意,而这些往往又不适合于写作话题。仔细解剖文章,多向挖掘,发散思维,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如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并善于表现自己的王勃。他路经滕王阁,毫不推
辞,一挥而就,写下了惊叹四座的美文《滕王阁序》,我们可以借此用于“表现自己”“勇气”“勇气与才气”等话题。但就此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看到文中以明用、暗用、化用、反用等形式多样的用典,这些用典不着痕迹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千古传颂的美谈,如“徐孺下陈蕃之榻”,“东隅已失,桑榆未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多向解读:“徐孺下陈蕃之榻”
(一)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
(二)知音难寻。
(三)礼贤下士,才能人尽其才。
许多文章都可以多向解读,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一)命运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敢于接受困难的磨砺,人生才能筑起新的高度。
(三)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
(四)母爱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情感。
由此可知,积累并非简单的多看、多读、多背事例,而是要在看、读、背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开拓视
野,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改变思维角度,找出着眼点,另辟蹊径。
三、情景再现式
写作时,联想和想象是作文创新不可或缺的。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情景,实际上就是提取自己的认知,设置情境、场景、人物、情节,或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在某一时刻的细腻心理和行为,或诗意地再创造某种意境,或刻画某一典型事件等,和话题建立某种联系,从而表达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受。
是他,驾着破旧的牛车,一坛酒,独自驶向城郊。路旁,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他视而不见,投以白眼。上方,落单的飞雁凄凉鸣叫。此时,牛车停了,老牛回过头来,仿佛在说:“没有路了,该往哪里走?”他无奈,只有无奈地答道:“路在哪儿,我怎知道?”说罢,取瓢捧起浊酒,喝罢,继而大呼,继而大号,最终一把辛酸泪,沿原路而回。此所谓,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人与路》)
作者把“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王勃《滕王阁序》)进行了扩写,抓住一个 “哭”字,选择了破旧的牛车、飞雁、瓢捧浊酒、一把辛酸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意境,把读者带到阮籍的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无人理解、踽踽独行的阮籍。我们领略过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大胆的夸张,也欣赏过郭沫若“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奇景的创设。与其说是这些作品不朽,不如说是作品因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变得不朽。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吧,让我们的文章也变得神奇。
四、移花接木式
许多时候,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会觉得课本素材太熟了,人人都会,不够新意,无法达到让阅卷老师
眼前一亮的效果。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个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人的特点,那么这才是典型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文章特点,将一个个单一的材料进行改造,拼接或移位,从而刻画人物或揭示文章主旨。简单地说,就如同把昨天发生的事情挪到今天来说,别人的事情放到自己身上来说一样。
某一佳作《早恋》,就让学过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早恋的后果:“玛蒂尔德说:‘早恋是那串钻石项链,虽有片刻的欢乐,却带来十年的辛酸。’祥林嫂说:‘早恋是我的阿毛,他没长大却夭折了。’宋人说:‘早恋是那株被拔起而长高的麦苗。’??”文章使用了普通的素材,却独特新颖。
再看下例:
作业几时完,把酒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倒头睡去,又恐老师责骂,被罚不胜寒。洗脸弄清醒,何似在人间?转灯绳,低绮户,照无眠。
如何不恨,何时作业才写完?人有倦累困乏,课有难易简单,此事古难全。但愿作业少,立刻就写完。
这是一段化用“水调歌头”格式,反映当下学生厌学情绪的文字,颇有意思。可以说,化用课文中的句式、语调,也不失为冲击读者视觉的好办法。
五、辨析评论式
议论文要深刻,离不开独特、精辟的说理议论。但许多同学的写作通病都是只述不析,以例代证,导
致写出来的文章强拉硬扯,流于现象,直接影响了文章的判分等级。因此,有必要在举例之前,或举例之后,或在举例的过程中以点睛之笔分析、议论事例,说明事例的本质、意义或作用,揭示它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妨看看2008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的一篇满分作文(节选):
最爱那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泛游西湖,即使政治失意,也不忘叹出一句千古绝唱,任心中的喜悦自然流落。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撒手,忍不住心底的忧伤难过,悲痛之情是压抑不住的,硬是让其宣泄纸上,令千年后的人儿也哀伤到九曲心肠最软处。一曲《水调歌头》也是摇曳心情:不端兄长的架子,对弟弟被拖累的愧疚淋漓地表达,真情自然流露。
篇四: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1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浅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文山市第一中学 杨华英
[摘要]:在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存在很少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读与写分离的状况,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指导学生进行读与写的沟通、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 兴趣 积累 借鉴 写作
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读与写,是学生终生受益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读”和“写”。执教多年,每次批阅作文,总有这样的感觉,大凡喜欢阅读且阅读得多、阅读得广的学生,他们的作文不仅文句通顺,而且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那些读书少、见识面窄的学生,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内容肤浅。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密切,是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而目前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满足于对所阅读材料的浅层次的理解,其阅读的终极目标就是“理解”很少有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读与写是分离的;其次是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够,随意性太大,体会不深。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普遍怕写作文,难写出好作文。古人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在读书方面肯付出辛劳,写起文章来就会轻松省力。只有解决好阅读与写作的沟通问题,读写结合,才可能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完成阅读目标。
一.通过阅读,丰富材料,丰富阅历。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有效途径,写作的素材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收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直接经验,都亲目能睹,亲耳能闻,亲身实践,通过阅读,能懂得许许多多个人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冲破个人生活的局限,冲破时空的局限。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无字书—深入生活,心入生活,眼看,耳听,心想,又要启发、带领学生读有字书—精读,博览,筛选,吸收,认识世界。二者忽视其一,就给写作能力的提高断了相当的源头活水。
要让学生乐于阅读,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例如可以在班上组建读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还可以进行“读书成果展示”,“读书兴趣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评比,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定会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心灵放飞,从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而乐于读书。只有乐于读书的学生才可能“劳于读书”。
二.通过阅读开阔眼见,活跃思维。
从对作文提供材料、文题的分析解读,到作文的立意,选材、布局。都关乎一个人的眼界,眼界反映出人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深厚的文学素养,看问题容易浮在表面,发表见解难免肤浅,就很难写出出众的作文。而阅读,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名著的最大作用是让一个人变得有思想、有感情、阅读能使人学会思考,提升人的境界,使人的精神走出蛮荒,丰富人的情感体验。因此,中学生应该尽可能地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写作中思路开阔、立意深刻。
三.通过阅读培养写作的兴趣。
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始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感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有心的创意,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而非人云亦云的东西。通过阅读别人的文章,在立意、材料、语言方面得到写作的启示,就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将心中的那篇文章“吐”出来,织成美丽的“茧”。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之余还要勤于思考,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于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持之以恒,学生会觉得写作并不是很可怕的事,从而培养写作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到“读”“写”结合。
一.记诵
好文章还是要背,背得多、背得熟,就会在规范的语言环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病句便可以渐渐地少了,干瘪的语言便可以渐渐丰满起来,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作文也就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在读书过程中,扩大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感情,再提笔作文自然会写出言之有物感情充沛的文章了。记诵,是沟通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桥梁。鲁迅写小说,“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得百来篇外国作品”;巴金写散文,以“两百多篇古文”为“启蒙先生”。记诵让你“腹中有诗书”;“腹中有诗书”然后“文自华”。
2.坚持写读后笔记,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的写法。教师定期检查,可以把写得好的笔记通过班级学习园地进行展示,每周更换,这样会使被展示的学生受到鼓励,而其他学生也可以受到启发。这样读写结合,习惯养成,写作欲望也会产生。
而针对课外阅读提倡看完后归纳内容,写写提要,写写心得体会,只有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进去,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
3.模仿借鉴,提高写作技巧
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不拘方式的写作训练,既可以避免学生因对集中作文有抵触而应付作文的问题,又可在读后展开提高写作训练的针对性。“读”后的“写应遵循由简入繁和形式多样的原则。中学生写作可以从模仿起步,可以抓住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度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几个点进行分项仿写。可以是精美语言的仿写,可以是精彩语段的改写,可以是有感而发的
读后感等等。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仿照其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欧亨利的小说,可以模仿他的小说精巧的构思;也可以模仿创新相结合,例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就是对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重新解读。这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总之,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劳于读书”才可能“逸于作文”。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在读与写相结合,才可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牛小伟)
《阅读与写作》(林贤治)
篇五: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作者:陈武强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23期
摘 要: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当下却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抱佛脚”行为,一味谋求所谓“写作秘笈”来快速提分甚至企望有大作为,殊不知,没有长期的阅读积淀,语言贫瘠,词不达意,又如何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只有先“劳于读书”苦,才能拥有“逸于作文”之乐,只有阅读,才是真正的“解药良方”,“救世秘笈”。
关键词:写作秘笈;阅读;大米;作文;亲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92-02
在当教人如何作文、如何获得高考满分之类的“写作秘笈”书刊充斥图书市场,且大有颠覆传统经典阅读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为何有那么多人去购买?难道作文真有所谓“速成法”不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将写作比成煮饭,那么阅读就是采购大米的过程;一旦没了阅读这“大米”的支撑,却臆想煮出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这不正是“无米之炊”吗?试想,巧妇尚且难以功成,更何况我辈凡夫俗子呢?诚然,我不否认它们具备某些方面的指导作用,如写作技巧的训练对于写作甚至具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功效,就如明白了怎样淘米、选择了什么材质的锅、熟练掌握了炒蒸焖煮及时间分寸等烹饪技巧,确实有助于把这一锅饭煮得交口称赞;但那至少也该是在有了“大米”的前提下,倘若没有“大米”,纵然烹饪技巧再高明,又为之奈何?便是熟谙写作学理论的专家,一旦没有充沛的阅读作基础,恐怕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空忙活吧,如何写得出一手好文章呢?正如没有准备好充足的砖木沙石等建筑材料,便难以盖成房子;没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积淀,又如何布局谋篇铸华章呢? 早在几千年前,先贤们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南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唐代诗圣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大学士苏轼亦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些久经时间淘洗过的大家,用他们不同的言论,却不约而同地向我们阐述着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只有阅读了,才能下笔,才好下笔;阅读愈多愈广,积累就愈充分愈丰富,才能让你“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助。纵然今日,这个理依然不变,君不闻当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君不闻当代大文豪鲁迅先生言“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郭沫若先生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往今来,虽然大家们的言论各异,却是同样有力地回证了“阅读是写好文章的根本途径”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不惟国内如是,国外亦然。君不见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先生说“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长才”,君不见俄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和革命家赫尔岑坦言“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
么鉴别力”……没有库存的输出注定是贫乏单薄的,没有汲取的输出注定枯燥无味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大方之家尚且都如此倚重阅读,莘莘学子又如何倚“笈”可待呢?要写好作文,非下苦功阅读不可,只有“劳于读书”,阅尽世间文化,才能源源不断地提升你的文化积淀,拓展你的视野,给你更多的生活感悟能力,进而“逸于作文”,提升作文品位,写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以平常的言语交流作举,有人说话动听,“良言一句三冬暖”;有人不善言谈,“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何?“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他的谈吐自然稳重许多。反之,一个人缺少阅读,他的语言必然缺乏深度与魅力,口不择言,言不由衷,又如何抓人肺腑呢?无怪乎孔圣人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认为不学《诗经》,便失去了说话的凭借。换句话说,不读书,连话都不会说,又何谈写作呢?一代伟人毛泽东甚至将阅读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认为“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而号称世界经济、军事超级大国的美国,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阅读第一”行动,将阅读提到了生存的高度,主张“为生存而阅读,在阅读中生存”。“书多笔自重”,书读多了,什么样的写法好,什么样的意识好,什么样的语言好,心中自然就有了标准,朝着这个标准用功,日久自然出手不凡。作文说到底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思维、积累语言与表达技巧,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启发,进而自我总结、自主创作。
然而,现实中却又有多少学子能静下心来进行阅读积累呢?平时如是,考前依然。曾有一个学生在临近高考前夜,愁容满面地请教他的语文老师,询问高考作文要怎么写。但见语文老师不厌其烦地把平时讲过的写作技巧再逐一详细地讲解了一番,最后随口道了一句:“你平时看了什么书?”哪知这个学生有点不好意思,说:“只看了课本,因为都没时间!”后来,那个学生走了,剩下那个语文老师在那独自痛心疾首,长吁短叹:“唉,讲得口干舌燥,都白讲了!”是啊,纵然高考在即,该生依然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反倒去问如何写作,这与“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又何其相似啊!而这样平时不阅读,临考之际依然不重阅读却大问如何写作的学子又何止这一个呢?肚中无货,无米可炊,自然了无兴趣可言,所写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无异于“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一篇佳作的问世,当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心血与智慧,文字中流溢着飞扬的文采,让人感动,叫人陶醉,给读者以真善美的精神享受。而这样的精彩创造,没有充分的阅读作铺垫,行吗?而这样的精彩创造,又岂是“秘笈”的速成品呢?
在以高考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下,如此短视的又何止学生?作为家长的成年人,照理应该比较理性,比较明智的,你又是否善于发现和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书?你又是否顶得住“生存危机”给予孩子没有功利的亲子阅读呢?记得2002年7月4日,《中国教育报》刊出了一篇叫《李路珂:一路“乱”读到清华》的文章,引起了整个教育界强烈的震撼。李路珂,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三次休学,两次跳级,15岁以657分的高分考进清华大学建筑系,20岁直读博士,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博士生之一。然而李路珂并非六岁即能写出华章的唐代神童王勃,她只是在父亲的坚持下进行了大量阅读的一个普通女孩。李路珂的父亲之所以让女儿三次休学,只是为了让女儿拥有更多自由的阅读时间。据这个“离经叛道”的父亲说,当别的孩子拼命地背语文课本时,他选择了让自己的女儿阅读《论语》《孟子》等经典作品。他坦言,“女
儿成才的奥秘之一就是广泛地阅读”。试问,那些正为孩子“下笔无言”的写作而“捉襟见肘”、苦恼不堪的家长们,你们又是如何培养你们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呢?你们是否认为只有孩子学校发的课本,才是孩子应读之书呢?你们是否一看到孩子在看课外书便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而横加阻止呢?在众多的父母眼里,李路珂父亲当时的做法,是多么地匪夷所思。然而,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却再一次用自身的例子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她也高度重视阅读,她培养的女儿也跳级两次,但2007年高考却以超出清华大学22分的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其语文成绩高达140分。据她所言,女儿的作文常被老师当做范文,高考作文分接近满分。当别人问她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时,尹专家只说了两个字:“阅读!”她在女儿一岁左右就开始读故事给她听;当女儿能自己阅读时,她就放手让她进行广泛的阅读,同时非常注重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她认为,阅读不仅要开始得早,而且要读得足够多。课堂有限,课外无限,读书即是武装头脑,借人之功让孩子的脑袋成为知识的宝库,积累古今中外的学问,进而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作文上的轻松惬意,自然又会诱发孩子更好地踏上快乐阅读的车道!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今天,您能否拥有良好的亲子阅读,并大胆引导孩子进行积极有益的阅读呢?这可不仅仅是作文成功的小事了,更关系到孩(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子教育功成的大事。
而反观我们的学校,语文教学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学生不热爱阅读,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败莫过于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老师最操心的莫过于学生的写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的精神发育史。”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亦坦言:“如果一个人不阅读,就会缺乏智慧和判断力;如果一个民族不阅读,它的文化必定会丧失创造力和批判性,自主创新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阅读功底却又惧怕写作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催逼下写出什么,又如何指望其在占有半壁江山的作文上胜出呢?很难想象,一个不重视阅读又懒于动笔的语文老师,又如何期待他在新课程背景下激情洋溢地“传道受业解惑”?很难想象,一所不重视阅读文化积淀却一味图求眼前应试的学校,又如何培养出钱老世纪之末所望的“杰出人才”?养成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已刻不容缓。一所重视阅读文化的学校,必然充分挖掘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名人名言、好书推荐栏等,必然广购天下好图书,营造一种积极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一个重视阅读文化的班级,必然充分挖掘班级“墙体文化”,创建“班级图书角”乃至“报刊栏”,必然大力举办“诗歌朗诵会”“励志故事大比拼”“剪报、著作交流会”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我读书,我快乐”;一个重视阅读文化的语文教师,必然成为学生阅读的领路人与指路灯,用慧心做写作资源的开创者,用慧眼去敏锐捕捉天下好图书,不断掀起学生阅读名著、经典的热潮。阅读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净化我们的心灵厚土,还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你读得越多,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变得越聪明,当你写作表达思想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量。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反之,没有丰厚的阅读作基础,写出来的文章即使辞藻华丽,那也只是在堆砌而已,就像太阳底下漂亮的泡沫,风一吹,就破了。只有阅读才是真语文,没有阅读的语文教学注定是失败的语文教学。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什么能够让普通班的差班成绩超过实验班,其原因之一,便是敢于放手让学生去阅读。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本,剩下的时间便让学生广泛阅读。然而,虽然也有很多
老师很想效仿魏老师,但终因阅读不力而力不从心,最终只能在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循规蹈矩研读课本、揣摩考题,而学生亦只好疲于应付不尽的考试。这恐怕已不只是广大语文老师的苦恼和悲哀,也是整个中国语文教育界的悲哀!只有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的“老大难”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只有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作文的养料,丰富学生的语言,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一旦有大量阅读储备,何愁无“米”下锅?
就社会层面而言,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没等你把一本书读完,第二部、第三部乃至第N多部书籍已如雨后春笋拔地而出,以致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应接不暇,出现了阅读疲劳,总感到有读不完的书;再加上不少书粗制滥造,从根本上说就是快餐文化的产物,没什么阅读价值,只不过充当暂时娱乐心灵的工具罢了。因此,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读书只好选择了快速阅读,即在很短时间内翻看浏览一本书并从中获得这本书的必要信息。面对厚厚的报纸,他们只会快速用眼睛在报纸上将新闻标题迅速“轮”一遍,以取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去细细看里面的内容,我想这也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一个恶果吧。为此,学生们才会出现开头所言的“哄抢”所谓的“秘笈”。面对如此浮躁、暴躁、急躁的社会心态,我想我们需要的是一份心灵的鸡汤——来自中华传统“经典”的醍醐灌顶,吸收古圣先贤的纯净语言,逐渐学会审美地“乐活”,诗意的生活!如果硬要说有所谓的“写作秘笈”的话,那便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所有伟大的创作都始于模仿和积累,作文也不例外。“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要写出好作品,舍读书其谁!
阅读的传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阅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时代的发展呼吁阅读,社会的进步呼吁阅读,未来的生存呼吁阅读,长期“假大空”的浮夸滥造也在呼吁阅读的回归。阅读吧,无“读”不丈夫,让我们一起将阅读进行到底,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人生,读出大气,写出豪迈。不经一番“劳于读书”苦,怎得“逸于作文”乐?让我们一起将读书进行到底,将原创进行到底,将生活和善良进行到底。
体裁作文